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12篇
  免费   4268篇
  国内免费   2623篇
耳鼻咽喉   986篇
儿科学   694篇
妇产科学   264篇
基础医学   2583篇
口腔科学   852篇
临床医学   4951篇
内科学   3450篇
皮肤病学   437篇
神经病学   844篇
特种医学   2003篇
外科学   3447篇
综合类   11847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预防医学   4482篇
眼科学   431篇
药学   4964篇
  62篇
中国医学   4633篇
肿瘤学   2264篇
  2024年   253篇
  2023年   594篇
  2022年   1453篇
  2021年   1809篇
  2020年   1539篇
  2019年   843篇
  2018年   861篇
  2017年   1262篇
  2016年   882篇
  2015年   1676篇
  2014年   2161篇
  2013年   2757篇
  2012年   4073篇
  2011年   4330篇
  2010年   3760篇
  2009年   3352篇
  2008年   3538篇
  2007年   3266篇
  2006年   2763篇
  2005年   2090篇
  2004年   1549篇
  2003年   1256篇
  2002年   948篇
  2001年   859篇
  2000年   613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4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正常人的低密度脂蛋白(nativ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nLDL),人工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MDDM)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diabetic low density lipoprotein,dLDL)对兔胸主动脉环内皮的损伤作用及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维生素B6(pyridoxine,VB6)的拮抗效应.方法采用离体动脉环灌流的方法,观察兔胸主动脉环对乙酰胆碱(acetycholine,Ach),钙离子载体A23187的舒张反应.结果3种LDL均抑制动脉环对Ach及A23187的舒张,损伤强度为ox-LDL>dLDL>nLDL,并具有浓度依赖性;L-Arg、VB6能明显拮抗LDL的抑制作用,但并不能完全逆转.以SOD作为保护药对照,250 U/ml的浓度能够显著抑制dLDL对内皮的损伤.结论3种低密度脂蛋白主要可能通过降低NO生物活性损伤内皮,L-Arg、VB6具有内皮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观察病毒性、化脓性脑炎脑脊液(csf)中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及其各同功酶活性百分率的变化。方法:病毒性脑炎24例 ,化脓性脑炎15例 ,酶动力学法检测脑脊液总乳酸脱氢酶 (TLDH)活性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脑脊液中LDH各同功酶活性百分率。结果:病毒性脑炎与对照组比较 ,脑脊液总乳酸脱氢酶 (TLDH)明显降低 (P<0.01) ,LDH1同功酶显著降低 (P<0.01) ,LDH5显著升高 (P<0.01) ;化脓性脑炎与对照组比较脑脊液TLDH明显升高 (P<0.01) ,LDH1同功酶明显降低 (P<0.01) ,LDH5明显升高 (P<0.01)。结论:脑脊液TLDH值的测定可以鉴别病毒性、化脓性脑膜炎 ,检测脑脊液LDH各同功酶活性 (LDH1和LDH5)的变化程度对脑炎的进展及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制备分散性良好的超细β-磷酸三钙(β-TCP)/聚-L-乳酸(PLLA)复合材料及新型可吸收骨折内固定器。方法:通过研磨方法制备β-TCP超细粒子,用一缩二乙二醇作分散剂研磨β-TCP后,再将β-TCP与PLLA超声混合,制得复合材料,经注塑加工制成可吸收骨钉,并采用扫描电镜等方法进行表征。结果与结论:用一缩二乙二醇作分散剂研磨β-TCP后再经超声混合,可以使β-TCP超细粒子在复合材料中分散均匀,粒子大小仅为300nm左右,β-TCP与PLlA基体之间结合良好。超细β-TCP/PLLA复合材料可加工成可吸收骨钉,弯曲强度达到100MPa左右,完全满足松质骨内固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54.
板股韧带的MRI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明确板股韧带正常MRI表现 ,建立由它所致假撕裂与外侧半月板后角真撕裂的鉴别方法。资料与方法 采用 6 0侧正常膝进行矢状和冠状位MR扫描 ,观察板股韧带的MRI表现。结果 板股韧带显示率为88.3% (5 3侧 ) ,其中板股前韧带为 2 6 .7% (16侧 )、板股后韧带为 86 .7% (5 2侧 )和两条韧带同时存在为 2 3.3% (14侧 )。板股韧带在矢状像上表现为位于后交叉韧带前或后方的类圆形或短棒状低信号结构 ,而在冠状像上表现为自外侧半月板后角至股骨内侧髁外侧面的条带样低信号结构。在矢状像上 ,5 2 .8% (2 8/5 3)板股韧带与外侧半月板后角之间显示出一线样高信号 ,被称为假撕裂 ,易与外侧半月板后角撕裂混淆。但假撕裂仅有两种走行方向即后下斜行 (2 1/2 8)或垂直方向 (7/2 8)。结论 根据假撕裂位置、方向以及冠状像和连续矢状面的观察 ,可正确区分外侧半月板后角真假撕裂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建立一种可靠、简便的非同位素PCR方法检测脆性X综合征的突变基因。方法 采用生物素标记的CGG寡核苷酸探针,检测通过PCR扩增的FMR-1基因中CGG三核苷酸重复序列数目。从而判断所检样品中FMR—1基因是否正常。结果 该法可检测出正常人及携带者的CGG重复拷贝数。结论 该方法可以简便、安全、可靠地检测FMR—1基因中(CGG)n重复拷贝数,从而确定为正常人或携带者,可作为临床上筛查脆性X综合征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6.
修饰电极技术在维生素K_1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的:寻找一种测定溶液中维生素K,含量的新方法、方法:由修饰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的三电极体系,用锁相交流溶出伏安法进行测定。结果:峰电流(ip)与维生素K1的浓度(c)在7.21 X 10-7g/ml~8.11×l0-6 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8×10-8g/ml。结论:该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简便、快捷,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7.
18F-FDG PET/CT显像正常腹部消化器官的标准摄取值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正常腹部消化器官标准摄取值(SUV)的变化范围.方法60例要求行PET/CT检查的健康人,按体重7.77 MBq/kg静脉注射^18F-FDG,PET采集为三维模式,每个床位3 min.对腹部肝、胆囊、脾、胰腺、胃、盲肠、结肠和直肠进行半定量分析,各器官的SUV由横断面测量,准确定位时参考同机CT.结果正常腹部消化器官^18F-FDG摄取有较大差异,其中摄取较高者SUV平均值(SUVavg)依次为直肠、肝、乙状结肠、回盲部和脾、升结肠,SUV最大值(SUVmax)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肝、回盲部、升结肠、脾.结论PET/CT显像能较好地识别腹部消化器官;熟悉正常腹部消化器官^18F-FDG摄取的差异,对判读图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8.
医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建议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建议在5年制和7年制医学生中开设双语试点班的教学模式。方法:在医学本科扣7年制英语班学生中开设系统的医学专业课试点班。试点班经自愿报名考试择优组成。每年考试择优班级重组。所有医学专业课尽可能多学科扣尽可能大比重的进行英语授课,形成以英语为主体的专业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营造良性竞争的机制和氛围 ,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资格认定、理论技术考试、民主测评及双项选择 ,由护理部聘任。结果 :较好地进行了人力资源的开发 ,竞聘上岗后的护士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工作积极主动 ,自觉地成为科室各项工作的带头人。加之岗位工资的兑现 ,更有利于护士长在科室开展工作 ,使科室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显著提高。结论 :良性的竞争运行机制 ,使优秀护理人才脱颖而出 ,体现能级对应的原则 ,从而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0.
假体隆乳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乳房假体隆乳术后并发症产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198例患者乳房假体隆乳术后1~17年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阐述防治措施,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结果本组198例患者,其中92例患者随访半年至1年,除Ⅲ°包膜挛缩患者术后仍出现Ⅱ~Ⅲ°包膜挛缩外(包膜松解术后3例,包膜切除术后4例),余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乳房假体隆乳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多数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只要术中操作规范,对并发症及早准确的处理,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