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50篇
  免费   4400篇
  国内免费   2678篇
耳鼻咽喉   992篇
儿科学   712篇
妇产科学   266篇
基础医学   2643篇
口腔科学   852篇
临床医学   5101篇
内科学   3524篇
皮肤病学   448篇
神经病学   884篇
特种医学   2052篇
外科学   3607篇
综合类   12144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预防医学   4375篇
眼科学   435篇
药学   5038篇
  59篇
中国医学   4681篇
肿瘤学   2306篇
  2024年   222篇
  2023年   571篇
  2022年   1439篇
  2021年   1777篇
  2020年   1531篇
  2019年   833篇
  2018年   846篇
  2017年   1262篇
  2016年   891篇
  2015年   1697篇
  2014年   2197篇
  2013年   2817篇
  2012年   4177篇
  2011年   4493篇
  2010年   3867篇
  2009年   3454篇
  2008年   3670篇
  2007年   3353篇
  2006年   2853篇
  2005年   2151篇
  2004年   1593篇
  2003年   1274篇
  2002年   952篇
  2001年   866篇
  2000年   629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4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CD8+T细胞对单核/巨噬细胞抗原递呈功能的影响。方法:哮喘患者20例,健康对照22例,分别取静脉血5 mL,并分离MΦ、CD8+T细胞和B细胞。每份血样分成4组:MΦ递呈抗原组、CD8+T细胞参与MΦ递呈抗原组、CD8+T细胞体外活化后对MΦ递呈抗原影响组及自然状态下CD8+T细胞对MΦ细胞递呈抗原影响组。各组用CTLL2P抗原刺激18 h后,洗去刺激原,与自体B细胞共同孵育10 d,吸取上清液,测定特异性IgM、IgE、IgG含量。 结果:①哮喘患者MΦ单独递呈抗原,自体B细胞特异性IgM(A490值)(0.034±0.022)明显低于健康人(0.116±0.080)(P<0.05);CD8+T细胞与MΦ共同培养递呈抗原时,产生的特异性IgM(A490值)(0.031±0.021)低于健康人(0.079±0.064)(P<0.05);②哮喘患者CD8+T细胞与MΦ共同培养递呈抗原时,产生的特异性IgG(A490值)(0.102±0.041)明显高于健康人(0.081±0.067)(P<0.05),自然状态下及体外活化后CD8+T细胞与递呈抗原MΦ共同培养,产生的特异性IgG(A490值)(0.105±0.066, 0.079±0.059)与健康人(0.066±0.038, 0.069±0.047)无明显差别(P>0.05);③哮喘患者CD8+T细胞与MΦ共同培养递呈抗原产生的特异性IgE(A490值)(0.171±0.154)高于健康人(0.147±0.059)(P<0.05)。 结论:哮喘患者CD8+T细胞对MΦ递呈抗原产生免疫球蛋白有调节作用,而且参与哮喘发病。  相似文献   
102.
阴道壁平滑肌瘤——附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阴道壁有肌瘤的来源、误诊原因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65-1998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阴道壁平滑肌瘤的病例7例。结果 7例术前均误诊,主要误诊为阴道壁囊肿及子宫内膜异位结节等,术后病理切片证实为阴道壁平滑肌瘤。结论 阴道壁平滑肌瘤是临床少见的阴道壁良性肿瘤,易引起误诊,此病手术治疗预后好。  相似文献   
103.
蟾毒灵抗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整体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蟾毒灵对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建立肝原位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15只 ,蟾毒灵 3组分别给予 1.5、1.0、0 .5mg/kg体重 ,腹腔注射 ;生理盐水 (NS)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用法同蟾毒灵组 ;阿霉素 (ADM )组按 8mg/kg体重给药。用药后第 11天每组分别处死 10只荷瘤鼠 ,测量肿瘤大小 ,取瘤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和瘤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剩余各组观察带瘤生存期。结果 蟾毒灵组肿瘤大小均较NS组明显缩小 (P <0 .0 1) ;中、大剂量的蟾毒灵组带瘤生存期较NS组明显延长 (P <0 .0 5 ,P <0 .0 1)。大、中剂量的蟾毒灵瘤组织以中重度坏死为主 ,小剂量以轻中度坏死为主。电镜下大、中剂量蟾毒灵组可见肿瘤细胞凋亡征象。结论 蟾毒灵对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蟾毒灵的抗肿瘤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经胸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表现诊断为膜部室间隔缺损的患者34例,在局部或全身麻醉下行经导管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其中31例应用Amplatzer不对称型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3例应用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术中连续经胸超声心动图和X线监测,术后1天、1月、3月、6月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复查。结果:超声测定膜部室间隔缺损直径为3.0~11.6mm(平均4.5mm),距离主动脉右冠瓣2.7~7.8mm(平均3.6mm),左心室造影测定膜部室间隔缺损的直径为3.0~8.8mm(平均5.4mm),所选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直径为4.0~16mm(平均7.9mm)。技术成功率100%。超声心动图示术后即刻残余分流为17.6%(6/34),24h后残余分流为8.8%(3/34),1个月后残余分流为5.9%(2/34)。34例患者术中均有一过性室性心律失常,1例发生一过性心跳骤停。术后1例出现股静脉血栓形成,3例出现了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于术后24h内发生溶血,经内科治疗后完全恢复,未见封堵器脱落、主动脉瓣返流等并发症。结论:经导管关闭膜部室间隔缺损的操作简单、方便、并发症少,残余分流少见,值得在临床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如何通过放大内镜观察到的大肠粘膜腺管开口类型发现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方法2001年8月~2002年2月结肠镜检查139例大肠病变,采用内镜下粘膜染色技术,结合放大内镜、实体显微镜观察腺管开口分型(pit分型)并与病理诊断对照,pit分型采用工藤分型。结果139例患者中发现大肠息肉124例,进展期癌9例,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型病变5例,ⅡC病变1例。LST直径10~50 mm,其中ⅢL型1个,Ⅳ型4个。本组放大内镜与病理、实体镜诊断符合率较高。结论大肠腺管开口对于判断肿瘤性、非肿瘤性病变以及早期大肠癌具有重要意义,如发现有Ⅴ型腺管开口时则高度提示早期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6.
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26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多来手术治疗26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全组26例,术前均经影像检查证实诊断。行择期手术21例,破裂型腹主动脉瘤急诊手术5例。26例均行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重建术。结果围手术期死亡2例,均为急症手术患者,总病死率7.7%,急诊手术病死率40.0%。随访时间1-5年。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88%,75%。死亡原因均与腹主动脉瘤和手术无关。结论CTA检查是诊断腹主动脉瘤的可靠方法。手术治疗仍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重要方法。瘤体直径不是决定手术的唯一指征。影响手术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龄、严重的心肺疾病和肾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对豚鼠哮喘模型肺组织G蛋白α亚族表达的影响。方法  18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S) ,哮喘组 (AS)和地塞米松治疗组 (DEX)。AS组用卵蛋白皮下及腹腔注射致敏 ,卵蛋白重复雾化吸入激发复制豚鼠哮喘模型。DEX组在每次激发前腹腔内注射地塞米松 2mg/kg进行干预。用Westernblot分析法测定豚鼠肺组织G蛋白α亚族的表达水平。结果 三组豚鼠肺组织Giα水平分别为NS组 10 0 % ,AS组 (15 3± 18) % ,DEX组 (113± 18) % ,AS组与NS组比较、DEX组与AS组比较差别显著 (P <0 .0 5 )。三组豚鼠肺组织Gqα水平分别为NS组 10 0 % ,AS组 (15 1± 19) % ,DEX组 (98± 4 ) % ,AS组与NS组比较、DEX组与AS组比较差别显著 (P <0 .0 5 )。在同样的条件下Gsα水平无显著变化 (P >0 .0 5 )。地塞米松能够显著抑制哮喘豚鼠肺组织中Giα、Gqα的高表达。结论 肺组织Giα ,Gqα的高表达变化参与了豚鼠哮喘模型的病理性信号传导 ,抑制哮喘肺组织Giα、Gqα的高表达可能是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8.
山西省卫Ⅳ项目地区农民因病致贫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项目地区农民因病致贫严重程度及预防措施。方法 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界定贫困标准,观察因病致贫率并研究因病致贫人群特点。结果 农民因病致贫率3.44%,因病致贫人群收入低,健康状况差,馒性病患病率高。2周就诊和年住院率高,年家庭医疗费用支出远高于对照人群。结论 通过住院医疗保险和慢性病防治措施缓解农民因病致贫。  相似文献   
109.
患者,女,32岁,因左(足 母)趾内侧疼痛8年,加重伴(足 母)趾肿胀1个月入院。入院前曾行血尿酸、抗O、RF未见异常,ESR28mm/L。入院查体:疼痛性跛行,左(足 母)趾跖趾关节周围红肿,有压痛,第一跖趾关节活动度检查:跖屈与背伸均为30°。X线示左(足 母)趾第一跖趾关节跖内侧可见多数散在的、大小相仿的高密度钙化影(图1)。入院诊断:左(足 母)趾跖趾关节滑膜性骨软骨瘤病。完善术前各项准备后,于2001年7月24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足 母)趾跖趾关节滑膜性骨软骨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总结近20年来孤立性左肝胆管结石并发左肝胆管狭窄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原发性肝胆管结石1018例,年龄27~72岁,其中孤立性左肝胆管结石133例,手术治疗11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各肝管狭窄并发率,术前各项检查确诊率,手术治疗方式,再狭窄率.结果左肝管狭窄的发生率为598%,左外肝管和左内肝管分别为840%和848%,均以重度狭窄为主.狭窄切开整形后高位胆肠吻合术是处理左肝管狭窄的常用手术方式(522%),远期再狭窄率为171%;左半肝切除术施实率为194%,再狭窄率为00%;狭窄整形术和狭窄扩张术的施实率分别为90%和194%,再狭窄率分别为500%和923%.左外肝管狭窄通常采用肝段或肝叶切除术(787%),而左内肝管狭窄的处理则通常采用非左半肝切除术(848%).左内肝管狭窄的术前/后影像学确诊率明显低于左肝管和左外肝管,平均确诊率依次259%,933%和879%.结论二级肝管狭窄是孤立性左肝管结石的常见并发症,肝叶或肝段切除术是其首选治疗原则.过多依赖非肝叶/段切除术和不适当的肝段切除术是遗留狭窄和远期疗效差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