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574篇 |
免费 | 5966篇 |
国内免费 | 493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40篇 |
儿科学 | 701篇 |
妇产科学 | 618篇 |
基础医学 | 7765篇 |
口腔科学 | 1114篇 |
临床医学 | 8655篇 |
内科学 | 9770篇 |
皮肤病学 | 600篇 |
神经病学 | 3595篇 |
特种医学 | 252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4篇 |
外科学 | 6897篇 |
综合类 | 11134篇 |
现状与发展 | 16篇 |
一般理论 | 1篇 |
预防医学 | 4479篇 |
眼科学 | 1883篇 |
药学 | 6866篇 |
54篇 | |
中国医学 | 3352篇 |
肿瘤学 | 577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4篇 |
2023年 | 1081篇 |
2022年 | 2728篇 |
2021年 | 3428篇 |
2020年 | 2515篇 |
2019年 | 2197篇 |
2018年 | 2311篇 |
2017年 | 2039篇 |
2016年 | 1946篇 |
2015年 | 3100篇 |
2014年 | 3723篇 |
2013年 | 3162篇 |
2012年 | 4957篇 |
2011年 | 5475篇 |
2010年 | 3528篇 |
2009年 | 2590篇 |
2008年 | 3295篇 |
2007年 | 3469篇 |
2006年 | 3352篇 |
2005年 | 3474篇 |
2004年 | 2208篇 |
2003年 | 2103篇 |
2002年 | 1759篇 |
2001年 | 1399篇 |
2000年 | 1582篇 |
1999年 | 1620篇 |
1998年 | 1080篇 |
1997年 | 1014篇 |
1996年 | 763篇 |
1995年 | 708篇 |
1994年 | 679篇 |
1993年 | 399篇 |
1992年 | 473篇 |
1991年 | 426篇 |
1990年 | 365篇 |
1989年 | 312篇 |
1988年 | 232篇 |
1987年 | 228篇 |
1986年 | 170篇 |
1985年 | 114篇 |
1984年 | 66篇 |
1983年 | 59篇 |
1982年 | 43篇 |
1981年 | 31篇 |
1980年 | 14篇 |
1979年 | 23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3篇 |
1975年 | 4篇 |
1973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目的建立基于紫苏叶有效基准特征图谱的质量表征模式、方法与质量评价应用,以精准、有效地评价紫苏叶饮片质量。方法以确定具有调节血脂活性的紫苏叶饮片作为饮片基准,以有效特征指标性成分作为质量表征基准点,采用HPLC-PDA法建立有效基准特征图谱,并以有效基准特征图谱的质量表征信息作为评价紫苏叶饮片质量的标尺,同时对其准确性进行佐证。结果以野黄芩苷为基准点(保留时间:30.342 min;饮片含量:0.573 4%;检测溶液浓度:0.057 34 g/L),表征紫苏叶有效饮片基准(S1)特征图谱质量信息:14个特征峰保留时间、峰面积、相对保留时间、相对峰面积,6个特征指标性成分(咖啡酸、木犀草素-7-氧-二葡萄糖醛酸苷、芹菜素-7-氧-二葡萄糖醛酸苷、野黄芩苷、迷迭香酸、齐墩果酸)含量、相对含量及含量换算系数,其涵盖了酚酸类、黄酮类及三萜类药学架构主要化学类型。同时以野黄芩苷对照品模拟基准点(保留时间:29.759 min;检测溶液浓度:0.057 3 g/L)表征质量信息,二者相吻合佐证了检测方法可行性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14批待评价紫苏叶饮片色谱图中均含有此14个特征峰,6个特征指标性成分换算含量与实测含量相吻合;以有效基准质量表征信息为标尺评价14批紫苏叶饮片质量,综合得出编号S8、S7、S12、S9、S13饮片优良度居前。结论建立的基于紫苏叶有效基准特征图谱的质量表征模式、方法,可简易、准确、整体地表征紫苏叶饮片质量;构建的紫苏叶质量评价模式可有效、精准地评价紫苏叶饮片质量。 相似文献
982.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向平滑肌祖细胞分化的培养方法. 方法 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接种于加有牛垂体提取物的M-199培养基中,第8 天予以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刺激促进细胞分化,刺激15 d后运用RT-PCR、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检测平滑肌细胞特异性α-辅肌动蛋白(α-SMA)、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 MHC)、调宁蛋白(Calponin)、CD34、Tie-2 和Flk-1的表达, 并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培养细胞α-SMA阳性表达率,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 结果 在PDGF-BB刺激培养15 d后细胞表达平滑肌细胞的标记α-SMA、SM MHC和Calponin,同时表达干细胞的标记CD34,并发现其Flk-1阳性表达,Tie-2阴性表达.PDGF-BB刺激后细胞α-SMA阳性表达率为 (90.57±5.63)%,与阴性对照细胞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后第8天,使用PDGF-BB刺激可使其向平滑肌前体细胞分化,提出了一种新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分化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983.
目的评价经亚硫酸氢钠(SOB)溶液抗钙化处理后的牛心包的血液相容性。方法对戊二醛处理后再经SOB溶液处理的牛心包,采用体外动态凝血实验、血小板黏附实验、D-二聚体测定和补体激活实验进行血液相容性评价;仅经过戊二醛处理者作为对照组。结果SOB处理后牛心包的凝血性能和血小板黏附性能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D-二聚体含量两组均在正常范围内,且SOB处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补体激活实验中SOB处理组补体C3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SOB抗钙化处理后的生物材料体外血液相容性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984.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对7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小剂量辛伐他汀20mg·d^-1,治疗10d,一组给予大剂量辛伐他汀40mg·d^-1,治疗10d,比较治疗前后hs-CRP变化的情况。结果 两组hs-CRP均显著下降,大剂量组较小剂量组下降更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辛伐他汀能降低ACS患者hs-CRP,大剂量(40mg·d^-1)的作用更为显著,未出现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985.
选用了当前一些常用主流的数字化仪和CR,对PACS系统中的两种图像采集设备胶片数字化仪和CR的各种工程参数进行工程技术方面的评价,分析了两种数字化仪一些参数的测试结果和CR各测试项目的允许误差范围.测试结果表明:图像采集设备的工程技术参数是影响PACS系统整体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86.
987.
目的:探讨儿童肥胖与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肥胖和正常儿童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单纯性肥胖儿童体内瘦素平均水平为(34.21±15.92)μg/L,胰岛素平均水平为(14.56±7.23)mIU/L;正常儿童体内瘦素平均水平为(12.40±3.77) μg/L,胰岛素平均水平为(5.75±5.07)mIU/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儿童体内瘦素与胰岛素呈正相关(r=0.37,P<0.01).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体内瘦素与胰岛素的分泌明显高于正常儿童,2激素水平在肥胖儿童中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88.
目的 分析O-RADS、GI-RADS、ADNEX模型超声诊断分类系统鉴别附件肿瘤良恶性的价值及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99例患者的324个附件肿瘤,由3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分别根据O-RADS、GI-RADS、ADNEX模型进行分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获得最佳分界值,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3种超声分类系统诊断附件肿瘤的有效性。使用κ值评估各超声医师分类的一致性。结果 当取O-RADS >3类的cut-off值时,其诊断附件肿瘤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81,大于GI-RADS(0.934)和ADNEX模型(0.907)(P <0.05);而GI-RADS与ADNEX模型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O-RADS诊断附件肿瘤良恶性的敏感性为96.0%,高于GI-RADS(90.0%)和ADNEX模型(88.0%)(P <0.05);GI-RADS与ADNEX模型的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O-RADS、GI-RADS、ADNEX模型诊断附件肿瘤良恶性的特异性分别为92.9%、88.4%和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位超声医师采用O-RADS、GI-RADS、ADNEX模型诊断附件肿瘤良恶性的一致性均较好,κ值为0.857~0.937。结论 O-RADS、GI-RADS、ADNEX模型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一致性较好,但O-RADS的诊断效能优于GI-RADS和ADNEX模型。 相似文献
989.
孤儿核受体NR4A家族蛋白是一类不依赖于配体激活的主动转录因子,其本身的表达、转录、翻译后修饰(磷酸化、泛素化等过程)可被多种外界刺激激活。激活后的NR4A以单体或二聚体形式识别并结合下游靶基因的启动子调控其转录与表达,调节机体代谢、免疫反应,参与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潜在药物。该文从结构和功能两方面对NR4A家族蛋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0.
Background Axillary lymph node metastasis is a very important metastatic pathway in breast cancer and its accurate detection is important for staging tumour and guiding therapy. However, neither the accuracy of routine detection of lymph node in surgical specimens nor the significance of minute lymph node with metastases in breast cancer is clear. A modified method for conveniently detecting minute lymph node in specimens of axillary diss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was used to analyze their influence on staging breast cancer. Methods Lymph nodes in fresh, unfixed, specimens of axillary dissections from 127 cases of breast cancer were detected routinely. Then the axillary fatty tissues were cut into 1 cm thick pieces, soaked in Carnoy’s solution for 6 to 12 hours, taken out and put on a glass plate. Minute lymph nodes were detected by light of bottom lamp and examined by routine pathology. Results Lymph nodes (n= 2483, 19.6±8.0 per case) were found by routine method. A further 879 lymph nodes up to 6 mm (781 < 3 mm, 6.9±5.3 per case, increasing mean to 26.5±9.7) were found from the axillary tissues after soaking in Carnoy’s solution. By detection of minute lymph nodes, the stages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7 cases were changed from pathological node (pN) stage pN(0) to pN(1) in 4 cases, from pN(1) to pN(2) in 2 and from pN(2) to pN(3) in 1. Conclusions The accurate staging of axillary lymph node metastasis can be obtained routinely with number of axillary lymph nodes in most cases of breast cancer. To avoid neglecting minute lymph nodes with metastases, small axillary nodes should be searched carefully in the cases of earlier breast cancer with no swollen axillary nodes. Treatment with Carnoy’s solution can expediently detect minute axillary nodes and improve the accurate staging of lymph nodes in breast cancer.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