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27篇
  免费   5155篇
  国内免费   3071篇
耳鼻咽喉   351篇
儿科学   586篇
妇产科学   441篇
基础医学   4798篇
口腔科学   747篇
临床医学   5588篇
内科学   5850篇
皮肤病学   400篇
神经病学   2332篇
特种医学   16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3785篇
综合类   8237篇
现状与发展   12篇
一般理论   5篇
预防医学   3221篇
眼科学   1390篇
药学   4764篇
  52篇
中国医学   3180篇
肿瘤学   3104篇
  2024年   235篇
  2023年   782篇
  2022年   1800篇
  2021年   2576篇
  2020年   2004篇
  2019年   1659篇
  2018年   1614篇
  2017年   1494篇
  2016年   1394篇
  2015年   1977篇
  2014年   2611篇
  2013年   2278篇
  2012年   3211篇
  2011年   3418篇
  2010年   2249篇
  2009年   1854篇
  2008年   2265篇
  2007年   2105篇
  2006年   2167篇
  2005年   1871篇
  2004年   1364篇
  2003年   1534篇
  2002年   1295篇
  2001年   1002篇
  2000年   983篇
  1999年   821篇
  1998年   502篇
  1997年   528篇
  1996年   382篇
  1995年   356篇
  1994年   303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254篇
  1991年   195篇
  1990年   159篇
  1989年   137篇
  1988年   135篇
  1987年   119篇
  1986年   118篇
  1985年   93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6篇
  1979年   37篇
  1974年   35篇
  1973年   27篇
  1969年   31篇
  1967年   29篇
  1966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中IFN γ、L Arg及L NNA对NO合成的影响及NO抗旋毛虫的作用。 方法 分离、纯化长爪沙鼠腹腔巨噬细胞 ,置RPMI16 4 0培养液中培养。设IFN γ组、L Arg组、L NNA组和对照组 ,每个实验组又分 5个不同的浓度组。分别向含有巨噬细胞的培养瓶中加入不同浓度的IFN γ、L Arg及L NNA进行体外培养。培养 2 4h后 ,用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培养液中的NO含量。将旋毛虫幼虫分别加入上述培养体系中进行体外培养 ,观察旋毛虫幼虫的活动及损伤。结果 ①体外培养中 ,激活的巨噬细胞能产生NO ,IFN γ和L Arg能促进NO的合成 ,L NNA则能抑制NO的合成 ,这种促进或抑制NO合成的作用均具有剂量依赖性 ,剂量越高作用越明显。②加入旋毛虫幼虫后 ,在IFN γ和L Arg培养体系中 ,随着NO浓度的升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 ,对虫体的抑制及杀伤作用越来越明显 ,导致其活动度减弱 ,虫体破裂 ,最终死亡 ;在L NNA培养体系中 ,L NNA浓度越高 ,对虫体的影响越小。结论 ①体外培养中 ,通过激活的巨噬细胞 ,IFN γ和L Arg能促进NO的合成 ,给予L NNA则能抑制NO的合成。②NO对旋毛虫幼虫有抑制及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42.
用常压液相炭化法制备中间相沥青,并用熔融法检验中间相沥青的可纺性,研究了汽油裂解残油和催化裂化重柴油参混比的不同对中间相沥青的制备速率,产率,中间相含量,显微结构以及可纺性的影响,指出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构建大鼠MMP1 3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 将MMP1 3cDNA目的片段插入腺病毒柯氏质粒中 ,再将此质粒与腺病毒DNA末端蛋白复合物共转染 2 93细胞 ,通过同源重组构建MMP1 3 重组腺病毒载体。结果 MMP1 3 重组腺病毒载体经PCR鉴定正确 ,包装纯化后 ,检测病毒滴度为 4× 1 0 9PFU/ml。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RatMMP1 3 重组腺病毒载体 ,为下一步行MMP 1 3转基因治疗低顺应性膀胱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44.
沙利度胺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沙利度胺对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肝癌移植性模型。观察沙利度胺对实体型和腹水型肿瘤的治疗作用。结果沙利度胺按每日200mg/kg连续给药10d,能明显抑制肝癌实体型肿瘤的生长,不降低小鼠血细胞数及淋巴细胞增殖;对腹水型肿瘤小鼠虽无明显生命延长作用,但沙利度胺与阿霉素联合用药对肝癌实体型及腹水型均有协调抗肿瘤作用,且可阻止阿霉素造成的小鼠血细胞减少、免疫功能降低。沙利度胺日剂量200mg/kg能明显增加肿瘤组织坏死,促进肿瘤组织边缘淋巴细胞侵润。结论沙利度胺对小鼠肝癌有确切治疗作用,与阿霉素联合用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5.
膀胱肿瘤2350例临床病理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膀胱肿瘤的发病现状、总体趋势和病理特点.方法 整理1980-2007年2350例膀胱肿瘤病理档案,分为1980-1989、1990-1999和2000-2007年3个时间段.应用SPSS 13.0软件分析3时间段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组织学类型间的关系.结果 2350例膀胱肿瘤中男1854例,女496例.良性92例,恶性2258例,膀胱恶性肿瘤的发病人数逐年上升.发病高峰年龄从50~69岁推迟到60~79岁.1980-1989、1990-1999和2000-2007年3个时间段中男、女恶性肿瘤病例数分别为524例和113例(4.64:11 00)、589例和164例(3.59:1.00)、675例和193例(3.50:1.00),男性约为女性的3.80倍;3时间段男性发生膀胱尿路上皮癌年龄分别为(57.5±11.7)、(62.6±12.3)、(65.9±11.3)岁,女性分别为(58.7±13.6)、(60.7±12.1)、(65.8±12.0)岁,男女各年龄段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发生鳞状细胞癌、尿路上皮癌和腺癌年龄分别为(68.05±9.7)、(59.85±14.1)、(63.4±9.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46.
47.
杜武成  李夏 《护理研究》2005,19(18):1682-1683
我院是一所独立设置的成人医学高等学校.为促进学院整体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学院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教学质量,使学院各项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2000年开始,根据学院工作重点和各部门工作的实际情况,我校实行了部门工作年度考核评估.在评估考核工作中,注重采用了激励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学院整体工作水平和管理干部的质量意识,取得了较好的实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8.
49.
儿童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方法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总结儿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随访和并发症处理的经验。方法(1)对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儿童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1周,1、3、6、12个月及此后每年均进行随访,随访时行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起搏器参数和起搏阈值进行检测。(2)对随诊中出现的6例并发症(其中囊袋感染2例、固定胶套磨破皮肤感染2例、绝缘层破损1例、重度三尖瓣反流1例)分别进行处理。结果对27例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儿童进行7个月~8年随访,平均(5.2±1.5)年;其中6例并发症经处理后,感知和起搏功能良好,随访6个月~5年无异常。结论(1)儿童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尽量采用生理性起搏;(2)心外膜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少,适合超声心动图显示锁骨下静脉内径小于5 mm的患儿;(3)心内膜植入时要注意儿童的心脏结构和生长发育特点。  相似文献   
50.
A 16-year-old boy, the only affected member of the family, noticed early onset contracture of the elbows, and developed slowly progressive humeroperoneal weakness and atrophy, and bilateral equinus. The severe restriction of the forward flexion of the neck and thoracolumbar spine, resembled a rigid spine syndrome. An electrocardiogram showed atrioventricular conduction abnormalities. Muscle biopsy was consistent with mild myopathy. The overall conventional findings of a detailed electromyographic study in the limbs and erector trunci muscles, as well as the results of conduction velocity, automatic analysis of the voluntary pattern and single fiber electromyography studies were consistent with myopathy, although some atypical findings were found. The controversy about neurogenic and myopathic features in Emery-Dreifuss disease is discussed. The unspecific value of the flexion limitation of the spine, and the uncertain nosological position of the rigid spine syndrome are also comm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