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97篇
  免费   1390篇
  国内免费   979篇
耳鼻咽喉   117篇
儿科学   154篇
妇产科学   133篇
基础医学   1618篇
口腔科学   276篇
临床医学   1874篇
内科学   2151篇
皮肤病学   135篇
神经病学   688篇
特种医学   5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1311篇
综合类   2608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018篇
眼科学   479篇
药学   1521篇
  16篇
中国医学   840篇
肿瘤学   1196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217篇
  2022年   403篇
  2021年   783篇
  2020年   571篇
  2019年   488篇
  2018年   481篇
  2017年   459篇
  2016年   399篇
  2015年   610篇
  2014年   741篇
  2013年   674篇
  2012年   1088篇
  2011年   1218篇
  2010年   857篇
  2009年   712篇
  2008年   744篇
  2007年   828篇
  2006年   757篇
  2005年   734篇
  2004年   480篇
  2003年   425篇
  2002年   387篇
  2001年   326篇
  2000年   334篇
  1999年   318篇
  1998年   263篇
  1997年   216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7篇
  1969年   8篇
  1944年   6篇
  1937年   6篇
  1932年   10篇
  193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1.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属中医筋伤范畴,是常见的肘部筋腱慢性劳损性疾病。多见于从事前臂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人员,如木工、银行点钞员及网球运动员。临床可见肘关节外侧酸痛、病侧手部无力握物、前臂旋转活动受限。中医认为与素体亏损、血不养筋、气滞血瘀有关。2004年5月至今我院理疗康复中心采用“针灸加微波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100例,结果令人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0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诊断均符合高等中医院校《中医骨伤科学》肘部筋伤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0例,女性7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30例,平均年龄45岁;病程最长年,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转染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对大鼠胰岛移植物再血管化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二步进行,首先构建携带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hVEGF16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hVEGF165,用其按病毒/细胞的感染倍数(MOI)分别为10、100、500的比例在体外转染新鲜分离、纯化的近交系Lewis大鼠胰岛,检测体外培养的胰岛表达hVEGF165基因的情况;然后按MOI为10的比例在体外用AdhVEGF165转染Lweis大鼠胰岛,再经门静脉注射至近交系Lewis大鼠的肝脏内(VEGF组),并设不含hVEGF165基因的空载体转染对照组(GFP组)和磷酸盐缓冲液处理对照组(PBS液组),术后测定受鼠的血糖变化,进行静脉糖耐量试验(IVGTT),并观察受鼠肝脏中移植胰岛的组织学变化。结果体外转染hVEGF165基因的大鼠胰岛分泌至细胞外的hVEGF165的浓度显著高于未转染者(P〈0.01)。糖尿病大鼠移植转染hVEGF165基因的胰岛后,静脉注射葡萄糖后40、60、120min时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GFP组和PBS液组(P〈0.05);40min时体循环中胰岛素的浓度,VEGF组显著高于GFP组和PBS液组(P〈0.05);VEGF组移植胰岛内CD34和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的强度均高于GFP组和PBS液组。结论转染hVEGF165基因对胰岛移植物的再血管化和生物学功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 ET- 1基因表达的影响 ,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成大鼠 MCAO再灌注模型 ,并用地高辛精标记 ET- 1基因进行原位杂交。结果 :补阳还五汤治疗组缺血再灌注侧皮层及尾状核 ET- 1基因表达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P<0 .0 5 ) ,两组大鼠缺血再灌注侧皮层和尾状核 ET- 1基因表达均显著高于健侧相应脑区 (P<0 .0 5 ,P<0 .0 1)。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可以诱导脑组织 ET- 1基因的异常表达 ,从而进一步加重脑损伤 ,补阳还五汤可在一定程度上下调脑缺血诱导的ET- 1基因的表达 ,可能是其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改革和完善上海市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制度,规划,计划,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调查研究,比较研究,描述性统计及SAS统计分析等方法。结果:调查分析了上海市1997-1999年8区(县)合作医疗资金来源,数量,比例,补偿等。结论:1997年以来,上海市农村合作医疗得到了快速发展,仍存在保障水平,补偿比例,投保率低下及发展不平衡,资金使用不合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不孕和自然流产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荧光染色技术对110例不孕症和32例自然流产病例的宫颈刮片标本进行检测,其中有35例(31.8%)不孕症和14例(43.7%)自然而产病人的宫颈上皮细胞内检出沙眼衣原体包涵体。与此同时,对这些阳性病例的配偶进行尿道粘膜印片检查,分别检出尿道粘膜上皮细胞内沙眼衣原体包涵体29例(82.6%)和11例(78.8%)。对照组系136例正常妊娠的孕妇和200例妇女病普查的病例,分别检出衣原体包涵体5.8%和9.05%。研究结果表明不孕和自然流产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6.
棕榈油对成人血脂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坚  王春荣 《营养学报》1997,19(2):186-190
报道了棕榈油(PA),花生油(PE)对血清总胆固醇水平(TC)在5.5~7.0mmol/L的受试者血脂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51名受试者(男31人,女20人,年龄30~66岁之间)分为两组,一组男15人,女11人,称PE组;另一组男16人女9人,称PA组,预备期3周,膳食以当地日常食用的花生油烹调,实验期6周。PA组受试者食用以棕榈油烹调的实验膳;PE组受试者仍食花生油烹调的膳食。脂肪约占膳食能量的30%,其中60%~65%来自实验油。实验结果表明:与起始值相比,6周末PA组受试者血清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C/HDL-C)显著下降,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F1α)比值显著下降,全血血小板聚集率未见显著变化。PE组受试者的血脂、血浆TXB2、6-keto-PGF1α及全血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均未出现显著变化。提示,棕榈油作为我国居民家庭烹调用油并不会增加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994年1月至2008年5月北京天坛医院诊治的214例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性别: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2:1;有性早熟的115例中,男女之比为1.09:1;有癫痫的123例中男女之比为2.15:1;有痴笑样癫痫的96例中男女之比为2:1;同时表现为性早熟及癫痫的38例中男女之比为1.38:1.发病年龄:200例有症状的病例,平均发病年龄为34.5个月;发病年龄≤3岁者157例,占78.5%;单纯性早熟者77例(38.5%),平均发病年龄16.5个月,<3岁者67例,占87%;表现有性早熟者115例(57.5%),平均发病年龄为17.63个月,发病<3岁者99例,占86.1%;有痴笑样癫痫者96例(48%),平均为26.14个月,<3岁者有78例,占81.3%;所有癫痫者[痴笑样癫痫和(或)癫痫大、小发作]123例(61.5%),平均发病年龄为3.81岁,≤3岁前发病者有90例,占73.2%.结论 下丘脑错构瘤多数在婴幼儿期发病,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18.
19.
20.
本文对95例肾病综合征进行分析,探讨了性别、年龄、发病迁延时间、浮肿、蛋白尿、血尿、血压、尿素氮、血浆蛋白、血浆胆固醇、免疫球蛋白、补体C_3与激素反应及分型的关系。认为下列综合分析可做为判定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参考。难治性肾病多分布在7岁以上,激素治疗4~8周血浆蛋白尚未恢复,尿镜检反复出现红细胞及颗粒管型,血清r—球蛋白不低,而补体C_3降低,提示难治性肾病。各种感染常常是造成肾病综合心难以控制,甚至死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