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02篇 |
免费 | 290篇 |
国内免费 | 14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9篇 |
儿科学 | 79篇 |
妇产科学 | 60篇 |
基础医学 | 216篇 |
口腔科学 | 50篇 |
临床医学 | 348篇 |
内科学 | 244篇 |
皮肤病学 | 18篇 |
神经病学 | 84篇 |
特种医学 | 70篇 |
外科学 | 385篇 |
综合类 | 763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382篇 |
眼科学 | 33篇 |
药学 | 396篇 |
5篇 | |
中国医学 | 278篇 |
肿瘤学 | 1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45篇 |
2022年 | 74篇 |
2021年 | 116篇 |
2020年 | 84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64篇 |
2017年 | 86篇 |
2016年 | 54篇 |
2015年 | 114篇 |
2014年 | 127篇 |
2013年 | 192篇 |
2012年 | 284篇 |
2011年 | 281篇 |
2010年 | 288篇 |
2009年 | 244篇 |
2008年 | 286篇 |
2007年 | 232篇 |
2006年 | 207篇 |
2005年 | 157篇 |
2004年 | 151篇 |
2003年 | 128篇 |
2002年 | 95篇 |
2001年 | 48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 通过检测Kisspeptins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血清中的水平,探讨其在ICPP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以20名6~8岁Tanner Ⅰ期健康女童作为健康对照组,经生长发育评价结合骨龄、盆腔B超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发试验结果选取20名6~8岁处于TannerⅡ期的ICPP女童作为实验1组,20名6~8岁处于TannerⅢ期的ICPP女童作为实验2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黄体生成素(LH)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3组女童血清中Kisspeptins水平.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1组血清Kisspeptins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增加了0.86倍(P<0.01),实验2组血清Kisspeptins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增加了 1.68倍(P<0.01);实验1组血清Kisspeptins水平与LH峰值、骨龄均呈正相关(r=0.42、0.38,Pa<0.05);实验2组血清Kisspeptins水平与LH峰值、骨龄也均呈正相关(r=0.48、0.40,Pa<0.05).结论Kisspeptins/G蛋白偶联受体54信号在女童ICPP的启动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红激光剜除术(diode laser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Di LEP)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bipolar plasmakinetic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PKEP)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70例大体积BPH患者,分别采用等离子或红激光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血红蛋白值下降值、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max)。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IPSS、Qmax、生活质量评分(Qo L)无差异。Di LEP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膀胱灌注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PKEP组。两组手术时间[(123.5±27.2)min vs.(102.7±20.4)min]、切除组织重量[(64.7±16.8)g vs.(61.2±20.5)g]、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0.92±0.43)g/dl vs.(1.24±0.55)g/dl]、膀胱灌注时间[(28.9±14)h vs.(38.5±16.6)h]、导尿管留置时间[(2.6±1.8)d vs.(3.8±2.3)d]和住院时间[(4.84±1.8)d vs.(6.2±2.3)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症状、逆行射精亦有差异(P<0.05);但尿潴留、输血、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无差别;且术后均未发生经尿道电切综合征。PKEP组1例因术后出血给予输血治疗。结论与PKEP相比,Di LEP治疗大体积BPH出血风险更小,膀胱灌注、留置尿管及住院时间更短,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 观察骨科患者围手术期规范应用抗菌药物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骨科手术患者580例随机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90例,观察组Ⅰ类手术术前30~60 min,用头孢替安,静脉滴注,手术时间>3h追加一剂量;Ⅱ类手术术前、术中同Ⅰ类手术,术后静脉滴注头孢替安,1次/8h,共3次;对照组术前、术中未用药,术后应用头孢替安静脉滴注,2次/d,连续3~5 d.结果 观察组术后病率11.0%、退热时间(5.88±2.56)d、切口感染2.8%与对照组的12.1%、(5.65±2.67)d、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15.18±6.56)d,短于对照组的(19.89±7.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患者术前应用单剂、术后短时问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术后感染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模式,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55.
57.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益母草流浸膏对剖宫产术后促进子宫复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于灵山县人民医院产科行剖宫产的产妇共6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0例)产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益母草流浸膏用于剖宫产术后以促进子宫复旧。对照组(30例)产妇术后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3、5天皮尺测量子宫底高度分别为(18.000±1.425)、(14.000±1.852)、(9.000±1.715)cm,而对照组分别为(20.000±1.521)、(17.000±1.359)、(12.000±1.569)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5天B超测子宫大小,观察组子宫直径平均为(28.2±3.7)cm,对照组(32.5±4.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7,P<0.01)。两组产妇产后24h内出血量大致相同,但观察组产后恶露结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母草流浸膏配合肌肉神经电刺激技术对产后子宫复旧有促进作用,特别在改善阴道出血、缩小子宫体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且不影响哺乳,临床使用方便,又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脊髓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应用HE及免疫组化染色对3例脊髓脑室外神经细胞瘤进行形态学分析,并结合文献报道的18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3例患者中,1例女性46岁,2例男性分别为42岁及25岁,病变分别位于颈2~3脊髓髓内及胸髓.镜下3例组织形态大致相似,肿瘤由大小一致的小圆细胞组成,被纤维、血管分割成团、巢状,部分核周空晕似少突样胶质细胞,其间见散在的节细胞样神经元.另见少许神经毡岛样结构,1例局灶可见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免疫组化:肿瘤细胞Syn和NeuN(+),Ki-67阳性指数2%~5%.结论 脊髓脑室外神经细胞瘤以男性患者居多,发病年龄较脑室内神经细胞瘤年龄偏大,除了骶髓外,所有脊髓节段均可波及.组织学上易出现节细胞分化和形态学间变,术后复发较中枢神经细胞瘤更为多见. 相似文献
59.
[目的]有关胃炎发病情况的时间序列分析研究较少,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胃炎发病的相关情况,可以做到及时预防。[方法]通过SPSS软件对甘肃张家川地区胃炎发病病例监测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进行时间序列模型拟合,观察疾病发展趋势。[结果]得到最优时间序列模型ARIMA(1,1,1)及其数学表达式Yt=0.843Yt-1+0.157Yt-2+at-0.558at-1并进行了实际值与预测值比较。[结论]研究胃炎发病的相关情况,有重点地进行健康防治工作,有效地降低胃炎对人类的危害,从而保障了人类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60.
针对公立医院改革,过去几个月里,各地似乎都在借口“深思熟虑”维持风平浪静。直到近日,经济特区深圳突然亮招,率先打破沉寂。霎时间,万众瞩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