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62篇
  免费   3060篇
  国内免费   2262篇
耳鼻咽喉   254篇
儿科学   577篇
妇产科学   178篇
基础医学   1796篇
口腔科学   679篇
临床医学   3954篇
内科学   2498篇
皮肤病学   238篇
神经病学   706篇
特种医学   1266篇
外科学   3084篇
综合类   8568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3541篇
眼科学   312篇
药学   4054篇
  52篇
中国医学   3165篇
肿瘤学   1254篇
  2024年   141篇
  2023年   429篇
  2022年   1017篇
  2021年   1217篇
  2020年   1117篇
  2019年   527篇
  2018年   588篇
  2017年   876篇
  2016年   727篇
  2015年   1240篇
  2014年   1570篇
  2013年   2046篇
  2012年   2952篇
  2011年   3072篇
  2010年   2732篇
  2009年   2488篇
  2008年   2529篇
  2007年   2459篇
  2006年   2219篇
  2005年   1594篇
  2004年   1192篇
  2003年   995篇
  2002年   738篇
  2001年   748篇
  2000年   534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p21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小管上皮细胞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p21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肾小管上皮细胞演变的影响。方法 选择低龄(2个月龄)和高龄(12个月龄)p21(+/+)和p21(-/-)鼠,建立左肾IRI模型。于IRI后0、1、3、7d及1、3、6个月光镜下观察肾小管组织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活力,末端脱氧核糖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刻标记技术(TUNEL)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结果 IRI后0d,肾小管以坏死为主,高龄鼠比低龄鼠严重、p21(-/-)鼠比p21(+/+)鼠严重(P均〈0.05)。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在IRI 1d后出现,7d达高峰,且高龄鼠比低龄鼠明显、p21(-/-)鼠比p21(+/+)鼠明显(P均d0.05)。低龄鼠IRI后1个月出现SA—β-gal染色阳性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而对侧肾此时未见衰老细胞,3和6个月时衰老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显著增多,且p21(+/+)鼠比p21(-/-)鼠明显(P〈0.05);p21(+/+)高龄鼠IRI后0d双肾即可见大量的SA-β-gal染色阳性肾小管上皮细胞,且较p21(-/-)鼠显著增多(P〈O.05),但1d后,p21(+/+)和p21(-/-)鼠IRI肾衰老细胞均明显减少(P均〈0.05),1个月后又呈进行性增加,且p21(+/+)鼠始终比p21(-/-)鼠严重。高龄和低龄p21(+/+)鼠PCNA阳性染色细胞出现的几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低龄鼠细胞增殖能力要强于高龄鼠;而p21(-/-)鼠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强于p21(+/+)鼠,低龄鼠更为显著(P均〈0.05)。对高龄鼠IRI后1d细胞衰老和凋亡进行相关分析显示,二者呈显著负相关Cp21(+/+)鼠:r=-0.82,P〈0.001,p21(-/-)鼠:r=-0.76,P〈0.0013。结论 ①IRI可促进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衰老的进程;②已经进入衰老状态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在遭受IRI刺激后,更易走向死亡[坏死和(或)凋亡];③p21在IRI所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演变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谷氨酸诱导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传代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融合达90%时更换培养基,继续培养24h,收集细胞培养液即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培养新生Wistar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第8d随机分为对照组、谷氨酸损伤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处理组。采用台盼蓝染色计算神经元存活率,同时用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镜技术检测各组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谷氨酸(0.8mmol/L)可诱导细胞凋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处理组较谷氨酸损伤组细胞成活率明显升高(P〈0.001);流式细胞仪检测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01);而电镜检测发现对照组无明显的凋亡细胞,谷氦酸组有典型凋亡神经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处理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谷氨酸神经元毒性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33.
Atlas钛缆固定上颈椎的解剖与临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的形态学特征, 以更为安全、方便地开展颈后路寰枢椎Atlas钛缆固定术。方法: 观察 100套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的形态学特点并进行解剖学测量, 设计引导钛缆穿绕的特殊的器械, 并应用于 17例上颈椎损伤患者的手术操作。结果:(1) 寰椎后弓较纤弱, 横截面呈扇形, 内侧面从后上方向内下方倾斜; 枢椎椎板较粗大, 上窄下宽, 内侧面基本垂直, 内侧面下缘多形成一骨嵴; (2) 寰椎后弓的引导器要求头端折弯, 枢椎椎板引导器要求头端圆钝; (3) 17例患者手术操作均安全、顺利完成, 无脊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根据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的形态学特征, 穿绕钛缆时宜自上向下操作; 采用专用的引导器使得颈后路寰枢椎Atlas钛缆固定术的操作更为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比较低剂量率β射线和高剂量率γ射线照射诱发肿瘤细胞生物效应特点。方法采用^32Pβ射线和^60Coγ射线照射人宫颈癌HeLa细胞系,用台盼蓝排除法和X-gal衰老细胞染色法比较两种照射肿瘤细胞死亡方式的差异。结果 ^32Pβ射线(0.375cGy/min)和^60Coγ射线(206cGy/min)照射HeLa细胞后72h的结果表明,低剂量率β射线抑制细胞增殖为渐进性,使多数的细胞在一个或几个细胞倍增周期后死亡,以增殖性死亡为主;高剂量率γ射线对细胞的抑制作用直接、迅速,细胞坏死比例高,增殖性死亡(衰老)比例低于持续低剂量照射方式。结论 不同的辐射方式对细胞的杀伤方式不同,了解其放射生物学机理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5.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side effects of cyclophosphamide on refractory myasthenic crisis. Methods: Five patients of myasthenic crisis refractory to usual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entered an open additional study with cyclophosphamide 200 mg VD q. d or 400 mg VD q. o. d with 6-10 g of total dosage.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8 years. Results: All the 5 patients were effectively treated with obvious remission in 3 and improvement in 2. Two patients have returned to partial work. The side effects were tolerable. Conclusion: The present clinical trial showed that cyclophosphamide was effective, particularly in a long term as an additional therapy for treating MG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crisis of myasthenia gravis.  相似文献   
136.
目的:通过分析高血压病(EH)患者的5种血压参数(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脉压、夜间血压下降百分比)与尿敏感肾功能试验的常用指标尿微量白蛋白(MA)、转铁蛋白(TRF)和α1-微球蛋白(α1-MG)的关系,来寻找保护EH患者肾功能的途径。方法:对年龄在58岁~84(71.00(5.00))岁的240名EH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检测和尿敏感肾功能检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从血压参数中筛选影响EH患者MA、TRF、α1-MG的影响因素。结果:EH患者MA的独立影响变量为24平均收缩压(β=1.135,P<0.001);TRF的独立影响变量是夜间脉压(β=0.117,P<0.001);α1-MG独立影响变量是夜间收缩压下降百分比(β=-0.140,P<0.01)。结论:在EH患者中,不同的血压参数对肾功能的影响不尽相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高血压,维持良好的脉压和血压昼夜变化节律,是保护EH患者肾功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7.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高能量膝关节损伤,多因膝关节受到内翻或外翻暴力所致,常导致膝关节不稳定和关节面受损,处理不当,易造成关节疼痛、僵硬、不稳定或畸形等不良后果。胫骨平台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伴关节软骨塌陷的治疗十分棘手。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月应用自体髂骨修复7例胫骨外侧平台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伴关节软骨塌陷的青壮年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8.
研究了经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分离的富锌液态发酵姬松茸胞内多糖组分对小鼠肝癌实体型Heps的体内抑制效果,同时考察了柱层析过后各组分中锌元素的分布情况及给药后小鼠血清锌的变化情况。分离所得组分MP-2在5 mg/(kg.d)剂量下抑瘤率为59.5%(p<0.001),MP-3在10 mg/(kg.d)剂量下抑瘤率为68.1%(p<0.001),两样品在10 mg/(kg.d)剂量下均能使小鼠脾指数显著提高。组分MP-2含锌率3.38‰、MP-3含锌率2.46‰,远高于组分MP-1的含锌率0.12‰;注射样品MP-2、MP-3的实验组小鼠血清锌浓度皆显著高于不给予富锌样品的阴性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39.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其受体(FGFR)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高压氧暴露组.2组再各分5组,分别为腩缺血1 h再灌注后1、3、5、7、14 d组,每组8只.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流模型(MCAO),进行高压氧暴露,免疫组化检测bFGF和FGFR的表达.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1 d,神经细胞即出现bFGF和FGFR的表达,3 d达高峰,后逐渐减弱,至14 d时仍有表达;高压氧暴露组神经细胞bFGF和FGFR表达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组相似,但是同一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压氧通过促进bFGF和FGFR表达,可能激活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40.
前方牵引治疗安氏Ⅲ类骨性反(牙合)最佳矫治时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探寻前牵矫治器对以上颌发育不足为主的安氏Ⅲ类骨性反(牙合)患者的最佳矫治时机.方法:选取45例研究对象分成3组,即3~6岁组、7~10岁组、11~13岁组,每组各15例;采用上颌前方牵引进行治疗,拍摄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上颌前方牵引治疗对上述3个试验组的患者均产生了一定的矫治效果;上颌骨前移,下颌骨后旋,前牙反(牙合)纠正、覆合覆盖达正常、磨牙关系达中性关系;3组研究对象对比显示年龄最小的3~6岁组相对后两组具有更短的治疗时间(3.8±0.4)个月、更多的骨骼改变(69.5%)、更少的牙齿改变(31.5%)以及更少的副作用等优点(P<0.05);11~13岁组相对前两组治疗时间较长(9±0.5)个月、骨骼改变较少(59.5%)牙齿的代偿性改变较多(41.0%,P<0.05).结论: 前牵引治疗安氏Ⅲ类骨性反(牙合)矫治时机的选择在3~6岁组比7~10岁组效果好;7~10岁组比11~13岁组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