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09篇
  免费   3095篇
  国内免费   1125篇
耳鼻咽喉   158篇
儿科学   342篇
妇产科学   186篇
基础医学   1979篇
口腔科学   421篇
临床医学   2729篇
内科学   2587篇
皮肤病学   341篇
神经病学   921篇
特种医学   5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826篇
综合类   4251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一般理论   5篇
预防医学   1967篇
眼科学   592篇
药学   2723篇
  29篇
中国医学   1910篇
肿瘤学   1489篇
  2024年   145篇
  2023年   530篇
  2022年   1284篇
  2021年   1601篇
  2020年   1344篇
  2019年   1006篇
  2018年   1004篇
  2017年   1044篇
  2016年   825篇
  2015年   1207篇
  2014年   1341篇
  2013年   1410篇
  2012年   1837篇
  2011年   1793篇
  2010年   1397篇
  2009年   1096篇
  2008年   1178篇
  2007年   986篇
  2006年   823篇
  2005年   675篇
  2004年   455篇
  2003年   397篇
  2002年   366篇
  2001年   301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1篇
  1979年   11篇
  1977年   12篇
  1975年   12篇
  1974年   12篇
  1973年   9篇
  1972年   14篇
  197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41.
Osteogenesis is synergistically enhanced by the combined effect of complimentary factors. This study showed that Nell-1 and BMP-2 synergistically enhanced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myoblasts and phosphorylated the JNK MAPK pathway. The findings are important because of the osteochondral specificity of Nell-1 signaling and the potential therapeutic effects of coordinated BMP-2 and Nell-1 delivery. INTRODUCTION: BMP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igrat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mesenchymal cells and have a unique ability to alte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mesenchymal cells toward chondrogenic and osteogenic lineages. Signaling upstream of Cbfa1/Runx2, BMPs effects are not limited to cells of the osteoblast lineage. Thus, additional osteoblast-specific factors that could synergize with BMP-2 would be advantageous for bone regeneration procedures. NELL-1 (NEL-like molecule-1; NEL [a protein strongly expressed in neural tissue encoding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like domain]) is a novel growth factor believed to preferentially target cells committed to the osteochondral lineage. MATERIALS AND METHODS: C2C12 myoblasts were transduced with AdLacZ, AdNell-1, AdBMP-2, or AdNell-1+AdBMP-2 overexpression viruses. Effects were studied by cell morphology,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osteopontin production, and MAPK signaling. Additionally, in a nude mouse model, viruses were injected into leg muscles, and new bone formation was examined after 2 and 8 wk. RESULTS: C2C12 myoblasts co-transduced with AdNell-1+AdBMP-2 showed a synergistic effect on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as detected by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and osteopontin production. Nell-1 stimulation on AdNell-1 + AdBMP-2 preconditioned C2C12 cells revealed significant activation of the non-BMP-2 associated c-Jun N-terminal kinase (JNK) MAPK signaling pathway, but not the p38 or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ERK1/2) MAPK pathways. Importantly Nell-1 alone did not induce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myoblasts. In a nude mouse model, injection of AdNell-1 alone stimulated no bone formation within muscle; however, injection of AdNell-1+AdBMP-2 stimulated a synergistic increase in bone formation compared with AdBMP-2 alone. CONCLUSIONS: These findings are important because of the confirmed osteochondral specificity of Nell-1 signaling and the potential therapeutic effects of enhanced BMP-2 action with coordinated Nell-1 delivery.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 S-转移酶π (GST-π )和 DNA拓扑异构酶Ⅱ-α (Topo Ⅱ-α )在肿瘤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 ABC法检测 GST-π和 Topo Ⅱ-α在 60例结直肠癌、癌旁组织和 15例正常结肠黏膜中的表达并分析其意义.结果 GST-π和 Topo Ⅱ-α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90.0%和 86.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黏膜( P〈 0.01). GST-π和 Topo Ⅱ-α表达强度与肿瘤大小和组织学类型无关( P 〉0.05),但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与否密切相关( P〈 0.01). GST-π在低分化癌组织中高表达;Topo Ⅱ-α在高分化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高于低分化癌( P〈 0.01).结论 GST-π和 Topo Ⅱ-α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关,可作为衡量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3.
咽旁间隙在头颈部肿瘤MRI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移位方向及肿瘤MRI信号特点对病变定位、定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累及咽旁间隙肿瘤76例,其中恶性肿瘤51例,良性肿瘤25例。结果扁桃体肿瘤和鼻咽癌使茎突前间隙外移,腮腺肿瘤使茎突前间隙向前内移位,或(和)颈动脉鞘区后移。颈动脉鞘区交感神经鞘瘤使颈内动、静脉向前外侧移位,迷走神经鞘瘤使颈内动、静脉明显分离,颈动脉体瘤使颈内、外动脉分叉角增大,颈静脉球瘤使血管向前外侧移位,转移淋巴结使颈内动、静脉向前内侧移位。25例良性肿瘤边界清楚,其中9例信号均匀;51例恶性肿瘤中,19例边界模糊,15例信号欠均匀。茎突前间隙脂肪消失或不连续6例均为恶性肿瘤,肿瘤边界较清但颈部淋巴结肿大符合淋巴结转移诊断标准2例及颈内动、静脉被肿瘤包绕3例,病理证实亦为恶性肿瘤。结论咽旁间隙移位方向及肿瘤MRI信号特点对头颈部肿瘤的定位、定性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伴有齿槽嵴裂的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修复方法。方法对34例伴有齿槽嵴裂的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患者,在行齿槽嵴植骨的同时,行彻底的鼻整形手术。结果术后随访1~3年,植骨区成活良好,鼻畸形较整形前明显改善,接近正常外形,效果满意。结论在行齿槽嵴植骨的同时,行彻底的鼻整形手术,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并且节省了医疗费用,缩短了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45.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早期凋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不同细胞亚群发生凋亡的情况,并初步分析其在SLE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取28例SLE患者和性别年龄与之相匹配的20个正常对照者。采用淋巴细胞亚群标志、Annexin-V及碘化丙啶三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早期凋亡。结果:SLE患者体内CD3^ T细胞、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的凋亡百分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同时,SLE患者T淋巴细胞的死亡百分率也高于正常人。经激素治疗一定时间后,这些细胞亚群的凋亡率会进一步升高(P<0.01),但CD4/CD8比值恢复至接近正常人。SLE患考体内CDl9^ B淋巴细胞的凋亡或死亡百分率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别,激素治疗对B细胞凋亡和死亡的影响亦不显著。结论:在SLE患者体内主要是T淋巴细胞凋亡增加,但SLE患者淋巴细胞数目减少不仅仅是因为细胞凋亡所致,死亡细胞数目明显升高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激素治疗可诱导SLE患者T淋巴细胞进一步发生凋亡,并使T细胞亚群比例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46.
慢性HBV感染患者HBsAg亚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包括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变和原发性肝癌在内的100例慢性HBV感染者作了HBsAg亚型分析。结果显示,在这组病例中adr亚型占61%,adw占33%,ayr占2%,adwr占4%。adr亚型有随年龄增长更占优势的趋向。adr和adwr亚型感染者HBsAg滴度较adw组显著增高,且e抗原阳性率亦较高。上述发现提示,具有adr和adwr亚型的HBV株可能具有较强的复制活性,不易被清除,从而导致受感染者  相似文献   
47.
基因活化材料的构建及在骨与软骨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工程技术为关节软骨的再生带来希望,适当浓度的生长因子、合适的微环境无疑会利于这种技术的实施。近年来,生物可降解材料作为基因传送载体转染体细胞的研究正逐渐受到重视,可以利用生物材料的降解特性以及化学构成特点构建具有可控制性、安全性、靶向性的转染系统,通过靶细胞表达转移后的基因片段,可以在局部持续获得治疗性的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48.
获得性纯红再障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本研究通过分析获得性纯红再障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 ,进一步探讨该病的细胞免疫发病机制。方法 用抗人CD3、CD4、CD8、IFN γ及IL 4单抗结合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流式细胞术分析单个核细胞中CD3 +、CD4+、CD8+细胞数Th1、Th2、Tc1、Tc2细胞数以及CD4+/CD8+、Th1/Th2、Tc1/Tc2比值。结果 贫血组患者 ,外周血CD3 +细胞和CD8+细胞明显增加 (P <0 .0 1) ,CD4+/CD8+比例倒置 (P <0 .0 5 ) ;Tc2细胞明显增加 (P <0 .0 5 ) ,Tc1/Tc2比值降低(P <0 .0 5 ) ,治疗后血象恢复的患者各增高的亚群细胞均有所恢复 ,接近正常。结论 在获得性纯红再障患者T细胞明显增高 ,其中主要是CD8+细胞 ,而在CD8+细胞中 ,是Tc2细胞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治疗有效的患者 ,其增高的T细胞亚群降低 ,提示以纠正病人细胞免疫异常为主的治疗方案有益于获得性纯红再障的治疗。  相似文献   
49.
rhTPO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及生物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促血小板生成素(human thromlbopoietin,hTPO)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分离纯化及生物学活性初步鉴定。方法:利用RT-PCR法从人胎肝细胞中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将其定向插入pQE30表达质粒T5启动子下游的多克隆区,转化大肠杆菌M15,得到pQE30-TPO的工程菌,诱导目的蛋白表达、纯化。将表达产物给血小板减少模型小鼠尾静脉注射,观察注射后不同时间血小板量的改变。结果: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sopropylthio-β-D-galactoside IPTG)诱导培养,该工程菌可以产生单一特异性的高表达蛋白条带。将纯化后的表达蛋白注射小鼠,结果显示对实验性小鼠血小板减少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结论: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高效表达了重组hTPO,该产物具有促血小板生成的活性。  相似文献   
50.
崔婷  祝辉  王黎熔 《中华男科学杂志》2003,9(5):355-357,360
目的 :用cDNA微阵列技术克隆和筛选成年期与胚胎期睾丸差异表达基因 ,以进行睾丸发育及精子发生的调控研究。 方法 :构建人睾丸cDNA芯片 ,分别用正常成人及胚胎睾丸的mRNA探针进行杂交 ,对成人和胚胎睾丸中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高流量的比较。 结果 :发现 1条成人睾丸高表达、胚胎低表达的基因———钙联接蛋白 (CLGN)基因。 结论 :运用cDNA微阵列方法可筛选到成年期与胚胎期睾丸差异表达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