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82篇
  免费   3360篇
  国内免费   1841篇
耳鼻咽喉   244篇
儿科学   730篇
妇产科学   195篇
基础医学   1851篇
口腔科学   511篇
临床医学   3693篇
内科学   2656篇
皮肤病学   339篇
神经病学   689篇
特种医学   1257篇
外科学   2467篇
综合类   9004篇
现状与发展   12篇
预防医学   3474篇
眼科学   409篇
药学   4013篇
  63篇
中国医学   3688篇
肿瘤学   1288篇
  2024年   138篇
  2023年   421篇
  2022年   1098篇
  2021年   1393篇
  2020年   1243篇
  2019年   658篇
  2018年   695篇
  2017年   958篇
  2016年   625篇
  2015年   1265篇
  2014年   1618篇
  2013年   2095篇
  2012年   2957篇
  2011年   3174篇
  2010年   2830篇
  2009年   2415篇
  2008年   2479篇
  2007年   2428篇
  2006年   2116篇
  2005年   1564篇
  2004年   1109篇
  2003年   905篇
  2002年   711篇
  2001年   619篇
  2000年   451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19篇
  1957年   28篇
  1956年   25篇
  1955年   15篇
  1954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恶性和非恶性肿瘤患者正常组织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区别。 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对 2 37例恶性肿瘤患者和 148例非恶性肿瘤患者正常组织细胞的DNA含量进行了检测 ,并对二者的DNA指数 (DI)、DNA倍体类型、细胞程序性死亡水平 (Apo)和增殖活性 (SPF)做了对比分析。 结果 :2 37例恶性肿瘤患者正常组织的DI值为1.0 8± 0 .2 3,DNA异倍体检出率为 18.99% ;148例非恶性肿瘤患者正常组织的DI值为 1.0 0± 0 ,DNA倍体类型均为二倍体。恶性肿瘤患者正常组织的Apo和SPF均显著高于非恶性肿瘤患者正常组织 (P <0 .0 5 )。即使剔除DNA异倍体病例 ,其Apo和SPF仍显著高于非恶性肿瘤患者的正常组织 (P <0 .0 5和P <0 .0 1)。 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癌旁远处组织DNA二倍体细胞的Apo和SPF显著高于非恶性肿瘤正常组织 ,不能真正代表正常组织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获得SENV-D亚型ORF1-C端蛋白基因序列,并进行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及诊断、治疗应用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法从SENV阳性血清中获得SENV-DORF1C端基因,测序验证后,构建了pQE30-SENV-D重组表达质粒,并经过转化E.coli M15,IPTG诱导表达,Western blot分析表达结果.结果:获得了正确序列的SENV-D亚型ORF1-C端蛋白基因序列,表达出Mr约为38×103的蛋白.表达蛋白能与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结合,发生抗原抗体反应.结论:成功获得并表达了SENV-D-ORF1-C端蛋白,并经Western blot印迹法证实能与阳性血清中的抗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有可能用于检测SENV-D抗体.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有助于疫情监测及早期发现感染者的抗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线粒体呼吸链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活性异常在老年性聋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老年性聋大鼠耳蜗COX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老年性聋大鼠耳蜗中COX活性降低.结论:耳蜗组织中COX活性降低在老年性聋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2月~2000年2月我院接受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120例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在183处病变共置入支架125只。在未经介入性治疗的病变置入支架(De novo stenting)101只,PTCA结果不理想(suboptimal)置入支架19只,2例PTCA并发夹层,濒临闭塞时紧急置入支架(Bail-out stenting)2只,在再狭窄病变置入支架3只。置入支架平均直径3.00±0.69mm,平均长度18.15±10.26mm。手术即刻成功率98.4%,主要并发症率为1.6%((2例AMI)。结论: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技术,其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5.
超选择眼动脉插管局部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超选择眼动脉插管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疗效。方法 经股动脉或颈动脉插管 ,应用微导管技术将导管插入眼动脉局部溶栓治疗 12例中央动脉血栓形成致视力障碍患者。结果 治疗后 ,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 ,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结论 正确诊断 ,早期应用超选择局部溶栓、扩血管并尽可能应用较大剂量溶栓药物 ,可能比其他治疗方法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6.
原钒酸钠对Ⅱ型糖尿病的降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观察原钒酸钠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方法 用高脂饲料灌胃正常大鼠 ,引起肥胖 ,测定血中游离脂肪酸浓度。同时应用正糖钳技术检测胰岛素抗性 ,对产生胰岛素抵抗的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菌素 (5 5mg·kg-1) ,然后筛选空腹血糖值大于 11 1mmol·L-1大鼠为糖尿病模型组。连续灌胃原钒酸钠 7d后 ,测定空腹血糖值。结果 ①大鼠喂食高脂饲料后 ,正糖钳实验中维持血糖稳态所需胰岛素量增多 ,为 (0 5 4± 0 0 2 )U·min-1,高于正常组 (P <0 0 1) ;同时血中游离脂肪酸浓度增加 ,从正常 (0 4 6 9±0 0 4 7)mmol·L-1至 (1 5 32± 0 2 91)mmol·L-1(P <0 0 1) ;②原钒酸钠对正常大鼠的血糖值无影响 ,而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值及糖耐量曲线下面积有降低作用 (P <0 0 5 )。结论 实验结果证明了原钒酸钠可以明显降低Ⅱ型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值 ,并且对糖耐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穹隆-海马伞切断对大鼠脑内Trk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穹隆 海马伞切断对大鼠脑内不同部位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②方法 成年健康雌性Wistar大鼠 10只 ,随机分为穹隆 海马伞切断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两组大鼠均常规取海马CA1区、皮质区、杏仁复合体区、基底前脑Meynert核等部位脑组织与假手术组比较TrkA阳性细胞表达情况。③结果 假手术组大脑各观察区有基础水平的TrkA表达。模型组大脑海马CA1区、大脑皮质区、杏仁复合体区以及Meynert核区TrkA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 (t=3.94 4~ 8.4 4 2 ,P <0 .0 5 )。 ④结论 穹隆 海马伞切断可致大鼠脑内多部位TrkA表达减少 ,其可能是导致认知和情绪损伤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8.
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对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接受选择性冠脉搭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10例(A组)为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组,另10例(B组)为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组,围术期48h内监测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的改变。结果:两组无住院死亡,心梗和急性肾功能不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组尿白蛋白、α1-微球蛋白和NAG较体外循环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组较传统体外循环冠脉搭桥组明显减轻对肾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应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I-FISH)检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核心结合因子(CBF)受累的染色体异常情况并对治疗后患者的微小残留病(MRD)进行监测,同时对I-FISH与常规染色体G显带的灵敏度进行比较。方法在骨髓形态学初筛的基础上,应用常规染色体G显带技术对1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进行核型分析,应用I-FISH对患者可能受累的CBF相关靶基因进行检测,其中7例患者治疗后进行了MRD监测。结果(1)正常对照组中,CYTOCELL公司提供的3种探针(AML1/ETO易位探针、MYH11基因断裂点双色探针和ETV6/AML1易位探针)的正常分界值分别为4.13%、1.95%和2.12%。(2)常规染色体G显带分析,15例患者中有6例伴有潜在累及CBF基因的染色体异常,其中8例AML-M2中5例伴t(8;21),2例AML-M4EO中1例伴inv(16),5例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未检出相应的异常。I-FISH检测15例患者发现有12例累及CBF基因,其中8例AML-M2患者均为AML1/ETO融合基因(+),2例AML-M4EO病人CBFβ/MYH11融合基因均为(+),5例儿童B-ALL中2例ETV6/AML融合基因(+)。(3)3例AML-M2患者中2例MRD阳性;2例M4E0患者治疗后MRD监测结果均阴性;2例B-ALL患者1例阴性,1例阳性。结论I-FISH较常规染色体G显带技术能够更灵敏地检测出累及CBF的急性白血病,在初诊时联合应用这两种  相似文献   
110.
隐性脊柱裂排尿功能异常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伴有排尿功能障碍的隐性脊柱裂患者临床特征。方法:总结41例有明显排尿功能障碍的隐性脊柱裂患者临床资料。以18岁为界,将患者分为儿童组和成人组,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检查,除4例儿童外,均接受普通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儿童组发病高峰年龄在1~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原发性遗尿,部分伴有尿频、尿急及轻度急迫性尿失禁现象;成人组发病高峰年龄在18~2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前踌躇、排尿困难、遗尿等。结论:隐性脊柱裂患者常有排尿功能异常表现,出现症状的高峰时间为出生后及青春发育期后。X线、CT、MRI和尿流动力学等检查在隐性脊柱裂排尿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中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