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941篇 |
免费 | 2487篇 |
国内免费 | 123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84篇 |
儿科学 | 341篇 |
妇产科学 | 107篇 |
基础医学 | 1458篇 |
口腔科学 | 400篇 |
临床医学 | 2628篇 |
内科学 | 2052篇 |
皮肤病学 | 184篇 |
神经病学 | 409篇 |
特种医学 | 98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887篇 |
综合类 | 6119篇 |
现状与发展 | 12篇 |
预防医学 | 2647篇 |
眼科学 | 201篇 |
药学 | 2555篇 |
22篇 | |
中国医学 | 2352篇 |
肿瘤学 | 101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368篇 |
2023年 | 400篇 |
2022年 | 773篇 |
2021年 | 927篇 |
2020年 | 818篇 |
2019年 | 482篇 |
2018年 | 498篇 |
2017年 | 705篇 |
2016年 | 529篇 |
2015年 | 847篇 |
2014年 | 1076篇 |
2013年 | 1332篇 |
2012年 | 2062篇 |
2011年 | 2170篇 |
2010年 | 1960篇 |
2009年 | 1717篇 |
2008年 | 1722篇 |
2007年 | 1558篇 |
2006年 | 1465篇 |
2005年 | 1167篇 |
2004年 | 803篇 |
2003年 | 671篇 |
2002年 | 506篇 |
2001年 | 447篇 |
2000年 | 334篇 |
1999年 | 131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目的:观察川黄1号方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期患者尿液中急性肾损伤标志物白介素-18(IL-18)及肾损伤分子-1(Kim-1)的影响。方法:纳入66例CKD 3期患者,随机分为川黄1号方组(治疗组)及氯沙坦片组(对照组),每组各33例;同时随机纳入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两组患者除给予基础治疗外,治疗组予川黄1号方汤剂口服,对照组予氯沙坦片口服,治疗周期均为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MDRD公式计算)、尿酸(UA)、尿IL-18、尿Kim-1、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水平的变化,同时对比健康志愿者与CKD 3期患者尿IL-18、尿Kim-1的水平。结果:1与健康志愿者比较,CKD患者的尿IL-18、Kim-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2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e GFR明显升高(P0.05),Scr、BUN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对照组患者的UA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e GFR、U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Scr、BU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 h U-pro、尿IL-18、尿Kim-1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且对照组患者的24 h U-pro水平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尿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急性肾损伤标志物尿IL-18、Kim-1可能有助于CKD肾损伤的早期发现及疗效判定;2川黄1号方能有效保护3期CKD患者的肾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2.
外科手术是食管癌治疗的重要基石,但是传统开放手术带来了非常高的手术创伤和风险。近年来,随着微创食管切除术的发展,食管外科进入微创时代。食管癌患者个体化的病情需要个体化的手术方案。作者根据最新的临床研究资料,对微创食管切除术的术式演变和个体化选择进行述评,以期为食管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2月至2013年4月,采用后外侧入路治疗17例后Pilon骨折患者,均涉及胫骨远端关节面超过20%,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29~59岁,平均43.4岁。致伤原因:11例坠落伤,4例车祸伤,2例运动损伤。根据俞光荣后方Pilon骨折的分型,Ⅰ型6例,Ⅱ型5例,Ⅲ型6例。观察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采用AOFAS评分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1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24个月,平均20.5个月。后外侧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病例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21周,平均15.2周。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骨不连及骨折畸形等并发症。根据AOFAS评分标准,总分92.0±10.1,优14例,良2例,一般1例。结论:后外侧入路能在直视下对后Pilon骨折块进行有效复位及可靠固定,操作安全、简单,是治疗后方Pilon骨折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了解某院成人呼吸道感染副流感嗜血杆菌的生物型,以及其与产β 内酰胺酶及耐药性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2011年10月-2012年7月临床确诊为呼吸道感染患者(成人)的痰标本1 994份,进行嗜血杆菌分离培养;对分离的副流感嗜血杆菌进行鉴定、生物学分型、β 内酰胺酶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1 994份痰标本共分离嗜血杆菌102株(5.12%),其中副流感嗜血杆菌68株(66.67%),流感嗜血杆菌20株(19.61%),其他嗜血杆菌14株(13.72%)。副流感嗜血杆菌共检出Ⅰ~Ⅵ 6种生物型,分别为:Ⅰ型42株,Ⅴ型14株,Ⅱ、Ⅵ型各4株,Ⅲ、Ⅳ型各2株;其中54株(79.41%)产β 内酰胺酶。副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呈现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83.82%、60.29%、57.35%和70.59%;对头孢噻肟、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克洛、克拉霉素、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8.82%、13.24%、5.89%、20.58%和25.00%;尚未检出对亚胺培南、氯霉素耐药的菌株。各生物型副流感嗜血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副流感嗜血杆菌是该院成人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Ⅰ型和Ⅴ型为主要流行生物型;多数菌株为产β 内酰胺酶株,临床应重视副流感嗜血杆菌生物学及耐药性分型监测,防止耐药菌株流行。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重楼活性单体PP-22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联合5-氟尿嘧啶(5-FU)和洛铂的抗肿瘤效果。方法 采用噻唑蓝(MTT)法和克隆形成抑制实验观察不同浓度PP-22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分别观察PP-22联合5-FU和洛铂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碘化丙锭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P-22作用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重楼单体PP-22能显著抑制SW620细胞的生长,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随着PP-22浓度的增加,细胞克隆形成逐渐减少,与细胞对照组和DMSO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P-22联合不同浓度的5-FU和洛铂作用于SW620细胞48 h,可提高SW620细胞对5-FU和洛铂的敏感性;不同浓度PP-22作用于SW620细胞后,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PP-22作用后存在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的活化和降解,抗凋亡蛋白Bcl-2、Bcl-xL减少,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增加。结论 PP-22能显著抑制人结肠癌SW620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提高SW620细胞对5-FU和洛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96.
目的:采用CT和DSA探讨疗效显著的搏动性耳鸣的病因,总结针对搏动性耳鸣患者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经手术或介入治疗后搏动性耳鸣消失或明显减轻患者的CT和DSA资料,患者均行颅面部双期增强CT扫描和DSA检查。结果:102例引起搏动性耳鸣的病变包括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41例,海绵窦区及横窦、乙状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25例,乙状窦憩室15例,颈静脉球体瘤12例,鼓室球瘤5例,颅外动静脉畸形3例,面颊部动静脉瘘1例。CT显示CCF39例,显示率为95.1%;硬脑膜动静脉瘘18例,显示率为72%;颅外动静脉畸形2例,显示率为66.7%;对乙状窦憩室、颈静脉球体瘤及鼓室球瘤的显示率为100%。DSA对所有病变均能显示,DSA显示血管畸形的能力明显优于CT(P=0.004),CT对CCF的显示率明显高于对血管畸形的显示率(P=0.006)。结论:疗效显著的搏动性耳鸣常见病因是CCF和硬脑膜动静脉瘘,双期CT增强扫描和DSA是寻找病原因的重要方法,CT可取代DSA作为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考察盐酸沙格雷酯与酒石酸美托洛尔合用6 d后,酒石酸美托洛尔在大鼠体内药动学变化。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灌胃盐酸沙格雷酯(10 mg·kg)每天3次和酒石酸美托洛尔(27 mg·kg-1)每天一次,连续6 d;对照组灌胃酒石酸美托洛尔(27 mg·kg-1)每天一次,连续6 d。2组于第7天灌胃给药后5 h内眼内眦取血,血浆样品处理后用UPLC-UV测定并绘制相应的药时曲线,DAS 2.1.1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后,用SPSS 13.1软件对2组药动学参数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AUC0-5h分别为(0.98±0.41) mg·h·L-1和(0.84±0.40) mg·h·L-1;AUC0-∞分别为(1.08±0.42) mg·h·L-1和(0.91±0.41) mg·h·L-1;t1/2分别为(1.40±0.36) h和(1.23±0.36)h;tmax分别为(0.66±0.31)h和(0.51±0.10)h;V分别为(57.02±23.46)L·kg-1和(58.19±22.61)L·kg-1 ;CL分别为(28.60±10.89)L·h-1·kg-1和(33.94±13.59)L·h-1·kg-1;Cmax分别为(0.62±0.39)mg·L-1和(0.71±0.40)mg·L-1。数据显示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沙格雷酯与酒石酸美托洛尔合用6 d前后,酒石酸美托洛尔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尿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变化及雷公藤多甙(triptolide,TL)对其影响,探讨TL对DN的治疗作用。方法67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TL和苯那普利联合治疗,对照组(32例)单用苯那普利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尿MCP-1等指标的变化。结果DN患者尿MCP-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治疗组治疗后尿MCP-1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L使尿中MCP-1的排出减少,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评价多西紫杉醇联合沙立度胺片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同期随机对照方法,共85例晚期复发的NSCLC患者入组。46例患者接受多西紫杉醇联合沙立度胺片二线治疗(治疗组),39例患者接受多西紫杉醇单药二线治疗(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9.6%和17.9%,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5.3%和56.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5月和3月(P=0.029),中位生存期(OS)分别为9月和6月(P=0.044)。两组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乏力、关节酸、嗜睡、便秘、水肿及末梢神经炎等,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沙立度胺片二线治疗期NSCLC,能够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改善预后,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00.
经直肠超声诊断青春期残角子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经直肠超声在青春期残角子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直肠超声诊断为残角子宫的青春期患者,分析其影像学及临床资料,随访其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 6例经直肠超声诊断为残角子宫的患者中,4例患者(66.7%)进行了手术诊治,其手术前经腹超声或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检查均出现误诊,手术后均确诊为残角子宫.经直肠超声诊断青春期残角子宫患者的手术确诊率为66.7%(4/6).经直肠超声技术可增强细微图像的显影能力,增强残角子宫内积血干扰图像的细微显影,卵巢声像图显影清晰,异常声像图与子宫及卵巢声像图的解剖关系清楚.结论 经直肠超声可以明显提高青春期女性残角子宫的诊出率,减少误诊,这对减少残角子宫患者的并发症、及时进行畸形矫正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