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258篇 |
免费 | 4317篇 |
国内免费 | 273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88篇 |
儿科学 | 457篇 |
妇产科学 | 361篇 |
基础医学 | 3774篇 |
口腔科学 | 769篇 |
临床医学 | 5097篇 |
内科学 | 4404篇 |
皮肤病学 | 398篇 |
神经病学 | 1482篇 |
特种医学 | 143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3篇 |
外科学 | 3670篇 |
综合类 | 8215篇 |
现状与发展 | 10篇 |
一般理论 | 3篇 |
预防医学 | 3488篇 |
眼科学 | 772篇 |
药学 | 4244篇 |
60篇 | |
中国医学 | 3416篇 |
肿瘤学 | 27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3篇 |
2023年 | 805篇 |
2022年 | 1940篇 |
2021年 | 2281篇 |
2020年 | 1830篇 |
2019年 | 1356篇 |
2018年 | 1352篇 |
2017年 | 1399篇 |
2016年 | 1252篇 |
2015年 | 1907篇 |
2014年 | 2222篇 |
2013年 | 2336篇 |
2012年 | 3088篇 |
2011年 | 3446篇 |
2010年 | 2449篇 |
2009年 | 2132篇 |
2008年 | 2373篇 |
2007年 | 2218篇 |
2006年 | 2007篇 |
2005年 | 1765篇 |
2004年 | 1140篇 |
2003年 | 1055篇 |
2002年 | 838篇 |
2001年 | 711篇 |
2000年 | 658篇 |
1999年 | 502篇 |
1998年 | 276篇 |
1997年 | 281篇 |
1996年 | 176篇 |
1995年 | 188篇 |
1994年 | 162篇 |
1993年 | 97篇 |
1992年 | 107篇 |
1991年 | 90篇 |
1990年 | 104篇 |
1989年 | 76篇 |
1988年 | 92篇 |
1987年 | 57篇 |
1986年 | 55篇 |
1985年 | 34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17篇 |
1981年 | 14篇 |
1979年 | 19篇 |
1977年 | 11篇 |
1975年 | 11篇 |
1973年 | 15篇 |
1969年 | 14篇 |
1966年 | 10篇 |
1965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蛋白D1与E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87例NSCLC肿瘤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1、E的表达及PCNA估计增殖指数 (PI) ,并将上述结果与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7例NSCLC中细胞周期蛋白D1、E阳性率分别为 4 4 .8% (39/87)、4 8.3% (42 /87) ,细胞周期蛋白D1阳性组的PI值显著高于阴性组 (P〈0 .0 5 ) ,细胞周期蛋白E阳性组PI值与阴性组无显著差异 (P〉0 .0 5 ) ;细胞周期蛋白D1阳性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率和生存率均与阴性组有显著差异(P〈0 .0 1、〈0 .0 5、〈0 .0 1) ,细胞周期蛋白E阳性组淋巴结转移率、临床分期和生存率均与阴性组有显著差异 (P〈0 .0 5、〈0 .0 5、〈0 .0 1) ;细胞周期蛋白D1阳性组中细胞周期蛋白E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阴性组 (P〈0 .0 5 ) ;细胞周期蛋白D1与细胞周期蛋白E双阳性组的PI值、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非双阳性组 (P值均〈0 .0 5 ) ,生存率显著低于非双阳性组 (P〈0 .0 1)。结论 :细胞周期蛋白D1、细胞周期蛋白E均参与NSCLC的发生、发展 ,并影响其预后 ,但两者在其中所起作用不同 :细胞周期蛋白D1是调节NSCLC增殖的主要因素 ,细胞周期蛋白E主要与NSCLC进展有关 ;细胞周期蛋白D1可促 相似文献
52.
一种新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高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基因HCY-2的功能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 (HCY)血症引起心血管病和出生性缺陷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诱导筛选方法克隆高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基因 HCY- 2 ,以 Northern印迹分析检测 HCY- 2基因在大鼠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以免疫组化方法验证 HCY- 2蛋白在大鼠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以诱导筛选方法从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克隆到一个新的全长 c DNA,即高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基因 HCY- 2 ,它编码 142个氨基酸。Northern印迹分析和免疫组化检测表明 ,HCY- 2基因可在大鼠心、肾、脑、肝、肺等组织中广泛表达。在体外 ,将重组 HCY- 2基因转移至内皮细胞中 ,能够引起细胞凋亡和 DNA损伤 ;在体内 ,将 HCY- 2基因转移至鸡胚内 ,则诱发鸡胚细胞凋亡 ,并引起畸形。结论 HCY- 2基因可能是一种新的凋亡基因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通过 HCY- 2基因诱发心血管病和出生性畸形。 相似文献
53.
液相色谱-质谱测定鸦胆子油脂肪乳注射液在癌症患者体内的血药浓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质谱(LC-MS)法测定癌症患者单剂量滴注鸦胆 子油脂肪乳后体内油酸浓度。方法 用自身对照试验设计,7名癌症患者,第3 天不给药,抽取不同时间点空白血浆样品;第5天,单剂量滴注鸦胆子油脂肪乳 注射液100 mL,滴注开始后,抽取不同时间点血浆样品,60 min滴完,用LC- MS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 线性范围为2.44-156 mg·L-1;日内、日间变异 系数均<14%;7名癌症患者单剂量滴注鸦胆子油脂肪乳注射液100 mL后,主 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1.08±0.19)h,Cmax(95.20±29.10)mg·L-1, AUC0-7h=(265.67±59.32)mg·h·L-1,t1/2=(12.14±6.42)h。结论 本法 适用临床测定血浆中油酸浓度。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就不同内耳畸形人工耳蜗植入特点及效果进行分析,积累经验。方法 1996年1月~2004年5月北京同仁医院共开展多道人工耳蜗植入术410例(410耳),对其中双侧内耳畸形患者82例(82耳)进行回顾性分析,就不同原因内耳畸形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特点及术后开机调试特点与耳蜗形态正常的人工耳蜗植入者进行了比较。结果 ①所有内耳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都有听觉;②内耳畸形人工耳蜗术中容易出现井喷;③82例中除2例患者各遗留2对蜗外电极外,其余电极均完全植入蜗内;④术后无面瘫、脑脊液漏等并发症;⑤术后开机调试数值与结构正常植入者接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⑥术后经过语训,1年后听力及言语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伴有内耳发育畸形的深度感音性聋患者可以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植入效果与耳蜗发育正常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效果基本一致,人工耳蜗植入术可以作为伴有内耳畸形的深度感音性聋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55.
眼灌注压对人视乳头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眼外负压吸引诱导的眼灌注压改变的条件下,正常人、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POAG)患者和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NTG)的视乳头微循环的变化,探讨视乳头局部自身调节的幅度。方法正常人8例,POAG患者10例和NTG患者7例,采用眼外负压杯吸引诱导眼压升高,负压增加的幅度为30s50mmHg,同时测量眼压。采用HRF测量视乳头处血流量。将基础状态下视乳头血流值作为基础值,当眼压升高到30mmHg和40mmHg时,分别测量这两点视乳头微循环的血流值,在40mmHg后解除负压吸引,测量负压吸引解除后1min、5min时视乳头微循环的血流值。结果 三组视乳头的基础血流量无明显差异。当眼压升高到30mmHg时,正常组的血流量仍维持稳定,但POAG组和NTG组明显下降,POAG组下降幅度超过25%,NTG组下降幅度超过45%。当眼压升高到40mmHg,正常组视乳头血流量也出现明显下降,其中0NHF下降约30%,POAG组和NTG组下降更明显,POAG组下降幅度超过50%,NTG组下降幅度超过65%。在解除负压吸引后1min,正常组血流量增加的幅度约为31%,POAG组增加约19%,NTG组无明显增加。在负压解除后5min,三组视乳头血流基本恢复到基础状态。结论 正常组视乳头微循环有一定范围的自身调节幅度,可以耐受眼灌注压一定程度的改变,POAG组和NTG组自身调节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56.
57.
胆酸钠对人卵巢癌细胞系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酸钠单独应用及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对2株卵巢癌细胞系(COC2、CAOV3)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2003年5~8月对经不同浓度的胆酸钠及胆酸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作用后的两株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变化,并行培养细胞的光镜、电镜观察。结果胆酸钠对两株细胞的抗增殖活性在50~150mg/L范围内呈现剂量依赖效应,并且在两药合用时此作用更明显;单用胆酸钠及两药联合应用均能随用药浓度而明显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S、G2/M期比例,并以两药合用更为明显;光镜、电镜结果显示:胆酸钠100mg/L组与全反式维甲酸10μmol/L组细胞形态变化相似,但两者合用时细胞凋亡明显。结论 在两株卵巢癌细胞中胆酸钠不但具有单独而且有协同全反式维甲酸抑制肿瘤的作用,胆酸钠能明显降低全反式维甲酸的用量从而减少其副反应,并且不降低其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8.
草分枝杆菌制剂对大鼠膀胱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草分枝杆菌制剂连续膀胱灌注对大鼠膀胱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和机制。方法4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草分枝杆菌组(n=20),制作N-甲基亚硝基脲诱导大鼠原位膀胱癌模型,于第8周开始分别行生理盐水和草分枝杆菌制剂连续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6次。于第14周进行病理观察、测量膀胱总重量,微血管密度(MVD)和凋亡指数(AI)。结果 第14周时,对照组(n=16)和草分枝杆菌组(n=14)大鼠膀胱均可见明显肿物,光镜下可见癌组织侵入肌层。草分枝杆菌组大鼠膀胱的重量和肿瘤的MVD小于对照组(t=2.609,P=0.048;t=2.124,P=0.043);草分枝杆菌组大鼠膀胱肿瘤的灿小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t=0.583,P=0.565)。结论 草分枝杆菌制剂连续膀胱灌注可抑制大鼠膀胱肿瘤生长,可能与抑制肿瘤血管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
59.
结合国际标准做好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ISO9001标准和JCI标准,并将两个标准结合起来是切实可行的方法。注重能力、意识和培训三个重要方面,在能力中明确岗位职责并以此定位任用的员工,同时要求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与患者的要求一致;制定专门工作程序,寻找符合岗位能力要求的人员;合理定位,定期评估员工完成岗位任务的能力;建立一套有效的收集、验证和评价个人资料的程序,确保其有与医院任务、资源和患者需要相符合的资质和能力;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保持或改进其能力,强化主动为患者服务的意识,有针对性地提高员工满足患者需要的能力。 相似文献
60.
Objective: Using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 cur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pulse wave velocity (PWV) 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Methods: By using coronary angiography as golden diagnostic standard of CHD, 218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both CHD group (n=121) and non-CHD group (n = 97). All these patients received PWV test. The efficacy of PWV of each artery segments in the diagnosis of CHD was evaluated by ROC curve.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were calculated with the golden diagnostic standard of CHD. Results:The PWV of right carotid to femoral artery (Rc-f), left carotid to femoral artery (Lc-f), right radial to carotid artery (Rc-r), left radial to carotid artery (Lc-r) in CH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on-CHD group (9. 31±1. 75 vs 7.60±1.59, P<0. 01; 9. 02±1.71 vs 7. 52±1.50, P<0. 01; 8. 69±1. 37 vs 8. 00±1. 27, P<0. 01; 8.52±1. 03 vs 8. 03±1. 2, P<0. 01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PWV of both right and left femoral to ankle artery (Rf-a and Lf-a)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 then compared the area under curve (AUC) of each ROC(AUCROC) of PWV of Rc-f, Lc-f Rc-r and Lc-r to evaluate their diagnostic efficacy for CHD. We found that AUCROC of Rc-f PWV was the biggest (AUCROC = 0. 818), at the peak point of its ROC curve, the PWV was 8. 32 m/s. PWV>8. 32 m/s of Rc-f could predict the presence of CHD with a sensitivity of 79% and specificity of 77%. Conclusion: The PWV of Rc-f, Lc-f, Rc-r, Lc-r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HD group than that in non-CHD group, and PWV of Rc-f is the most accurate in the detection of CHD. The PWV>8. 32 m/s of RC-F is a valuable predictor of CH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