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5074篇 |
免费 | 16486篇 |
国内免费 | 1104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30篇 |
儿科学 | 2490篇 |
妇产科学 | 1569篇 |
基础医学 | 14469篇 |
口腔科学 | 3073篇 |
临床医学 | 22418篇 |
内科学 | 18410篇 |
皮肤病学 | 2015篇 |
神经病学 | 5303篇 |
特种医学 | 579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4篇 |
外科学 | 13353篇 |
综合类 | 38161篇 |
现状与发展 | 49篇 |
一般理论 | 8篇 |
预防医学 | 16725篇 |
眼科学 | 3935篇 |
药学 | 19137篇 |
282篇 | |
中国医学 | 13966篇 |
肿瘤学 | 101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11篇 |
2023年 | 2426篇 |
2022年 | 6259篇 |
2021年 | 7775篇 |
2020年 | 6435篇 |
2019年 | 4593篇 |
2018年 | 4658篇 |
2017年 | 5352篇 |
2016年 | 4389篇 |
2015年 | 7495篇 |
2014年 | 9334篇 |
2013年 | 9902篇 |
2012年 | 14702篇 |
2011年 | 15609篇 |
2010年 | 12429篇 |
2009年 | 10548篇 |
2008年 | 11465篇 |
2007年 | 11014篇 |
2006年 | 9716篇 |
2005年 | 8435篇 |
2004年 | 5672篇 |
2003年 | 5112篇 |
2002年 | 4186篇 |
2001年 | 3363篇 |
2000年 | 2728篇 |
1999年 | 1894篇 |
1998年 | 1021篇 |
1997年 | 1031篇 |
1996年 | 783篇 |
1995年 | 667篇 |
1994年 | 615篇 |
1993年 | 354篇 |
1992年 | 337篇 |
1991年 | 311篇 |
1990年 | 273篇 |
1989年 | 213篇 |
1988年 | 204篇 |
1987年 | 184篇 |
1986年 | 120篇 |
1985年 | 91篇 |
1984年 | 46篇 |
1983年 | 44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14篇 |
1964年 | 6篇 |
1963年 | 5篇 |
1959年 | 5篇 |
1957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41.
目的 通过对已报道的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文献进行总结分析,讨探膝关节置换翻修术前后的膝关节功能、翻修的主要原因、主要并发症及不同假体的术后疗效.方法 按照以下标准收集和分析有关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的文献:①1990年至2002年间发表,②报告患者数大于10例,③采用通用的膝关节评分标准.一名骨科专科医生独立收集数据,一名医学统计学专家独立采用Meta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共有33 篇符合条件的文献被收集.患者共1356 例,其中男429例,女611例(部分文献性别分类数据缺失),平均年龄67岁(45~49岁),加权平均随访时间57个月( 6~108 个月),加权平均术前膝关节功能总评分为49 分(15~94分),术后为84分( 58~109分),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前后的总评分、功能评分、活动范围等有显著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评分t=12.507,P<0.01, 功能评分t=4.704,P<0.01,活动范围:t=5.346,P< 0.01).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的原因主要是假体松动(55%),其它包括聚乙烯磨损(11%)、假体不稳(10%)、感染(7%).翻修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仍然为假体松动(18%),其它包括假体不稳(16% )、感染(16% )、髌骨问题( 15% )及不明原因的膝关节疼痛(13%).髌骨问题包括髌骨脱位、半脱位、髌韧带撕裂、髌股关节疼痛等.结论 可以认为膝关节置换后翻修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假体松动是膝关节置换翻新的主要原因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42.
对37例女性张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腹腔镜Batch氏膀胱颈悬吊术。结果手术顺利,35例正常排尿,2例留置导管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后,7~10d症状缓解。随诊2~34个月,29例治愈,5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9%。提出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中、术后密切观察病情,保持会阴清洁,注意排尿情况,认真讲解术后复查时间及注意事项,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43.
本文分析91例6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的心电图 V_1导联上 P 波的终末电势(PTFv_1)由 V_1导联的负向 P 波深度×宽度求得,单位为 mm·s。正常值≥-0.03mm·s,本组 PTFv_1异常者共44例,占48.4%,与 AMI 病人的年龄、梗塞部位、面积扩大及泵衰竭的增重有很大关系。经过治疗,随着病情的好转 PTFv_1可恢复正常。因此,PTFv_1对老年 AMI 的预后判断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4.
45.
从加强医疗病房的重危患餐巾选取因呼吸衰竭而给予呼吸机支持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20例进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治疗,B组20例未行PN治疗。对通气/换气功能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pH、PaO_2、PaCO_2及HCO_3~-无明显差异;A组氧分压与吸入气氧浓度比值轻度降低,而肺泡-动脉氧压差及肺内分流明显升高。提示PN中的脂肪乳和高糖可能是导致呼吸功能改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6.
Molineux Graham; McCrea Clay; Yan Xiao Qiang; Kerzic Patrick; McNiece Ian 《Blood》1997,89(11):3998-4004
47.
选择性髂内动脉结扎与栓塞对盆腔血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旨在探讨选择性髂内动脉结扎与栓塞两种方法对盆腔血供的影响。方法:将两组犬在膀胱上动脉分支以下之髂内动脉分别行结扎与栓塞,对比观察两组膀胱创面出血、盆腔动脉造影及盆腔脏器组织学变化,以确定其盆腔脏器的血供情况。结果:①结扎组膀胱创面出血明显大于栓塞组;②结扎组髂内动脉侧支循环建立时间明显早于且数目多于栓塞组;③两组盆腔脏器均未见缺血坏死。结论:栓塞组阻断髂内动脉侧支循环的数目多于结扎组,故对盆腔血供的影响大于结扎组。避免髂内动脉阻断范围过广可减少盆腔脏器缺血坏死的机会。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几个问题:(1)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比率;(2)淋巴结微转移与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部位、分型、分期进行Log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微转移的主要因素;(3)探讨微转移的方式、顺序。方法对91例非小细胞肺癌清扫的肺门和隆突下淋巴结进行MCK(AEI/AE3)免疫组化标志检测微转移的存在。另外收集45例肺部良性病变手术时切除的肺门淋巴结45枚和Ⅱ期、Ⅲ期肺癌常规病理检查阳性的肺门淋巴结45枚进行MCK(AEI/AE3)免疫组化(SP法)标志,分别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结果45例肺部良性病变手术时切除的肺门淋巴结45枚进行MCK(AEI/AE3)免疫组化标志均为阴性;Ⅱ期和Ⅲ期常规病理检查阳性的肺门淋巴结45枚进行MCK(AEI/AE3)免疫组化标志均为阳性。91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总的微转移率为49%(45/91)。结论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中存在微转移;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率明显高于Ⅰa期;有必要对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术后化疗;肿瘤分期和分化程度是影响淋巴结微转移的主要因素;淋巴结微转移遵循肺门到纵隔的途径;腺癌存在跳跃式微转移。 相似文献
49.
异丙酚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异丙酚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MECT)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34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和硫喷妥钠组 ,每组 17例 ,每例完成 1个疗程 6次MECT治疗 ,每组完成 10 2人次治疗 (n =10 2 )。每次治疗时 ,异丙酚组给予异丙酚静脉麻醉 ,硫喷妥钠组给予硫喷妥钠静脉麻醉 ,全麻诱导后皆静注琥珀酰胆碱 ,待肌肉松弛后行MECT治疗。全程监测患者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脉搏 ,并观察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 ,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 :与硫喷妥钠组相比 ,异丙酚组自主呼吸恢复快 ,苏醒快 ,无咳嗽 ,呃逆 ,呕吐等不良反应 ,两组差异显著。而异丙酚组注射点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硫喷妥钠组。结论 :在MECT中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Radiologic and pathologic mani;estations of 30
peripheral pulmonary masses around l.5-3 cm in dia-
meter were compared to the pathologic basis of va-
cuole sign and small node sign on tomogram. Stati
stics of 100 conventional X-ray tomograms of peri-
pheral pulmonary masses about l-3 cm in diameter
suggested that the vacuole sign and small node sign,
more common in early peripheral lung cancer than
in tuberculoma, are valuable for differentiating early
peripheral lung cancer from tuberculom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