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32篇
  免费   4314篇
  国内免费   2586篇
耳鼻咽喉   984篇
儿科学   696篇
妇产科学   266篇
基础医学   2586篇
口腔科学   849篇
临床医学   4962篇
内科学   3463篇
皮肤病学   435篇
神经病学   846篇
特种医学   2008篇
外科学   3480篇
综合类   11835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预防医学   4268篇
眼科学   435篇
药学   4963篇
  59篇
中国医学   4630篇
肿瘤学   2258篇
  2024年   188篇
  2023年   570篇
  2022年   1426篇
  2021年   1763篇
  2020年   1507篇
  2019年   818篇
  2018年   832篇
  2017年   1246篇
  2016年   875篇
  2015年   1666篇
  2014年   2162篇
  2013年   2759篇
  2012年   4076篇
  2011年   4338篇
  2010年   3765篇
  2009年   3366篇
  2008年   3559篇
  2007年   3278篇
  2006年   2782篇
  2005年   2107篇
  2004年   1556篇
  2003年   1262篇
  2002年   943篇
  2001年   861篇
  2000年   615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4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足母]甲瓣切取术后供区修复的方法,减少供区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足母]甲瓣切取术后25例[足母]趾创面,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处理,其中采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9例,采用足背或足底局部带蒂皮瓣修复12例,采用第二足趾皮甲瓣修复4例。结果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其中2例游离皮瓣在术后6个月进行二期削薄,外观和功能满意。第二趾皮甲瓣修复后的功能在3种方法中效果最好。结论根据[足母]甲瓣供区的缺损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即时修复,能最大限度减少供区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利用分子克隆接术在愿核细胞中表达α-共核蛋白(SNCP),并制备免多克隆抗体。方法 从人神母经细胞SH-SY5Y细胞中提取总RNA,逆转录成cDNA。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SNCP的cDNA序列,测序正确后克隆至pQE-30-GST表达载体上,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GST-SNCP融合蛋白。融合蛋白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特异性抗血清,并对该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获得SNCP cD-NA序列为420bp。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达的融合蛋白呈可溶性,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5000。以其为抗原制备的SNCP抗血清的ELISA效价达到1:32000,并且该抗体可与BALB/c小鼠脑组织中内源性SNCP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 人SNCP可在原核细胞中可溶性表达。用表达的蛋白制备获得特异性较好的SNCP抗血清,为进一步了解SCNP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在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作用提供了必要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3.
内眦赘皮与重睑成形同期手术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索适合同时行重睑成形术和内眦赘皮矫正术的新方法。方法 根据内眦赘皮深部眼轮匝肌结构上的异常特点,遵循内眦赘皮的上睑(倒向性内眦赘皮除外)内侧睑缘处皮肤短缺和尽量减少局部皮肤瘢痕的原则,设计适合同时行重睑成形术的新内眦赘皮矫正术(反Stallard法)。结果 临床应用86例,进行了为期6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所有患者的重睑为稳定性平行型重睑,内眦已完全或大部分开大,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此内眦赘皮矫正术能够充分矫正内眦部结构上的异常,而且适合与重睑成形术同期施行,是一种效果稳定,结果满意的术式。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总结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我院5年间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69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应用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种类、处理及预防的措施。结果 5年间697例EST取石术成功682例,成功率97.8%,并发急性胰腺炎25例(3.6%),消化道穿孔3例(0.43%),延迟出血5例(0.72%),术后胆管炎5例(0.72%),经内科保守治愈30例,外科手术治疗4例,内镜再次处理4例。结论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可行。熟练的内镜外科技术和丰富的开腹手术经验是完成此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95.
股静脉置管在小儿重症烧伤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保障MEBT/MEBO的疗效,探讨股静脉置管在小儿重症烧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接受MEBT/MEBO治疗的36例小儿重症烧伤患者,总结分析采用股静脉置管进行输液治疗的操作特点、穿刺结果、并发症及护理经验。结果:36例小儿重症烧伤均一次穿刺成功,迅速建立了静脉输液通道,满足了液体量补充。结论:股静脉置管能够有效维持小儿重症烧伤体液循环及静脉药物的供给,有助于MEBT/MEBO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6.
炎症性肠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病例调查,筛选IBD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72例确诊IBD患者及72例配对的健康个体调查,对结果进行COX回归分析,筛选出IBD的致病危险因素。结果COX回归分析提示紧张度、牛奶和油炸食品在IBD致病因素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紧张度、牛奶和油炸食品可能是IBD的致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7.
手部皮肤套脱伤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手部皮肤套脱伤的治疗方法。方法2002年4月-2004年11月,治疗22例手部皮肤套脱伤患者,其中19例分别通过吻合血管、套脱皮肤修薄回植及多切口引流等方法进行修复。另有3例,因无法行套脱皮肤回植而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年。19例套脱皮肤原位回植患者中,13例皮肤完全成活,4例有部分皮缘坏死,经中药换药后愈合,2例行切痂植皮术后治愈。手功能按ATN功能评分评定:优9例,良7例,中3例,优良率为84%,患者对手外形及功能满意。3例腹部皮瓣修复者,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5个月-1年,手外形及功能明显差于皮肤原位回植者。结论尽可能地回植手部套脱皮肤,对手功能及外形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医护人员对术后痛和术后止痛态度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了解医护人员术后痛和术后止痛的认识和态度。方法 用问卷式调查表采取面对面方式调查了本院130名医护人员。结果 ①128人(98.5%)完成答卷。②绝大多数认为应控制术后痛,但约40%不知道术后痛可致并发症。③有20%-50%的人对术后止痛有误解。④仅半数人了解术后止痛用药现状。⑤认为术后止痛应主要由外科医师和麻醉医师负责者分别占55.5%和35.9%。⑥绝大多数认为术后止痛宣传力度不够。⑦对本院术后镇痛工作评价良好。⑧非手术科室人员在某些方面不如手术科室更了解。结论 医护人员术后止痛意识较好,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术后止痛意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99.
Nucleus24型人工耳蜗植入后的电极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随访耳蜗植入后出现蜗外电极或坏损电极的情况,评价人工耳蜗植入后电极的有效性。方法:1998年6月至2002年8月53例Nucleus CI24M型耳蜗植入者,在术中及术后映射调图时进行电极阻抗测试,确定有无电极坏损及其坏损时间。开机时拍摄耳蜗位X线平片,确定电极是否完全植入。分析手术过程和术者经验对电极有效性的影响。结果:电极出现坏损的比例为13.2%,电极在术中插拔两次以上而造成电极坏损的危险度为0.4656。4年累积生存率达96.2%。不完全植入的比例为15.1%,其中又以耳蜗形态异常者居多(7/11)。结论:Nucleus CI24M型植入体在开机1~4年内的可靠性较高。电极序列在术中插拔两次以上,是导致电极坏损的主要原因。患者耳蜗的纤维化、畸形以及术者经验等因素可能导致电极不完全插入。  相似文献   
100.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 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33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每次4.5g,q8h~q12h静脉滴注,疗程7~14d。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84.85%,细菌清除率88.23%,不良反应率3.03%。结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具有安全、低毒、抗菌谱广的特点,是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良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