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0957篇 |
免费 | 12350篇 |
国内免费 | 700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421篇 |
儿科学 | 2521篇 |
妇产科学 | 741篇 |
基础医学 | 7552篇 |
口腔科学 | 2231篇 |
临床医学 | 16631篇 |
内科学 | 10594篇 |
皮肤病学 | 1229篇 |
神经病学 | 2308篇 |
特种医学 | 4219篇 |
外科学 | 10858篇 |
综合类 | 37152篇 |
现状与发展 | 25篇 |
预防医学 | 16451篇 |
眼科学 | 1290篇 |
药学 | 17156篇 |
171篇 | |
中国医学 | 12863篇 |
肿瘤学 | 49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78篇 |
2023年 | 1461篇 |
2022年 | 3827篇 |
2021年 | 4814篇 |
2020年 | 4374篇 |
2019年 | 2306篇 |
2018年 | 2452篇 |
2017年 | 3649篇 |
2016年 | 2558篇 |
2015年 | 4977篇 |
2014年 | 6665篇 |
2013年 | 8570篇 |
2012年 | 12286篇 |
2011年 | 12718篇 |
2010年 | 11916篇 |
2009年 | 10661篇 |
2008年 | 10759篇 |
2007年 | 10410篇 |
2006年 | 9369篇 |
2005年 | 7330篇 |
2004年 | 5130篇 |
2003年 | 3932篇 |
2002年 | 3018篇 |
2001年 | 2670篇 |
2000年 | 1958篇 |
1999年 | 721篇 |
1998年 | 148篇 |
1997年 | 117篇 |
1996年 | 118篇 |
1995年 | 106篇 |
1994年 | 122篇 |
1993年 | 87篇 |
1992年 | 52篇 |
1991年 | 50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40篇 |
1986年 | 32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15篇 |
1965年 | 21篇 |
1963年 | 11篇 |
1962年 | 19篇 |
1959年 | 13篇 |
1958年 | 26篇 |
1957年 | 30篇 |
1956年 | 1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Candida krusei发酵生产甘油过程中,菌体生长由玉米浆限制,菌体对玉米浆的得率为1.63g/g,培养其中玉米浆浓度相同时,增加渗透压或通过流加补料限制生长阶段的菌体生长,可使甘油生产阶段的比耗糖速率减慢,比耗糖速率保持在不很高的水平,可以因消耗的葡萄糖用于生长,维持,甘油和副产物形成所占比例的变化而提高甘油得率。 相似文献
72.
目的:建立加味双柏凝胶贴膏中黄柏、冰片、大黄的薄层色谱法(TLC),对其质量稳定性进行考察,并初步评价加味双柏凝胶贴膏敷贴的用药安全性。方法:通过TLC对加味双柏凝胶贴膏处方中的黄柏、冰片、大黄进行鉴别,采用加速试验、长期试验和影响因素试验考察其稳定性,试验以新西兰兔为模型进行多次皮肤刺激试验,以Hartley豚鼠为模型进行主动皮肤过敏试验和豚鼠Buehler试验,观察凝胶贴膏的皮肤刺激作用和致敏作用。结果:TLC中色谱斑点清晰、特征明显且阴性对照无干扰。3批产品在长期试验和加速试验中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加味双柏凝胶贴膏对新西兰兔皮肤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无过敏性。结论:建立的TLC可作为加味双柏凝胶贴膏的质量控制方法,加味双柏凝胶贴膏是一种较安全的新型外用制剂且制剂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安脑片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VD)热毒内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脑卒中后VD热毒内盛证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奥拉西坦治疗,治疗组给予安脑片联合奥拉西坦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痴呆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基底动脉(BA)、大脑前动脉(ACA)、椎动脉(VA)平均血流速度,以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2.00%(P<0.05)。治疗后,2组NIHSS、CDR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MMSE、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NIHSS、CD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MMSE、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利用一种改进的三箱社交装置评价动物的社交偏好程度,并探索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大鼠作为社交障碍模型动物,以同源大鼠(WKY)大鼠和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模型组采用治疗ADHD的临床常用中成药小儿黄龙颗粒(1.88 g/kg、3.75 g/kg)灌胃给药16 d。利用改进的三箱社交箱,以待测鼠在陌生鼠侧密切交流区的时间、频次、路程及相关比例作为行为学指标,检测该方法对社交行为评价的可行性。结果:与Wistar大鼠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与WKY组大鼠在密切交流区域及有陌生鼠侧区域的时间显著减少(P<0.01),其他指标如频次、路程及比例也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小儿黄龙颗粒两剂量均能增加模型大鼠上述各指标数值。结论:该方法能准确捕捉动物的社交行为特征,实现对动物社交偏好程度的全面、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75.
电针对大鼠胃粘膜胃泌素和EGFR表达及AgNOR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胃粘膜细胞受体表达及核增殖的影响。探讨针灸作用机制。方法 75只SD大鼠随机分段分为5线,在清醒状态下针刺实验,SABC法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胃粘膜细胞胃泌素(Gas)、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程度,AgNOR特染观察胃腺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电针足三里穴胃粘膜EGFR阳性表达率73.3%,Gas表达率66.7%;电针三阴交对EGFR表达远景as表达率为46.7%;联合穴位组Gas,EGFR表达均达60.0%,AgNOR特染各组核内嗜银颗粒无明显差异。结论 电针足三里可提高胃粘膜细胞Gas和EGFR表达率。改变细胞分子结构。影响细胞功能,电针对胃粘膜细胞核增殖无影响。 相似文献
76.
石蜡切片中BCL-6抗原失活机制及修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石蜡切片中BCL 6抗原失活机制及修复的最佳方法 .方法 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 11例石蜡切片分别用二乙胺四乙酸 (EDTA)、柠檬酸、碳酸钠及去离子水 4种与钙离子结合力不同的修复液 ,结合高压、微波和煮沸 3种不同方法修复后 ,比较检出的BCL 6阳性率及强度 .结果 BCL 6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 :EDTA 0 .73>柠檬酸 0 .45 (P<0 .0 1) >碳酸钠 0 .12 (P <0 .0 1) ,去离子水组无 1例阳性 .高压修复阳性率 0 .5 5 >微波修复 0 .2 8和煮沸修复 0 .12 (P <0 .0 5 ) .不同修复液与高压结合修复检出BCL 6阳性率及强度 :EDTA与柠檬酸阳性率分别为 1,0 .82 (P >0 .0 5 ) ,高于碳酸钠组 (0 .36 )和去离子水组 (0 ) (P <0 .0 1) .EDTA组强阳性占 0 .82 ,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1) .结论 EDTA结合高压是修复BCL 6抗原的理想方法 ,钙离子的参与可能是甲醛固定后BCL 6抗原失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7.
三味中药配伍应用对改善烫伤小鼠受损免疫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对烫伤小鼠受损免疫功能具有调理作用的单味中草药 ,经过配伍应用后的协同作用。方法 采用 1 .0 3 4× 1 0 5 Pa的蒸气烫伤 1 0s ,烫伤面积 1 6% ,深度为Ⅲ度的致伤模型烫伤动物。通过观察MΦ的吞噬功能、枯否细胞清除能力、MΦ抗原提呈功能、血清TNF量、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IL 2产生能力、小鼠抗体产生能力、PMNH2 O2 释放量及PMN溶菌酶释放量、血清补体的趋化作用和聚集作用等指标 ,籍以了解单味中药与配伍中药对烧 (烫 )伤小鼠受损免疫功能的调理作用。结果 单味中药三七(PP) ,金银花 (LJ)和虎杖 (PC)对小鼠受损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PC +LJ、PP +PC、PP +LJ等二味配伍的中药 ,除少数指标外 ,均比单味药的作用好。而PP +LJ+PC三味配伍药的调理作用 ,比单味药和二味配伍药的调理作用更佳。结论 单味中药经配伍应用后对烧 (烫 )伤小鼠严重受损的免疫系统功能 ,具有比单味药更好的协同调理作用。 相似文献
78.
小儿喉乳头状瘤HPV-DNA及体液免疫检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小儿喉乳头状瘤(JLP)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途径及发病机理。方法:采用PCR及PCR产物斑点杂交技术检测JLP组织HPV-DNA;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Ig及补体C3。结果:JLP组织HPV总感染率为95%(19/20),其中HPV。型为55%(11/20),HPV11为30%(6/20),HPV6+11型为10%(2/20);JLP患者血清IgG、IgA、IgM、C3值正常,对照 相似文献
79.
甲状腺切除病例喉返神经损伤的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甲状腺切除术的主要并发症--喉返神经(RLN)麻痹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563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RLN损伤与术式、RLN在术中是否被分离保护以及与甲状腺疾病的病理关系。结果:RLN损伤率是7.8%,与组织病理恶性程度明显相关(P〈0.01),但术中如明确找到RLN并加以保护,术后则无RLN永外性损害,暂时麻痹仅1.6%。结论:术中对RLN的保护应该强调避免医源性 相似文献
80.
颅-面联合径路前颅底区肿瘤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完整切除侵及前颅底区肿瘤,提高治愈率.方法采用颅-面联合径路,其中单用带血管蒂帽状腱膜-颅骨膜瓣4例,帽状腱膜-颅骨膜瓣加肋骨片或钛网板各2例修补颅底.8例未做颅底重建.结果肿瘤全切16例,无1例手术死亡、长期脑脊液漏或/和颅内感染,5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存活3~5年;3例存活1~2年;均未见肿瘤复发.另4例在2年内分别死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4例良性肿瘤患者术后随诊1~7年未见复发.结论颅-面联合径路前颅底区肿瘤切除术,具有术野大、显露清楚、安全可靠,有利于肿瘤整块切除.硬脑膜修补和颅底重建,可有效地防止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