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291篇 |
免费 | 7482篇 |
国内免费 | 486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93篇 |
儿科学 | 1444篇 |
妇产科学 | 357篇 |
基础医学 | 4401篇 |
口腔科学 | 1391篇 |
临床医学 | 9718篇 |
内科学 | 6487篇 |
皮肤病学 | 816篇 |
神经病学 | 1926篇 |
特种医学 | 3100篇 |
外科学 | 7362篇 |
综合类 | 21879篇 |
现状与发展 | 26篇 |
预防医学 | 9880篇 |
眼科学 | 877篇 |
药学 | 9174篇 |
138篇 | |
中国医学 | 7481篇 |
肿瘤学 | 32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8篇 |
2023年 | 951篇 |
2022年 | 2423篇 |
2021年 | 2979篇 |
2020年 | 2620篇 |
2019年 | 1416篇 |
2018年 | 1664篇 |
2017年 | 2108篇 |
2016年 | 1583篇 |
2015年 | 2923篇 |
2014年 | 3816篇 |
2013年 | 5058篇 |
2012年 | 7169篇 |
2011年 | 7530篇 |
2010年 | 7093篇 |
2009年 | 6305篇 |
2008年 | 6468篇 |
2007年 | 6286篇 |
2006年 | 5697篇 |
2005年 | 4554篇 |
2004年 | 3111篇 |
2003年 | 2497篇 |
2002年 | 1847篇 |
2001年 | 1732篇 |
2000年 | 1385篇 |
1999年 | 454篇 |
1998年 | 76篇 |
1997年 | 74篇 |
1996年 | 80篇 |
1995年 | 71篇 |
1994年 | 55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24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1篇 |
1980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3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ED)的治疗方法 ,提高该病的治疗水平。 方法 :对 2 2 7例ED病人分别采取心理治疗 (31例 )、雄激素补充 (30例 )、万艾可口服 (12 1例 )、心理治疗 +万艾可口服 (16例 )、比法尔尿道滴注 (8例 )和海绵体血管活性药物注射 (2 1例 )等治疗。 结果 :治疗后 ,14 2例 (6 2 .6 % )病人勃起功能改善。其中心理治疗 12例 (38 7% ) ,雄激素补充治疗 9例 (30 0 % ) ,万艾可治疗 91例 (75 2 % ) ,心理治疗 +万艾可 13例 (81 3% ) ,比法尔 2例 (2 5 0 % ) ,海绵体注射治疗 15例 (71 4 % )。 结论 :ED是一个高度个性化的疾病 ,针对不同病人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有利于其接受高效、经济、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2.
转化生长因子 β(TGFβ)超家族作为一组作用广泛的细胞因子对原始生殖细胞 (PGC)及生殖母细胞的发育过程也具有调节作用。该超家族中的TGFβ、骨形态形成蛋白 (BMP)、活化素、抑制素以及抗M櫣ller管激素 (AMH)均在雄性生殖细胞的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下游分子Smads蛋白参与了部分成员的信号转导。此外 ,TGFβ和AMH还对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凋亡具有促进作用。对这些作用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阐明雄性生殖系统早期发育的分子机制以及睾丸肿瘤的相关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993.
经胃管注入泛影葡胺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 76 %泛影葡胺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 2 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经胃管分 3次间歇注入 76 %泛影葡胺 ,每次 6 0ml。结果 16例患者在首次注入泛影葡胺后 4 8h开始有肠梗阻缓解征象 ,4~ 7d内痊愈 ,占 6 9.5 %。 7例患者 3次注入泛影葡胺后无效 ,继续保守治疗 ,13~ 19d内痊愈 ,占 30 .5 %。结论 经胃管注入高渗透压的 76 %泛影葡胺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4.
17β-雌二醇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E2)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改良的Allen′s重物打击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PBS对照组)和B组(E2治疗组),每组42只,B组造模成功后15min及24h腹腔注射E2(4.0mg/kg,以PBS溶解),A组在相同时间给予等量无菌PBS。分别于伤后7d、14d、21d及28d,应用改良Tarlov评分法和Rivlin斜板试验评价大鼠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于伤后6h、24h、3d、7d、14d及28d时处死动物,以损伤部位为中心取材,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aspase-3、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从伤后14d起,B组Tarlov评分和斜板试验角度与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TUNEL法检测表明,大鼠SCI后存在细胞凋亡,3d时达高峰,与caspase-3的表达基本一致,B组伤后24h、3d及7d时凋亡细胞比率显著低于A组(P〈0.01或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组伤后24h、3d、7d、14d及28d时caspase-3表达低于A组(P〈0.01或P〈0.05),而Bcl-2表达高于A组(P〈0.01或P〈0.05)。结论:E2能促进大鼠SCI后的神经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E2可能是通过减少SCI后继发性细胞凋亡的机制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995.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大结节影像学改变与肩关节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新鲜复杂肱骨近端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随访X线片上重建大结节影像的动态改变,探讨其原因及其与肩关节功能的关系。方法2002年2月至2005年7月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新鲜复杂肱骨近端骨折68例,59例术后随访1年以上。男28例,女31例;年龄28~80岁,平均59岁。以随访中肩关节外旋正位X线片上出现大结节影像明显变化的8例为研究组,其余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肩关节功能,明确大结节影像改变的临床意义。结果两组术后主动前屈上举角度、主动前屈上举肌力、主动体侧外旋肌力、SST评分以及ASES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主动体侧外旋角度和主动体侧内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若随访过程中逐渐出现肩关节外旋正位X线片上大结节影像明显减小甚至消失可能预示肩关节功能恢复不佳。推测造成这种大结节改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大结节骨块血运差导致的部分骨吸收,以及大结节骨块不愈合导致的骨块进一步移位。 相似文献
996.
阴茎异常勃起诊治2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阴茎异常勃起的诊治方法、病理及预后。方法阴茎异常勃起患者21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海绵体血流成像、血气分析及穿刺活检术确诊后采用保守治疗、分流术及阴茎切除术等。结果低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19例。勃起时间≤12h者8例。病理示海绵体间质轻度水肿,保守治疗后阴茎疲软,随访勃起功能正常;勃起时间13~24h者4例,其中轻度间质水肿1例、中重度3倒,行阴茎头-阴茎海绵体分流术后症状消失,随访3例勃起功能正常,1例发生轻度勃起功能障碍(ED);勃起时间25~48h者2例。病理镜下示海绵体平滑肌局灶性坏死及纤维样细胞,术后2侧均复发。其中1例扩大内瘘口后勃起消失,随访性功能无减退。另1例白血病引起者综合化疗后症状缓解,随访发生中度ED;勃起时间49~72h者3例。病理镜下示海绵体平滑肌广泛坏死、大量纤维样细胞及血栓形成。行大隐静脉-海绵体分流术后勃起消失。随访2例发生重度ED,1例术后2周因肺、脑梗死死亡;2例阴茎转移癌分别于术后12、18个月死亡。高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2例,术后随访性功能正常。结论海绵体损伤程度与异常勃起时间紧密相关。应尽早采取治疗措施。同时治疗愿发病有助于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c-FLIP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初步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1例术前没有接受过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乳腺癌手术标本及相应的16例癌旁组织进行c-FLIP检测,并结合随访资料对c-FLIP和临床病理学指标、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c-FLIP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97%,而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50%,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c-FLIP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期、组织细胞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无关(P>0.05)。不同表达水平的c-FLIP组之间在患者术后远处转移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患者预后方面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FLIP在乳腺癌组织中有高水平的表达,有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998.
腔内修复治疗肾下腹主动脉夹层六例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下腹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10月以腔内修复为主的6例肾下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通过螺旋CT或者DSA检查明确诊断。3例采用分叉弄人工血管内支架进行腔内修复;2例植入腹主-单侧髂动脉型人工血管内支架、对侧髂动脉植入封堵器、股股人工血管旁路术;1例植入2枚直管型人工血管内支架,对侧髂动脉结扎、股股人工血管旁路术。患者术后1、3、6个月、1年及以后间隔1年于门诊行彩色B超、X线或者螺旋CT进行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夹层得到完全修复,围手术期4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发热,无血象异常。术后患者随访6~36个月,5例患者结果满意,1例患者于6个月随访时瘤腔内残留少量血流信号,瘤腔基本血栓化。结论 肾下腹主动脉火层采用以腔内修复为主的方法 安全可行、短期和中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观察高糖作用下大鼠系膜细胞(MsC)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受体c-Met的表达,并探讨其机制和意义。 方法 用RT-PCR和Western 印迹方法检测高糖作用大鼠MsC的不同时间点(0、12、24、48、96 h)c-Met的表达。分别用光辉霉素A(mithramycin A)和SU11274抑制转录因子Sp1的DNA结合活性和阻断c-Met。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EMSA)观察Sp1与c-Met基因启动子的结合活性。以荧光探剂二氯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捕获细胞内活性氧。 结果 大鼠MsC的c-Met表达在高糖作用12、24和48 h都明显上升,96 h开始下降。光辉霉素A呈浓度依赖性抑制高糖作用下大鼠MsC的c-Met表达上调。大鼠MsC内Sp1与c-Met基因启动子的结合活性在高糖作用下明显增强。HGF及c-Met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大鼠MsC内活性氧的增多。 结论 高糖作用下大鼠MsC的c-Met表达增强,其机制可能是通过Sp1介导。HGF-c-Met信号通路激活能抑制高糖所致大鼠MsC内的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00.
低氧诱导因子1α高表达对小鼠急性缺血性肾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低氧预处理诱导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高表达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雄性C57BL/6N小鼠35只,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氯化钴(CoCl2)组和8%O2组,每组10只;预处理12 h后,以上3组各取5只,分为缺血再灌注(IR)组、CoCl2+IR组、8%O2+IR组;另设5只作为假手术对照组。采用夹闭双侧肾蒂30 min的方法建立肾缺血动物模型,观察CoCl2和8%O2预处理对小鼠IR 24 h后肾功能、肾组织病理和相关肾损伤指标的影响及与CoCl2和8%O2诱导HIF-1α及其保护性靶基因血红素氧化酶1(HO-1)表达之间的关系。 结果 CoCl2+IR组小鼠的肾功能[BUN (35.2±12.2) mmol/L,Scr (34.0±9.7) μmol/L]和8%O2+IR组小鼠的肾功能[BUN (31.8±9.1) mmol/L,Scr (41.6±10.6) μmol/L]均较IR组[BUN (65.8±2.6) mmol/L,Scr (229.5±11.2) μmol/L]显著改善(P < 0.01);与此相一致,CoCl2+IR组和8%O2+IR组的病理学改变、细胞凋亡程度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低于IR组。另外,CoCl2组和8%O2组中HIF-1α及其靶基因HO-1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结论 低氧预处理可上调体内HIF-1α表达,对小鼠IRI肾脏具有良好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