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885篇
  免费   11954篇
  国内免费   7776篇
耳鼻咽喉   1242篇
儿科学   2167篇
妇产科学   1146篇
基础医学   12526篇
口腔科学   2435篇
临床医学   17498篇
内科学   16370篇
皮肤病学   1936篇
神经病学   5197篇
特种医学   54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12421篇
综合类   30539篇
现状与发展   29篇
一般理论   7篇
预防医学   13608篇
眼科学   2747篇
药学   15398篇
  139篇
中国医学   9583篇
肿瘤学   8158篇
  2024年   381篇
  2023年   1418篇
  2022年   3522篇
  2021年   4749篇
  2020年   3900篇
  2019年   2896篇
  2018年   3096篇
  2017年   3522篇
  2016年   3348篇
  2015年   5451篇
  2014年   7255篇
  2013年   8227篇
  2012年   11801篇
  2011年   12498篇
  2010年   10110篇
  2009年   8907篇
  2008年   9953篇
  2007年   9917篇
  2006年   9047篇
  2005年   7764篇
  2004年   6022篇
  2003年   5861篇
  2002年   4586篇
  2001年   3700篇
  2000年   2863篇
  1999年   1761篇
  1998年   898篇
  1997年   962篇
  1996年   650篇
  1995年   559篇
  1994年   470篇
  1993年   316篇
  1992年   355篇
  1991年   299篇
  1990年   261篇
  1989年   210篇
  1988年   177篇
  1987年   165篇
  1986年   123篇
  1985年   126篇
  1984年   70篇
  1983年   54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37篇
  1978年   34篇
  1976年   23篇
  1973年   27篇
  1970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设计一套用于组织工程小血管内壁摩擦力测量的装置并对组织工程血管的材料进行初步的测量,以验证装置的可靠性和相关结论。方法根据血液动力学的原理,对血管的力学模型进行分析,确定组织工程血管内皮细胞摩擦力的测量方法,从而设计完成整套装置并对弹性元件进行测量,并进行组织工程降解材料聚羟基乙酸PGA构成的管状支架进行摩擦力的测量。结果设计完成了测量组织工程血管内壁摩擦力的实验装置,弹性元件的牵拉力与位移的关系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聚羟基乙酸PGA管状支架的摩擦力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测量组织工程血管内壁摩擦力的实验装置是可行的,聚羟基乙酸PGA管状支架的摩擦力与流速基本呈现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2.
垂体瘤是颅内常见肿瘤之一,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5%。MRI以其无创伤、无骨伪影、软组织分辨率高、解剖背景清楚及三维成像等优点,成为诊断垂体瘤较为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间2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垂体腺瘤的MRI资料,总结报告如下,旨在提高其诊断水平。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2例,男7例,女15例;年龄17~55岁,平均35·7岁。临床表现主要有头痛、视力下降、面麻等压迫症状(9例),月经失调、闭经、泌乳(10例),肢端肥大(4例),柯兴综合征(2例…  相似文献   
83.
目的以股骨头骨坏死样本的Micro-CT断层图像为基础,对其进行空间结构评估。方法2003年11月~2005年6月,收集股骨头骨坏死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取出的股骨头样本6个,对样本进行Micro-CT断层扫描,获取股骨头骨坏死样本的计算机三维图像,图像空间分辨率为36μm×36μm×36μm。手工选取兴趣区,随后采用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间隙(Tb.Sp)、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骨表面积体积比(BS/BV)、结构模型指数(SMI)、骨小梁模型因子(Tb.Pf)等三维空间参数分别对股骨头骨坏死标本的正常区域、硬化带和塌陷区进行评价。结果晚期股骨头骨坏死硬化区和塌陷区的骨小梁空间结构明显改变:硬化区Bv/Tv明显增加,Tb.Th明显增厚,Tb,Sp变窄,SMI与正常区域的骨小梁无差别;而塌陷区Bv/Tv明显减少,BS/BV增大,Tb.N和Tb.Pf增加,Tb,Th改变不明显。结论Micro-CT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手段,能够在不损伤样本的条件下快速获取股骨头骨坏死样本断层图像,具有精度高、检测快、可进行三维重建分析的优点。晚期股骨头骨坏死不同区域的骨三维结构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84.
关节镜下改良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38例新鲜髌骨骨折患者行关节镜直视下骨折复位,改良张力带固定,术前和术后给予及时有效的功能康复和护理指导,取得满意的效果。平均随访18.6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7.5周,所有病例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出现。关节镜治疗髌骨骨折为髌骨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应针对其解剖特点制订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85.
李红  强大平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1):975-977
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对大鼠运动后红细胞数量,Hb浓度及体重等一般情况的检测,拟对其施加不同负荷的训练,观察训练后大鼠红细胞膜流动性及红细胞膜脂质成分的变化,进一步讨论运动后红细胞功能及机体机能所发生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小负荷的运动训练通过改善RBCM脂质组成,增加p/c比值、增强其抗氧化能力等增加RBCM流动性,使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增加,有利于其运氧功能的发挥。大负荷训练后RBCM流动性下降,提示不同负荷的运动训练会引起机体产生不同的变化,进而导致机体运动水平上的差异,整体携氧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86.
目的了解本地区甲状腺肿瘤的发病情况,探讨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6方法对416例甲状腺肿瘤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肿瘤以良性多见,良恶性之比为8.2:1。各类型肿瘤均以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5.4,好发年龄为21~50岁,肿瘤发生于甲状腺右侧多见。结论本组甲状腺肿瘤的发生率、好发年龄、性别差异、良恶之比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乳头状腺瘤与乳头状癌的鉴别有一定难度,对可疑标本要多处取材,连续切片,仔细观察,找出其特征,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7.
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前交通动脉是颅内动脉瘤最常见的好发部位.手术难度较大.病死、病残率较高。本院于2003年1月~2004年12月.共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患44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29~74岁.平均50.1岁。术前Hess—hunt分级:Ⅰ级18人,Ⅱ级7人.Ⅲ级13人.Ⅳ级6人。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ⅩⅢ(FⅩⅢ)Val34Leu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了103例DVT患者与106例正常对照的FⅩⅢVal34Leu基因多态,并加以对照分析.结果:103例DVT患者FⅩⅢVa134Leu基因型均为野生型V/V,未见突变类型;106例对照组中发现1例突变杂合子V/L.2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ⅩⅢVal34Leu对中国人群DVT有保护作用的可能性极小.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在男生青春期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男生170名,调查首次遗精时间,测定血清瘦素、睾酮、促卵泡成熟激素、黄体生成激素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男生青春期发育的影响因素;同时,连续两年观察,分析血清瘦素在青春期的动态变化。结果 末次研究已遗精组血清瘦素、睾酮、促卵泡成熟激素、黄体生成激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未遗精组。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瘦素、睾酮、促卵泡成熟激素、体重为男生青春期发育的独立影响因素。初次资料分析,遗精前组血清瘦素、睾酮明显高于未遗精组。结论 血清瘦素、睾酮、促卵泡成熟激素、体重为男生青春期发育的独立影响因素,男生遗精前期血清瘦素、睾酮已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9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erial CT findings of Paragonimus westermani infected dogs and the microscopic structures of the worm cysts using Micro-CT.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is study was approved by the committee on animal research at our institution. Fifteen dogs infected with P. westermani underwent serial contrast-enhanced CT scans at pre-infection, after 10 days of infection, and monthly thereafter until six months for determining the radiologic-pathologic correlation. Three dogs (one dog each time) were sacrificed at 1, 3 and 6 months, respectively. After fixation of the lungs, both multi-detector CT and Micro-CT were performed for examining the worm cysts. RESULTS: The initial findings were pleural effusion and/or subpleural ground-glass opacities or linear opacities at day 10. At day 30, subpleural and peribronchial nodules appeared with hydropneumothorax and abdominal or chest wall air bubbles. Cavitary change and bronchial dilatation began to be seen on CT scan at day 30 and this was mostly seen together with mediastinal lymphadenopathy at day 60. Thereafter, subpleural ground-glass opacities and nodules with or without cavitary changes were persistently observed until day 180. After cavitary change of the nodules, the migratory features of the subpleural or peribronchial nodules were seen on all the serial CT scans. Micro-CT showed that the cyst wall contained dilated interconnected tubular structures, which had communications with the cavity and the adjacent distal bronchus. CONCLUSION: The CT findings of paragonimiasis depend on the migratory stage of the worms. The worm cyst can have numerous interconnected tubular channels within its own wall and these channels have connections with the cavity and the adjacent distal bronch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