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09篇
  免费   5053篇
  国内免费   2381篇
耳鼻咽喉   417篇
儿科学   865篇
妇产科学   374篇
基础医学   2761篇
口腔科学   920篇
临床医学   5485篇
内科学   3625篇
皮肤病学   503篇
神经病学   1121篇
特种医学   1800篇
外科学   3691篇
综合类   12948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5388篇
眼科学   434篇
药学   5543篇
  71篇
中国医学   5122篇
肿瘤学   2167篇
  2025年   14篇
  2024年   699篇
  2023年   804篇
  2022年   1685篇
  2021年   2098篇
  2020年   1843篇
  2019年   1077篇
  2018年   1015篇
  2017年   1316篇
  2016年   1017篇
  2015年   1795篇
  2014年   2463篇
  2013年   2853篇
  2012年   4138篇
  2011年   4346篇
  2010年   3897篇
  2009年   3506篇
  2008年   3518篇
  2007年   3345篇
  2006年   3003篇
  2005年   2422篇
  2004年   1633篇
  2003年   1289篇
  2002年   965篇
  2001年   925篇
  2000年   686篇
  1999年   311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0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10篇
  1962年   5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5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1986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了首个单抗药物。30多年来,抗体药物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截至2019年12月,获得FDA批准上市的单抗药物达79种,用于治疗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病等多种疾病。人源抗体具有特异性强、不良反应小的优点,已经成为新药开发的主流,全球销售额排名前十的药物中,人源抗体药物占据了半壁江山。本文着重对近年来抗体药物研发技术进展,包括抗体人源化、噬菌体展示、转基因小鼠、单细胞PCR等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942.
黄月  冯肖肖  朱梅 《西部医学》2020,32(4):567-571
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对2型糖尿病胫神经形态学及硬度改变的评估价值。方法 利用高频超声与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检测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4例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n=39)、不伴周围神经病变(n=35)]及同期健康体检者(n=32)的双侧胫神经行高频超声探查及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胫神经横截面积、杨氏模量最大值和平均值,再分别绘制ROC曲线,对比神经横截面积、杨氏模量最大值和平均值的诊断价值并计算最佳诊断界值。 结果 横截面积、杨氏模量最大值和平均值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7、0.878、0.872,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0.19cm 2、60.6KPa、54.5Kpa。结论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能量化神经硬度改变,从而评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43.
冯方  刘英  彭毅  张晗 《西部医学》2020,32(6):845-848
目的 探讨膝骨美节炎(KOA)患者美节滑液中IL 17的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KOA 提供新思路及新方法。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南充市中心医院康复科收治的15。例膝骨美节炎患者作 为实验组,同时纳入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釆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膝关节的疼痛程度,采用膝关 节学会评分系统(KSS)评价膝关节的功能及采用Kellgren Lawrence (KL)分级系统评价膝关节X线严重程度,通过 ELISA试验检测两组膝关节滑液中IL17的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KOA患者关节滑液中IL 17水平与膝关节 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及X线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关节滑液中IL17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 IL 17水平在滕美节炎KL分级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 05)。IL 17的水平与膝关节VAS评分呈正相关 (P=0. 914,P<0.01),IL 17的水平与KSS呈负相关(P=—0. 847,P<0. 01), IL 17的水平与KL分级无相关性(r = 0.050,P= 0.545)。结论 IL 17可反应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程度及功能损伤程度,但不能反映疾病的X线严重程度。 IL 17可作为一个生化指标反应膝关节炎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临床通过减少关节滑液中IL 17,可能会减轻膝骨关 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44.
目的 分析血清microRNA-34a(mir-34a)、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水平与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另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斑块形成组及斑块未形成组(其中又分为不稳定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并检测各组血清mir-34a、Sirt1水平。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mir-34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Sir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斑块形成组血清mir-34a水平显著高于斑块未形成组,血清Sirt1水平显著低于斑块未形成组(P<0.05);血清mir-34a水平预测斑块形成的AUC值为0.913,敏感度及特异度为82.90%、85.70%;血清Sirt1水平预测斑块形成的AUC值为0.874,敏感度及特异度为71.40%、91.50%;不稳定斑块组血清mir-34a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血清Sirt1水平显著低于稳定斑块组(P<0.05);血清mir-34a水平预测斑块稳定性的AUC值为0.767,敏感度及特异度为51.00%、90.90%;血清Sirt1水平预测斑块稳定性的AUC值为0.756,敏感度及特异度为57.60%、87.80%。结论 血清mir-34a、Sirt1水平异常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其稳定性密切相关,可将其作为脑梗死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945.
目的 探讨祛风活络丸与制香片联合应用治疗骨关节炎是否具有临床协同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5月我院诊治的骨关节炎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祛风活络丸组、制香片组、祛风活络丸/制香片联合应用组和硫酸氨基葡萄糖组,每组各40例,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与统计,观察各组X 线片和核磁共振表现、WOMAC骨关节炎指数和Lequesne疼痛与功能指数;并采用金正均法计算q值,评价祛风活络丸/制香片联合应用是否具有协同作用。结果 与单独给药组比较,祛风活络丸/制香片联合给药组患者X线片结果显示关节间隙狭窄减轻,骨赘减少,KL分级降低,MRI结果显示关节囊积液和水肿减少,软骨缺损减轻,Recht分级降低;WOMAC骨关节炎指数(P<0.05)和Lequesne疼痛与功能指数显著降低(P<0.01);采用金正均法计算q值(q=125),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同时,与硫酸氨基葡萄糖相比,联合用药组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更少(P<0.05)。结论 祛风活络丸与制香片联合应用治疗骨关节炎临床疗效优于单独给药,具有协同作用,与硫酸氨基葡萄糖疗效相当且副作用更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6.
目的探讨扶正祛邪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扶正祛邪组和抗生素组,每组14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气管内滴注弹性蛋白酶和细菌建立COPD稳定期大鼠模型。造模后对照组、模型组采用灭菌生理盐水2ml灌胃;扶正祛邪组给予扶正祛邪方0.95g/(kg·d)灌胃,各组均每日1次,连续1个月;抗生素组给予盐酸莫西沙星片40mg/(kg·d)灌胃,每天1次,连续3天,每周重复1次,共4次。治疗前后分别观察肺组织病理、肺组织细菌菌落计数,检测大鼠血清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β防御素-2(hBD-2)含量。结果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镜下可见支气管上皮细胞部分变形坏死,部分脱落,肺泡腔增大,肺泡壁变薄,周围多处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各药物干预组镜下均见不同程度肺泡结构紊乱,肺泡腔增大,肺泡壁变薄,肺泡融合,周围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治疗前后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匀浆未分离出细菌,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均不同程度分离出细菌,且各治疗组细菌菌落计数较本组治疗前有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给药前后血清中TLR4、NF-κB、hBD-2均明显升高(P<0.05);扶正祛邪组、抗生素组给药前血清中TLR4、NF-κB、hBD-2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给药后血清中TLR4、NF-κB、hBD-2含量较模型组给药后及本组给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扶正祛邪方治疗COPD稳定期可能是通过调节TLR4/NF-κB/hBD-2信号转导通路,调节免疫炎症反应,相对提高下呼吸道细菌负荷阈值,进而减轻病原体的损害。  相似文献   
947.
《黄帝内经》首创\"大气\"之名,最早阐述了大气的来源、部位、生理与病理特性;张仲景沿用继承了《黄帝内经》\"大气\"一词,对后世医家继续深入研究大气起到了推动作用。喻嘉言首创\"胸中大气\"名称,为张锡纯系统研究胸中大气说提供了前提和依据。张锡纯首创\"胸中大气下陷\"学说,并系统地阐释了胸中大气和胸中大气下陷,标志着胸中大气及其下陷学说的完善成熟。\"胸中大气\"及\"胸中大气下陷\"学说孕于《黄帝内经》,育于张仲景与喻嘉言,完善成熟于张锡纯。  相似文献   
948.
目的:观察艾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Toll样受体4(TLR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和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ASP)组。采用隔药灸天枢和气海穴及SASP灌胃进行干预。干预结束后,应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病理学变化,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法和FQ-PCR法检测大鼠结肠TLR4和TNF-α蛋白及其mRNA表达。结果:造模大鼠存在结肠组织病理学损伤,隔药灸组和SASP组大鼠结肠病理学与模型组相比均有一定的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TLR4和TNF-α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经隔药灸和SASP干预后,大鼠结肠TLR4和TNF-α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TLR4、TNF-α可能在溃疡性结肠炎中发挥炎症损伤作用,隔药灸能下调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TLR4和TNF-α的表达,提示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 TLR4和TNF-α表达介导的级联反应达到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949.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与新辅助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61例初发需行新辅助化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其中肝郁痰凝证120例,冲任失调证38例,正虚毒炽证3例。所有患者接受26周期ET方案新辅助化疗,化疗结束2周内行手术治疗,术后常规评估病理疗效并检测肿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g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表达情况,对不同证型患者病理疗效及无疾病生存时间(DFS)进行比较。结果肝郁痰凝证患者ER阳性率为64.1%,高于冲任失调证患者的44.7%(P=0.035),两个证型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PgR和HER2状态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痰凝证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为16.7%,明显低于冲任失调证患者的31.6%(P=0.046)。肝郁痰凝证患者的DFS长于冲任失调证患者(P=0.034),在ER阳性患者中肝郁痰凝证患者的DFS也长于冲任失调证患者(P<0.05)。结论乳腺癌肝郁痰凝证患者的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率低,但DFS高,其分子机制可能与ER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950.
目的评价芳香中药外敷缓解癌痛的疗效。方法将30只裸鼠通过股骨内注射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建立肺癌骨转移癌痛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中药外敷组、扶他林组、模型组,每组10只,另设假手术组10只。中药外敷组给予芳香外敷方0.5g/(kg·d)外敷,扶他林组给予扶他林0.1g/(kg·d)局部涂抹,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涂擦生理盐水0.5ml/只,各组外敷至少持续6h,每日1次。治疗前后观察各组大鼠机械痛觉超敏实验的缩足反应百分率和热刺激痛阈值。结果治疗前后模型组缩足反应百分率均较假手术组升高,而热刺激痛阈值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与扶他林组和模型组比较,中药外敷组缩足反应百分率明显降低,而热刺激痛阈值明显升高(P<0.01)。结论芳香外敷方能缓解肺癌骨转移小鼠癌痛行为,且疗效优于扶他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