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27篇
  免费   9357篇
  国内免费   6355篇
耳鼻咽喉   873篇
儿科学   905篇
妇产科学   746篇
基础医学   9891篇
口腔科学   2077篇
临床医学   11530篇
内科学   12698篇
皮肤病学   811篇
神经病学   4509篇
特种医学   32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8篇
外科学   8888篇
综合类   17341篇
现状与发展   23篇
一般理论   6篇
预防医学   6602篇
眼科学   2505篇
药学   9584篇
  70篇
中国医学   5420篇
肿瘤学   6666篇
  2024年   248篇
  2023年   1335篇
  2022年   2456篇
  2021年   4459篇
  2020年   3460篇
  2019年   2917篇
  2018年   2939篇
  2017年   2860篇
  2016年   2623篇
  2015年   4128篇
  2014年   5177篇
  2013年   4803篇
  2012年   7223篇
  2011年   7753篇
  2010年   5019篇
  2009年   4145篇
  2008年   5240篇
  2007年   5164篇
  2006年   4845篇
  2005年   4607篇
  2004年   3045篇
  2003年   2971篇
  2002年   2453篇
  2001年   2053篇
  2000年   1954篇
  1999年   1956篇
  1998年   1181篇
  1997年   1121篇
  1996年   809篇
  1995年   746篇
  1994年   727篇
  1993年   431篇
  1992年   599篇
  1991年   463篇
  1990年   417篇
  1989年   355篇
  1988年   350篇
  1987年   275篇
  1986年   236篇
  1985年   201篇
  1984年   114篇
  1983年   71篇
  1982年   55篇
  1981年   50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68篇
  1978年   22篇
  1975年   18篇
  1974年   18篇
  1971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种植受体血管内皮细胞在抗异种血管移植超急排斥反应 (HAR)方面的意义。方法 选用豚鼠→大鼠移植模型 ,先将分离、培养的大鼠动脉内皮细胞种植于去内皮的豚鼠动脉内壁 ,再将此豚鼠动脉植入大鼠体内 ,观察动脉血栓形成时间 ,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 Ig M、C3在移植后豚鼠动脉壁上沉积的情况。结果 已种植大鼠内皮细胞的豚鼠动脉血栓形成时间 (2 0 .3± 4.42 h)较植入大鼠体内的正常豚鼠动脉 (0 .35± 0 .2 84h)以及单纯去内皮豚鼠动脉血栓形成时间 (0 .16 5± 0 .0 77h)显著延长 (P<0 .0 0 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植入大鼠体内的正常豚鼠内皮细胞表面有 Ig M和 C3沉积 ,而预先种植大鼠内皮细胞的豚鼠动脉内壁无 Ig M和 C3沉积。结论 在异种供体血管壁上预先种植受者血管内皮细胞 ,可延长移植的异种供体血管通畅时间 ,该技术可能在抗异种血管移植 HAR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
目的 :研究肺癌组织中第 3号染色体短臂 (3P)和第 9号染色体短臂 (9P)上微卫星标志物的改变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结合微卫星银染法检测 5 6例肺癌和 2 3例良性肺部病变 3P和 9P上的微卫星标志物的改变。结果 :5 6例肺癌组织标本中 3P上有微卫星改变 2 6例 ,检出率 46% ,9P上有微卫星改变的 2 3例 ,检出率为 41% ,5 6例肺癌组织中 ,3P和 9P上有微卫星改变的 3 9例 ,检出率 69 6% ,2 3例肺部良性疾病组织中均未出现微卫星标志物改变。肺癌组织标本中 3P上的微卫星改变与肺癌的分化程度有关 ,低分化肺癌的微卫星改变较高、中分化肺癌的微卫星改变明显增多 (P <0 .0 1)。而 9P上的微卫星改变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标本上微卫星改变较不伴淋巴结转移的微卫星改变检出率明显增多 ,(P <0 .0 5 )。结论 :3P和 9P上的微卫星改变与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检测肺癌组织 3P和 9P上的微卫星改变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和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3.
抗前列腺增生药SL—89.0519—08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治疗前列腺增生的α1-受体拮抗剂SL-89.0519-08的合成路线。方法:以5-氯-2-甲氧基苯胺为原料,经环合,烃化,脱保护基和亲核取代等步骤,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同时对原料合成工艺进行了摸索。结果:合成的目标化合物经IR,^1HMNR,EI-MS和HRMS得以确证。结论:该合成工艺和路线适宜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4.
人肿瘤特异抗原MAGE-3基因疫苗的构建和表达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克隆肿瘤特异性共享抗原mage-3基因,制备基于α-病毒复制酶的高效黑色素瘤特异性基因疫苗。方法:用RT-PCR方法从黑色素瘤细胞系LB373中制备mage-3基因,以含α-病毒复制酶的哺乳细胞高效表达质粒pSMART2a为载体,构建重组DNA疫苗。重组子用载体中的T7和T3启动子序列为测序引物进行自动测序。再将鉴定过的重组质粒用脂质体法转化293细胞,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鉴定转化细胞中mage-3蛋白的表达。结果:正确构建了mage-3/pSMART2a重组质粒,并且在转化此质粒的293细胞中检测出了mage-3蛋白的表达。结论:此重组mage-3/pSMART2a质粒可以作为肿瘤特异的DNA疫苗,可进行下一步的肿瘤动物模型的疫苗接种及相关免疫学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95.
Whether the 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 opener pinacidil can provide myocardial protective effects in prolonged isolated global ischemic rat heart was investigated. On modified isolated rat working heart model, 40 hear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randomly: Hyperpolarized arrest H-K solution containing pinacidil (50 tmol/L) (P1 and P2) and depolarized arrest St. Thomas‘ solution (S1 and S2) subjected to 15 C hypothermia, 60 min (P1 and S1) or 120 min (P1 and S2) of ischemia and 30 min reperfusion. The experimental indices included cardioplegic efficiency, cardiac function, coronary blood flow, myocardial enzyme release, myocardial water and ATP content. Hyperpolarized arrest provided significantly better recovery of cardiac function than depolarized arrest.Postischemic coronary flow and myocardial ATP content were higher. The arrest time of electro-mechanical activities were longer than depolarized arrest.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among the groups in myocardial water contents. The hyperpolarized arrest solution containing pinacidil can provide a marked myocardial protective effect during prolonged hypothermic myocardial ischemia.  相似文献   
96.
目的评价紫杉醇洗脱冠状动脉支架(TAXUStmBoston公司产品)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03年5月至2004年12月接受TAXUS支架治疗的94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观察术后即刻效果、术后6个月心脏性死亡、心肌梗塞、再次血管重建及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情况。病例中包括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塞27例,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8例,不稳定心绞痛59例。结果支架植入成功率为99%,术中和随访期间无死亡,术后1例出现亚急性血栓,1例晚期血栓致心肌梗塞,另有5例随访中进行了血管重建术,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7.4%。术后6~7个月23例的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再狭窄率为13.0%(支架内为8.6%),靶病变重建率为2.7%。结论应用TAXUS支架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是安全和有效的,支架内再狭窄率明显低于普通金属支架。  相似文献   
97.
目的总结和探讨脑血管造影和载瘤动脉闭塞在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上的作用及特点。方法60例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根据其脑血管造影的特点采取血管内介入方法[可脱式球囊和(或)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近端53例、闭塞载瘤动脉两端后孤立动脉瘤7例;其中23例闭塞前先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结果出院时Rankin评分分级:单纯血管内介入治疗组37例中轻残3例,合并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组23例中死亡1例、重残2例。1-6年的影像学随访动脉瘤无复发。结论血管内介入结合颅内-外血管搭桥术闭塞载瘤动脉是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8.
胡美英 《现代医院》2005,5(11):25-26
目的 了解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疗效.方法 对符合溶栓条件急性心肌梗塞25例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100万单位尿激酶静脉输注.结果 治愈23例,有效率92%.结论 使用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他莫昔芬(TAM)与 γ-干扰素(γ-IFN)联合抗乳腺癌细胞株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分别或联合应用γ-IFN,TAM或雌二醇(E2)作用于ER阳性的MCF-7人乳腺癌细胞株,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凋亡率及用药前后Bcl-2,Bax,Fas,FasL及Caspase-8蛋白的变化;荧光分光光度仪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TAM能抑制ER阳性乳腺癌细胞的生长,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并可诱导细胞凋亡;同时,TAM能拮抗外源性雌激素对MCF-7细胞的促生长作用。γ-IFN预处理细胞24h后,TAM抗乳腺癌细胞的作用增强。联用γ-IFN与TAM后,细胞Bcl-2蛋白表达下调,Caspase-8表达上调;但药物处理前后,细胞Bax,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及Caspase-3活性未见明显变化。结论:体外条件下,TAM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而发挥抗ER阳性乳腺癌细胞作用;γ-IFN能加强TAM的抗乳腺癌作用。两者作用机制可能系通过下调Bcl-2表达和上调Caspase-8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T2^*-weighted first-pass perfusion imaging in breast tumors. Methods: We analyzed th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nformation along with the patholog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as performed in 28 patients with breast tumor. The time to signal intensity curves were generated according to the T2^*-weighted first-pass perfusion imaging. The curve's maximal signal intensity drop rate and maximal signal intensity decrease time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es after surgery. Results: Malignant breast lesions showed higher maximal signal intensity drop rate (44.69% ± 17.07 vs. 17.22% ±7.49, P 〈 0.001) than benign lesion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maximal signal decrease time between those two lesions (23.94 s ± 4.92 vs. 20.02 s ± 6.83, P 〉 0.05). Conclusion: The T2^*-weighted first-pass perfusion imaging has enou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in breast tumor diagno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