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02篇 |
免费 | 221篇 |
国内免费 | 15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5篇 |
儿科学 | 45篇 |
妇产科学 | 163篇 |
基础医学 | 177篇 |
口腔科学 | 42篇 |
临床医学 | 329篇 |
内科学 | 227篇 |
皮肤病学 | 29篇 |
神经病学 | 121篇 |
特种医学 | 125篇 |
外科学 | 275篇 |
综合类 | 650篇 |
一般理论 | 1篇 |
预防医学 | 319篇 |
眼科学 | 29篇 |
药学 | 247篇 |
5篇 | |
中国医学 | 241篇 |
肿瘤学 | 1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67篇 |
2021年 | 85篇 |
2020年 | 74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50篇 |
2017年 | 56篇 |
2016年 | 44篇 |
2015年 | 72篇 |
2014年 | 132篇 |
2013年 | 146篇 |
2012年 | 226篇 |
2011年 | 280篇 |
2010年 | 230篇 |
2009年 | 194篇 |
2008年 | 259篇 |
2007年 | 207篇 |
2006年 | 177篇 |
2005年 | 168篇 |
2004年 | 93篇 |
2003年 | 83篇 |
2002年 | 60篇 |
2001年 | 59篇 |
2000年 | 59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0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6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59年 | 18篇 |
1958年 | 22篇 |
1957年 | 23篇 |
1956年 | 36篇 |
1955年 | 27篇 |
1954年 | 20篇 |
1949年 | 4篇 |
194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研究HCMV感染对人胚肺成纤维(HEL)细胞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和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8(MCM8)表达的影响,探讨HCMV感染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用HCMV感染血清饥饿法同步化的HEL细胞。HCMV感染的HEL细胞作为HCMV感染组,同时设非感染组为对照组。于HCMV感染后12、24、48、72和96h收获细胞,提取总RNA,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HEL细胞MCM2和MCM8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2、24、48、72、96h时2组细胞MCM2和MCM8 mRNA表达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12h和24h时HCMV感染组表达水平低于非感染组,48、72、96h时HCMV感染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非感染组MCM2、MCM8 mRNA表达水平的高峰出现在感染后24h,而HCMV感染组表达水平的高峰则出现在感染后48h,较之有明显滞后。结论HCMV能诱导HEL细胞MCM2及MCM8 mRNA表达异常.使MCM2及MCM8 mRNA表达水平迟滞,这可能是HCMV感染阻滞宿主细胞周期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内炎性假瘤X线与CT诊断,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搜集1例证实为支气管内炎性假瘤的病例,复习近几年来国内外气管支气管内炎性假瘤的影像表现,讨论其X线、CT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气管支气管内炎性假瘤的胸片表现为气管内或支气管内结节或孤立的肺内肿块,有的伴或不伴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CT为结节状或类圆形肿块,常伴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注射造影剂后肿块呈较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气管支气管内炎性假瘤的X线及CT表现缺乏特征性,容易与其他气管支气管内肿瘤混淆,但结合临床资料可以诊断。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榄香烯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体外生长及细胞黏附分子CD44v6、CD44的影响。方法: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榄香烯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DAPI荧光染色法进行细胞核形态学分析;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膜表面CD44v6、CD44表达。结果:榄香烯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其呈量效和时效关系;DAPI染色显示榄香烯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并显示特征性的凋亡细胞核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榄香烯20、30、40μg/mL组与对照组相比,SGC-7901细胞膜表面CD44v6表达明显减少(P〈0.01),CD44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榄香烯能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抗肿瘤转移的机制可能与下调CD44v6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74.
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应用黑升麻制剂治疗绝经相关症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黑升麻制剂(莉芙敏片)用于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绝经相关症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60例因子宫内膜癌Ⅰ期术后出现绝经相关症状的患者,根据用药意愿分为莉芙敏研究组及不用药对照组,每组各30例.莉芙敏组口服莉芙敏片20 mg,每日2次,共24周;对照组不服药.随访12个月,比较2组的Kupperman绝经指数(KMI)总分、骨密度、肝肾功能、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项目及肿瘤复发率、死亡率.结果 莉芙敏组治疗前KMI总分为26±7,治疗24周后为9±4,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KMI总分治疗前、后分别为25±8和2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莉芙敏组骨密度值在治疗前、后分别为(0.790±0.17)和(0.891±0.21) 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骨密度值治疗前、后分别为(0.808±0.19)和(0.816±0.15) g/c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莉芙敏组服药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随访1年对照组有1例肿瘤复发,莉芙敏组和对照组各有1例死亡.结论 黑升麻制剂可用于改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的绝经相关症状,且不增加肿瘤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通腑法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继发性失效(SFS)的疗效。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原磺脲类药剂量不变的情况下,中药组加服益气养阴活血通腑汤剂治疗,西药组加服罗格列酮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胰岛素敏感度(SI)、胰岛素释放率(IRG)、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和血栓素B2(TXB2)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1)中药组降糖的总有效率为71、4%,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的总有效率为76.2%,与西药组相仿。(2)中药组SI与ISI显著改善(P<0、05),IRG无明显改善。(3)中药组TNFα、ET-1、TX&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通腑法可减轻SFS患者的外周胰岛素抵抗,抑制TNFα,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阳虚证患者血清代谢组模式改变特征,为实现肝癌阳虚证诊断的客观化、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肝癌基本证候定性诊断标准和量化分析模型判定原发性肝癌基本证候类别,将4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阳虚证组21例,非阳虚证组21例作为对照病例。应用基于核磁共振波谱(NMR)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获得血清1H NMR谱,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等模式识别、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发掘不同基本证候样本代谢组变化模式,并对主要差异代谢物进行鉴定,分析其生物学意义。结果:利用1H NMR谱信息,用PLS-DA分析可以把阳虚证组和非阳虚证组代谢谱变化区分开,代谢物鉴定发现,肝癌阳虚证组和非阳虚证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的差异代谢物有6类,分别是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VLDL/LDL)、异亮氨酸、乳酸、脂类、胆碱、葡萄糖/糖类。这些差异代谢物浓度肝癌阳虚证组较非阳虚证组明显下降。结论:肝癌阳虚证与非阳虚证代谢谱的差异提示阳虚证特征性代谢网络的失调,主要表现为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糖代谢、能量代谢等多种代谢的紊乱或衰减,VLDL/LDL、异亮氨酸、乳酸、脂类、胆碱、葡萄糖/糖类等代谢物浓度的下降可能是肝癌阳虚证特征性的代谢物改变,是潜在的肝癌阳虚证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77.
HPLC测定妇血康糖浆中原儿茶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血康糖浆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方法1.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l%醋酸溶液(20:80)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56nm。结果:原儿茶酸在0.109-0.872睇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O.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4%,RsD为1.71%。结论:此法简便、快速。适用于妇血康糖浆中原儿茶酸含量的测定,为控制其质量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8.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分裂蛋白Cell division cycle 42(Cdc42)小干扰RNA(siRNA)对人结肠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 方法 Western blot 检测五种结肠癌细胞系中Cdc42的表达。设计并合成靶向Cdc42编码区的三对siRNA及阴性对照RNA,应用LipofectamineTM2000分别转染结肠癌细胞系中高表达Cdc42的Lovo和SW620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48h后Cdc42 mRNA及蛋白的表达。Cell Counting Kit-8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损伤刮擦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变化。 结果 RT-PCR和 Western blot检测显示,Cdc42-siRNA能显著下调Cdc42 mRNA和蛋白水平,尤其Cdc42-siRNA1;siRNA处理后的肿瘤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迁移、侵袭能力也显著降低。 结论 Cdc42-siRNA可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提示Cdc42可能成为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转移新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79.
目的 制定定量估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预后的指标以较精确估测HIE的预后 ,并为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 1 993年 1月至 1 997年 6月由HIE致残及致死患儿的临床资料 ,并与非残儿进行对比。按Fisher判别原理优选生后 1分钟阿氏评分 (X1 )、窒息复苏时间 (X2 )、惊厥持续天数 (X3 )、急性期CT改变 (X4)及治疗 3d后原始反射情况 (X5)作为判别指标 ,建立判别方程式 ,求得判别值ZO =77。以Z >77作为预后不良的标准 ,回代全部病人 ,计算估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 1 997年 8月至 2 0 0 0年 4月对 4 5例患儿以Z值进行预测 ,随访验证预测结果。结果 以Z >77作为预后不良的标准 ,回代全部病人 ,其估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 84 .37%、96 .0 5 %和 92 .5 9% ,经对 4 5例患儿的临床验证发现其阳性预测准确度为 90 .91 % ,阴性预测准确度为 94 .2 0 %。结论 以Z >77作为判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不良的标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