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1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133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238篇
基础医学   140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246篇
内科学   201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69篇
特种医学   107篇
外科学   246篇
综合类   608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229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195篇
  5篇
中国医学   203篇
肿瘤学   12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59年   18篇
  1958年   22篇
  1957年   23篇
  1956年   36篇
  1955年   27篇
  1954年   20篇
  1953年   2篇
  1951年   2篇
  1949年   4篇
  194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实验犬留置不同类型气管支架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气管覆膜支架植入在实验动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健康成年杂种犬18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气管内留置不同类型支架,A组留置全覆膜支架(全长6 cm覆膜),B组留置中段覆膜支架(全长6 cm,上下两端各1 cm不覆膜,覆膜长度4 cm),C组留置裸支架(全长6 cm).术后观察动物进食、排痰、呼吸情况,饲养20周后分别处死.观察气管标本大体和HE镜下改变,并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染色,定量分析增生细胞的阳性表达.结果 各组实验犬均未发生支架留置后的急性呼吸困难,有轻至中度呛咳,经观察,排痰量并无明显差异.均可正常饮水、进食,发声无异常.部份犬活动减少.支架不覆膜处,气管内壁组织增生较明显,气管腔狭窄程度大于支架覆膜处.各组HE染色镜下均表现为炎性反应,低柱状上皮细胞鳞状化生、肉芽增生和纤维增生性改变.3组覆膜处与不覆膜处的黏膜增殖细胞阳性表达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不覆膜处的黏膜增殖细胞比率较高.结论 ①气管支架有无覆膜在留置的短期内对于进食、呼吸状况及痰液的排出无明显影响;②气管支架留置后,覆膜段气管内膜组织增生水平要小于不覆膜段;③气管支架留置后,覆膜段的黏膜增值细胞阳性表达小于不覆膜段.覆膜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好.  相似文献   
62.
以低数均分子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二醋酸纤维素(CDA)为原料,异孚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接枝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和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为催化剂制备得到新型的接枝共聚物CDA-g-PET。对接枝过程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催化剂种类与接枝剂用量对接枝过程的影响,利用红外分析和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探究了接枝机理。同时对CDA-g-PET膜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探讨了PET的加入量对CDA-g-PET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T通过化学键连接接枝到CDA上,接入的PET降低了CDA的结晶性;采用DBTDL与离子液体作为联合催化剂,接枝时间由7 d缩短至8 h;当接枝剂IPDI的加入量,即n(IPDI)/n(PET)为1.05~1.10时CDA-g-PET无交联;随着PET含量的增加,CDA-g-PET膜与CDA膜相比拉伸强度仅降低6.55%~27.24%,断裂伸长率增加149.89%~177.81%。  相似文献   
63.
首先,以4-乙烯基吡啶(4-VP)与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DMAEMA)为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得到聚(4-乙烯基吡啶-co-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共聚物(P(4-VP-co-DMAEMA));然后,用1,3-丙磺酸内酯对P(4-VP-co-DMAEMA)侧链进行季铵化改性,得到不同离子化修饰程度的P(4-VP-co-DMAEMA)的两性离子共聚物(P(4-VPPS-co-DMAPS))。采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P(4-VP-co-DMAEMA)和P(4-VPPS-co-DMAPS)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用万能拉力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热重分析仪(TG)以及稀释涂布平板法对P(4-VP-co-DMAEMA)和P(4-VPPS-co-DMAPS)薄膜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以及抗菌/防污性能进行了表征。探究了单体单元物质的量之比、季铵化修饰程度对P(4-VPPS-co-DMAPS)薄膜材料物理化学性能以及功能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两种单体单元的物质的量之比(n4-VP/nDMAEMA)为3/7,离子化修饰程度为20%时,得到的两性离子共聚物薄膜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韧性和强度,且兼具优异的抗菌/防污特性。  相似文献   
64.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brain metastasis in patients with epithelial ovarian carcinoma. Metb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in 7 cases of brain metastases of epithelial ovarian carcinoma from January 1986 to March 2007 in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for summarizing therapy results and prognosisaffecting factors. Results Incidence of brain metastases of epithelial ovarian carcinoma was about 0. 66% (7/1 055 ). Serous adenocarcinoma was the predominant pathological type in 4 cases and the subsequent was adenocarcinoma in 3 cases. All the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at late stage, 6 cases with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HGO) stage Ⅲc and 1 with FIGO stage IV. The mean duration from diagnosis of ovarian carcinoma to brain metastasis was 32.7 ± 20. 0 months (range, 23-73 months). Single metastasis focus occurred in 43% of cases and multiple metastases in 57% of cases. Fifty-seven percent of patients presented extracranial metastasis. Serum CA125 played a role in monitoring reoccur- rence and brain metastases. The average survival time was about 12 months. Better treatment with prolonged survival could be achieved by combination of operation and chemotherapy or combination of radiotherapy with chemotherapy. Concltusions As a rare condition, brain metastasis of epithelial ovarian carcinoma is rising in incidence with improved treatment of ovarian carcinoma and prolonged survival. However, brain metastasis indicates bad prognosis which can be improved by combined therapy.  相似文献   
65.
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再生全氟磺酸(PFSA)树脂的结构,比较了酸型PFSA再生树脂(PFSA-H)和钠型PFSA再生树脂(PFSA-N a)的微观结构,利用酸碱滴定的方法测定了再生PF-SA树脂离子交换容量(IEC),利用热重法、微商热重法及差示扫描量热法等研究了PFSA再生树脂的热性能。结果表明:PFSA再生树脂中的磺酸根(—SO3-)、侧链中的醚结构(C—O—C)及碳氟主链骨架(CF2)等特征基团都与Dupont公司的N afion膜的PFSA的分子结构一致;PFSA再生树脂溶液中未发现F-8020型全氟离子交换膜中全氟羧酸层树脂;每摩尔交换基团所对应的PFSA再生树脂的质量(EW)达到1 130,接近Dupont公司产品N afion117的相应性能参数。热分析结果表明:PFSA-N a再生树脂的起始分解温度410°C左右;酸型树脂的起始分解温度200°C左右,且PFSA-H再生树脂的分解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200~250°C、250~375°C和375~550°C。  相似文献   
66.
疣状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炎,目前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疾病。诊断主要根据内窥镜下胃黏膜的形态变化及病理学表现确诊。西医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及内镜下治疗,中医则通过辨病与辩证相结合治疗,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内镜下配合中药序贯治疗在改善症状方面较明显,中西医结合治疗疣状胃炎已成为一种治疗趋势,可以运用现代医学方法探讨药物的可能作用机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观察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对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6,IEC-6)分化、增殖、迁移等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相差显微镜、细胞贴壁率检测、噻唑蓝比色法、划痕实验、Western blot和ELISA法,观察不同浓度OPN对IEC-6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并从鸟氨酸脱羧酶(ornithine decarboxylase,ODC)表达变化和炎性反应角度,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  经不同浓度的OPN处理后,IEC-6细胞形态、贴壁率和增殖率均未见明显变化。OPN能促进IEC 6细胞的移行功能,且OPN浓度越高细胞迁移速度越快。与低浓度或高浓度OPN相比,适当浓度的OPN能促进IEC-6细胞内ODC1蛋白表达(0.1 μg/mL和1.0 μg/mL OPN)和细胞内炎性反应(0.05 μg/mL OPN)。结论  OPN能促进IEC-6细胞的移行功能,从而促进损伤黏膜早期修复,其机制可能与特定浓度的OPN能促进细胞内ODC1蛋白的表达和损伤IEC-6细胞的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8.
八肽胆囊收缩素对谷氨酸神经毒性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谷氨酸神经兴奋毒性的作用。方法:采用神经元原代分离培养技术,应用电镜观察经不同药物处理后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同时测定细胞上清液中LDH活性值,并进行t检验等统计学分析。结果:CCK-8能明显改善由谷氨酸诱导的神经元结构的破坏和减少神经元损伤后LDH的释放,该作用可被CCK_B受体拮抗剂阻断。结论:CCK-8可通过B受体介导产生对谷氨酸神经毒性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69.
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建立临床思维方法是临床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思维能力的评估与其他临床能力评估一样,还缺乏系统的方法,也没有较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临床医学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相对简便易行的临床思维能力评估方法,其通过病例讨论、教学查房、床边教学等方式考查学生在临床基础知识掌握度、诊断分析能力、信息采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各方面的表现.实际应用后认为该评价方法评价内容较全面,可操作性强,方法比较客观,但存在评价机会不均等、评价存在主观性以及如何纳入学员综合素质评价等有待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夜间高血压(NH)状况,探究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取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4月—2022年4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一般临床资料、生物化学检验指标、24 h动态血压监测数据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根据NH诊断标准,将26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非NH组与NH组,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268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非NH组47例,NH组221例,NH占82.46%。NH组夜间平均血压、日间平均血压及24 h平均血压均高于非NH组,其中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日间收缩压、日间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及24 h平均舒张压分别为非NH组的1.20、1.21、1.38、1.12、1.16及1.14倍(P<0.01)。NH组夜间血压下降幅度更小,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幅度仅为非NH组的40.02%和43.43%(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酒、体质指数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高是N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NH占比高,NH患者夜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