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125篇 |
免费 | 3340篇 |
国内免费 | 170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49篇 |
儿科学 | 582篇 |
妇产科学 | 217篇 |
基础医学 | 2241篇 |
口腔科学 | 747篇 |
临床医学 | 4635篇 |
内科学 | 2708篇 |
皮肤病学 | 482篇 |
神经病学 | 532篇 |
特种医学 | 1161篇 |
外科学 | 2647篇 |
综合类 | 9994篇 |
现状与发展 | 5篇 |
预防医学 | 4323篇 |
眼科学 | 282篇 |
药学 | 4562篇 |
45篇 | |
中国医学 | 3454篇 |
肿瘤学 | 13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3篇 |
2023年 | 425篇 |
2022年 | 1068篇 |
2021年 | 1369篇 |
2020年 | 1228篇 |
2019年 | 675篇 |
2018年 | 655篇 |
2017年 | 973篇 |
2016年 | 763篇 |
2015年 | 1396篇 |
2014年 | 1812篇 |
2013年 | 2296篇 |
2012年 | 3272篇 |
2011年 | 3596篇 |
2010年 | 3071篇 |
2009年 | 2904篇 |
2008年 | 2860篇 |
2007年 | 2723篇 |
2006年 | 2434篇 |
2005年 | 1966篇 |
2004年 | 1358篇 |
2003年 | 970篇 |
2002年 | 694篇 |
2001年 | 587篇 |
2000年 | 483篇 |
1999年 | 143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3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3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61.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冬春季儿童、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呼吸道常见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IFA1、IFA3、IFB)、副流感病毒(PIF1、PIF3)、腺病毒(ADV)的感染情况及与临床症状和嗜酸细胞的关系。方法 对2000年11月至2001年3月及2001年11月至2002年3月,来首都儿科研究所哮喘中心就诊的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176名,采用病毒分离及间接免疫荧光法,对鼻咽分泌物(nasopharyngeal secretions,NPS)中七种病毒抗原进行监测,并同时记录临床症状和用药情况及进行鼻咽分泌物和外周血中嗜酸细胞计数。结果 176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NPS中,79例检测出病毒,阳性率为44.9%。其中RSV 66例,感染率为37.5%、IF7例(4.0%)、ADV6例(3.4%)及PIF4例(2.3%)。RSV占79例病毒感染患儿的83.5%;4例患儿同时测定出RSV和其他病毒混合感染。这些病毒在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中检出率与年龄呈反比,小年龄组的患儿病毒感染多;检出病毒的患儿病情重,伴发热的患儿显著多于未检查出病毒的患儿。病毒感染与非感染组的NPS中嗜酸细胞数目检测无明显差别;但血中嗜酸细胞的数目,病毒检出阳性的患儿,较病毒测定阴性的患儿明显减少(t=2.676,P〈0.001)。结论 北京地区冬季近半数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呼吸道病毒检测阳性,其中RSV是婴幼儿哮喘发作的主要感染病毒,引起较严重的临床症状;病毒检出阳性的患儿,血中嗜酸细胞的数目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62.
流感病毒RNA聚合酶蛋白PB1在小鼠中可诱导亚型间交叉免疫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流感病毒RNA聚合酶PB2和PB1亚基作为实验性流感疫苗候选抗原的可能性.方法以复制型质粒(pSCA)为载体分别构建表达甲1型和甲3型流感PB2和PB1的复制型DNA疫苗,免疫小鼠后分别用甲1型流感病毒(A/PR/8/34)进行鼻腔攻击,观察针对不同亚型流感病毒的复制型DNA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本实验所构建的复制型DNA疫苗在真核细胞中均可表达外源基因;本实验采用的复制型质粒载体(pSCA)与传统质粒载体(pcDNA3)在诱导小鼠产生抗体方面无差异,并且都诱导了偏向TH1类的免疫反应;表达甲1型和甲3型流感PB1基因的复制型DNA疫苗均可保护小鼠抵御甲1型流感病毒(A/PR/8/34)的攻击.结论表达甲型流感病毒PB1的复制型DNA疫苗能保护小鼠抵御同型和异型流感病毒的攻击,本实验为流感疫苗研究提供新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963.
目的 以长片段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LongSAGE)寻找酵母相和菌丝相生长的白念珠菌细胞差异表达基因。方法 采用LongSAGE方法,分别构建白念珠菌酵母相和菌丝相细胞Long—SAGE标签文库,比较文库获得不同菌相生长白念珠菌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结果 成功构建了白念珠菌酵母相和菌丝相细胞的LongSAGE标签文库,比较文库获得了白念珠菌酵母相和菌丝相细胞间差异表达的单基因匹配标签。结论 用LongSAGE方法较完整地获得了白念珠菌酵母相和菌丝相细胞基因表达谱及其丰度的量化信息,文库间比较可获得不同菌相生长白念珠菌差异表达基因。 相似文献
964.
北京地区新近报道的人Boca病毒VP1、VP2蛋白编码区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新近报道的人Boca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主要结构蛋白编码区基因的特征。方法选择已经过初步研究证明为HBoV NP1基因检测为阳性的2份临床标本BJ3064、BJ3722。应用针对HBoV VP1蛋白编码区基因的PCR引物进行扩增,对所获得的PCR扩增产物直接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将所测到的序列与GenBank中的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和种系进化分析。结果从标本BJ3064及BJ3722中扩增得到HBoV VP1蛋白编码区全基因的PCR扩增产物为2016bp,编码671个氨基酸。VP2蛋白是在不改变开放性读码框架(ORF)的情况下,由VP1蛋白编码区内起始合成,并与VP1终止于同一终止密码子,长度为1629bp,编码542个氨基酸。与HBoV原型株ST1、ST2株相比较,BJ3064、BJ3722的VP1及VP2蛋白无论是核苷酸水平还是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均超过98%,但与同属细小病毒的BPV及MVC相应位置的序列相比较,同源性较低,其中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低于60%,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低于50%。VP1及VP2蛋白的编码区基因进化分析显示。BJ3064、BJ3722与ST2之间进化关系较ST1更密切。在BJ3064、BJ3722的VP1蛋白中,也存在类似于MVC的保守性磷酸酯酶A2特异性位点的活性基序(HDXXY)及Ca^2+结合位点。结论已得到HBoV的结构蛋白VP1和VP2的全基因,将为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中该病毒的病原作用、地位及其在各年龄组人群中的血清学特征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65.
涎腺腺样囊性癌高、低转移细胞系基因表达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筛选与涎腺腺样囊性癌转移相关的候选基因,并对其中的候选基因进行初步的验证。方法用限制片段差异显示PCR技术(restriction fragments differential display PCR, RFDD-PCR)建立涎腺腺样囊性癌高、低转移细胞株(ACC-M、ACC-2)的表达谱。对两个表达谱的片段进行比较,通过生物信息学的分析,初步筛选出候选基因。用半定量逆转录PCR技术对筛选出的基因进行初步验证。结果RFDD-PCR方法共获得5420个基因片段,其中包含12个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基因。半定量逆转录PCR方法发现MMP2、MMP7、MMP9、MMP14、MMP15、MMP24在ACC-M和ACC-2中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构建了ACC-M和ACC-2细胞株的表达谱,为寻找目的基因奠定了基础。发现MMP2、MMP7、MMP9和MMP15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转移有关,不同肿瘤细胞的转移能力可能与不同的MMPs家族基因相关。 相似文献
966.
广西金秀瑶族CSFlPO、TPOX和TH01的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金秀瑶族CSF1PO、TPOX、TH01的群体遗传多态性,探讨该民族的变迁及为法医学鉴定提供数据。方法广西金秀瑶族无相关个体血样175例,用Chelex-100方法提取DNA,应用AmpFISTRIdentifilerTMkit荧光标记复合PCR扩增技术对175例血样提取样本DNA3个STR基因座进行扩增,用ABIPrism3100型遗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然后用GeneScanAnalysis3.7和Genetyper3.7软件对基因进行分析。结果在3个位点中共检测出19种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布在0.0029~0.5514之间;44种基因型,其频率分布在0.0054~0.3657之间。经检验该3个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广西金秀瑶族3个STR基因座的杂合度分布在0.5657~0.7257之间,个体识别力分布在0.7241~0.8567之间,累积个体识别力为0.9942,非父排除率在0.3658~0.5644之间,累积非父排除率0.8743,多态信息量分布在0.3042~0.7178;该群体与广西侗族、水族、苗族、毛南族等相邻的少数民族有较近的血缘关系,与广西壮族和汉族的关系相对较远。结论广西金秀瑶族该3个STR基因座分布有较高的多态性,可用于民族遗传学的研究和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967.
医学期刊编辑素质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阐述了医学期刊编辑应具备最基本、最重要的三大素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创新素质。特别强调医学期刊编辑要有创新素质,只有创新,才有发展和进步。刻苦学习,不断进取,努力使自己成为医学家、编辑家和企业家。 相似文献
968.
邓晓红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1):109-110,97
忽视症可表现为多感觉通道缺陷。该文着重综述了与视觉忽视并存的听觉忽视。视觉忽视的病人常表现出对病损对侧声音的定位缺陷,尤其是当病损同侧存在竞争性声音刺激时,视觉和听觉缺陷的严蘑程度有硅著的相关性。神经影像学研究结果表明,忽视症病人受损的脑区可能与多感觉通道的空间表征有关。 相似文献
969.
转录调控蛋白PrfA对两组新近发现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基因的体外转录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转录调控蛋白PrfA对两组新近发现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基因的体外转录作用。方法利用本室近年来建立的体外转录系统,对两组基于转录基因组体内研究发现的5个可能的受PrfA不同调节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基因进行了体外转录活性的研究。结果第一组中的hpt基因的体外转录活性受PrfA正调节,而其它4个基因既不被PrfA正调节也不被负调节。结论除hpt基因外,其它4个基因体外转录结果与体内实验不相一致,说明PrfA在体内可能通过复杂多样的非直接方式、或者还需要一些目前未知的因子来调控这些新近发现的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970.
树突状细胞(DC)是一类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PC),通过传导不同的调节信号调节T细胞应答或耐受。因此,DC很有可能成为免疫治疗的有力工具和靶点。近来很多数据表明DC在启动自身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啮齿类动物和人体自身免疫病中的DC表型和DC—T细胞的相互作用可以阐明自身免疫病的部分发病机制,并且可以通过调节异常DC的功能达到免疫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