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1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140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43篇
口腔科学   105篇
临床医学   319篇
内科学   219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111篇
特种医学   87篇
外科学   190篇
综合类   666篇
预防医学   270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27篇
  1篇
中国医学   221篇
肿瘤学   7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中型听神经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的16例大中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肿瘤均全切除,面神经解剖保留14例(87.5%),术后面神经功能依据House-Brackmann分级Ⅰ级5例,Ⅱ级6例,Ⅲ级3例。术后无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术后随访3~24个月,复查MRI增强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切除切除大中型听神经瘤,有助于减少手术创伤,减少脑脊液漏等并发症,保护面听神经功能,提高肿瘤全切除率。  相似文献   
72.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某院门诊妊娠患者的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促进妊娠患者的安全及合理用药。方法:分层随机抽取某院门诊临床诊断涉及"妊娠"但不包括"正常妊娠监督"和"未确认妊娠"的处方,按照药品说明书,对处方中的用药医嘱分别从适应证、禁忌证、给药途径、给药频次、给药剂量和适用人群等方面判断其是否超说明书用药并分析。结果:共抽取2 872份门诊处方,用药医嘱3 926条,用药品种88种。其中,涉及超说明书用药处方共689张(23.99%)、用药医嘱827条(21.06%)及药物品种15种(17.04%)。主要的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为超剂量用药(60.67%)、超适用人群用药(19.98%)和超禁忌证用药(18.61%)。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前3位的药物种类依次为女性生殖系统用药(61.91%),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药(23.82%)和中成药(12.82%)。结论:妊娠患者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较高,应积极推进妊娠患者的超说明书用药的循证研究、建立超说明书用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确保妊娠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血浆中长链非编码RNA H19、HOTTIP预测可切除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期间于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就诊的40例T3~4aN;M0期胃癌患者和40例胃良性疾病患者,在患者入院后未行任何治疗前检测患者血浆中H19和HOTTIP的表达。胃癌患者采用CAPEOX化疗方案,2个疗程后再次检测血浆中H19和HOTTIP的表达,同时检测其他临床项目并评估胃癌患者NAC治疗的效果,将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归为客观缓解,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疾病稳定归为疾病控制。比较H19和HOTTIP在不同患者中的表达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估H19和HOTTIP诊断可切除局部进展期胃癌的价值。结果 4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接受NAC治疗后,T降期13例,T未降期27例;客观缓解25例,疾病控制35例。NAC治疗前,胃癌患者血浆中H19和HOTTIP的中位相对表达量均高于胃良性疾病患者(H19:1.42比0.98,Z=–3.835,P<0.001;HOTTIP:2.15比1.04,Z=–5.062,P<0.001),且二者在T降期和疾病控制患者中均低于T未降期和疾病进展(5例)患者(T降期情况:H19:1.12比1.54,Z=–2.960,P=0.002;HOTTIP:1.49比2.30,Z=–2.310,P=0.019;疗效情况:H19:1.39比2.48,Z=–3.211,P<0.001;HOTTIP:1.96比3.25,Z=–2.393,P=0.014)。NAC治疗后,胃癌患者血浆中H19和HOTTIP的中位相对表达量均低于NAC治疗前(H19:1.12比1.42,Z=–3.965,P<0.001;HOTTIP:1.30比2.15,Z=–4.839,P<0.001),但二者NAC治疗前后的变化量值在T降期和T未降期以及客观控制和疾病进展患者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19和HOTTIP无论单独或联合区分胃癌与胃良性疾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值均>0.7。结论血浆中H19和HOTTIP有可能是胃癌的一种潜在肿瘤标志物,其对胃癌的诊断价值较高,血浆中H19和HOTTIP表达水平较低的胃癌患者可能对NAC治疗较敏感。  相似文献   
74.
目的测量正常成人颅中窝底后缘相关解剖径线,探讨颅中窝底变异的诊断标准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健康成人40例(80侧),在冠状位HRCT上测量颅中窝底后缘相关解剖径线并行统计分析.结果健康成人颅中窝底后缘深径左侧为(4.09±2.26) mm,右侧为(4.75±2.14) mm,总体为(4.42±2.21) mm,双侧比较(P=0.14)无显著统计学差异;95%可信区间0.09~8.75 mm.男性颅中窝底后缘深径(4.75±2.07) mm,女性(4.80±2.05) mm,男女比较(P=0.927)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HRCT可以清晰显示颅中窝底后缘骨性解剖结构,当颅中窝底后缘深径大于8.75 mm时,规定为颅中窝底低位,应提示临床此种变异.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卒中患者认知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6)和观察组(n=66),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认知水平[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生活质量[36条目简明健康量表(SF-36)]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39% 与 75.76%,P<0.05);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和MoCA评分明显较高(P<0.05),中医症候积分和NIHSS评分明显较低(P<0.05),SF-36各维度评分明显较高(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7.58% 与 4.55%,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减少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患者认知水平和神经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6.
目的 以冠心病血瘀证形成过程中3个阶段大鼠模型为切入点,从线粒体融合-分裂动态变化的角度探索冠心病血瘀证形成过程能量变化的机制。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和模型组24只。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大鼠高脂饲料适应性喂养7 d后进行维生素D3(VitD3,30万 U·kg-1)灌胃,14 d后再予以VitD3灌胃(20万 U·kg-1),继续高脂饲料喂养21 d后,随机选择6只大鼠为血瘀证前期组,进行模型验证并同时取材;其余大鼠继续高脂饲养30 d后随机选择6只为亚血瘀证期组;剩下的大鼠为心血瘀阻证期组,继续高脂饲养的同时予以皮下多点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5 mg·kg-1)连续3 d,1周后记录心电图。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数量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动力学蛋白表达量,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相关蛋白的细胞定位。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血瘀证前期组、亚血瘀证期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血瘀证前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上调(P<0.05)。空白组主动脉三层膜结构完整;血瘀证前期组中膜开始出现明显的钙化现象,内膜少量炎性细胞附着;亚血瘀证组动脉内膜下及中膜平滑肌出现空腔结构;心血瘀阻证组动脉管壁三层结构均严重破坏。空白组心电图提示P波规律出现,QRS波波形规律,无宽大畸形,S-T段未见明显压低及抬高;血瘀证前期组心电图与空白组心电图对比未见明显异常;亚血瘀证期组心电图出现J点上抬趋势,S-T段有稍许抬高,但抬高程度≤0.1 mV;心血瘀阻证期心电图提示S-T段明显压低,压低程度>0.1 mV,J点压低>0.1 mV。空白组线粒体大小、形态正常,嵴清晰致密;血瘀证前期组线粒体呈梭形,嵴稀疏;亚血瘀证期组部分线粒体形态上显著拉长,甚至出现空泡样改变;心血瘀阻证期组线粒体呈现破碎状态。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动力学相关蛋白1(Drp1),分裂蛋白1(Fis1)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与血瘀证前期组比较,心血瘀阻证组Mfn2表达下调(P<0.05);与空白组及血瘀证前期组比较,亚血瘀证组、心血瘀阻证组视神经萎缩症蛋白1(OPA1)表达下调(P<0.05,P<0.01);与血瘀证前期组比较,亚血瘀证组Drp1,Fis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P<0.01);与亚血瘀证组比较,心血瘀阻证组Mfn2,Drp1表达下调(P<0.01)。与空白组比较,血瘀证前期组及亚血瘀证组Mfn2及OPA1在线粒体中广泛聚集,而在心血瘀阻证期Mfn2红染明显变少;Drp1/Fis1在空白组及血瘀证前期组荧光表现微弱,而在亚血瘀证组及心血瘀阻证组荧光强度明显。结论 心肌细胞线粒体动力学随着心肌细胞能量需求的改变而变化。Mfn2在冠心病血瘀证形成过程早期阶段以融合效应为主,随着病程的逐渐发展,Mfn2开始介导线粒体自噬过程;OPA1在内膜融合及嵴的完整性中发挥作用,OPA1表达量下降与冠心病血瘀证加速发展密切相关;Drp1与Fis1将受损的线粒体分离出来为线粒体自噬作准备的过程有利于缓解机体能量需求和供应失衡的状态。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对比观察直接抽吸一次性取栓(ADAPT)与常规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辐射剂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按照不同介入治疗方法分为ADAPT组(n=29)和支架组(常规支架取栓,n=25);比较2组术中透视时间、空气比释动能(AK)、剂量面积乘积(DAP)、摄影序列数和摄影帧数以及上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DAPT组透视时间、AK、DAP、摄影序列数和摄影帧数均低于支架组(P均<0.05)。ADAPT组25例(25/29,86.21%)、支架组13例(13/25,52.00%)AK值<1.0 Gy,ADAPT组中AK值<1.0 Gy者占比高于支架组(P<0.01);ADAPT组22例(22/29,75.86%)、支架组11例(11/25,44.00%)DAP值<100 Gy·cm2,ADAPT组中DAP<100 Gy·cm2者占比高于支架组(P=0.01)。透视时间与DAP(r=0.60,P<0.01)、AK(r=0.69,P<0.01)均呈正相关,DAP与AK呈正相关(r=0.81,P<0.01)。结论 ADAPT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辐射剂量低于常规支架取栓。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升高,PaCO: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肿瘤的早期发现对患者意义重大。鉴于相位衬度成像对于如肺部这样的软组织成像效果显著,本文提出利用相位衬度成像技术,以微米尺度的空间分辨对肿瘤进行成像,并定量分析,早期发现肿瘤。方法在KM小鼠肺部原位接种人肺癌细胞,培育10d后取出肺组织,利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进行相位衬度成像获取投影图像,拍摄结束后对样本进行切片、HE染色,并光学显微镜观察病理切片。然后利用滤波反投影对获取的投影图进行CT断层重建,并通过病理切片对比验证肿瘤位置,最后通过Amira软件进行三维模型的建立。结果重建出了清晰的三维模型,在模型上可以发现小肿瘤结节的存在,并测量得出该肿瘤体积为0.655mm3。结论相位衬度成像对软组织分辨率高,能发现体积较小的肿瘤.对肿瘤的早期发现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0.
高度疟疾流行区快速控制疟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在高度疟疾流行区快速控制疟疾的策略与方法.[方法]2004-2005两年期间,选择柬埔寨石居省疟疾高度流行区及其周边地带作为灭源灭疟试验区,共62个自然村21 343人口.在对当地疟疾流行情况进行了细致调查的基础上,采取三项主要灭源措施:①疟疾现症病人采用复方青蒿素(Artequick,ATQ)方案治疗,发热病人亦以此作假定性治疗;②儿童带虫率≥20%的17个村采用ATQ方案进行一次全民治疗;③儿童带虫率≥6%的27个村采用低剂量伯氨喹全民服药,每10d 1次,连续6个月.组织村抗疟员执行以上灭源措施.监测17个疫源村的人群带虫率,每6个月监测1次.[结果]采取灭源措施2年后,儿童带虫率从55.8%下降为5.3%:其中恶性疟带虫率由37.0%下降为2.3%;间日疟加三日疟带虫率由18.9%下降为3.0%;儿童恶性疟配子体带虫率由13.1%下降为1.2%.有8个村儿童恶性疟带虫率由采取措施前的平均46.5%下降至0.成人带虫率的改变与儿童带虫率改变相似,由46.5%降为6.3%;恶性疟带虫率由采取措施前的平均34.2%下降为2.5%,间日疟加三日疟带虫率由12.3%降为3.8%.[结论]灭源灭疟法有别于以控制蚊媒为主的传统方法,是一种又快又省钱的新方法和新策略,可在较短时间内扭转疟疾的高度流行,直至彻底消灭疟疾,值得在广大高疟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