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468篇
  免费   8824篇
  国内免费   4197篇
耳鼻咽喉   585篇
儿科学   1205篇
妇产科学   408篇
基础医学   4759篇
口腔科学   1673篇
临床医学   9576篇
内科学   6537篇
皮肤病学   699篇
神经病学   1488篇
特种医学   29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7079篇
综合类   21548篇
现状与发展   22篇
预防医学   10137篇
眼科学   942篇
药学   9742篇
  98篇
中国医学   7659篇
肿瘤学   3410篇
  2025年   12篇
  2024年   1251篇
  2023年   1358篇
  2022年   2664篇
  2021年   3292篇
  2020年   2872篇
  2019年   1673篇
  2018年   1615篇
  2017年   2137篇
  2016年   1636篇
  2015年   3036篇
  2014年   3945篇
  2013年   4970篇
  2012年   6845篇
  2011年   7271篇
  2010年   6913篇
  2009年   6157篇
  2008年   6295篇
  2007年   6039篇
  2006年   5204篇
  2005年   4123篇
  2004年   2904篇
  2003年   2392篇
  2002年   1840篇
  2001年   1594篇
  2000年   1250篇
  1999年   452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63年   7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2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及其新生儿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妊娠合并梅毒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提出了妊娠合并梅毒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2.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且重现性好的藤黄酸B的制备分离方法,并对分离产物进行结构确证。方法采用乙醇超声提取方式对藤黄药材进行初步提取,用中压制备色谱和高压制备色谱相结合的方式对藤黄乙醇提取物中藤黄酸B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采用正交设计对提取和分离工艺进行优化。采用红外光谱、质谱、1 H-核磁共振谱、13C-核磁共振谱对分离得到的样品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优选的分离方法较其他方法简便且高效可控,分离得到的样品通过结构鉴定,确定为藤黄酸B且纯度可达到99%以上。结论所建立的藤黄酸B的提取分离方法具有高效、简便且重现性好的特点。同时,本研究提供了藤黄酸B相对完整的谱图信息,并确证了所分离藤黄酸B的结构。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慢性肺心病缓解期近期生存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1例肺心病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医综合治疗)和对照组(基础治疗)。辨证分型后,观察组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中药汤剂、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疗效、WHOQOL-BREF量表生存质量积分及各维度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生存质量积分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生存质量改善的各维度中,主要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有明显的改善(P<0.01);而在社会领域、环境领域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医综合方案和基础治疗方法对肺心病缓解期近期生存质量均有较好疗效,前者疗效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肾集合管癌的CT表现,以加深对肾集合管癌的认识,提高肾集合管癌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两例病理确诊的肾脏集合管癌病人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结果:病例1 CT表现为:左肾上极一低密度病灶,边界不清,最大层面约70 mm×62 mm,其内多发钙化灶,增强后病灶轻度强化;另见左肾门旁淋巴结肿大,最大直径约24 mm,增强后环形强化.病例2 CT表现为:右肾下极一低密度灶,边界不清,最大层面约53 mm×48 mm,其内多发钙化灶,增强三期病灶CT值稍有变化,考虑病灶有轻度强化,另见多发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最大直径约30 mm.结论:肾集合管癌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充分认识到这些特征性有助于提高该病的CT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优化门诊药房工作的意义及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再造前2012年1~6月门诊患者60例为对照组,改造后2013年1~6月的60例患者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取药时间及对门诊流程再造的满意度,并对两个时期门诊药房医师处理药方的数量和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等待时间、取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门诊医师每小时平均处理处方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每方调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各医院门诊药房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儿科病房2014年1~9月共80例诊断为重症腺病毒肺炎的儿童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抗病毒和(或)抗生素治疗以及对症治疗,研究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比较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种球蛋白配合抗病毒治疗重症腺病毒肺炎不仅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复发性流产(RSA)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2月在本站与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20例RSA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RSA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120例RSA患者中27例妊娠失败,失败率为22.50豫;年龄、就诊时孕周、HOMA-IR、孕前有调理、流产次数>3次、内分泌异常、抗精子抗体阳性、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等对妊娠结局有重要影响(P<0.05);年龄、就诊时孕周、抗心磷脂抗体阳性为妊娠结局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控制RSA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尤其是妊娠结局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有效降低妊娠结局的失败率。  相似文献   
88.
生物化学是医学院校学生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大多数学生认为生物化学这门课程内容庞杂、名词术语繁多、抽象难懂、学习难度大,尤其对于生物学科与化学学科基础薄弱的文科生来讲,学习过程吃力,学习效果不理想,期末挂科率较高。本研究从文科生学习生物化学遇到的困难及教师面临的教学现状出发,找出问题,探讨具体应对策略,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化学课的兴趣和效果。  相似文献   
89.
张慧  胡幼平  吴佳  郑晖 《中国针灸》2015,(2):127-131
目的:观察少阳经循经取穴与非经非穴电针治疗急性偏头痛即时镇痛效应及时效性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110例急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观察组取少阳经经穴风池、外关等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非经非穴电针治疗,两组均治疗1次,留针30min。在电针前、电针后5min、10min、20min、30min(起针后即刻)、1h、2h、4h、6h、8h的镇痛效果。采用11点疼痛强度数字等级量表(NR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1观察组即时镇痛有效率为87.3%(48/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7%(29/55,P<0.01);2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电针后5min开始至电针后8h各时间点NRS均降低(均P<0.01);3电针后不同时间点NRS评分比较,30min时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但是2h、4h、6h及8h时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5min、10min、20min及1h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电针后同时间点NRS减值幅度,电针后20 min、30min及1h时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均P<0.05),但是电针后2h、4h、6h及8h时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5 min及10min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电针后24h观察组偏头痛复发率为12.7%(7/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5%(19/55,P<0.05);6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电针少阳经穴对急性期偏头痛具有肯定的即时镇痛效应,与电针非经非穴比较镇痛作用更强且持久。  相似文献   
90.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胎停育夫妻静脉血重金属及微量元素含量以及生活、环境有关因素,探讨与胎停育发生有关的原因,为今后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妇女优生优育比例奠定基础。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12月,在某院妇产科就诊或接受产前检查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临床检查及B超辅助诊断确诊为胚胎停止发育、自然流产的夫妻84对作为观察组;将同时期在该院接受产检至分娩且新生儿无异常的夫妻84对作为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检测患者静脉血中锌、铜、铅的元素的含量,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比较2组差异。结果女性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锌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锌水平低于对照组(t=17.18,P<0.01)。血铅水平有差异,观察组血铅水平高于对照组(t=15.74,P<0.01)。结论女性孕期血液中微量元素及配偶血液中重金属水平与胎停育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应加强孕前宣传,普及孕前检查及孕前医学咨询,避免接触有害因素,从而提高优生优育的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