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10篇 |
免费 | 280篇 |
国内免费 | 15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9篇 |
儿科学 | 79篇 |
妇产科学 | 60篇 |
基础医学 | 216篇 |
口腔科学 | 50篇 |
临床医学 | 348篇 |
内科学 | 244篇 |
皮肤病学 | 18篇 |
神经病学 | 84篇 |
特种医学 | 70篇 |
外科学 | 386篇 |
综合类 | 763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382篇 |
眼科学 | 33篇 |
药学 | 396篇 |
5篇 | |
中国医学 | 278篇 |
肿瘤学 | 1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45篇 |
2022年 | 74篇 |
2021年 | 116篇 |
2020年 | 85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64篇 |
2017年 | 86篇 |
2016年 | 54篇 |
2015年 | 114篇 |
2014年 | 127篇 |
2013年 | 192篇 |
2012年 | 284篇 |
2011年 | 281篇 |
2010年 | 288篇 |
2009年 | 244篇 |
2008年 | 286篇 |
2007年 | 232篇 |
2006年 | 207篇 |
2005年 | 157篇 |
2004年 | 151篇 |
2003年 | 128篇 |
2002年 | 95篇 |
2001年 | 48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术毕单次注射帕瑞昔布钠是否增强布托啡诺的早期镇痛效果。方法拟行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对照组(B组),均在术毕前30min静注布托啡诺0.015mg/kg、昂丹司琼8mg,术后行PCIA(布托啡诺0.15mg/kg、昂丹司琼16mg稀释至100ml);P组术毕前30min同时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记录术后4、24、48h的疼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追加镇痛药例数、镇痛泵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P组术后4h的VAS评分、追加镇痛药人数及术后4、24h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B组(P<0.05)。术后4h,P组有2例需追加镇痛药,显著少于B组(12例)(P<0.01)。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毕前加用帕瑞昔布钠可增强单用布托啡诺镇痛时的术后早期镇痛效果,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2.
肺静脉回流异常的临床影像征象分析(附1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肺静脉回流异常的影像征象.方法:随机搜集18例肺静脉回流异常患者的影像资料,患者均经心脏超声检查与胸部摄影检查,部分经心血管造影检查、CT检查,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证实.结果:18例中,男10例,女8例,年龄3个月~17岁,平均年龄8岁.完全性肺静脉回流异常13例中,均伴有卵圆孔未闭,另外并有动脉导管未闭2例、室间隔缺损1例.部分性肺静脉回流异常5例中,伴房间隔缺损2例、卵圆孔未闭5例.18例中,心上型10例,心内型7例,心下型1例.结论:肺静脉回流异常影像表现复杂,典型的完全性心上型肺静脉回流异常患者正位胸片多呈现为"8"字或"雪人"心脏外形;心下型可见"镰刀"征出现;心内型者其心肺X线表现与巨大房间隔缺损大致相类似.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氯胺酮诱导的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在大鼠后扣带回皮质区表达的影响,探讨异丙酚抑制氯胺酮所致精神症状和神经损害的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5ml组、氯胺酮100mg/kg组、异丙酚100mg/kg组、异丙酚50mg/kg-氯胺酮100mg/kg组、异丙酚100mg/kg-氯胺酮100mg/kg组。于用药后24h,大鼠断头取脑,用半定量RT-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HSP 70 mRNA和HSP 70蛋白在大鼠后扣带回皮质区的表达。结果:氯胺酮可明显诱导HSP 70 mRNA与HSP 70蛋白在大鼠后扣带回皮质区的表达;异丙酚自身不能诱导HSP 70基因的表达;预先给予异丙酚可显著抑制氯胺酮诱导的HSP 70 mRNA和HSP 70蛋白在这一区域的表达,且抑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异丙酚可抑制氯胺酮的HSP 70 mRNA与HSP 70蛋白在大鼠后扣带回皮质区的表达,这可能是其预防或减轻氯胺酮所致精神症状和神经损害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4.
隆鼻硅胶假体雕刻中的四个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隆鼻硅胶假体雕刻中的四个角度与隆鼻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总结了420例硅胶假体隆鼻术患者,分析并发症与假体雕刻的关系,提出假体雕刻要与鼻部解剖形态相吻合的四个角度。结果术后1周,发现3例患者假体鼻根部向一侧轻度偏斜,2例6个月后鼻根部假体固定不良。1例术后主诉头痛,取出假体后症状消失。其余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假体雕刻与鼻部解剖形态的四个角度相吻合,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眶骨延长术扩大眶容积治疗眼球突出的可行性。方法1年龄山羊6只,环行截开右侧眶壁,于眶上壁放置延长器,侧向延长1.5cm,经大体、X线、干骨标本及组织学观察成骨情况。结果6只山羊眶骨得到不同程度的侧向延长,延长侧随着眶骨容量的增加,眼球突度较自身对照侧为小。结论眶骨延长术可造成山羊眶骨侧向移位,有可能成为治疗眼球过度突出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6.
【摘要】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蓝染法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初诊于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普外四病区的IIA-IIIB期乳腺癌患者6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新辅助化疗,疗程4~8个周期,分析新辅助化疗后蓝染法行SLNB的检出率、假阴性率。结果〓入组患者SLNB检出率为85.5%,假阴性率为18.2%;SLNB的检出率因腋窝淋巴结状态不同而存在统计学差异,在不同肿瘤的大小、肿瘤位置、患者年龄和SLNB时注射染料位置无统计学差异,假阴性率在上述不同分组中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NAC后蓝染法SLNB可应用于治疗前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对于治疗前腋窝淋巴结阳性的患者则存在风险。增加SLN检出数目可增加NAC后行SLNB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7.
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前后下颌骨生物力学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建立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前后下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手术前后咬合工况和下颌骨受外力撞击工况下颌骨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 选取1例咬合关系正常的女性下颌角肥大患者,手术前后分别行三维CT检查,采集DICOM数据,利用改进的Mimics软件读取DICOM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转化为IGES格式后输入ANSYS10.0软件,牛成有限元模型的面、体和三维网格,设置边界约束条件和前处理条件后进行咬合工况和撞击工况的有限元分析.结果 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后在咬合工况和撞击工况下,下颌骨的最大应力值和最大应力分布范围与术前相比基本一致,但是应力的时间一位移曲线与术前有一定差异.结论 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后,下颌骨的应力传导时相发生一定变化,但是对正面撞击的耐受程度与术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对成年动物去除下颌骨角及体部外侧全层皮质后的局部形态学、生物力学及组织学进行实验性观察研究.方法 8~12个月龄成年小香猪8只,去除一侧下颌骨角及体部外侧全层皮质,随机挑选2只动物,术后12周处死,取骨质标本行组织学检查;另6只动物术后24周处死,测量体部下颌骨外侧皮质厚度、角区骨质行生物力学分析,同时取骨质标本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术后24周,下颌骨实验侧再生的外侧皮质厚度为(2.1±0.3)mm,对照侧外侧皮质厚度为(2.5±0.4)mm,两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角区生物力学强度,最大载荷实验侧为(401.76±204.91)N,对照侧为(585.42±413.07)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刚度实验侧为(2 172.19±1 174.73)N/mm,对照侧为(2 363.90±1 547.48)N/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骨质达到完全再生修复.结论 下颌骨外侧全层皮质去除后局部新骨再生,组织学结构可达到完全修复;形态学上体部骨质变薄,局部凹陷,角区可见增生骨结节;对生物力学强度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腔内技术治疗尿流改道术后输尿管肠代膀胱吻合口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膀胱癌尿流改道术后输尿管肠代膀胱吻合口狭窄患者9例,狭窄段长度1~3 cm,均采用腔内技术治疗,顺行经皮肾处理8例,逆行输尿管镜处理1例;术中使用高压气囊配合筋膜扩张器扩张,术后留置双J管.结果 随访0.5~5.0年.1例吻合口闭锁患者术后3个月仍为重度积水,患者拒绝开放手术而长期留置肾造瘘管;8例患者肾积水减轻,再次逆行扩张狭窄段并留置双J管,其中5例经2~3次扩张换管,拔除双J管后复查肾积水稳定于轻度状态;3例拔除双J管后腰痛不适,需要长期留置双J管.结论 尿流改道术后输尿管肠代膀胱吻合口狭窄腔内技术治疗效果良好,可避免开放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逐步提高冲击波能量(GESW)预处理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制成单肾的40只雌性家兔随机等分为对照组、GESW组、ESWL组、ESWL+GESW预处理组。GESW组肾接受300次GESW;ESWL组肾接收标准的1500次ESWL:ESWL+GESW预处理组先按GESW组处理,然后同ESWL组处理。24h时观察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变化,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细胞。结果与ESWL组比较,GESW预处理组肾组织SOD活性增高(P〈0.05),MDA含量和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1)、尿NAG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GESW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ESW预处理可减轻ESWL所致的肾损害,与其抗氧化应激损伤、抗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