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44篇
  免费   1706篇
  国内免费   1059篇
耳鼻咽喉   108篇
儿科学   284篇
妇产科学   140篇
基础医学   1101篇
口腔科学   264篇
临床医学   1858篇
内科学   1264篇
皮肤病学   334篇
神经病学   403篇
特种医学   69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415篇
综合类   4435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2122篇
眼科学   264篇
药学   2015篇
  27篇
中国医学   1770篇
肿瘤学   901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31篇
  2022年   615篇
  2021年   658篇
  2020年   627篇
  2019年   301篇
  2018年   381篇
  2017年   491篇
  2016年   338篇
  2015年   707篇
  2014年   888篇
  2013年   1103篇
  2012年   1515篇
  2011年   1626篇
  2010年   1439篇
  2009年   1337篇
  2008年   1373篇
  2007年   1184篇
  2006年   1095篇
  2005年   803篇
  2004年   581篇
  2003年   496篇
  2002年   400篇
  2001年   355篇
  2000年   300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8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人毛乳头细胞条件培养液治疗斑秃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用人毛乳头细胞条件培养液治疗100例斑秃患者,并分别选择其中53例和30例作去炎松组和空白组自身对照。结果:人毛乳头细胞条件培养液组、去炎松组和空白组治愈率分别为75%、51%、10%,有效率分别为97%、72%、30%,人毛乳头细胞条件培养液组其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去炎松组和空白组(P〈0.05)。结论:人毛乳头细胞条件培养液对斑秃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经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失败后采用晚期全髋关节置换术(LTHA)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共16例16髋,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26~71岁(平均45岁)。首次骨折治疗:非手术6例(非手术组),切开复位内固定10例(手术组)。LTHA术前诊断:创伤性关节炎(PA)6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NFH)5例,PA合并股骨头脱位5例。伤后至LTHA的时间为4个月~20年。假体选择与固定:采用陶瓷-陶瓷假体9例(陶瓷组),金属-聚乙烯臼假体7例(金属-聚乙烯组)。全部假体均采用生物学固定。结果无感染、脱位以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X线片示臼杯覆盖固定以及股骨柄假体初始固定均优良。随访2~10年(平均6年)后,优12例,良2例,尚可2例(因原合并坐骨神经伤未恢复),至今无1例假体翻修或需要翻修治疗。结论①LTHA是髋臼骨折经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失败后的有效治疗方法;②髋臼骨折经手术治疗失败后的LTHA,由于广泛瘢痕、异位骨化、以及内固定阻挡等原因,手术难度显著大于经非手术治疗失败者;③采用非骨水泥固定以及采用界面耐磨损材料假体是改善LTHA远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在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84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均行椎板切除减压术,并将其分为2组,A组,围手术期应用大剂量MP组,36例,术中进椎管前静脉给予MP 30mg/kg,15min滴完;术后静脉应用MP(80mg/d)3d。B组,围手术期应用氟美松治疗组,48例,术后静脉应用氟美松(10mg/d)3d。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变化情况(JOA评分17分法),并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结果:术前JOA评分A组为8.58±2.62分,B组为9.12±2.81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周时A组为13.65±2.16分,B组为11.12±2.36分;术后3个月时A组为14.11±2.21分,B组为12.62±2.35分,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有9例患者术后即刻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加重,而A组未出现类似病例。结论:围手术期应用大剂量MP对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脊髓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4.
胰岛素和睾酮对Ishikawa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INS)和睾酮(T)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表达的调节机制。方法体外培养Ishikawa细胞,予不同浓度INS(90、60、30、3、0.3 U/L)或T(10-3、10-4、10-5、10-6、10-7mmol/ml)刺激Ishikawa细胞48 h,MTT法检测INS、T对Ishikawa细胞生长的作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GLUT4蛋白在Ishikawa细胞定位表达;分别以30 U/L INS和10-5mmol/ml T刺激Ishikawa细胞24和48 h,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INS和T对Ishikawa细胞GLUT4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1)不同浓度的INS均可促进Ishikawa细胞的生长,随着INS浓度的增加,INS促进Ishikawa细胞生长作用越强,INS浓度自0.3~30 U/L时,Ishikawa细胞生长依次加强,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INS浓度达60、90 U/L时,细胞生长状况与INS浓度为30 U/L相似。不同浓度的T均可抑制Ishikawa细胞的生长,随着T浓度的增加,T抑制Ishikawa细胞生长作用越明显。T浓度自10-7、10-6、10-5mmol/ml,Ishikawa细胞生长依次减弱,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T浓度达10-4、10-3mmol/ml时,细胞生长抑制状况与T浓度10-5mg/ml相似。(2)GLUT4蛋白,定位表达于Ishikawa细胞的细胞浆内。(3)Ishikawa细胞中GLUT4 mRNA表达,在INS组和T组均较对照组减弱(P<0.01,P<0.05),INS组比T组减弱更明显(P<0.05),且INS和T作用24和48 h GLUT4 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浓度INS和T均可影响Ishikawa细胞生长,并降低GLUT4 mRNA的表达,推测PCOS高胰岛素、高雄激素血症的病理生理特性有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的代谢过程,与子宫内膜的病变相关。  相似文献   
95.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填充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对2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男6例,女18例:年龄48~83岁,平均69岁.脊柱骨折部位为T5-L3,共44个椎体,其中胸椎20个椎体,腰椎24个椎体.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分别在注入骨水泥前10min、注入骨水泥后10min、30min、1h、2h及3h时检测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及血浆D-二聚体(D-D)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皮椎体成形术中注人骨水泥10min后PT缩短、FIB增高、3P试验阳性率升高,D-D含量增高,1h时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注入骨水泥后10min、30min、1h、2h四个时间点与注入骨水泥前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在各时间点与注入骨水泥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h后骨水泥对这些指标的影响基本消除,各项指标与注入骨水泥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填充会引起患者一过性血液高凝状态,在注入骨水泥后的3h内需严密监测病情,以防血栓性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96.
胃肠道肿瘤术后复发与肠粘连引起的肠梗阻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复发和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区别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复习了经手术治疗的86例胃肠道肿瘤术后出现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在临床上区别和治疗特点。结果:86例中粘连性肠梗阻39例,肿瘤复发47例,在复发组胃癌术后复发最为多见(P<0.05),原发性肿瘤分化差的其复发引起肠道梗阻明显高于分化好引起的粘连性肠梗阻(P<0.01)。症状上肿瘤复发组出现的恶心、呕吐及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低于粘连性肠梗阻(P<0.01)。肿瘤复发的肠梗阻表现为不全性梗阻,口服泛影葡胺治疗多能缓解,但大部分患者部分症状仍存在,粘连性肠梗阻多为完全性肠梗阻(P<0.005),多需要手术。结论:低分化原发肿瘤、不全性肠梗阻、低发生率的恶心和呕吐及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的肠梗阻,多提示为肿瘤的复发,泛影葡胺治疗后梗阻缓解但仍有症状存在应首先考虑是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97.
正确鉴别甲型H1N1流感与普通感冒,有助于全民普及卫生知识,培养对待流行病的科学态度,增强防病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鉴别诊断和科学应对疫情.  相似文献   
98.
99.
通过粘度的测量,考察了壳聚糖在不同条件下经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所引起的分子量的变化,并分别计算了真空和空气中壳聚糖辐射裂解的G(S)值。  相似文献   
100.
肝移植术后早期黄疸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黄疸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黄疸发生的原因及临床特征。结果 87例患者中,术后46例(52.87%)发生黄疸,共发生21种并发症,有17种(80.95%)并发症伴发黄疸,导致黄疸发生的常见原因依次为缺血.再灌注损伤(n=25,28.73%)、胆道并发症(n=23,26.44%)、急性排斥反应(n=19,21.84%)、药物性肝损害(n=4,4.60%)、移植肝病毒感染(n=4,4.60%)、腹腔内或全身严重感染等(n=3,3.45%),有2例(2.30%)原因不明;46例中,部分病例同时存在多个原因。不同原因所致的黄疸,在发生时间、胆红素水平的变化等方面均呈现相应的特征。结论 黄疸是肝移植术后早期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导致黄疽的原因复杂,甄别其主要原因,对指导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