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53篇
  免费   7970篇
  国内免费   5709篇
耳鼻咽喉   734篇
儿科学   790篇
妇产科学   708篇
基础医学   9021篇
口腔科学   1876篇
临床医学   10988篇
内科学   10901篇
皮肤病学   690篇
神经病学   3806篇
特种医学   30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8篇
外科学   7755篇
综合类   16531篇
现状与发展   25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5943篇
眼科学   2408篇
药学   8808篇
  70篇
中国医学   5467篇
肿瘤学   6127篇
  2024年   230篇
  2023年   1192篇
  2022年   2368篇
  2021年   4277篇
  2020年   3209篇
  2019年   2551篇
  2018年   2823篇
  2017年   2564篇
  2016年   2378篇
  2015年   3884篇
  2014年   4859篇
  2013年   4424篇
  2012年   6507篇
  2011年   7151篇
  2010年   4566篇
  2009年   3986篇
  2008年   4755篇
  2007年   4800篇
  2006年   4542篇
  2005年   4355篇
  2004年   2897篇
  2003年   2756篇
  2002年   2324篇
  2001年   1854篇
  2000年   1793篇
  1999年   1651篇
  1998年   1078篇
  1997年   998篇
  1996年   759篇
  1995年   712篇
  1994年   599篇
  1993年   354篇
  1992年   431篇
  1991年   352篇
  1990年   318篇
  1989年   273篇
  1988年   259篇
  1987年   192篇
  1986年   163篇
  1985年   124篇
  1984年   62篇
  1983年   53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41篇
  1976年   13篇
  1974年   13篇
  1972年   14篇
  1968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文题释义: 细胞膜片技术:是在体外接种培养高密度的细胞,使其相互融合生长至100%而形成的透明致密膜状物。该技术不需要胰酶消化即可收集细胞,因此保留了大量的胞外基质、细胞间连接以及细胞-基质连接等结构。目前细胞膜片技术已成为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已被推广应用于牙周膜、角膜、心脏、软骨、食管等多种组织器官修复。 成骨细胞:主要由内外骨膜和间充质始祖细胞分化而来,在复杂的骨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主要的功能,承担着骨基质的合成、分泌和矿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其成骨分化过程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细胞因子的调控、遗传因素和激素水平等。背景:现阶段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成骨分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还尚未可知,如何将生长因子与组织工程细胞膜片技术相整合,最终将其用于骨缺损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单独及联合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构建细胞膜片,选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单独及联合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CCK-8法结合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确定2种因子促进膜片增殖和成骨分化的最佳有效质量浓度;然后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进行成骨诱导,通过大体及显微镜观察、Vonkossa染色、茜素红染色、RT-PCR检测相关成骨标志物来评估诱导效果。 结果与结论:单独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最佳质量浓度为100 μg/L(P < 0.001),单独应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能加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增殖,最佳质量浓度为20 μg/L(P < 0.001),而联合应用既可以促进膜片增殖又能提高其碱性磷酸酶活性(P < 0.001);经成骨诱导后,4组膜片在形态学上无明显差异,均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成骨分化,其中联合组钙结节最明显(P < 0.001),可显著促进膜片晚期成骨分化并抑制其早期成骨分化,具有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P < 0.001)。结果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联合应用时具有协同作用,既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又能显著增强其成骨诱导能力。ORCID: 0000-0003-1918-579X(何惠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3.
借助口服超声助显剂,胃壁及其病变得以清晰显示。本文就经腹超声诊断胃常见疾病和胃排空功能评估方面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希望经腹胃超声这种无创、实时的检查方式能更普及,使更多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4.
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20~25个核苷酸,参与基因调控表达的内源性非编码RNA。miR-149作为miRNAs的重要成员,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异常,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增殖、转移、凋亡、耐药、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miR-149有望成为新一类抗肿瘤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4岁,因头颅增大、面部变长,颧骨隆起、下颌增大、双手掌肥厚、双手指粗短30余年,乳房肿物1年余就诊。患者3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渐进性手足增大,双手掌肥厚,嘴唇变厚,下颌增大,眉弓及颧骨突出,皮肤增厚,无乳腺增大、泌乳,未诊治……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article, a model-free off-policy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address the optimal tracking problem based on multiplayer non-zero-sum games for discrete-time linear systems. In contrast to the traditional method and the policy iteration method for solving the optimal tracking problems, the proposed algorithm operates with the system data rather than the knowledge of the system dynamics. For performing the proposed algorithm, an auxiliary augmented system is constructed via assembling the original system and the reference trajectory while a discount factor is introduced into the performance indexes. It is analyzed that the solution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onverge to the Nash equilibrium and the result is not influenced by the probing noise. Two simulations are presented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学龄期近视进展儿童进行调节功能的客观检查与分析,观察调节功能与近视进展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至2018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视光学门诊定期就诊的71名学龄期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受试者近年的屈光度进展速度,按≤0.50 D·a-1、>0.50~1.00 D·a-1、>1.00~1.50 D·a-1、>1.50 D·a-1分为4组,使用人眼调节分析仪对受试者进行调节功能的客观测量与分析,记录不同调节刺激视标下4组的客观调节反应值和客观调节微波动值,并作对比。结果 在所有调节视标上,各组随着调节刺激幅度增加,客观调节反应值也逐渐增加,4组在不同调节刺激视标下的客观调节反应值及平均的客观调节反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0.50 D·a-1、>0.50~1.00 D·a-1、>1.00~1.50 D·a-1、>1.50 D·a-1近视进展速度组调节微波动值分别为(62.2±5.6)D、(62.5±5.3)D、(66.5±6.0)D和(58.0±6.5)D,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24,P=0.001),在+0.50~-0.50 D、-2.00 D调节刺激视标下,4组的客观调节微波动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其余调节刺激视标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对于学龄期儿童的近视进展速度,客观调节微波动值相对于客观调节反应值可能是一个更为敏感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Guillain-Barré syndrome (GBS) is a rare disorder that typically presents with ascending weakness, pain, paraesthesias, and numbness, which mimic the findings in lumbar spinal stenosis. Here, we report a case of severe lumbar spinal stenosis combined with GBS.CASE SUMMARYA 70-year-old man with a history of lumbar spinal stenosis presented to our emergency department with severe lower back pain and lower extremity numbnes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onfirmed the diagnosis of severe lumbar spinal stenosis. However, his symptoms did not improve postoperatively and he developed dysphagia and upper extremity numbness. An electromyogram was performed. Based on his symptoms,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electromyogram, he was diagnosed with GBS. After 5 d of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0.4 g/kg/d for 5 d) therapy, he gained 4/5 of strength in his upper and lower extremities and denied paraesthesias. He had regained 5/5 of strength in his extremities when he was discharged and had no symptoms during follow-up.CONCLUSIONGB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spinal disorder, even though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hows severe lumbar spinal stenosis. This case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a careful diagnosis when a patient has a history of a disease and comes to the hospital with the same or similar symptoms.  相似文献   
19.
文题释义:股骨头坏死中日友好医院分型的有限元分析:根据李子荣等提出的中日友好医院分型,建立股骨头坏死三维模型,分为 M型(内侧型)、C型(中央型)和 L型(外侧型),其中 L型包括L1型(次外侧型)、L2型(极外侧型)和 L3型(全头型)。通过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为该分型的保髋治疗提供了一定力学依据,显示外侧柱的存留是精准预防塌陷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实现个体化治疗提供力学基础。 腓骨支撑坏死股骨头保髋手术:是对于早中期股骨头坏死需要保留股骨头患者进行的一种手术方式。首先需对股骨头进行髓芯减压,清除一定坏死骨,空腔填塞松质骨(髂骨为主),打压结实后植入腓骨(异体或自体)支撑,给坏死区的提供力学支撑及生物学修复,预防股骨头进一步坏死及塌陷。 背景:研究报道股骨头坏死的保髋疗效与外侧柱存留密切相关,中日友好医院分型是根据三柱结构确立的,对股骨头塌陷的预测准确性高。 目的:建立股骨头坏死中日友好医院分型各分型仿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各分型腓骨植入的力学变化,探讨外侧柱存留对保髋疗效的意义,为该分型的塌陷精准预测提供基础。 方法:建立正常股骨头、中日友好医院分型(M型、C型、L1型、L2型、L3型)股骨头坏死及其腓骨植入3组11种三维有限元模型,运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观察各组模型的最大应力值、最大位移值及股骨头内部载荷传递模式。 结果与结论:①坏死组位移最大,应变最大,且因坏死分型不同而位移不同,位移变化如下:M型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