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84篇 |
免费 | 828篇 |
国内免费 | 50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1篇 |
儿科学 | 137篇 |
妇产科学 | 27篇 |
基础医学 | 508篇 |
口腔科学 | 181篇 |
临床医学 | 818篇 |
内科学 | 630篇 |
皮肤病学 | 71篇 |
神经病学 | 198篇 |
特种医学 | 343篇 |
外科学 | 515篇 |
综合类 | 2244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854篇 |
眼科学 | 86篇 |
药学 | 1012篇 |
9篇 | |
中国医学 | 882篇 |
肿瘤学 | 3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9篇 |
2023年 | 117篇 |
2022年 | 311篇 |
2021年 | 375篇 |
2020年 | 302篇 |
2019年 | 143篇 |
2018年 | 151篇 |
2017年 | 233篇 |
2016年 | 151篇 |
2015年 | 314篇 |
2014年 | 378篇 |
2013年 | 515篇 |
2012年 | 769篇 |
2011年 | 756篇 |
2010年 | 719篇 |
2009年 | 582篇 |
2008年 | 627篇 |
2007年 | 536篇 |
2006年 | 503篇 |
2005年 | 382篇 |
2004年 | 229篇 |
2003年 | 175篇 |
2002年 | 176篇 |
2001年 | 129篇 |
2000年 | 121篇 |
1999年 | 39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中2组分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和维生素C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 :YWG -C18柱 (10 μm,2 5 0mm× 4 .6mm) ;流动相 :甲醇 乙腈 0 .0 5mol·L-1磷酸二氢铵 磷酸缓冲液 (5 0∶11∶2 5 0 ) ;流速 :1.0mL·min-1;检测波长 :2 5 4nm。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线性范围为 8~ 16 0mg·L-1;维生素C线性范围为 5~ 10 0mg·L-1。对乙酰氨基酚回收率为 10 0 .4 % (RSD =2 .4 0 % ) ,维生素C回收率为 10 1.2 % (RSD =1.90 % )。结论 :应用本法同时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和维生素C含量 ,具有简便、快速、准确、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62.
63.
64.
龙眼参黄酮抗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龙眼参黄酮(Longyanshen flavonoids,LF)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MIR)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MIR)组、生理盐水(nor-malsaline,NS)组和3个预处理组(LF低剂量组、LF中剂量组、LF高剂量组),各组大鼠雌、雄各半。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后,再灌注60min,建立MIR模型。用不同剂量LF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前30min分别做预处理.再灌注结束后采血,测定血浆中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的改变,测量心肌梗塞范围。结果与MIR组比较,LF预处理能明显降低血浆中AST,CK,CK—MB和MDA含量,能提高SOD,GSH—Px活性,降低心肌梗塞范围。结论 LF对大鼠MIR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5.
6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isual acuity, stereoacuity and the prevalence of amblyopia and strabismus ofprimazy school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in Tengzhou, Shandong as well as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three methods in screening amblyopia. Methods In this population-based study, children aged 5 to 14 years old in primary school were randomly selected by a cluster sampling in which school shift was the sam- piing unit. Titmus stereo-test, visual acuity (VA), cover-test and ocular motility evaluation were examined for each child. Retinoscopy was performed for children with VA < 1.0 in either eye. Results ( 1 ) Of 2668 effec-tive examinatious,369 eases (13.83%) were poor eyesight. (2) The prevalence ofamblyopia and strabismus were 1.50% and 1.72% respectively. Out of 40 amblyopia children, 39 were screened at the first time. (3) The stereoacuity in normal children was 40″, 31 (77.5%) children with amblyopia showed abnormal stereoacuity,while 28.3% for strabismus. (4) Specificity and crude agreement of combined Titmus with VA were 99.47%and 99.06% ,which were highest in the three methods. The second was Titmus stereo-test with 97.98% and 97.59%, VA was the lowest. Conelusion The most important cause of poor eyesight in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is myopia. Amblyopia and strabismus might have significantly effects on stereoacuity. The most efficient method of screening amblyopia was stereo-test combined with visual acuity. 相似文献
67.
分裂样精神病(SFP)由G*Langfeldt于1937年首先创用,现已被<中国精神疾病分类> 第2版(CCMD-Ⅱ-R)[1]列为诊断条目,它是将症状标准、严重程度标准和排除标准都符合精神分裂症(SP)诊断标准而病程不足的患者诊断为SFP.目前,临床上对SFP的诊断归属主要存在3种观点:①SFP是精神分裂症(SP)的过渡诊断;②S FP是SP的临床亚型;③SFP是SP谱系疾病中具有自身特点的疾病单元.为了探讨SFP的诊断归属,我们对1组SFP患者进行随访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我们于1998年10月至12月对1990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首次发病住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出院时符合CCMD-Ⅱ-R诊断标准的SFP患者共103例进行随访.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项目根据首次住院病历,应用自制调查表1.调查入选病例的一般情况、病前性格、发病诱因、前驱症状、起病形式、家族史、主要症状、BPRS总分、临床疗效、自知力恢复情况和症状消失时间;根据门诊病历,再次住院病历和随访书信,应用自制调查表2 .调查入选病例的病情复发情况、最后诊断、门诊复诊频率、目前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剂量( 按沈鱼村主编<精神病学>中药物效价比率折算成氯丙 嗪等值量). 1.2.2 诊断标准维持或改变诊断根据CCMD-Ⅱ-R诊断标准. 1.2.3 资料分析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 2 结果 2.1 诊断转归 103例SFP,男60例,女43例,平均年龄(33.7±7.5)岁,维持诊断SFP 47例,占45.6%;改诊SP49例,占47.6%,改诊为情感性精神障碍7例,占6.8%, 均为再入院后改诊. 相似文献
68.
中国独龙族人群中细胞色素P450 2C19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细胞色素P4 5 0 2C19(CYP2C19)基因在中国云南地区特有少数民族人群中的基因型及突变频率。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与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技术。结果 2 0 5例独龙族人群中的基因型 (其中有一个家系 ) ,84人为CYP2C19野生型纯合子 (wt/wt) ;98人为CYP2C19m1杂合子 (wt/m1) ;2 3人为CYP2C19m1突变纯合子 (m1/m1)。突变频率为 0 3 5 1。结论 与国内外相关报道比较 ,结果与文献报道相符。 相似文献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