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777篇 |
免费 | 3073篇 |
国内免费 | 152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17篇 |
儿科学 | 433篇 |
妇产科学 | 111篇 |
基础医学 | 1732篇 |
口腔科学 | 512篇 |
临床医学 | 3378篇 |
内科学 | 2661篇 |
皮肤病学 | 455篇 |
神经病学 | 565篇 |
特种医学 | 944篇 |
外科学 | 2570篇 |
综合类 | 8194篇 |
现状与发展 | 4篇 |
预防医学 | 3489篇 |
眼科学 | 288篇 |
药学 | 3733篇 |
30篇 | |
中国医学 | 3041篇 |
肿瘤学 | 101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398篇 |
2023年 | 458篇 |
2022年 | 888篇 |
2021年 | 1030篇 |
2020年 | 968篇 |
2019年 | 537篇 |
2018年 | 567篇 |
2017年 | 763篇 |
2016年 | 555篇 |
2015年 | 1046篇 |
2014年 | 1423篇 |
2013年 | 1841篇 |
2012年 | 2515篇 |
2011年 | 2769篇 |
2010年 | 2754篇 |
2009年 | 2379篇 |
2008年 | 2451篇 |
2007年 | 2280篇 |
2006年 | 2044篇 |
2005年 | 1571篇 |
2004年 | 1087篇 |
2003年 | 859篇 |
2002年 | 631篇 |
2001年 | 636篇 |
2000年 | 440篇 |
1999年 | 152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8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7篇 |
1965年 | 4篇 |
1964年 | 10篇 |
1963年 | 4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9篇 |
1956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方铁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62-65
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得医学人文精神在医疗服务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医学人文教育也因此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在分析国内外医学人文教育的基础上就我国建立可持续的医学人文教育模式?提高医学人文教育效果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82.
目的检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血清和腹水中内毒素(Endotoxin,ETX)水平,探讨其与腹水形成的内在联系。方法按照一定标准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对照组)10例、肝炎性和酒精性肝硬化腹水患者80例,包含无明显感染症状的腹水(SA组)50例和有自发性腹膜炎腹水患者(SBP组)30例。按照不同时间段抽取各组患者的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和腹水标本进行内毒素含量检测和腹水细菌培养。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各组间内毒素含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前50例SA组患者血清、腹水内毒素值分别为(0.108±0.034)U/L、(26.1±3.2)U/L,30例SBP组患者血清、腹水内毒素值为(0.418±0.044)U/L、(1286.1±98.3)U/L。统计结果显示腹水患者的血清内毒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0.025±0.004)U/L(F=201.04,P<0.001);SBP组患者的腹水内毒素值较SA组患者高(t=12.78,P<0.001),不同时间段内毒素水平与腹水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r=7.12,P<0.05)。腹水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30%,隐匿性感染确实存在于肝硬化腹水患者。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内毒素升高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隐匿性感染确实存在于无感染症状的腹水患者中。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建立一个检测培养MDCK细胞内MutT同源蛋白1(MTH1)基因表达的半定量RT-PCR体系。方法细胞培养后提取总RNA,经优化RT-PCR反应检测细胞内MTH1基因的表达量。条带经ScionImmage软件分析并与内参基因GAPDH相比,对体系的准确性、重复性和灵敏度进行分析,然后运用本体系检测流感病毒感染后MDCK细胞内MTH1的表达。结果扩增产物经测序分析证实与GenBank中该细胞的MTH1基因序列一致;灵敏度检测发现最低可从50ng总RNA中检出目的基因的表达;重复性测定发现,MDCK细胞MTH1与GAPDH灰度值比值的均值为(2.02±0.09,n=10),CV值为4.31%。结论本方法的准确性、重复性和灵敏度均较好,可用于半定量检测培养细胞尤其是MDCK细胞内MTH1 mRNA表达量。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安心颗粒对家兔实验性血脂紊乱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食饵性血脂紊乱新西兰家兔为模型,以脂必妥片为对照药,观察安心颗粒对血脂、主动脉超微结构的影响.将32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脂必妥片组、安心颗粒组等4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加脂必妥片、高脂饲料加安心颗粒.10周后,测定各组动物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水平,同时用电镜观察主动脉超微结构.结果:安心颗粒可以显著降低血脂紊乱新西兰兔血清TC、TG、LDL-C、ApoB水平;电镜下主动脉超微结构观察显示:安心颗粒组主动脉硬化病变较模型组和脂必妥片组轻,血管内皮细胞质内偶见小脂滴空泡,各种细胞器存在,内弹力膜存在,中层平滑肌细胞质内无脂滴空泡.结论:安心颗粒能调节兔的血脂代谢,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在探测宫颈癌术后复发病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仪器为Siemens Biograph Sensation 16 PET/CT.56例病理证实宫颈癌患者,禁食4~6h,静脉注射18F-FDG 60min后进行PET/CT检查,采集方式为3D模式.由放射学与核医学各一位医生对其图像进行判定,与同期CT、SCC比较,并与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比较判断其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经过病理和随访观察56例患者中有33例发生复发或(和)转移,18F-FDG PET/CT对复发性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3.1%(27/29)、88.9%(24/27)、90.0%(27/30)、92.3%(24/26)和91.1%(51/56)、CT分别为69.7%(23/33)、82.6%(19/23)、85.2%(23127)、65.5%(19/29)和75.5%(42/56);SCC诊断效能分别为80.6%(25/31)、92.0%(23125)、92.6%(25/27)、79.3%(23/29)和85.7%(48/56).结论 PET/CT显像对宫颈癌复发的检测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特别是术后患者SCC升高的情况下,18F-FDG PET/CT有助于探测隐匿性复发或转移病灶,指导进一步的治疗.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对抗结核药所致重型药物性肝炎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60例抗结核药物所致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n=28),两组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甲泼尼龙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胆红素水平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短疗程甲泼尼龙的应用可提高抗结核药物所致重型肝炎患者救治的成功率。如严格把握糖皮质激素应用指征及治疗时机,其临床应用是较为安全的。 相似文献
88.
经不同手术径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鳞癌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经左胸与右胸手术径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鳞癌的疗效,探讨合理的胸中下段食管鳞癌手术径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到2007年12月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20例食管中下段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胸径路和右胸径路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除率、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情况以及生存率。结果左胸径路组和右胸径路组患者手术切除率分别为91.7%(55/60)和95.0%(57/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胸径路组平均每例淋巴结清扫数和转移淋巴结数分别为4.60枚和0.57枚,显著低于右胸径路组的8.32枚和1.33枚(均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7%(16/60)和31.7%(19/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局部复发率分别为43.3%(26/60)和23.3%(1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远处转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3%(41/60)比56.7%(34/60),P〉0.05]。左胸径路组术后5年生存率为21.7%,明显低于右胸径路组(36.7%,P〈0.05)。结论右胸径路与左胸径路对胸中下段食管鳞癌的手术切除率相似.但右胸径路更易于进行系统性的纵隔淋巴结清扫.有助于减少局部复发、提高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介绍一种安全处理危险区骨骼肌肉系统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骶2脊索瘤先施行前路经腹结扎双侧髂内动脉,然后再切除肿瘤,可减少出血。对腹股沟区或腘窝区较大肿瘤与股、腘大血管及神经紧密粘连者,先从肿瘤远近端血管、神经正常部分解剖出血管神经,再向病变区解剖,容易完整切除肿瘤。对锁骨上区肿瘤,先截除一段锁骨,然后从肿瘤远近端正常锁骨下动、静脉及臂丛神经处,向肿瘤部游离并保护好胸膜,可较安全地切除肿瘤。而对于腓骨头、颈及其周围部肿瘤,先解剖出腓总神经及其各肌支,尽可能保留肌支。结果:11例危险区(紧邻大血管、神经区域)良性或低度恶性骨骼肌肉系统肿瘤,采用先从肿瘤远近端正常血管、神经处游离出神经、血管,再向肿瘤部解剖,均顺利解剖出大血管及神经,并完整切除肿瘤。所有病例无复发,亦无肢体功能障碍。结论:对紧邻重要血管及神经的较大良性或低度恶性骨骼肌肉系统肿瘤,先从正常段血管、神经向肿瘤部解剖游离,既可彻底切除肿瘤,又可避免损伤血管、神经引起肢体功能障碍,是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