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857篇 |
免费 | 843篇 |
国内免费 | 277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01篇 |
儿科学 | 922篇 |
妇产科学 | 673篇 |
基础医学 | 2178篇 |
口腔科学 | 472篇 |
临床医学 | 3469篇 |
内科学 | 5061篇 |
皮肤病学 | 363篇 |
神经病学 | 1257篇 |
特种医学 | 86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1篇 |
外科学 | 3825篇 |
综合类 | 5353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一般理论 | 7篇 |
预防医学 | 2343篇 |
眼科学 | 494篇 |
药学 | 2042篇 |
20篇 | |
中国医学 | 1685篇 |
肿瘤学 | 12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9篇 |
2023年 | 283篇 |
2022年 | 325篇 |
2021年 | 414篇 |
2020年 | 309篇 |
2019年 | 274篇 |
2018年 | 267篇 |
2017年 | 170篇 |
2016年 | 235篇 |
2015年 | 302篇 |
2014年 | 642篇 |
2013年 | 626篇 |
2012年 | 2499篇 |
2011年 | 2558篇 |
2010年 | 953篇 |
2009年 | 917篇 |
2008年 | 2129篇 |
2007年 | 2297篇 |
2006年 | 2273篇 |
2005年 | 2108篇 |
2004年 | 1950篇 |
2003年 | 1998篇 |
2002年 | 1579篇 |
2001年 | 1385篇 |
2000年 | 950篇 |
1999年 | 525篇 |
1998年 | 422篇 |
1997年 | 301篇 |
1996年 | 340篇 |
1995年 | 360篇 |
1994年 | 334篇 |
1993年 | 253篇 |
1992年 | 187篇 |
1991年 | 142篇 |
1990年 | 145篇 |
1989年 | 234篇 |
1988年 | 229篇 |
1987年 | 219篇 |
1986年 | 144篇 |
1985年 | 158篇 |
1984年 | 145篇 |
1983年 | 170篇 |
1982年 | 145篇 |
1981年 | 131篇 |
1980年 | 116篇 |
1979年 | 110篇 |
1978年 | 15篇 |
1962年 | 13篇 |
1959年 | 13篇 |
1957年 | 1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993.
支架技术在椎动脉梭形及夹层动脉瘤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和总结应用血管内支架技术在椎动脉梭形及夹层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例采用支架治疗的颅内椎动脉梭形及夹层动脉瘤 ,其中椎动脉梭形动脉瘤 9例 ,全部一期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治疗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 7例 ,单纯支架技术 2例 ,支架技术二期联合弹簧圈技术治疗 5例。结果 16例全部治愈 13例造影随访 3~ 2 4个月 ,无复发及狭窄。 2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脑缺血的表现。结论 在治疗椎动脉梭形及夹层动脉瘤时应区别对待 ,血管内支架辅助GDC技术可保持载瘤动脉通畅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及X线诊断。40例患儿中,男28例,女12例,顺产19例,剖宫产21例,本组均为早产儿,病例中死亡18例。方法:对该40例患儿胸部表现进行分析,结果X线表现两肺透光度减低40例,合并颗粒状阴影22例,毛玻璃样改变合并支气管充气征越出心脏轮廓为35例,两肺普遍呈云絮状影—白肺8例。结论:X线胸片是诊断肺透明膜病的主要方法,能够做出早期诊断,并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技术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肱骨干骨折和小儿肱骨髁上、髁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 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4年3月,采用外固定架治疗各类肢体骨折185例,其中胫骨中下1/3骨折71例,肱骨干骨折63例,小儿肱骨髁上、髁间骨折51例. 术后早期进行患肢功能练习,定期复查,有明确骨性愈合后拆除外固定架. 结果 185例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肢体功能康复满意,优良率95.1%,可4.9%.结论对于胫骨中下1/3骨折、肱骨干骨折和小儿肱骨髁上、髁间骨折,外固定架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96.
目的通过电生理检查,了解C7前、后股移位至上、下干治疗全臂丛神经根性损伤的效果.临床探索健侧C7前、后股移位修复上、下干治疗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手术方法. 方法 SD大鼠12只,将C7神经根游离至中干,分出前、后股处切断;将上、下干在锁骨上缘水平切断,建立全臂丛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将C7前、后股近端分别与上、下干远端吻合.临床上对8例合并有膈神经、副神经损伤的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年轻患者,采用健侧C7神经根前、后股移位,取双侧腓肠神经桥接,修复上、下干治疗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 结果大鼠神经修复术后6周电生理检查显示,腋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及正中神经均有不同程度的再生电位.临床8例患者均Ⅰ期顺利完成手术,其中4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呼吸困难,3例患者在探查损伤的下干时需要牵开锁骨断端显露下干;6例患者出现健手桡侧皮肤一过性感觉过敏.患肢功能最终的恢复结果仍在随访当中. 结论大鼠C7前、后股移位至上、下干治疗全臂丛神经损伤,腋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及正中神经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临床上,健侧C7神经根前、后股移位修复上、下干治疗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手术Ⅰ期完成并且保留了上肢所有神经功能恢复的机会. 相似文献
997.
Collins J Abbott GF Holbert JM Mullan BF Kazerooni EA Gotway MB Ginsberg MS Lacomis JM Teague SD Reddy GP Worrell JA Hunsaker A;Education Committee of the Society of Thoracic Radiology 《Academic radiology》2005,12(2):210-223
This document is a revision of a previously published cardiothoracic curriculum for diagnostic radiology residency, and reflects interval changes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 of cardiothoracic radiology and changes in the 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ACGME) requirements for diagnostic radiology training programs. The revised ACGME Program Requirements for Residency Education in Diagnostic Radiology went into effect December 2003. 相似文献
998.
2012年5月至8月我们在一个4~5 cm切口下、不依靠任何肋间撑开器,全胸腔镜下完成了5例肺叶切除术,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经过严格挑选的5例单孔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病例基本情况见表1、图1.术前检查5例胸腔均无粘连,病变均在右侧.
手术的切口全部位于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采用10 mm 30°胸腔镜.发育不完全的肺裂通常采用切割缝合器处理.对于血管以及气管操作均采用头端可旋转的切割缝合器处理,配合自切口置入的角度,可以完成右侧所有的血管和气管的切割缝合.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单肺移植术后自体肺并发症对移植疗效和受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1月至2012年8月间单中心施行的48例单肺移植的临床资料.患者的原发疾病分别为慢性阻塞性肺病29例(61%),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14例(29%),闭塞性细支气管炎2例(4%),尘肺2例(4%),肺淋巴管肌瘤1例(2%).分析术后对侧自体肺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预防和处理,并探讨其对受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48例单肺移植受者中,21例(43.7%)出现了对侧自体肺并发症,其中7例(14.6%)因自体肺并发症死亡.并发症分别为气胸2例(4.2%),对侧肺减容术术后持续漏气1例(2.1%),后期自体肺过度膨胀4例(8.3%),顽固性乳糜胸1例(2.1%),肺内恶性肿瘤2例(4.2%),细菌感染6例(12.5%),真菌感染5例(10.4%).有自体肺并发症及无自体肺并发症受者术后1、3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63%、42%、21%以及85%、55%、48% (P<0.05).自体肺感染性并发症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子(P<0.05).结论 受体对侧自体肺并发症是影响单肺移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非感染性的自体肺并发症,采用外科手段常可成功治疗,而自体肺感染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00.
腰神经后根切断对下肢骨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单纯后根神经损伤后对下肢骨骼生长的影响。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切除大鼠L_2~L_5双侧脊神经后根1cm神经束,分别检测术后第2、4、8周不同时段实验大鼠双侧股骨的骨密度及骨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结果第2、4、8周时,实验组股骨骨密度平均值分别为(0.221±0.008)g/cm~3、(0.213±0.015)g/cm~3、(0.216±0.105)g/cm~3,对照组分别为(0.223±0.005)g/cm~3、(0.218±0.014)g/cm~3和(0.208±0.111)g/cm~3,两组同期股骨骨密度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4、8周时,实验组股骨最大载荷的平均值分别为(93.64±8.78) N、(89.77±11.18)N、(93.21±8.74)N,虽分别低于同期对照组的(95.94±6.29)N、(91.63±9.43)N、(95.57±8.64)N,但两组同期相比,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股骨最大载荷点能量吸收和至断裂点能量吸收的平均值,两组同期相比同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完全切断部分腰神经后根,短期内对下肢股骨骨密度及骨生物力学的特性的影响是有限的或不明显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