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55篇
  免费   7804篇
  国内免费   4900篇
耳鼻咽喉   708篇
儿科学   1194篇
妇产科学   401篇
基础医学   4466篇
口腔科学   1386篇
临床医学   9034篇
内科学   6358篇
皮肤病学   685篇
神经病学   1555篇
特种医学   3043篇
外科学   6324篇
综合类   21442篇
现状与发展   19篇
预防医学   8830篇
眼科学   740篇
药学   9266篇
  108篇
中国医学   9093篇
肿瘤学   3307篇
  2024年   269篇
  2023年   1002篇
  2022年   2467篇
  2021年   3003篇
  2020年   2738篇
  2019年   1388篇
  2018年   1540篇
  2017年   2203篇
  2016年   1717篇
  2015年   3133篇
  2014年   3972篇
  2013年   5039篇
  2012年   7256篇
  2011年   7435篇
  2010年   6877篇
  2009年   5942篇
  2008年   6104篇
  2007年   5691篇
  2006年   5183篇
  2005年   4057篇
  2004年   2726篇
  2003年   2415篇
  2002年   1880篇
  2001年   1678篇
  2000年   1286篇
  1999年   426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91.
影响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心脏扩大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成都铁路分局医院血液进化中心终末期肾衰竭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扩大的影响因素,以便提高患者的血液透析质量和生存率。方法回顾本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216例终末期肾衰竭并维持性血液透析2月以上患者,根据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分为心脏扩大与心脏未扩大2组,对可能影响心脏扩大的因素:年龄、血液透析病程、每周血液透析时间、高血压、容量超负荷、血红蛋白水平、低蛋白血症等用SPSS10.0软件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终末期肾衰竭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16例,心脏扩大者183例,未扩大者33例,心脏扩大的发生率为84.72%。心脏扩大与容量超负荷呈显著正相关,P=0.002,OR值42.619;心脏扩大与高血压呈正相关,P=0.026,OR值15.353;心脏扩大与血红蛋白水平呈负相关,P=0.043,OR值0.934。心脏扩大与年龄、血液透析病程、每周血液透析时间和低蛋白血症无相关关系。结论终未期肾衰竭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扩大发生率高,而容量超负荷、高血压、血红蛋白水平是影响它的关键,高血压及容量超负荷是促进心脏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红蛋白水平下降亦是促进心脏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2.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前及住院期间卒中各危险因素的干预状况,发现临床实践与证据之间的差距,提高临床医生对卒中一级预防的认识,指导今后的临床治疗。方法 本调查为横断面调查研究,回顾性调查167例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前及住院期间对卒中主要危险因素的干预情况。结果 被调查的患者中,入院前有46.7%的患者有高血压;36.0%的患者有吸烟史;19.8%的患者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0.6%的患者有心房颤动;23.4%的患者有脂代谢异常。出院前有56.9%的患者被诊断高血压;81.4%的患者存在脂代谢异常。入院前与出院前对血压的药物干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5.6%及80.0%,P >0.05);入院前后的降脂治疗(分别为25.6%及69.1%,P <0.01)及降糖治疗(分别为82.0%及97.6%,P <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院前对危险因素干预的达标率较低,应加强2型糖尿病患者及临床医生对卒中一级预防的认识,提高卒中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干预率。  相似文献   
93.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应用十二指肠镜及腹腔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间对94例ABP患者进行微创治疗的临床资料。ABP合并胆囊结石的59例行行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总管结石14例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同时置入鼻胆管引流(ENBD),其中3例联合LC;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1例行ERCP EST,联合LC治疗。结果全组术后再次发作胰腺炎1例,胆道出血1例,均为ERCP EST患者;另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5例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全组有效率100%。结论十二指肠镜及腹腔镜联合应用于治疗ABP效果好。微创技术是目前ABP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观察脂质体阿霉素联合治疗高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脂质体阿霉素联合COP为主的方案化疗或联合利妥昔单抗等其他治疗方案治疗34例患者,观察患者应用脂质体阿霉素过程中及其后的毒副反应及疗效.结果 全组34例患者共接受176个疗程化疗,平均每个患者累计应用脂质体阿霉素127.0 mg治疗,总有效率(CR+PR)为88.2%(30/34),其中CR 24例(70.6%),PR 6例(17.7%),SD 1例(2.9%),PD 3例(8.8%).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未出现严重感染.心脏毒性发生率14.7%(5/34),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 脂质体阿霉素联合治疗高龄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
随着整形美容外科专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国内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对经过正规培训的整形美容外科医生的需求逐年在增加。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针对整形外科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分别从教学查房、手术带教、读书报告、技能培训、学术交流、专题讲座等多个层面浅析了整形外科临床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6.
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附13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胰岛素瘤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6年来收治的胰岛素瘤1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77例,女60例。137例均具有典型的Whipple三联症。B超,CT,MRI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35.1%,67.9%,58.1%。126例手术治疗患者中,102例(80.9%)行胰岛素瘤摘除术,4例(3.2%)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12.7%)行胰体尾切除术,另外4例(3.2%)行开腹探查术。切除的122例肿瘤中,良性占96.7%,恶性3.3%;单发肿瘤98.4%,多发1.6%。86.9%肿瘤直径≤2.0cm。13.1%肿瘤位于胰头;位于胰体和胰尾者分别为46.7%和40.2%。结论Whipple三联症,结合IRI,IGR,C-肽,以及胰岛素原的检测水平,可作为胰岛素瘤的定性诊断依据。胰岛素瘤的定位诊断仍很困难,联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助于提高检出率。治疗首选肿瘤摘除术,如果术中探查未能找到肿瘤,不宜盲目行胰体尾切除术,应排除其他原因所致低血糖症,同时进一步完善影像学检查方法,明确定位后,再考虑二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7.
指甲延长术在指尖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指甲延长术在指尖损伤中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用这种方法对8例(拇指3例,食指4例,中指1例)指尖损伤的患者进行了指甲延长术。在距甲根皮缘0.5~0.6cm处,去除一块矩形皮肤,勿损伤皮下血管网,其高度0.2~0.3cm,宽度与甲相等,将“U”形皮瓣向近端柔和推剥并缝合。结果1例术后供区发生表浅感染,经交换敷料逐渐愈合。所有甲延长的手指术后经过顺利,随访7个月~2年(平均13个月),指甲外形较好,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在指尖损伤中应用指甲延长术,可延长指甲2~3mm,改善了手指的外形,没有发生甲生长畸形,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指甲延长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8.
医用水刀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们发明了各种不同的手术工具,以便减少手术的危险。连续水流切割提供了一个相对出血量少的解剖过程,并且为手术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视角。高压水流在解剖动脉外膜和邻近于脉管的软组织器官时性能优势,选择性的结扎能够完全的保护脉管和尿路。减少手术时间。因此,深入的研究这项技术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9.
芪月降脂片制剂处方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优化芪月降脂片的制剂处方 .[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和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对已筛选出的药剂辅料进行处方优化 .[结果 ]最佳制剂处方为糖粉 50 g ,辅料X 50g ,微晶纤维素 75g .[结论 ]该处方合理 ,成型性好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学习优良和不良中学生的记忆特点,为学习不良学生的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北京大学PES心理实验系统中的内隐记忆实验对学习优良和学习不良中学生各16名进行测试。结果学习优良和学习不良中学生的启动效应值均值分别为0.29和0.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优良与不良中学生的再认保持量均值分别为30.00和2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学习优良和不良中学生的内隐记忆无差异,学习优良中学生外显记忆优于学习不良中学生。提高学习不良学生的学习成绩应从外显记忆着手,同时兼顾内隐记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