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012篇 |
免费 | 7071篇 |
国内免费 | 337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65篇 |
儿科学 | 962篇 |
妇产科学 | 334篇 |
基础医学 | 3811篇 |
口腔科学 | 1335篇 |
临床医学 | 7691篇 |
内科学 | 5216篇 |
皮肤病学 | 553篇 |
神经病学 | 1182篇 |
特种医学 | 233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5576篇 |
综合类 | 17308篇 |
现状与发展 | 19篇 |
预防医学 | 8154篇 |
眼科学 | 757篇 |
药学 | 7842篇 |
78篇 | |
中国医学 | 6146篇 |
肿瘤学 | 269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1000篇 |
2023年 | 1088篇 |
2022年 | 2153篇 |
2021年 | 2637篇 |
2020年 | 2308篇 |
2019年 | 1337篇 |
2018年 | 1283篇 |
2017年 | 1705篇 |
2016年 | 1312篇 |
2015年 | 2394篇 |
2014年 | 3197篇 |
2013年 | 4006篇 |
2012年 | 5498篇 |
2011年 | 5877篇 |
2010年 | 5536篇 |
2009年 | 4948篇 |
2008年 | 5030篇 |
2007年 | 4745篇 |
2006年 | 4200篇 |
2005年 | 3289篇 |
2004年 | 2330篇 |
2003年 | 1918篇 |
2002年 | 1441篇 |
2001年 | 1268篇 |
2000年 | 991篇 |
1999年 | 368篇 |
1998年 | 95篇 |
1997年 | 86篇 |
1996年 | 89篇 |
1995年 | 59篇 |
1994年 | 51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5篇 |
1963年 | 6篇 |
1959年 | 3篇 |
1958年 | 6篇 |
1957年 | 8篇 |
1956年 | 4篇 |
1955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对比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行括约肌间切除术(ISR)、人工肛门重建术后生活质量的差别。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70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进行EORTC的QLQ-C3O和QLQ-CR38问卷调查。其中42例患者行ISR(ISR组),28例患者行人工肛门重建(人工肛门重建组)。结果:QLQ-C30问卷结果显示,ISR组总体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人工肛门重建组(73.41 vs 63.39,P=0.03);在社会功能方面,人工肛门重建组优于ISR组(78.57 vs 66.67,P=0.03);人工肛门重建组失眠、腹泻、疼痛、经济问题等出现概率较ISR组明显升高(P<0.05),而在其他功能、症状领域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QLQ-CR38相关领域内两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总体生活质量上ISR更优,社会功能方面人工肛门重建更佳。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沙眼性干眼症应用玻璃酸钠+抗炎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延长县中医
医院2020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76例沙眼性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
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玻璃酸钠治疗,研究组接受玻璃酸钠+抗炎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
果、泪液分泌状况、泪膜破裂时间、角膜地形图参数。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
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SchirmerⅠ试验结果、BU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RI、SA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酸
钠+抗炎药物联合治疗沙眼性干眼症患者具有积极意义,能有效改善眼部干涩症状,延缓泪腺分泌状况,
临床效果确切,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3.
背景与目的:由于传统加速器机架无法跨过180°,对于肿瘤靠近背侧的患者,常采用拼接弧的方式进行放疗计划设计,虽能提高肿瘤控制率,但会增加机架空转时间,同时也会增加机架与患者碰撞的风险。对比分析联影可旋转540°加速器与传统360°加速器(不跨越180°)在容积弧形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计划执行时的潜在优势。方法:按照不同弧长和任意起始角度,随机生成100个弧,按照机架运动轨迹的特性分别分为A、B两组,其中A组计划(540°机架)为可以跨越180°的弧;B组计划(360°机架)为两段位于180°两侧,由总弧长等于A组的两段弧拼接而成。通过轨迹模拟软件,采用double S velocity模型描述转动轨迹,进行复位情况下的执行效率模拟,并结合临床实际病例对A、B两组进行效率优势分析。结果:A组和B组总执行时间、出束时间接近,差异主要来自机器空转。结合临床实际场景,考虑复位,空转时间与双弧计划比例成正比,节省时间最大值为全双弧计划,节省约32 min。对于临床实际病例,全满弧计划执行时间最多可缩短约85 min。结论:540°机架在执行VMAT计划时,特别是对偏离人体中心的计划,在满足临床剂量分布的同时,可以节省机架空转和复位时间,提高治疗效率,并且能有效地避免机架与患者碰撞的风险。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比较多西他赛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ADT)高肿瘤负荷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154例高肿瘤负荷mHSPC患者分为联合组(n=101)和对照组(n=53),联合组患者给予多西他赛+ADT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ADT治疗.随访4.0~85.0个月,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无进展生存期(PFS)、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总生存期(OS)、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接受多西他赛+ADT治疗的联合组高肿瘤负荷mHSPC患者的中位PSA-PFS、中位OS分别为19个月、未到达,均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的9个月、30个月(P﹤0.01);联合组患者的中位rPFS为20个月,与对照组患者的17个月无明显差异.治疗7个月时,联合组PSA水平降至0.2 ng/ml的患者比例为49.50%(50/10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5.09%(8/53)(P﹤0.01).101例联合组患者中,2例患者的不良反应信息缺失,其余99例患者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胃肠反应较为常见,发生率分别为34.34%和24.24%,总3~4级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14%(14/99),整体不良反应较轻,经对症治疗容易控制,无相关死亡不良事件.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ADT治疗高肿瘤负荷mHSPC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ADT治疗,7个月时PSA更易降至0.2 ng/ml,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5.
KAI WANG FENGTIAN ZHANG CHANGLONG WEN ZHIHUA HUANG ZHIHAO HU YUWEN ZHANG FUQIANG HU LIJUAN WEN 《Oncology research》2021,29(5):351-363
The blood-brain barrier (BBB)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in regulating and maintaining the homeostatic microenvironment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During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glioblastoma (GBM), BBB is pathologically destroyed with a marked increase in permeability. Due to the obstruction of the BBB, current strategies for GBM therapeutics still obtain a meager success rate and may lead to systemic toxicity. Moreover, chemotherapy could promote pathological BBB functional restoration, which results in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tracerebral transport of therapeutic agents during multiple administrations of GBM and the eventual failure of GBM chemotherapy. The effective delivery of intracerebral drugs still faces severe challenges. However, strategies that regulate the pathological BBB to enhance the transport of therapeutic agents across the barrier may provide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effective and safe treatment of GBM.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BBB in physiological states,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BBB pathological fenestrat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GBM, and the therapeutic strategies of GBM based on BBB intervention and medicinal drugs transporting across the BBB.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健康受试者注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1)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选择28例受试者随机分配到1、2、4、6g单次给药组,每组人数分别为6、8、8、6例,男女各半,多次给药组纳入8例受试者,多次静滴药品,2g/次,bid,多次给药7d。观察受试者给药前后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所有受试者全部完成试验,单次和多次静脉给药对受试者的生命体征,血、尿、粪常规,凝血酶原时间,血液生化和心电图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影响。多次给药组发生3例不良事件,其中1例为轻度头晕、口周部疱疹样水泡和腹胀,2例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增高,未采取干预措施或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健康受试者单次及多次静滴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1)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7.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内皮细胞和高血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一种内皮细胞特异性生长因子,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和移行,抑制内皮细胞的凋亡。高血压患者血清HGF水平与血压高低、靶器官损害程度和血压节律异常有关,可能成为反映高血压内皮功能不全的一个新指标。一些药物能降低高血压患者血清HGF水平。 相似文献
68.
目的从micro RNAs调控角度揭示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病例分为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无症状者组、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组,另设健康正常人组,空腹采集静脉血,借助Agilent Human mi RNA 8×60k微阵列芯片检测血浆中micro RNAs表达谱,运用SPSS19.0软件及在线SAS系统分析数据,求得各组间的差异表达micro RNAs谱(P0.05),借助mi RNA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Target Scan(V5.2)预测其靶基因并行靶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的差异表达micro RNAs共60条(P0.05),26条上调,34条下调;2倍以上差异表达的micro RNAs23条,上调10条,其靶基因共500个,通过GO分析其功能主要涉及转录因子活性、免疫系统的发育、转运活动、细胞粘附等生命过程;下调13条,其靶基因共499个,通过GO分析其功能主要涉及转录因子活性、转移酶的活性、核酸结合、蛋白结合、转运、免疫系统的发育等生命过程。结论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存在特异性差异micro RNAs表达谱,涉及多个生命过程,揭示了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70.
宗气不足证临床表征医案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宗气不足证临床常见症状、体征,为其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54年1月-2013年10月及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1985年1月-2013年10月所收录期刊中129则宗气不足医案,将医案中所含有的症状、体征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合专家意见,初步归纳宗气不足证常见临床表征。结果宗气不足证主要症状为气短,动则加重、甚则气喘;伴见症状为面色白或晦黯、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不寐、头晕、目眩等;常见并发症状为心肺气血运行不畅之胸闷、胸痛、心悸、紫绀、咳嗽等,脾虚不运之纳呆、便溏、腹胀,阳虚气化失利之四肢逆冷、畏寒、浮肿、小便不利、口干。结论本研究总结了医案报道中宗气不足证的临床表征,为规范宗气不足证临床诊治、阐释其科学内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