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222篇 |
免费 | 1979篇 |
国内免费 | 117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72篇 |
儿科学 | 327篇 |
妇产科学 | 94篇 |
基础医学 | 1264篇 |
口腔科学 | 356篇 |
临床医学 | 2391篇 |
内科学 | 1889篇 |
皮肤病学 | 175篇 |
神经病学 | 333篇 |
特种医学 | 911篇 |
外科学 | 1743篇 |
综合类 | 5637篇 |
现状与发展 | 11篇 |
预防医学 | 2441篇 |
眼科学 | 178篇 |
药学 | 2355篇 |
17篇 | |
中国医学 | 2101篇 |
肿瘤学 | 88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9篇 |
2023年 | 249篇 |
2022年 | 618篇 |
2021年 | 744篇 |
2020年 | 676篇 |
2019年 | 404篇 |
2018年 | 423篇 |
2017年 | 608篇 |
2016年 | 459篇 |
2015年 | 762篇 |
2014年 | 970篇 |
2013年 | 1243篇 |
2012年 | 1950篇 |
2011年 | 2068篇 |
2010年 | 1880篇 |
2009年 | 1645篇 |
2008年 | 1665篇 |
2007年 | 1502篇 |
2006年 | 1414篇 |
2005年 | 1123篇 |
2004年 | 784篇 |
2003年 | 645篇 |
2002年 | 468篇 |
2001年 | 424篇 |
2000年 | 317篇 |
1999年 | 117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心室流出道(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VOT)起源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PVC)因临床常见,具有典型的心电图(ECG)特征,诊断并不困难,射频消融术是该病非药物治疗的主要手段。文中报道1例初步诊断右心室流出道起源(RVOT)的PVC的患者,于左心室流出道(LVOT)获得成功消融的诊治经过。文献复习了PVC定位的方法、VOT局部独特的解剖特点对定位的影响,以及三维标测新技术对PVC消融手术的帮助。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血清肿瘤标志与临床病理、近期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4年5月—2012年1月收治的128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NSCLC患者脑转移发生情况,并观察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及病理资料、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近期疗效和预后情况.研究NSCLC脑转移患者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与临床病理、近期疗效和预后的相关性,并通过Cox回归模型研究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发生脑转移NSCLC患者的癌胚抗原(CEA)水平和腺癌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未发生脑转移NSCLC患者(P<0.05).临床治疗有效患者的CE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治疗进展者则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腺癌患者的CEA水平明显高于鳞癌和其他患者(P<0.05).NSCLC脑转移患者随着肿瘤分期的增加CEA水平也逐渐上升(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健康状态评分、脑转移病灶数目、CEA水平以及放疗均为影响NSCLC脑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EA与NSCLC脑转移患者的病理特征和近期疗效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为影响NSCLC脑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4.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首位病因,是以记忆力和其他高级认知功能减退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新的AD诊断标准已将诊断提前至AD的临床前期和痴呆症前期阶段.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识别和筛查对AD的预防和干预效果至关重要.本文介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概念、量表评估、生物标志物检测、神经功能影像学检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5.
消痔灵注射液治疗内痔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消痔灵注射液治疗内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内痔出血患者经口服泻药或者灌肠,排便后自腔缘3、6、9点注入麻醉药,观察应用消痔灵注射液治疗80例内痔出血患者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内痔出血患者中76例次日出血停止,4例便后偶有滴血症状,经局部换药、使用痔疮栓及局部熏洗等保守治疗后出血消失,随访6~24个月无复发.结论 消痔灵注射液治疗内痔出血是一种简单、有效、可靠的方法.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of Xiaozhiling injection on bleeding caused by hemorrhoid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80 hemorrhoid patients treated with Xiaozhiling injection.Results Among 80 patients.76 bleeding stopped after the injection.Four bleeding had interrupted outbreak and was cured after symptomatic treatment.Conclusion Xiaozhiling is an effective medicine for treatment of hemorrhoids bleeding. 相似文献
46.
Epi-LASIK和LASIK矫治高度近视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型角膜刀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高度近视的疗效。设计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62例(123眼)高度近视患者。方法对62例(123眼)高度近视患者进行Epi-LASIK(28例56眼)或LASIK(34例67眼)手术。由患者自行决定采用何种术式,对于角膜相对较薄者和从事职业存在角膜瓣风险者,医生推荐Epi-LASIK手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周、1、3、6个月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状态及总的高阶波前像差均方根(RMS)。主要指标UCVA、BCVA、屈光状态及总的高阶波前像差RMS值。结果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Epi-LASIK组UCVA≥0.8眼数比例(46.4%)明显少于LASIK组(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术后1、3、6个月Epi-LASIK组UCVA≥0.8眼数比例(85.7%、94.6%、91.1%)与LASIK组(92.5%、95.5%、9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0、0.822、0.530)。两组术后的BCVA无一例下降。Epi-LASIK组术后1周、1、3、6个月等效球镜值在±0.50D以内的比例(42.9%、51.8%、60.7%、64.3%)与LASIK组(53.7%、59.7%、71.6%、7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30、0.378、0.200、0.290)。两组术后的高阶像差RMS均较术前增大:Epi-LASIK组术后l、3、6个月的高阶像差RMS值(1.51±0.77)μm、(1.32±0.76)μm、(1.18±0.71)μm与术前(0.87±0.27)μm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0.019、0.026);LASIK组术后1、3、6个月的高阶像差RMS值(2.41±0.81)μm、(2.17±0.63)μm、(1.89±0.87)μm与术前(0.91±0.22)μm相比,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08、0.006)。Epi-LASIK组对高阶像差的影响小于LASIK组:两组之间术后1、3、6个月高阶像差RM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9、0.035、0.033)。Epi-LASIK组Ⅰ级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2眼。结论Epi-LASIK矫正高度近视虽然视力恢复较LASIK慢,但能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眼科,2007,16:336-339)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在大鼠脱离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视网膜脱离(RD)后1、3、6、12、24、48、72 h组,每组6只大鼠12只眼。视网膜下腔单次注射1.4%透明质酸钠致上半侧视网膜隆起建立RD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测定不同时间点EPO和EPOR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EPO和EPOR在视网膜中定位表达的情况。结果 EPO和EPOR的mRNA表达水
平在RD后均上调,均于RD后48 h达到高峰,分别于RD后6、12 h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EPO和EPOR的蛋白表达水平也在RD后均增高并在RD后48 h达到高峰,均于RD后3 h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正常视网膜自神经节细胞层至光感受器细胞的内外节均有EPO弱表达,RD后48 h视网膜相应部位呈强阳性表达;正常视网膜自神经节细胞层至光感受器细胞的内节均有EPOR表达,RD后48 h视网膜相应部位呈强阳性着染。结论 RD后大鼠视网膜EPO和EPOR表达均逐渐增强,48 h达到高峰;大鼠神经视网膜大部分层次能表达EPO和EPOR。 相似文献
48.
认为多囊肾在合并感染或出血情况下的高热不退,其病机特点是邪热与瘀血相结合,可采用温病清热化瘀法进行治疗.运用该法的关键是以准确辨证为前提,并根据病程之久暂、血瘀之轻重灵活变化,施治得法,则可收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PBEF在体外循环术后肺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中的机制,为提出更好的体外循环期间肺保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动物模型并进行分组,A组仅行病毒转染;B组仅行30min深低温停循环;C组行病毒转染后,再行30min深低温停循环。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结果:C组的PBEF、磷酸化P38MAPK、磷酸化ERK、磷酸化MLC、磷酸化VE-cadherin、磷酸化FAK表达明显高于A、B组和对照组。结论:PBEF通过P38MAPK、ERK等途径改变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中MLC的磷酸化状态,VE-cadherin和FAK也参与了肺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的过程。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对丽江产紫乌头Aconitum episcopale中的二萜生物碱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丽江紫乌头中分离得到了10个二萜生物碱,分别鉴定为塔拉萨敏(1)、查斯曼宁(2)、草乌甲素(3)、丽江乌头碱(4)、acoforestinine (5)、滇乌碱(6)、3-去氧-8-去乙酰基滇乌碱(7)、leucanthumsine D(8)、pengshenine B(9)、macrorhynine B(10).结论 其中化合物2~5、7~10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