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006篇
  免费   8756篇
  国内免费   6161篇
耳鼻咽喉   1107篇
儿科学   1539篇
妇产科学   2304篇
基础医学   12317篇
口腔科学   1946篇
临床医学   13843篇
内科学   16001篇
皮肤病学   894篇
神经病学   5618篇
特种医学   35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2篇
外科学   11055篇
综合类   14753篇
现状与发展   23篇
一般理论   20篇
预防医学   5916篇
眼科学   2836篇
药学   10693篇
  56篇
中国医学   4816篇
肿瘤学   8624篇
  2024年   193篇
  2023年   1309篇
  2022年   2541篇
  2021年   4897篇
  2020年   3489篇
  2019年   3217篇
  2018年   3537篇
  2017年   2923篇
  2016年   2839篇
  2015年   4402篇
  2014年   5606篇
  2013年   5002篇
  2012年   7521篇
  2011年   8264篇
  2010年   4973篇
  2009年   3815篇
  2008年   5268篇
  2007年   5598篇
  2006年   5405篇
  2005年   5715篇
  2004年   3830篇
  2003年   3399篇
  2002年   2996篇
  2001年   2449篇
  2000年   2657篇
  1999年   2698篇
  1998年   1580篇
  1997年   1485篇
  1996年   1316篇
  1995年   1166篇
  1994年   985篇
  1993年   643篇
  1992年   1001篇
  1991年   814篇
  1990年   689篇
  1989年   605篇
  1988年   605篇
  1987年   513篇
  1986年   418篇
  1985年   330篇
  1984年   208篇
  1983年   159篇
  1982年   85篇
  1981年   98篇
  1980年   83篇
  1979年   115篇
  1978年   54篇
  1977年   56篇
  1975年   44篇
  1974年   4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目的探讨治疗下肢静脉溃疡有效、简单的方法。方法清除下肢静脉溃疡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创面以胰岛素与庆大霉素混合液湿敷,创面清洁后行常规手术,术后继续用上述方法处理创面。结果全部溃疡创面在1 ̄6周内愈合,术后35例随诊最短4个月,最长6年无溃疡复发。结论下肢静脉性溃疡应早期手术,术前、术后用胰岛素和庆大霉素混合液湿敷溃疡创面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治疗时间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2.
实时三维超声对室间隔缺损的直视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RT3DE)对室间隔缺损(VSD)全貌的直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应用RT3DE对238例VSD患者进行检查,其中包括法洛四联症(TOF)36例、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TECD)2例和十字交叉心2例。获取并切割“全容积三维”图像,寻找最佳视角显示病变结构全貌。 结果RT3DE对中型和大型VSD(直径≥5mm)的直视效果优于小型VSD(〈5mm)。可显示缺损的形状、部位及毗邻结构。胸骨旁四腔位和心底短轴位RT3DE图像效果最佳,胸骨旁长轴位及心尖五腔位次之。 结论VSD的大小、部位及三维图像质量是决定RT3DE观察效果的主要因素。RT3DE可清晰直视中型及大型VSD的全貌。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探讨负压进针在心血管内科病人的静脉输注中是否优于常规进针法.[方法]将2004年1月-2005年6月我科收治且静脉穿刺难度大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50例应用负压进针法,对照组150例应用常规进针法,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和回血率.[结果]负压进针法比常规进针法的穿刺成功率提高了12%,回血率提高了13%,两组间穿刺成功率和回血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负压进针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和回血率,减少了病人的痛苦,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住院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75.
目的:评价运动员动态心电图中特殊事件的意义。方法:为30名身体健康无自觉症状的运动员作动态心电图检查。然后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T抬高18人,ST下移4人,室性早搏(VE)9人,室速(VT)1人,室上性早搏(SVE)12人,室上速(SVT)2人,I°房室传导阻滞(I°AVB)1人,Ⅱ°房室传导阻滞(Ⅱ°AVB)4人。结论:动态心电图中特殊事件的临床意义与事件出现的时间、频度有关。  相似文献   
76.
我们首次报道一例雷公藤多甙中毒导致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例,其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和转归于以往的报道颇有不同。  相似文献   
77.
BACKGROUND/PURPOSE: The importance of accurate triage in Taiwan is becoming more apparent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ED) patients, and resources for the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becoming constrained. This study compared the ability of the Taiwan triage system (TTS) and the standardized 5-level Emergency Severity Index (ESI) triage system to predict ED resource utilization. METHODS: Patients arriving at the ED were triaged by both TTS and by using a two-page checklist of ESI criteria during the 3-month study period. The ESI triage level was calculated independently to avoid bias. Disease category (trauma vs. nontrauma), length of stay (LOS) and hospitalization data were evaluated. RESULTS: A total of 3172 patients with both ESI and TWN evaluation were included. The distributions of ESI ratings within TTS level 1 were: ESI 1, 21.1%; ESI 2, 68.1%; ESI 3, 7.4%; ESI 4, 3.4%; ESI 5, 0%. For TTS level 3, they were: ESI 1, 0.1%; ESI 2, 26.2%; ESI 3, 39.5%; ESI 4, 27.5%; ESI 5, 6.8%. Hospitalization rates were 74.5%, 40.9% and 22.2% in TTS levels 1, 2 and 3, respectively; and were 96.2%, 47.0%, 30.9%, 6.7%and 6.6% in ESI levels 1, 2, 3, 4 and 5, respectively. TTS triaged more trauma patients as life-threatening/emergent condition than nontrauma patients (68.8% vs. 48.4%, p < 0.001). Triage by ESI, however,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ercentage of trauma and nontrauma patients with highly acute conditions (44.2% vs. 46.6%, p = 0.230). Patients with ESI level 4 or 5 have significantly shorter ED LOS than those with ESI level 3. CONCLUSION: ESI produces more accurate discriminating patient acuity, ED LOS and hospitalization rate than TTS. Adopting a standardized 5-level triage tool might improve resource utilization planning of ED practice.  相似文献   
78.
黄海 《右江医学》2002,30(6):469-470
目的 :探讨胃癌穿孔的临床特点 ,指导临床诊治和提高疗效。方法 :对本院 2 4例胃癌穿孔病人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其中 8例行单纯修补术 ,2例在穿孔修补术后 3周早期施行二期根治性手术 ,3例行穿孔修补加胃空肠吻合术 ,7例行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 ,4例行胃癌根治术。结果 :本组死亡 4例 ,其余病例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7,13 .2 ,2 5 .1个月。结论 :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可望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9.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手术切除乳腺癌组织c-erbB-2蛋白和HSV-1、HSV-2表达情况。结果发现癌组织中c-erbB-2阳性34例(65.4%);HSV-1阳性38例(73.1%);HSV-2阳性15例(28.8%)。癌旁组织32例,阳性分别为3例(9.4%);12例(37.5%);2例(6.3%)。乳腺癌中c-erbB-2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乳腺癌及癌旁的HSV-1阳性率明  相似文献   
80.
综述了C_(60)化学研究的进展。C_(60)的化学反应性的研究展现了一个广阔的新领域,并使C_(60)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基团引入高分子成为现实。这些进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C_(60)尤其是C_(60)的材料化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