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6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112篇
综合类   114篇
预防医学   68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71篇
肿瘤学   3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观察气虚型胸痹模型大鼠的发病机制与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结扎复制冠心病心气虚模型,分为模型组、药物反证组、针药结合反证组、正常组,测定血清中VEGF、cTnI含量。结果 药物反证组、针药结合反证组较模型大鼠血清中VEGF和cTnI的含量明显降低,模型组较正常组大鼠血清中VEGF和cTnI的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血清VEGF、cTnI水平的变化与气虚型胸痹的发病机制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2.
显微减压术治疗多平面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显微减压术治疗多平面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40例多平面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显微减压术治疗,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55~80岁,平均58岁;病程18个月~12年,平均32个月。40例均经CT或MRI检查诊断为多平面腰椎管狭窄,其中2个平面狭窄(L4,5和L5S1)20例,3个平面狭窄(L3,4、L4,5和L5S1)15例,4个平面狭窄(L2,3、L3,4、L4,5和L5S1)5例。术后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从疼痛、排尿功能障碍、腰部活动度、下肢肌力等方面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40例患者术后无伤口感染及神经损伤并发症,伤口均Ⅰ期愈合。每侧手术时间50~90min,平均70min;每侧术中出血量90~200ml,平均150ml。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52个月,平均30个月。根据MacNab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优28例,良10例,差2例。结论:对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重点应放在压迫引起症状的部位,而对无症状的部位不做预防性减压操作。显微减压术老年人更容易耐受,减轻了对腰椎后部结构的损伤,更容易进入椎管,有利于进行神经根减压。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应用术中备皮及弹力绷带预防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术后密封不严而失去效能的作用。方法 2008—2010年对31例VSD覆盖创面患者用术中半透膜粘贴范围备皮,术后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并根据有无骨折使用骨牵引或石膏固定肢体制动,统计贴膜粘失效时间,与既往随机抽取72例失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VSD半透膜覆盖区采用术中备皮及应用弹力绷带后,早期可明显延缓VSD的失效时间,促进组织愈合。结论 VSD覆盖采用术中备皮及应用弹力绷带方法,能延缓贴膜黏性胶失效时间,提高VSD使用疗效。  相似文献   
94.
目的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及骨密度的情况,以了解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骨代谢异常状况。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对4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实验组)和4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行腰椎、股骨颈、左前臂骨密度检测;在相同条件下用贝克曼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液中ALP、Ca、P的浓度;ELSI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的浓度。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TRACP-5b、ALP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Ca浓度较正常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的浓度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股骨颈、左前臂的骨密度及T值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骨形成和骨吸收相关酶较正常人的血清水平升高,骨密度较正常人降低,说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骨代谢异常并已致骨量减少。血钙异常可能是寻常型银屑病骨代谢异常的原因之一,而血P在寻常型银屑病骨代谢异常中无影响。  相似文献   
95.
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干预组家属实施1年的康复培训教育以帮助家属在家庭中为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干预1年后,干预组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总分及社会性退缩、家庭外的社会活动、家庭内活动、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评分[(23.4±6.8)、(1.64±0.30)、(1.76±0.66)、(1.74±0.78)和(1.17±0.73)分],简明精神病量表中焦虑、装相和作态评分[(1.79±0.42)和(1.36±0.31)分],均低于对照组[(38.5±3.4)、(2.96±0.47)、(2.67±0.88)、(2.75±0.98)和(2.12±0.84)分;(2.46±0.48)和(1.78±0.27)分](均P〈0.05)。提示开展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教育对患者的症状及功能恢复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6.
目的建立氯氮平的新西兰大白兔染毒致死模型,观察氯氮平(CLP)及其代谢物在兔体内的死后分布规律。方法按LD50(270 mg.kg-1)与4 LD50(1 080 mg.kg-1)氯氮平给新西兰大白兔灌胃,待实验动物心跳呼吸等生命体征全部消失后,在死亡当时,迅速解剖动物,提取心血、尿、脑、心、肝、脾、肺、肾等组织,样本冷冻保存,经固相萃取提取后,LC/MS/MS定性、定量检测其中氯氮平(CLP)及其代谢物去甲氯氮平(DMCLP)、N-氧化氯氮平(CLP-NO)的含量。结果氯氮平及其代谢物的死后分布存在器官的依存性,肺、肝、肾等器官的分布浓度高,而玻璃体液及下肢肌分布浓度较低。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CLP及其代谢物在组织中浓度(尿液除外)有所升高,CLP代谢物与原体浓度的比值随剂量的增加有所下降。结论氯氮平及其代谢物在新西兰大白兔分布不均匀,除常规的尿和血液可以作为分析的检材以外,肝、肺、肾等氯氮平及其代谢物富集的器官亦可作为检案的分析样本。氯氮平及其代谢物浓度与染毒剂量成正比,代谢物与原药浓度的比值与染毒剂量成反比。  相似文献   
97.
Ⅲ型前列腺炎治疗前后血清PSA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Ⅲ型前列腺炎(CCPS)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经过筛查出的260例PSA≥4 ng/mL的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在治疗前后行PSA检测并根据治疗前、后PSA水平及前列腺穿刺活检的结果分A、B、C三组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各组治疗前后PSA水平及前列腺癌诊断阳性率。结果 A组PSA平均值由治疗前的(6.54±1.86)ng/mL降至治疗后的(3.28±1.86)ng/mL,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B、C组治疗前后PSA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前列腺癌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SA可用于监测前列腺炎预后情况,对于治疗后其PSA≥4 ng/mL的患者,活检可提高诊断阳性率,对早期筛查前列腺癌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后腰痛与腰椎Cobb角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本院2007年2月至2010年3月83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腰椎融合术后12个月、24个月随访进行回顾性研究,测量腰椎矢状位Cobb角、腰痛的VAS评分及ODI评分,所有患者融合节段≤4个。以前人研究取得的正常人腰椎前凸角度数值(64°±10°)为基准,将本研究中的患者腰椎根据前凸角度(T12~S1)是否符合基准数值分为基准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将两组的VAS、ODI分值、发生腰痛的概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3例患者VAS、ODI评分12个月、24个月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腰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51,P<0.05),对照组高于基准组。12个月、24个月随访时两组间ODI功能障碍指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高于基准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24个月随访时Cobb角较12个月随访时减少4.02°±2.11°,有统计学差异(P<0.001)。末次随访时无椎间不稳、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病例,所有节段均实现融合。结论腰椎融合术后患者的腰痛发生率与前凸角度(Cobb角)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腰椎前凸角度是影响术后腰痛的因素之一,腰椎融合术应当重建甚至增大前凸角。  相似文献   
99.
Objective: To probe the effects of qi-supplementing and yin-nourishing therapy (blood-increasing decoction and blood generating powder) on chronic thrombocytopenia. Methods: Two hundred patients with chronic thrombocytopen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n=100) and test groups (n = 100) with Amino-polypeptide as a basic treatment for both. Test group patients consumed a blood-increasing decoction and blood-generating powder for 1-3 months. Improvements in platelet counts and TCM syndrome were observed...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