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93篇
  免费   8313篇
  国内免费   5464篇
耳鼻咽喉   770篇
儿科学   1293篇
妇产科学   749篇
基础医学   7067篇
口腔科学   1819篇
临床医学   12681篇
内科学   9450篇
皮肤病学   1143篇
神经病学   2370篇
特种医学   28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7362篇
综合类   23455篇
现状与发展   25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9875篇
眼科学   1410篇
药学   11390篇
  131篇
中国医学   8067篇
肿瘤学   5057篇
  2024年   519篇
  2023年   1002篇
  2022年   2608篇
  2021年   3304篇
  2020年   2927篇
  2019年   2047篇
  2018年   1981篇
  2017年   2622篇
  2016年   2106篇
  2015年   3711篇
  2014年   4839篇
  2013年   5418篇
  2012年   8074篇
  2011年   8733篇
  2010年   7350篇
  2009年   6870篇
  2008年   7041篇
  2007年   6893篇
  2006年   6365篇
  2005年   5379篇
  2004年   3866篇
  2003年   3234篇
  2002年   2572篇
  2001年   1988篇
  2000年   1591篇
  1999年   985篇
  1998年   542篇
  1997年   540篇
  1996年   378篇
  1995年   314篇
  1994年   326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5篇
  1972年   3篇
  1970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术后血清总胆红素及胆汁引流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观察28例肝移植术后血清总胆红素及T管胆汁引流量的变化,分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探讨处理方法,了解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肝移植术后血清总胆红素逐渐升高,1周左右达到高峰(平均117.45μmol/L),其后开始下降;然而,T管胆汁引流量在术后逐步增加,10 d左右达高峰(达200 ml左右),并维持于较高水平;术前高胆红素血症、保存损伤以及急性排斥反应系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T管胆汁引流量在术后逐渐增多,平均在术后3 d达到100 ml;若总是低于50 ml并伴有胆红素增高,则预后欠佳.结论肝移植术后高胆红素血症和胆汁引流减少的的原因为保存损伤、排斥反应和术前高胆红素血症等.若总胆红素增高伴有T管引流量减少,则预后差.  相似文献   
992.
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315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1999年6月至2003年8月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治疗315例肝肿瘤病人的病例资料,探索RFA治疗肝肿瘤近远期疗效。方法采用了一次定位、多点穿刺,RFA联合肝动脉栓塞(TAE)、选择性门静脉栓塞(SPVE)治疗直径5~13cm的大肝癌,及经皮经肺经膈肌RFA治疗膈顶部肝癌。结果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1%,无一例住院期间死亡。AFP阳性的169例肝癌病人中,RFA后有124例(73.6%)明显降低,其中有95例(56.2%)转阴。半年生存率为89.5%,1年生存率为80.1%,18个月生存率为61.4%,24个月生存率为48.3%,>36个月生存率为35.6%。结论采用TAE、SPVE及RFA一次定位多点穿刺法治疗无手术切除指征的中晚期(含大肝癌)的病人,疗效明显,总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在Kamada "二袖套法"的基础上对大鼠肝移植手术方法进行改进,提高大鼠肝移植模型的稳定性和动物存活率.方法在Kamada"二袖套法"大鼠肝移植基础上对供肝切取、受体手术及术中管理进行改进行大鼠肝移植60例,Kamada"二袖套法"行大鼠肝移植20例.比较两组大鼠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1周生存率.结果在Kamada"二袖套法"基础上改进的肝移植大鼠并发症发生率较少,1周存活率91.7%,经典Kamada"二袖套法"肝移植大鼠1周存活率70%.结论改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术操作简便,手术成功率高,模型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99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LC并发症的原因、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结果发生并发症13例(1.01%),其中胆管损伤3例,胆漏3例,胆总管残余结石5例,腹壁戳孔结石残留2例。13例均及时处理后治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重在预防,完善术前检查,重视术中术后的每个环节是减少LC并发症的关健。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总结肾动静脉瘘的诊治经验,提高肾动静脉瘘的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例肾动静脉瘘患者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肾动静脉瘘患者经肾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并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全部治愈。随访5个月至3年,无症状复发。结论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和栓塞术是诊治肾动静脉瘘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小肝癌(≤5cm)对外周血播散癌细胞及细胞免疫功能影响。方法微波消融治疗19例小肝癌病人,手术切除治疗21例。于术前、术后30min、1d及7d采外周静脉血,巢式RT—PCR检测AFP mRNA,监测CD3、CD4、CD8及CD4/CD8。结果巢式RT—PCR检测外周血AFP mRNA,两组40例病人术前阳性率为40%(16/40);微波组和手术组均有3例病人治疗前AFP mRNA阴性,术后30min转为阳性,两组之间比较无差异;微波组术后7d内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变化,手术组降低。随访1~16个月,4例肝内复发或远处转移病人治疗前后AFP mRNA均阳性。结论与手术切除相比,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小肝癌也可同样程度地造成癌细胞脱落人血,对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7d内)无明显影响,有其自身特点;治疗前后外周血AFP mRNA均呈阳性表达(7d内)者,复发/转移的可能性增大。  相似文献   
997.
36例青年胰腺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年胰腺癌的临床特点,以提高青年胰腺癌早期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方法分析36例青年胰腺癌的临床表现、误诊情况、临床病理、治疗与预后,与老年胰腺癌152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对比分析。结果①青年组胰腺癌首发主要表现上腹饱胀不适,上腹痛或背部痛;②青年组胰腺癌误诊率为77.78%,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③根治性手术率低、预后差。结论青年胰腺癌首发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痛及背部痛或上腹饱胀不适,这些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胰腺癌病人;首发黄疸症状少,误诊率高;根治性手术率低,预后差。故应重视青年胰腺癌的临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评价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560~1200nm/590~1200nm和脉冲染料激光595nm不同波长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临床有效性。方法:301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IPL560~1 200nm)124例,B组(IPL590~1200nm)79例,C组(脉冲染料激光595nm)98例。分别治疗1~4次,间隔时间4~6周。观察其血管清除率。结果:A、B、C组术中血管完全消失分别为66例(53.23%)、34例(43.04%)、74例(75.51%);治愈分别为79例(63.71%)、41例(51.90%)、81例(82.65%);平均治愈次数分别为2.66次、2.85次、1.65次。A、B、C三组总体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A、C两组和B、C两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PL560~1200nm/590~1200nm和脉冲染料激光595nm三种波长对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均有可靠疗效,脉冲染料激光595nm波长治愈率优于IPL560~1200nm/590~1200nm波长。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应用大鼠预构皮瓣模型,探讨基因治疗技术产生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预构皮瓣血管新生和皮瓣存活的可能性,为临床上寻找加速预构皮瓣成熟的新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0只SD大鼠每只腹部两侧各构建一个预构皮瓣,共构建40个皮瓣,每只大鼠两侧皮瓣按随机原则进行不同的处理,分别归于实验组或对照组,每组各20个皮瓣。于大鼠腹部两侧各标记3cm×2cm矩形预构区,短边平行于腹股沟韧带,自尾侧短边中点向后纵向切开后肢皮肤,剥离出长约2cm的股动静血管束,远端结扎切断。在两侧预构区域的中轴线上,于真皮与肉膜层间各制作一皮下隧道,实验组的隧道壁皮下组织内注射携带有VEGF基因的腺病毒,同法向所有对照组的隧道壁软组织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将已剥离好的血管束向颅侧翻转置入相应皮下隧道内。所有已植入股血管的预购区域2周后均被制成以植入血管束为蒂的岛状皮瓣,从两组中各取一个皮瓣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有无VEGF生成,其余岛状皮瓣均缝回原处。形成岛状皮瓣后第七天观察皮瓣存活及血管新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皮瓣平均存活率分别为(90.48±1.89)%、(69.75±2.3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管放射显影图上,实验组植入血管周围见广泛白色显影,尤以血管两端明显,而对照组新生血管显影仅局限于植入血管周围;组织学切片显示实验组植入血管周围新生血管丰富,以毛细血管为主,并见肉芽成份,对照组新生血管相对较少,两组间新生小血管管腔大小则无明显差异;免疫组化检测显示仅实验组皮瓣中有VEGF表达。结论:腺病毒-VEGF基因重组体能通过促进预构皮瓣的血管新生,增加预构皮瓣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00.
NF-1在瘢痕疙瘩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人瘢痕疙瘩与正常皮肤组织中NF-1(nulear factor 1)在mRNA水平的表达量,来研究该基因在瘢痕疙瘩中发生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收集了3例正常皮肤标本和3例瘢痕疙瘩标本,用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两种组织中NF-1在mRNA水平的表达量。结果:正常皮肤组和瘢痕疙瘩组中NF-1在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正常皮肤组中NF-1的表达量是瘢痕疙瘩组的35倍。结论:NF-1 mRNA的高表达可能与瘢痕疙瘩疙瘩的发生相关,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