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4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195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09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318篇
内科学   205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74篇
特种医学   126篇
外科学   269篇
综合类   784篇
预防医学   258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380篇
中国医学   348篇
肿瘤学   9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甙对大鼠肝脏短期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线粒体钙离子含量的影响 .[方法 ]通过直接注入并保留药物的方法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肝脏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肝细胞线粒体与胞浆中的钙离子含量 ,同步观察电子显微镜下组织学改变 .[结果 ]用三七总皂甙处理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钙离子含量在再灌注早期虽有波动 ,但无显著性意义 ;再灌注 90min ,三七总皂甙处理组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钙离子含量 (6 30± 0 71μg/g)明显低于对照组 (8 73± 2 0 3μg/g) ,缺血再灌注大鼠肝细胞胞浆中钙离子含量在三七总皂甙组与对照组均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 ;对照组到再灌注 90min时钙离子含量 (14 2 6± 2 6 9μg/g)显著升高 ,而相比之下三七总皂甙组钙离子含量的增加相对比较平稳 ,且各时间组均略低于对照组 ,但未见显著性差异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三七总皂甙组的线粒体等超微结构的改变较对照组轻 .[结论 ]大鼠肝脏短期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线粒体与胞浆中的钙离子含量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 ,以胞浆中的变化为甚 ,而超微结构的损伤则以线粒体为主 ;三七总皂甙对大鼠肝脏短期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线粒体钙离子含量的影响较对胞浆明显 ;三七总皂甙对大鼠肝脏短期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研究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nrh TNFα)在恒河猴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 .方法 采用 EL ISA法测定恒河猴 im nrh TNFα后的血药浓度 .结果 恒河猴按 40 μg·kg- 1 剂量 im nrh TNFα后 ,血液中的平均达峰时间为 1.7h;峰浓度的个体差异较大 ,范围为 5 75~ 112 0 ng· L- 1 ,平均峰浓度为 833ng· L- 1 ;药物在血液中的消除符合一房室模型 ,半衰期 T1 / 2 为 1.4~ 2 .4(平均 1.9) h.结论  nrh TNFα im后 ,能被恒河猴吸入血 ,在血液中的消除符合一房室模型 ,在灵长类动物恒河猴的药代动力学行为与啮齿类动物小鼠的相类似 ,但吸收入血和消除均较小鼠的慢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局部心肌顿抑对全身血流动力学及心肌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杂种犬33条,常温下LAD阻断15 min,观察再灌注后全身血流动力学、冠脉流量及缺血心肌氧供需平衡的变化.结果 MAP在冠脉阻断期间稍下降,再灌注后升至基础水平;HR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均明显增快;冠脉阻断后,CO、SV、LVSWI均迅疾下降,再灌注5 min略有升高,之后进行性下降;再灌注后SVR及PVR均呈进行性增高;再灌注5 min冠脉流量、MDO2和MVO2均显著升高,然后同步下降;MERO2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无明显变化.电镜检查:再灌注30 min,心肌纤维肿胀,间质明显水肿,毛细血管淤血,线粒体大量空泡.结论局部心肌顿抑可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再灌注初期存在明显的氧耗反常,而再灌注后期心肌氧供、氧耗基本相配.  相似文献   
3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复方苯甲酸乳膏中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_(18)柱(4.6n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4:56),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为226nm。结果:苯甲酸和水杨酸分别在15.20~76.00mg·L~(-1)和7.64~38.20mg·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日内、日间RSD在0.030~4.79%,高、中、低浓度回收率在98.54%~101.20%。分析了3批样品,结果满意。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复方苯甲酸乳膏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5.
基因载体PEG化壳聚糖的制备及其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用亲水性的聚乙二醇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制备适用于基因转染的非病毒类裁体。方法:合成步骤共分三步。首先通过有机合成,将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的羟基末端依次活化成为羧基和琥珀酰亚胺端基,形成mPEG-COOH活化物和mPEG-COONSu活化物;然后将亲水性的mPEG-COONSu活化物接枝到壳聚糖的氨基侧链上,得到改性了的壳聚糖-聚乙二醇接枝产物,应用波谱技术FTIR,^1H-NMR,^13C-NMR对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在FTIR谱图上基本找到mPEG-COOH,mPEG-COONSu的特征峰;^1H-NMR再一次确认mPEG-COONSu的合成;^13C-NMR确认了壳聚糖-聚乙二醇接枝产物的存在。结论:mPEG-COONSu活化物通过接枝反应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得到了PBG化壳聚糖。  相似文献   
36.
吲哚美辛包合物微球的制备和释放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以吲哚美辛为模型药物研究采用包合物来改善难溶性药物在微球中的释放。方法 吲哚美辛用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后,再用海藻酸钠与明胶用复凝聚法制备成微球,观察其形态,测定粒径,包封率,并以磷酸缓;中液为释放介质,研究微球的体外释放,同时以吲哚美辛微球,吲哚美辛与β-环糊精混合物微球作对照。结果 吲哚美辛-β-环糊精包合物微球药物释放速率为0.25min^-1,而其他两种微球分别为0.14,0.16min^-1。结论 环糊精包合物可以改变吲哚美辛在微球中的释放行为。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研究聚甲基丙烯酸酯阳离子纳米粒作为反义寡核苷酸传递系统的可行性。方法 以Eudragit RL100和RS100为材料,采用溶剂-非溶剂法制备纳米粒,再与寡核苷酸混合即得载药纳米粒。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粒径测定仪测定粒径、超滤法测定药物的包封率,通过台盼蓝拒染试验和红细胞溶血试验测定纳米粒的细胞毒性,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荧光标记的寡核苷酸的入胞量。结果 纳米粒的形态规整、大小均匀,平均粒径为127 nm左右,几乎所有的药物被负载。使用聚甲基丙烯酸酯纳米粒作为反义寡核苷酸载体后,进入细胞内的药物量急剧增加,并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但对细胞有轻微的毒性作用。结论 聚甲基丙烯酸酯阳离子纳米粒是一种稳定、高效的反义寡核苷酸传递系统。  相似文献   
38.
38例肺源性脑转移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肺源性脑转移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研究38例肺源性脑转移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男性27例,女性11例;年龄在30-74岁之间。其中5例转移性癌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电镜观察。结果 20例为腺癌,12/20为乳头状腺癌;5例为腺鳞癌,7例为鳞形细胞癌,4例为燕麦细胞癌,2例为不典型类癌;5例乳头状腺癌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CK(5/5)和CEA(4/5)为阳性;电镜显示转移性乳头状腺癌具有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化潜能。结论 肺癌中腺癌更易发生脑转移,免疫组织化学在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转移性乳头状腺癌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视神经鞘脑膜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方法。方法收治13例视神经鞘脑膜瘤,根据肿瘤位置采用3种不同经颅入路:单侧额部入路、经额经眶上缘入路及经额颧经眶上缘入路,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安全显露眶上裂外侧部、眶上裂中央部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11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13例患者的眼球突出均恢复正常,11例其它症状和体征也恢复或改善。术后动眼神经麻痹1例,患侧眼失明2例。结论熟悉显微神经外科解剖学,利用显微外科技术选择合适的经颅入路,可以提高视神经鞘脑膜瘤的全切除率,并使颅眶区的正常结构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相似文献   
40.
聚乙二醇4000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聚乙二醇 4 0 0 0 (PEG 4 0 0 0 )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 (OOC)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 ,选择OOC 6 9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36例 )和对照组 (33例 ) ,分别接受PEG 4 0 0 0和乳果糖治疗 ,疗程 4周并评估其疗效。总体疗效评估采用模拟视觉梯度的评分方法 (1 0 0mmVAS)。结果 治疗 2周和 4周后 ,二组每周排便次数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 ,大便性状、排便困难和直肠排空感均也比治疗前明显改善 (P <0 .0 1 ) ,但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其中大便性状改善PEG 4 0 0 0明显优于乳果糖 (P <0 .0 5 )。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比例治疗组大于对照组 (治疗 2周和 4周后 ,分别为 75 .0 %和 83.3%比 5 1 .5 %和 6 0 .6 % ,P <0 .0 5 )。PEG 4 0 0 0组 1 0 0mmVAS评分为75 .3,显著高于乳果糖组的 5 4 .8(P <0 .0 5 )。结论 聚乙二醇 4 0 0 0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