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2篇
  免费   741篇
  国内免费   592篇
耳鼻咽喉   178篇
儿科学   70篇
妇产科学   66篇
基础医学   868篇
口腔科学   99篇
临床医学   984篇
内科学   1061篇
皮肤病学   88篇
神经病学   366篇
特种医学   3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753篇
综合类   1239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436篇
眼科学   120篇
药学   763篇
  12篇
中国医学   442篇
肿瘤学   613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300篇
  2021年   379篇
  2020年   297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244篇
  2017年   261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399篇
  2014年   426篇
  2013年   353篇
  2012年   492篇
  2011年   631篇
  2010年   417篇
  2009年   296篇
  2008年   395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372篇
  2005年   364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研究黄藤中黄藤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进而以黄藤素为原料制备延胡索乙素。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黄藤素的提取方法;采用大孔树脂层析技术研究黄藤素的分离方法;采用硼氢化钠氢化黄藤素的反应制备延胡索乙素。结果:10倍量(v/w)5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获得黄藤素的含量为36.40%,收率为3.17%;使用HPD-300大孔树脂吸附,纯化水、20%、60%乙醇溶液梯度洗脱分离,得到黄藤素含量为65.47%,收率为82.44%;氢化制得延胡索乙素含量为98.31%,收率为72.04%。结论:此方法可制得较高含量和收率的黄藤素,用此原料能制得较高含量和收率的延胡索乙素。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比较淫羊藿油炙前后及分别组成二仙汤后对肾阳虚小鼠脏器指数、自主活动变化和血清睾酮的影响,探讨生、炙淫羊藿温肾助阳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氢化可的松所致的肾阳虚小鼠模型,比较淫羊藿油炙前后及分别组成二仙汤后对小鼠脏器指数(睾丸、精囊腺、包皮腺、胸腺)、自主活动变化及血清睾酮变化的影响,分析油炙前后淫羊藿温肾助阳功效的差异.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淫羊藿生品、炙品及二仙汤生品、炙品均具有极显著升高血清睾酮的作用(P<0.01),且炙品升高效果显著强于生品(P<0.05);除模型组外,各组小鼠脏器指数(睾丸、胸腺、包皮腺和精囊腺)和自主活动性均有显著改善(P<0.05~0.01).结论:淫羊藿油炙前后及分别组成二仙汤后对氢化可的松所致肾阳虚小鼠脏器指数、血清睾酮和自主活动变化均具有较明显改善作用,且淫羊藿油炙后温肾助阳作用强于生品.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检测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株B16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EPOR)的表达,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达卡巴嗪抗B16细胞活性的影响及与Bcl-2家族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免疫荧光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B16 细胞EPOR mRNA和蛋白的表达。MTT法和克隆形成试验检测EPO与达卡巴嗪联合应用时对B16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EPO对B16细胞Bcl-2、Bcl-xL、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B16细胞表达EPOR mRNA和蛋白。EPO能有效减少达卡巴嗪诱导B16细胞的凋亡(P<0.05),EPO作用后,B16细胞Bcl-2、Bcl-xL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Bax蛋白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变化。结论B16细胞表达EPOR,EPO可调节化疗药对B16细胞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影响Bcl-2家族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观察香加皮活性成分宝藿甙-Ⅰ对食管癌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与β-catenin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MTT法观察宝藿甙-Ⅰ对食管癌细胞Eca-109增殖活性的影响;Annexin V/PI染色检测宝藿甙-Ⅰ对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法检测宝藿甙-Ⅰ对食管癌细胞β-catenin、survivin 和c-myc 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食管癌细胞β-catenin、磷酸化β-catenin、survivin和c-myc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10~40 μg/ml宝藿甙-Ⅰ明显降低了Eca-109细胞的增殖活性并诱导其凋亡。经宝藿甙-Ⅰ处理24 h后,β-catenin、survivin 和c-my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磷酸化的β-catenin蛋白表达升高,β-catenin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表达均降低,且在胞核中的降低更为明显。结论香加皮宝藿甙-Ⅰ可通过调节β-catenin通路活性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Case presentation   A 75-year-old male patient received esophageal carcinoma surgery in Oct 2005. The next day of the operation, he had dyspnea, chest discomfort and sweating when he was on some activities.   ……  相似文献   
116.
为了研究番茄红素油树脂的可挥发性成分及脂溶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连用技术对番茄红素油树脂的挥发性成分及部分可皂化成分和非皂化成分进行了分析.根据经质谱数据库检索、人工分析并与标准图谱核对,鉴定19种挥发性成分,17种可皂化成分和12种非皂化成分,为了进一步开发天然保健食品及药品的功能因子番茄红素和提高番茄红素油树脂的品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7.
目的:观察丹参提取物F(DSE-F)对乙醇诱导的大鼠胃粘膜损伤及其微血管损伤的抑制作用及对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方法:160-200g Wistar系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对照及丹参提取物F组,实验前24hr禁食不禁水,经胃管向胃内分别灌注生理盐水、无水乙醇、及DSE-F(1mL/100g),0.5hr后处死动物.测定了胃粘膜损伤、胃粘膜微血管的损伤、胃粘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1)对照组及DSE-F组的大鼠胃粘膜损伤面积(%)分别为7.57±0.50,2.53±0.22;光镜下Ⅲ级损伤(%)分别为51.88±11.20,20.67±5.0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SE-F对乙醇致胃粘膜损伤具有抑制作用.2)对照组及DSE-F组的胃粘膜伊文斯蓝EB含量(ng/g湿重)分别为12.46±0.70,8.05±1.86;单星蓝MB染色面积(%)分别为4.54±0.83,0.90±0.1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SE-F可减轻乙醇致胃粘膜微血管的损伤作用.3)与空白对照组的大鼠胃粘膜的SOD(Nu/mg pro)和GSH-Px(u)的活性分别为7.68±0.68(Nu/mg pro),52.67±21.32(u)相比,对照(无水乙醇)组的SOD及GSH-Px的活性为3.18±0.59(Nu/mg pro),31.52±14.65(u),均显著降低(P<0.01).DSE-F组的SOD及GSH-Px的活性为6.11±0.54(Nu/mg pro),49.31±15.82(u)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空白对照组的MDA含量(nmol/mg pro)为0.90±0.05,对照组及DSE-F组的MDA含量则分别为1.38±0.19,0.92±0.06.结论:丹参提取物F具有对乙醇致大鼠胃粘膜损伤及胃粘膜微血管损伤的抑制作用,该作用与其促进胃粘膜SOD及GSH-Px的活性及抑制MDA的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18.
砭石疗法是应用石质工具的一种医术。它产生于石器时代。由于制作砭石工具的岩石的匮乏,它从东汉(25-200)起失传了。近年来,我们应用现代科学方法找出了制作砭石工具的岩石并建立起新砭石疗法。新砭石疗法是现代的砭石疗法。新砭石疗法的建立可为中医现代化提供某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9.
钝顶螺旋藻多糖SPPC—1的分离纯化,性质及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丙酮分部沉淀 ,三氯乙酸 (TCA)去蛋白 ,再经 Sephadex G- 75和 CM- Sephadex C- 50柱层析 ,从钝顶螺旋藻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多糖化合物 SPPC- 1。经高压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鉴定为均一性组分。凝胶过滤法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7.4× 10 4 。糖组成分析表明其主要由鼠李糖组成 ,还含有少量的木糖、甘露糖和葡萄糖 ,摩尔比为 Rha:Xyl:Man:Glc=6 .2 4 :0 .37:0 .13:0 .71。元素分析表明 ,SPPC- 1含碳 4 2 .59% ,含氢 8.0 7% ,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SPPC- 1含 α-型糖苷连接键。ESR研究表明 SPPA- 1具有清除 O-.2 自由基活性  相似文献   
120.
改良大鼠主动脉环培养生成血管方法。采用Wistar大鼠主动脉环,纤维蛋白原包埋于48孔板中,MCDB131无血清培养液培养。结果表明主动脉环生长良好,第4天血管芽开始从动脉壁长出,第6~13天进入生长期,第13天达108条左右,第13天后新生血管数不再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