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421篇 |
免费 | 1923篇 |
国内免费 | 136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24篇 |
儿科学 | 386篇 |
妇产科学 | 83篇 |
基础医学 | 1204篇 |
口腔科学 | 354篇 |
临床医学 | 2346篇 |
内科学 | 1705篇 |
皮肤病学 | 221篇 |
神经病学 | 485篇 |
特种医学 | 898篇 |
外科学 | 1731篇 |
综合类 | 5862篇 |
现状与发展 | 8篇 |
预防医学 | 2377篇 |
眼科学 | 223篇 |
药学 | 2555篇 |
35篇 | |
中国医学 | 2014篇 |
肿瘤学 | 89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1篇 |
2023年 | 281篇 |
2022年 | 679篇 |
2021年 | 840篇 |
2020年 | 730篇 |
2019年 | 387篇 |
2018年 | 390篇 |
2017年 | 499篇 |
2016年 | 444篇 |
2015年 | 727篇 |
2014年 | 906篇 |
2013年 | 1273篇 |
2012年 | 1941篇 |
2011年 | 1988篇 |
2010年 | 1898篇 |
2009年 | 1614篇 |
2008年 | 1678篇 |
2007年 | 1600篇 |
2006年 | 1455篇 |
2005年 | 1084篇 |
2004年 | 773篇 |
2003年 | 661篇 |
2002年 | 442篇 |
2001年 | 485篇 |
2000年 | 377篇 |
1999年 | 122篇 |
1998年 | 47篇 |
1997年 | 42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3篇 |
197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VEGFR-2、VEGF和MVD在肾上腺皮质癌(A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手术治疗且具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的肾上腺皮质肿瘤存档石蜡标本37例,其中良性组20例,恶性组(ACC组)17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良、恶性肾上腺皮质肿瘤中VEGFR-2、VEGF和MVD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R-2在ACC组中呈高表达(76.47%),在良性组中表达较低(25.00%),ACC组与良性组之间VEGFR-2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VEGF在ACC组中呈高表达(70.59%),在良性组中表达较低(25.00%),VEGF在ACC组中的表达与在良性组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MVD在ACC组中的表达为(76.40±15.64),良性组中为(21.05±8.07),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VEGFR-2和VEGF以及MVD在ACC中的高表达为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在ACC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观察DNA聚合酶θ(POLQ)对人类乳腺癌细胞株MCF-7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iRNA转染前后POLQ表达率的变化;利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对不同实验组进行分析.结果 POLQ-siRNA组细胞POLQ mRNA和POLQ蛋白表达量分别是空白对照组的(12.16±0.56)%和(32.01±0.65)% (P<0.01).转染后72 h,POLQ-siRNA组、空白对照组细胞吸光度(A)值分别为(0.76±0.02)和(0.81 ±0.02),POLQ-siRNA 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分析结果显示POLQ-siRNA组放射增敏比(SER)为1.24(>1),表明转染POLQ-siRNA后MCF-7细胞放射敏感性显著增强.结论 抑制POLQ表达可以显著提高MCF-7细胞对放射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姜黄素体外抗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方法:以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为靶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培养液培养,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透射电镜进行形态学检测,流式细胞仪技术结合PI及Annexin V双标记染色检测姜黄素的促凋亡作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Ⅰ,Ⅲ型前胶原及Bcl-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姜黄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处理组凋亡细胞增多,凋亡细胞表现出典型的超微结构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凋亡率也在逐渐升高;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显示,姜黄素处理后Ⅰ、Ⅲ型前胶原及Bcl-2 mRNA的表达水平均下调.结论:姜黄素具有一定的体外抗增生性瘢痕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肢体震颤是一种针灸临床常见的病症。本症病因多与“风”有关,与肝的关系较为密切。多郁易怒、心肝火旺、阳风内动,或年老体衰、肝肾不足、水不涵木、虚风内动,皆可引发肢体震颤。此外,胆主决断,倘若胆腑虚寒,则怯弱易惊,亦可引起肢体震颤。我们在对93种中国古代医籍中有关针灸治疗肢体震颤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后的结果显示,涉及肢体震颤治疗的文献共35条,相关穴位34个,总计61个穴次。常用穴位及其取穴次数如下:曲泽(7)、足临泣(5)、中渚(4)、少海(3)、后溪(3)、太冲(3)、合谷(2)、阳溪(2)、阴市(2)、腕骨(2)、承山(2)、金门(2)、内关(2)、阳…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 探讨黏附分子CD146在IgA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4例IgA肾病肾穿刺活检组织中CD146的表达情况,收集性别、年龄、血压、24 h尿蛋白、血肌酐等临床指标,对肾间质纤维化进行分度,计算肾小球硬化指数,分析各项指标与CD146表达的关系. 结果 CD146阳性着色主要见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在小管周围微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亦可见.CD146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男性患者强于女性患者(Z=-2.096,P=0.036),高血压患者、血肌酐增高患者及血甘油三酯增高患者CD146表达水平分别高于血压正常者、血肌酐正常者及血甘油三酯正常者(Z=-2.738、-2.166、-2.313,P=0.006、0.030、0.021).相关性分析发现CD146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与24 h尿蛋白(r=0.381,P=0.011)、肾小球硬化指数(r=0.410,P=0.006)、间质纤维化程度(r=0.311, P=0.040)之间均有正相关性.结论 CD146分子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过程.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IGF-1) 对高胆固醇血症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观察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和正常对照( 各25 例) 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arterial diastolic function, FMD), 并检测血清中IGF-1、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 ADMA)、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 以及一氧化氮(NO) 水平;将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3 组:正常对照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 损伤组和IGF-1 干预组, 培养24 h 后, 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ADMA, NOS, NO 水平, 细胞裂解液中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imethylarginine dimethylamine hydrolase, DDAH) 活性, 并进行β- 半乳糖苷酶染色, 计算细胞衰老率。结果:临床实验中,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FMD 显著下降;伴随血清IGF-1, NOS 以及NO 水平的下降, ADMA 水平升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IGF-1 与FMD 呈正相关, ADMA 与FMD 呈负相关。细胞实验中, ox-LDL 处理24 h 后, 细胞裂解液DDAH 活性下降;伴随上清液中ADMA 水平升高, NOS 和NO 水平下降和细胞衰老率增加, 给予IGF-1 干预能部分逆转上述作用。结论:血液中IGF-1 水平下降可能是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受损的重要原因之一;IGF-1 具有抗内皮细胞衰老作用, 其机制可能涉及对DDAH/ADMA 途径的调节。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黄芪及黄芪多糖对隐孢子虫感染的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结论 20日龄Balb/c小鼠连续8d灌服醋酸地赛米松后,于第9天经口接种1×106个隐孢子虫卵囊1次,建立隐孢子虫感染模型,再经黄芪水煎剂及黄芪多糖灌胃治疗10d,并设正常对照、模型对照和西药对照组。每日计数粪便隐孢子虫卵囊数量,组织切片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观察肠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IL-2、IL-4、IFN-γ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水煎剂组、黄芪多糖组和西药组小鼠卵囊排出数量减少,肠组织病理学改变较轻,免疫学检测发现CD4、CD4/CD8及IL-2、IL-4和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黄芪水煎剂及黄芪多糖通过增强免疫功能促进隐孢子虫感染小鼠恢复。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静注丙种免疫球蛋白(IVIG)联合传统疗法治疗难治性神经精神狼疮(NPSLE)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难治性NPSLE病人15例,应用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及IVIG(400 mg/(kg·d),连用5 d)治疗。观察IVIG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神经精神症状、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及脑脊液的变化,同时观察IVIG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IVIG治疗后4周,15例NPSLE病人除1例神经源性膀胱及1例精神病病人无效外,其余13例均完全缓解或好转,有效率达86.7%。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NPSLE病人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减少,蛋白含量下降,压力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t=5.18-7.77,P〈0.05);SLEDAI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14.35,P〈0.05)。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IVIG联合传统方法治疗难治性NPSLE有较好的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0.
目的评价钢板前置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9月—2010年8月,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前置内固定术治疗53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其中Robinson 2A2型27例、2B1型23例、2B2型3例。分别于术后第3、6周和术后第3、6、12、18个月拍摄锁骨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以Constant标准评价患侧肩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3.4±2.2)个月。锁骨X线片显示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6±0.7)个月。52例患者行肩关节功能的Constant评分,疗效评价为优34例、良16例、可2例,总体优良率为96.2%(50/52)。结论钢板前置内固定是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