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01篇
  免费   7560篇
  国内免费   3821篇
耳鼻咽喉   510篇
儿科学   1397篇
妇产科学   386篇
基础医学   4273篇
口腔科学   1343篇
临床医学   9373篇
内科学   5922篇
皮肤病学   799篇
神经病学   1156篇
特种医学   2817篇
外科学   6471篇
综合类   21385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预防医学   9342篇
眼科学   623篇
药学   9210篇
  81篇
中国医学   7546篇
肿瘤学   3133篇
  2024年   344篇
  2023年   886篇
  2022年   2350篇
  2021年   3020篇
  2020年   2461篇
  2019年   1370篇
  2018年   1507篇
  2017年   2019篇
  2016年   1519篇
  2015年   3001篇
  2014年   3880篇
  2013年   4804篇
  2012年   7024篇
  2011年   7268篇
  2010年   6854篇
  2009年   6029篇
  2008年   6223篇
  2007年   5744篇
  2006年   5083篇
  2005年   4084篇
  2004年   2822篇
  2003年   2187篇
  2002年   1647篇
  2001年   1562篇
  2000年   1143篇
  1999年   363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目的 了解21年来深圳特区小学生身高、体重的变化情况。方法 将2003年与1982年深圳特区4769名小学生身高、体重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03年与1982年相比。7~12岁男女小学生身高的年增加率分别为4.36%~9.50%和4.89%~7.84%。体重的年增加率分别为21.72%~38.80%和15.47%~33.96%。结论2003年与1982年相比,同龄小学生的身高及体重有了明显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2.
食管高密度异物(鱼刺)的CT诊断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探讨CT在食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食管异物10例(均为鱼刺),均行常规CT平扫,必要时加CT薄层扫描,再将CT征象与手术及内镜结果比较结果10例食管异物(鱼刺)均为CT所显示,呈大小、形态不一的稍高或高密度影,其中合并食管出血2例,黏膜下血肿1例,脓肿3例及脓胸1例结论常规CT扫描及薄层扫描在食管异物检查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3.
目的 探讨同种异基因心脏移植后免疫耐受的诱导。方法 建立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按分组分别给予门静脉输注供者骨髓细胞(DBMC)(B组)、骨化三醇灌胃(C组)、输注DBMC及骨化三醇灌胃(D组)以及环孢素A(CsA)灌胃(E组)。观察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及心肌组织病理改变,测定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 mRNA的表达以及血清钙、磷浓度,进行受者与供者及无关第三品系大鼠脾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R)。结果 D组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较其它各组显著延长(P<0.05);术后7d,C组、D组、E组受者脾细胞均能显著抑制供者及第三方无关供者脾细胞作为刺激细胞引起的MLR;D组手术前后血磷、血钙浓度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急性排斥反应的程度,D组最轻;D组肿瘤坏死因子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 mRNA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与对照组(A组)、B、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骨化三醇灌胃联合DBMC输注可显著延长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4.
目的:研究蛇毒Ⅱ类磷脂酶A2(PLA2)中D49 PLA2和K49 PLA2的功能分化及其功能分化决定位点的鉴定。方法:运用序列比较分析,进化树构建和DIVERGE v1.04软件计算研究D49 PLA2和K49 PLA2的功能分化情况及其分化位点。结果:序列比较分析,进化树构建和DIVERGE v1.04软件计算结果表明蛇毒Ⅱ类PLA2中D49 PLA2和K49 PLA2的确发生了功能分化,对于K49 PLA2来说,1S,7K,11Q,E12,R34,T56,N88,L92,E108,K116,K128可能为功能分化决定位点。对于D49 PLA2,L2,G33,G35,F46和Y118可能为功能分化决定位点。结论:我们首次通过序列比较分析,进化树构建和DIVERGE v1.04软件计算鉴定出蛇毒Ⅱ类PLA2中D49 PLA2和K49 PLA2可能的功能分化位点,为今后通过基因重组和定点突变方法研究蛇毒Ⅱ类PLA2结构功能关系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75.
目的 探讨硫普罗宁对代偿期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3例患者应用硫普罗宁注射液200mg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14d。此后口服硫普罗宁片,每次2片,3次/d,连续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ALT、AST在用药前后及终止用药4周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γ-GT在治疗前后及终止用药4周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ALB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普罗宁可明显降低肝硬化代偿期的转氨酶水平,控制肝细胞的炎症和坏死,延缓肝硬化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6.
目的对胰腺原发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探讨。方法收集长海医院15年间2115例胰腺手术患者中2例胰腺原发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报道46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8例胰腺原发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患者男女比例相当,平均年龄(60.5±13.4)岁。病灶位于胰头的27例,病灶平均直径为(9.2±4.7)cm,临床表现以上腹部隐痛及纳差为首发症状多见,生存期平均(24.5±12.3)个月。结论胰腺原发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临床罕见,极易误诊;好发于胰头,多为低度恶性,根治性或姑息性手术切除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7.
实验性大鼠大脑皮层梗死后继发丘脑损害与DNA氧化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大鼠大脑皮层梗死后丘脑腹后外侧核(ventroposterior nucleus of the thalamus,VPN)的继发性损害是否有DNA氧化损伤,并研究抗氧化剂依布硒啉(ebselen,EB)对这种远隔部位损伤是否具有改善作用。方法采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stroke-prone renovascular hypertensive rats,RHRSP),建立大脑中动脉皮层支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后分为:①假手术组,②模型组,③溶剂组,④抗氧化剂EB10mg.kg-1组,⑤抗氧化剂EB30mg.kg-1组,每组5只大鼠。2周后行肢体运动神经功能评估并取VPN后行尼氏染色,免疫组化检测VPN的8-羟基-2-脱氧马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表达。结果EB10mg.kg-1组和EB30mg.kg-1组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假手术组(1.80±0.56,1.72±0.48vs2.28±0.33,P<0.05)。尼氏染色可见假手术组同侧VPN细胞形态规整。而梗死同侧VPN神经细胞出现细胞体积变小,胞核固缩,尼氏体退变为萎缩的深色细胞。EB30mg.kg-1组尼氏染色观察到改善作用。溶剂组同侧VPN的8-ohdG阳性细胞数目(0.1mm2)显著增加(146.8±12.1vs108.4±19.2,P<0.05);与溶剂组相比,EB10mg.kg-1组和EB30mg.kg-1组阳性细胞数目显著下降(123.6±14.7,123.4±17.4vs146.8±12.1,P<0.05)。结论实验性大脑皮层梗死后2周,同侧VPN存在DNA氧化性损伤。抗氧化剂EB对VPN的DNA氧化损伤有抑制作用,并可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78.
【目的】比较3种方法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检出率,了解近期广东省人民医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的感染率及其耐药情况。【方法】walkaway-40机鉴定菌种,MIC初筛,双纸片协同试验,确证试验、药敏纸片扩散法。【结果】大肠埃希菌72株和肺炎克雷伯菌78株,确证试验检出率分别为46%和33%。上述产ESBLs菌株对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大多耐药,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多呈耐药,亚胺培南100%敏感,对5种复方制剂耐药率为18.2%~100%。【结论】双纸片协同法和NCCLs确证试验均是检测ESBLs的好方法,各实验室应重视ESBLs菌株的检测和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79.
烧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烧伤后肾功能衰竭的特点,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烧伤科近7年收治的14例烧伤并发肾衰病例,从临床资料、治疗方法、疗效和预后综合分析。结果:11例经血液净化治疗,9例抢救成功,2例死亡。3例未行血液净化治疗,均死亡。结论:血液滤过是烧伤后肾衰治疗的首选方法,血液净化治疗能显著提高烧伤并发肾衰病人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0.
目的 探讨对急性重型脑损伤患者行脑组织氧代谢监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2 8例急性重型脑损伤患者 (均在全麻下急诊行血肿清除术和 (或 )去骨瓣减压术 )术中及术后持续进行脑组织氧代谢监测 ,观察脑组织氧分压 (PbtO2 )、二氧化碳分压 (PbtCO2 )和pH值 (pHbt)的变化。 结果  (1) 2 8例脑外伤患者在剪开硬脑膜后PbtO2 、pHbt分别从 (13± 4 )mmHg、(6 .96± 0 .15 )增加至 (2 1± 5 )mmHg、7.0 5± 0 .12 (P <0 .0 5 ) ,PbtCO2 从 (6 1± 6 )mmHg下降至 (5 3± 5 )mmHg(P <0 .0 5 )。(2 )其中 2 4例脑外伤患者在血肿清除后 ,PbtO2 、pHbt值分别从 (2 1± 4 )mmHg、7.0 5± 0 .11增加至 (2 8± 6 )mmHg、7.15± 0 .10 (P <0 .0 5 ) ,PbtCO2 从 (5 2± 6 )mmHg下降至 (4 5± 4 )mmHg(P <0 .0 5 )。 (3)PbtO2 <10mmHg持续 30min以上的患者预后差。 结论  (1)脑组织氧代谢监测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监测手段 ,能直接动态反映脑组织的病理生理变化 ,及时发现脑组织缺血缺氧 ,以指导治疗。 (2 )持续进行脑组织氧代谢监测可判断重型脑外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