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3篇
  免费   650篇
  国内免费   396篇
耳鼻咽喉   66篇
儿科学   192篇
妇产科学   58篇
基础医学   355篇
口腔科学   163篇
临床医学   847篇
内科学   717篇
皮肤病学   52篇
神经病学   100篇
特种医学   268篇
外科学   554篇
综合类   1738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666篇
眼科学   74篇
药学   829篇
  7篇
中国医学   695篇
肿瘤学   30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247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267篇
  2014年   390篇
  2013年   461篇
  2012年   585篇
  2011年   704篇
  2010年   591篇
  2009年   520篇
  2008年   507篇
  2007年   521篇
  2006年   453篇
  2005年   338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9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伸直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院自1998年以来,应用伸直位石膏外固定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4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2.
青少年Pilon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青少年Pilon骨折的特点、治疗方法及其并发症。方法对1990年4月~2003年12月期间治疗的13例青少年胫骨Pilon骨折病例进行随访分析。按Merv—Letts分型:Ⅰ型5例,Ⅱ型6例,Ⅲ型2例。骨牵引治疗2例,有限内同定8例,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3例。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4个月,按Helfet踝关节功能评价:优8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92.3%。并发症:皮肤坏死2例,创伤性关节炎4例,骨骺早闭3例,畸形愈合1例,骨延迟愈合1例,外固定支架钉道感染1例,总体并发症38.5%。结论青少年Pilon骨折应根据其分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疗效与创伤程度有关:Ⅲ犁骨折有较高的并发痹。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VEC)增殖过程中碘离子(I-)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EK1)表达及其磷酸化的关系,探讨高碘促VEC增殖效应的作用通路。方法 1将体外培养的VEC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不同碘离子浓度的实验组。2采用蛋白质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碘离子浓度培养环境中MEK1蛋白表达量及磷酸化水平。结果 1在300μg/L碘离子浓度组,MEK1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其他组(P<0.05)。2 500μg/L、1 000μg/L碘离子浓度可促进MEK1(Ser298位点)磷酸化水平上调(P<0.05)。3各实验组MEK1(Thr286位点)磷酸化水平下调(P<0.05)。结论碘促VEC增殖可能与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抻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致胆管损伤的原因、类型、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7年收治的26例LC致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胆管损伤Ⅰ型5例、Ⅱ型13例、Ⅲ型2例、Ⅳ型6例;3例术中发现胆管损伤并中转开腹,23例术后发现胆管损伤,其中13例为LC术后1周内发现,8例为术后20~60 d发现,2例在术后2年表现反复胆管炎发作的症状;24例接受介入治疗,其中5例获得治愈,19例在胆管炎和黄疸控制后获得手术;切除毁损胆管20例,行肝总管或左右肝管的胆肠吻合术.结论 胆道损伤是严重的LC术后并发症,应高度警惕.合理运用介入或手术的方法及时进行必要的胆管内支撑和通畅的胆汁外引流,应避免再次医源性损伤和修补术后胆道再狭窄.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肝切除术后前列腺素E_1(prostaglandin E_1,PGE_1)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82例肝切除病例分为对照组(41例)和PGE_1治疗组(41例,即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PGE_1脂微球载体治疗),观察住院天数、术前后各项指标以及术后3 d内尿量和腹腔引流量的变化.结果 PGE_1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中位天数为22 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6 d;术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的恢复也较对照组显著,术后3 d内的尿量明显增多,腹腔引流量则显著减少.而凝血酶原时间(PT)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PGE_1能有效改善肝切除术后肝功能,降低胆红素水平,并减少术后腹水的形成,缩短住院天数,而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用于肝切除术后的保护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以癌胚抗原(CEA)升高为首发表现的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普外科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6例以CEA升高为首发表现的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资料。 结果 6例病人在常规体检时发现CEA升高,经过全面体检排除了CEA升高的常见疾病,发现有甲状腺结节,行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病理证实为甲状腺髓样癌,术后随访至今均存活,肿瘤无复发。 结论 CEA升高是甲状腺髓样癌较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临床鉴别CEA升高疾病时应考虑到甲状腺髓样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Ⅰ相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基因RsaⅠ和PstⅠ位点多态性及吸烟、饮酒习惯与前列腺癌(PCa)发病风险的关系,并探讨基因与生活习惯在PCa发病中的联合作用。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109例原发性PCa患者及202例年龄匹配的男性非肿瘤患者外周血CYP2E1基因RsaⅠ和PstⅠ多态位点的基因型。结果:深吸烟(OR=2.29,95%CI:1.28~4.09)、重度吸烟史(OR=1.81,95%CI:1.02~3.22)等生活习惯为PCa易感因素。CYP2E1 C1/C1基因型与PCa易感性有显著相关(OR=1.71,95%CI:1.04~2.82),且与饮酒的联合作用明显与PCa易感性相关(OR=2.21,95%CI:1.06~4.59)。重度吸烟人群中,携带CYP2E1易感基因型(C1/C1)与不吸烟且携带非易感基因型(C1/C2或C2/C2)个体相比PCa的发病风险显著增高(OR=2.80,95%CI:1.20~6.56)。结论:携带CYP2E1易感基因型(C1/C1)并有烟酒嗜好者PCa的发病风险显著增高,且与烟草的暴露呈显著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58.
经乳晕切口行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乳晕外缘做弧形切口行乳腺良性肿块切除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方法经乳晕外缘做弧形切口,钝性分离皮下组织造隧道达乳腺肿块组织表面以远,用电刀整块切除乳腺肿块。结果经乳晕弧形切口成功完成乳腺良性肿块切除367例,共427个肿块,手术出血少,术后不需放置引流。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病例。结论经乳晕弧形切口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安全、可靠、瘢痕隐蔽,术后乳房保持原有的自然形态。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P21-激活激酶1(PAK1)基因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与扩增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荧光原位杂交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缺口末端标记方法,检测PAK1基因在80例CRC和30例结直肠良性腺瘤组织芯片中的表达、扩增及其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26%的结直肠良性腺瘤和62%的CRC出现PAK1蛋白过度表达。CRC中PAK1蛋白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90%低分化(G3级)CRC中出现PAK1蛋白过度表达,显著高于中一高分化CRC(G1/2级)的51%;78%的临床晚期(Dukes C、D期)CRC组织呈PAK1蛋白过度表达,也显著高于临床早期(Dukes A、B期)的53%。PAK1蛋白在CRC中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呈显著负相关(P〈0.05)。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发现,只有3%的CRC出现PAKI基因扩增。结论PAK1蛋白过度表达可能在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与CRC的组织学和临床浸润表型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CRC恶性程度与进展的新分子标记物之一。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初步探讨腹腔内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CT表现,并与组织病理学进行对照分析。方法搜集4例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腹腔内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均行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4例腹腔内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均表现为腹腔、盆腔多发无明确器官来源的软组织肿块.CT平扫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表现为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并以边缘强化为主,2例肿瘤内多发斑点状钙化.3例腹膜多发种植转移.3例肝脏转移,3例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2例少量腹腔积液。结论腹腔内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CT平扫及增强扫描有一定特征性,男性青少年出现腹盆腔多发无明确器官来源的软组织肿块,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