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1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140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43篇
口腔科学   105篇
临床医学   319篇
内科学   219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111篇
特种医学   87篇
外科学   190篇
综合类   666篇
预防医学   270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27篇
  1篇
中国医学   221篇
肿瘤学   7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评价椎间撑开解剖复位对于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价值。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2月,对56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II度以上)患者均施行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 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但随机选择是否在术中进行解剖复位的操作,复位组30例,对照组26例,随访时比较两组病例的影像学、JOA功能障碍评分及并发症。结果:56例均获得13~46个月(平均32月)随访。复位组的影像学结果及最终融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都有较高的JOA功能障碍评分,复位组略优于对照组(P<0.01)。复位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和23.1%。结论: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术中进行解剖复位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影像学结果、植骨融合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半乳凝集素-3(Galectin-3)、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贫血的改变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NYHA分级Ⅱ~Ⅳ级的患者110例,测定血清hs-CRP、Galectin-3、血红蛋白(Hb)、hs-cTnT、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心脏彩色B超观察心脏结构及功能.结果 心功能Ⅳ级组hs-CRP、Galectin-3、hs-cTnT及贫血的发生率高于Ⅱ、Ⅲ级组(P<0.05);心功能Ⅲ级组的发生率也高于Ⅱ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s-cTnT与Galectin-3、hs-CRP呈正相关,Hb与Galectin-3、hs-CRP呈负相关(P<0.01);分别对hs-cTnT和Hb做多元线性回归,在调整年龄、性别、NT-proBNP、NYHA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射血分数(EF)、hs-CRP和Galectin-3共8个可能的影响因素后,Hb与Galectin-3呈负相关,hs-cTnT与hs-CRP呈正相关(P<0.05).结论 随着心功能的恶化,Galectin-3、hs-CRP、hs-cTnT水平及贫血的发生率逐渐升高.慢性心力衰竭贫血和心肌损伤可能与心衰炎症相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和硝普钠预处理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无复流的预防效果及对预后影响。方法:NST-ACS患者276例,被分为联合治疗组(124例,PCI术前冠脉内给予硝普钠+替罗非班预处理)和常规治疗组(152例,常规PCI术前处理)。观察两组患者PCI术中无复流发生情况,术后心肌梗死血流分级(TIMI),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峰值以及住院期间和术后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等。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患者术中无复流发生率(7.9%比2.4%)及术后24h血清cTnI峰值[(2.85±0.92)ng/ml比(1.98±0.91)ng/ml]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0.01);两组术后住院期间及6个月MACE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硝普钠联合替罗非班术前预处理可预防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中的无复流现象发生,减少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  评价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T-cells enzyme linked immunospot, TSPOT.TB)试验在儿童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2017年1~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并完善TSPOT.TB试验的2 348例患儿,结合患儿的病例资料,分析TSPOT.TB试验在儿童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  结果  本研究中TSPOT.TB试验诊断儿童结核病的敏感度为84.0%,特异度为99.1%,阳性预测值为93.1%,阴性预测值为97.8%。TSPOT.TB试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A抗原的AUC值为0.893(P<0.05),B抗原AUC值为0.883(P<0.05)。当A抗原或B抗原的斑孔数≤50时,随着TSPOT.TB试验斑孔数的增加,TSPOT.TB试验诊断儿童结核病的敏感度亦增加,但无明确线性关系;当A抗原或B抗原的斑孔数>50时,TSPOT.TB试验诊断儿童结核病具有高度的敏感度。TSPOT.TB真阳性病例组中,肺结核组的敏感度高于肺外结核组(P<0.05)。不同年龄结核病患儿中,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TSPOT.TB试验的敏感度亦随之升高。  结论  TSPOT.TB试验在儿童结核病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快速辅助诊断儿童结核病。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比较阻生智牙拔除术后不同医嘱告知形式对疼痛、出血、肿胀等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为降低智牙拔除术后并发症及提高患者满意度提供帮助。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150例拔除下颌阻生智牙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第1组术后接受术后医嘱口头告知,第2组术后医嘱书面告知,第3组术后医嘱口头和书面同时告知。术前获取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等个人信息。术后7 d记录并分析患者疼痛、出血、肿胀等并发症和对医疗行为满意度。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0例受试者中,男69例,女81例,平均年龄(24.6±2.6)岁。结果表明,术后医嘱口头告知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显著高于书面医嘱组(P=0.001)和口头加书面医嘱组(P=0.000),患者满意度最低;同时接受口头和书面医嘱告知的患者,术后满意度最高。结论 术后医嘱告知方式可以显著影响下颌阻生智牙拔除术后的疼痛强度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7.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布鲁氏菌抗体的新方法。方法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以大肠埃希菌表达、纯化的OMP31与BP26重组蛋白作为检测抗原,以金黄葡萄球菌A蛋白(SPA)作为胶体金标记物,制备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用于检测布鲁氏菌抗体,并分析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以粒径为40nm胶体金制备的试纸条检测布鲁氏菌抗体的敏感性最高,胶体金最佳标记pH为6.2,SPA蛋白最适标记量为6μg/ml。交叉试验证明试纸条不与其他非相关疾病感染血清反应,特异性高。试纸条检测结果与琥红平板试验方法的符合率为92%。结论制备的布鲁氏菌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具有敏感、特异、简便、快速的特点,可用于鉴别布鲁氏菌自然感染和人工免疫,并可区分牛、羊种布鲁氏菌感染,可在基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成人正畸治疗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 TMD)的关系,为预防和治疗TMD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60例20 ~ 29岁成年正畸患者,用Helkimo指数将患者分为TMJ无症状组(44例)、TMJ有症状组(16例),分别于治疗前(t1)、治疗中(t2)、治疗后(t3),用MRI检查TMJ关节盘的位置,并用电子测量尺测量TMJ前、后间隙,观察颞下颌关节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与TMD间的关系.结果 治疗中TMJ无症状组、TMJ有症状组分别有8、9例患者发生TMD,两组TMD发生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均发现关节盘移位;两组治疗前后TMJ各间隙线距发生改变,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正畸治疗不会导致TMD,但治疗过程中可诱发TMD症状,并有出现TMD重度症状的风险.在成人正畸治疗前对TMJ进行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总结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及椎体肿瘤治疗中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 宣武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应用PVP治疗45例患者共62个病变椎体,随访时间点为术后24h、3、6、12、24及36个月,采用VAS、ODI评价其临床疗效,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评估影像学结果.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13.9±7.8)个月,术后24 h,患者VAS疼痛评分、ODI指数及Cobb角分别由术前(7.3±1.9)分、32.0±3.4和15.0°±2.3°降至术后(4.8±1.6)分、22.1±2.1和14.0°±1.9°(P<0.05),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16.0±1.8) mm升至(19.0±2.1)mm(P<0.05).3~36个月随访期内,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约54%患者VAS评分维持在5分以内.结论 PVP是治疗骨折及肿瘤所致的椎体源性疼痛简单有效的微创疗法,临床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70.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革兰阴性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具有致病力强、病死率高等特点。由于近年来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致使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耐药率大幅度增长,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所造成的感染已成为临床治疗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对β-内酰胺类联合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