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769篇 |
免费 | 3309篇 |
国内免费 | 163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81篇 |
儿科学 | 362篇 |
妇产科学 | 223篇 |
基础医学 | 2016篇 |
口腔科学 | 388篇 |
临床医学 | 3897篇 |
内科学 | 2741篇 |
皮肤病学 | 268篇 |
神经病学 | 626篇 |
特种医学 | 114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2566篇 |
综合类 | 7785篇 |
现状与发展 | 9篇 |
一般理论 | 1篇 |
预防医学 | 3196篇 |
眼科学 | 388篇 |
药学 | 3806篇 |
81篇 | |
中国医学 | 3147篇 |
肿瘤学 | 16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4篇 |
2023年 | 552篇 |
2022年 | 1327篇 |
2021年 | 1635篇 |
2020年 | 1365篇 |
2019年 | 760篇 |
2018年 | 792篇 |
2017年 | 1028篇 |
2016年 | 814篇 |
2015年 | 1300篇 |
2014年 | 1799篇 |
2013年 | 1905篇 |
2012年 | 2532篇 |
2011年 | 2615篇 |
2010年 | 2382篇 |
2009年 | 2089篇 |
2008年 | 2090篇 |
2007年 | 2066篇 |
2006年 | 1837篇 |
2005年 | 1343篇 |
2004年 | 944篇 |
2003年 | 895篇 |
2002年 | 640篇 |
2001年 | 615篇 |
2000年 | 469篇 |
1999年 | 228篇 |
1998年 | 77篇 |
1997年 | 73篇 |
1996年 | 73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44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7篇 |
1979年 | 2篇 |
1975年 | 4篇 |
1974年 | 6篇 |
1973年 | 6篇 |
1964年 | 2篇 |
1929年 | 2篇 |
192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41.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治疗肝肿瘤大鼠后,其外周血、肝脏局部组织、脾脏组织内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取30只Sprague-Dawley大鼠,制作肝肿瘤模型,随机分为RFA后1周组、RFA后2周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前2组分别于RFA处理后1周及2周处死,对照组不做RFA处理即处死。取射频灶周边(对照组取肿瘤周边)0.5 cm范围内肝、脾组织及外周血,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L-10表达水平。 结果对照组大鼠肿瘤周边肝组织IL-10水平为(89.47±3.70),RFA后1周组为(81.62±10.19),RFA后2周组为(84.20±9.96),RFA后1周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大鼠脾脏组织IL-10水平为(96.32±0.89),RFA后1周组为(92.70±2.27),RFA后2周组为(96.34±0.97),RFA后1周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大鼠外周血IL-10水平为(95.92±2.31),RFA后1周组为(89.71±5.44),RFA后2周组为(87.67±11.11),RFA后1周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RFA通过对肿瘤组织的原位灭活,在一定程度上解除肿瘤组织所释放的IL-10对荷瘤宿主的免疫抑制状态,削弱IL-10对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包括对机体及肿瘤局部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用高频(11.4 MHz)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了130例原发性高血压及心脑血管并发症患者的颈动脉,与37例非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患者作对照。结果:高血压各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以合并脑血管疾病组内中膜厚度高于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中医证型之间比较,以痰湿壅盛型内中膜厚度明显高于其他证型,斑块检出率以阴虚阳亢和痰湿壅盛型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结论:高血压是引起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的重要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可作为预测心脑血管病存在的参考指标。动脉硬化的病因病机与痰、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3.
卵巢切除后鼠椎间盘结构及软骨P物质神经分布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卵巢切除后鼠椎间盘结构及软骨P物质神经分布变化,探索骨质疏松性腰痛部疼痛的原因。方法 3月龄雌性SD大鼠64只,分组行双侧卵巢切除(OVX)及假手术(Sham-O);术后第1,3,5,7个月取L3-4,L4-5椎间盘,研究采用胶原VG的特染,光,电镜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PAP等方法。结果 Shan-0组各阶段纤维 中胶原纤维结构排列规则, 见到较小的串珠状SDP阳性反应物。OVX组纤维环中 相似文献
144.
胰液细胞学检查与PCR-SSP诊断胰腺癌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胰液细胞学检测与聚合酶链反应一顺序特异性引物(PCR-SSP)检测K-ras基因点突变诊断胰腺癌的价值。方法1.胰液离心沉淀物涂片,HE染色细胞学检查;2.采用针对胰腺癌K-ras基因第12位密码子点突变方式(OGT、GTT、GAT)设计的顺序特异性引物(SSP),对胰液标本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借助常规电泳和染色检测有无K-ras基因突变及突变方式。结果胰液细胞学检查对胰腺癌的确诊率为23.6%(4/17),PCR-SSP对胰腺癌的确诊率为94.1%(16/17)。结论PCR-SSP检测胰液K-ras基因突变诊断胰腺癌特异、敏感,其价值优于胰液细胞学检查。 相似文献
145.
146.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复位固定、棘突椎板原位回植并360°环状植骨融合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临床价值与疗效。方法自2008-01-2011-02月,对18例腰椎峡部裂性滑脱患者,男11例,女7例,年龄24~60岁,平均45.5岁,应用经后路减压复位固定棘突椎板原位回植并360°环状植骨融合治疗。术后通过Asher评分与影像学检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18例均获随访,随访12~36个月,根据Asher评分标准,优12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4.4%。手术前后各指标(椎间隙高度、滑脱角、骶骨倾斜角)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1周与随访1年时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经后路减压复位固定、棘突椎板原位回植并360°环状植骨融合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有效方法,且操作简单,疗效好,保留后柱结构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7.
目的:探讨在胰腺微循环障碍加重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组(AEP组)及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组(ANP组)。于建模后6、12和24h,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的VEGF、TNF-α及淀粉酶(AMY)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胰腺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比较。结果:AEP组与ANP组胰腺组织中各时相点VEGF染色评分均明显高于N组(P〈0.05);建模6hANP组的评分显著高于AEP组(P〈0.05),而12和24hANP组的评分均明显低于AEP组(P〈0.05)。ANP组和AEP组血清VEGF、TNF-α与AMY含量均显著高于N组(P〈O05);ANP组与AEP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EP组建模24hVEGF含量和12hAMY含量与AN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与TNF-α(正相关(P〈O.05)。结论:VEGF作为相对独立的微循环影响因素与全身炎症反应呈正相关,但在胰腺微循环障碍持续加重期,胰腺组织及血管内皮细胞严重受损,VEGF表达减少,胰腺坏死病变难以逆转。 相似文献
148.
149.
目的初步探讨HBV感染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检索1990年1月至2011年12月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收录的已发表文献,并辅以文献追溯、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相关杂志及会议论文中未发表的文献。采用表格提取文献资料,将样本中结直肠癌患者按照是否感染HBV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未感染HBV患者),并对肝转移发生率进行分析。应用ReviewManager5.0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检测各研究的异质性,/2〉50%提示纳入的研究之间异质性强,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反之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以效应量标准误的倒数为纵坐标,以效应量的对数为横坐标绘制散点图,评估潜在的发表偏倚。计数资料采用优势比(on)以及95%可信区间(95%ci)表示。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共56篇,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中文文献11篇,结直肠癌患者共计5622例,其中感染组患者924例,对照组患者4698例,各文献研究结果的异质性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2=0,df=10,P〉0.0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并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感染组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发生率为10.61%(98/924),对照组为23.84%(1120/4698),两组肝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OR=0.35,P〈0.05)。散点图显示文献不存在明显发表偏倚。结论感染HBV的结肠癌患者具有较低肝转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0.
骨韧带样纤维瘤的X线诊断(附6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骨韧带样纤维瘤的临床与X线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6例骨韧带样纤维瘤的临床及X线表现。结果 6例病变位于股骨 2例 ,胫骨 2例 ,桡骨 1例 ,肱骨 1例。骨质呈囊状膨胀性改变 ,内见粗细不等骨小梁影 6例 ,伴有骨嵴 3例 ,边缘不同程度硬化 6例 ,软组织肿胀 4例 ,未见钙化和骨膜反应。结论 长骨干骺端为好发部位 ,以骨内具有骨小梁结构的囊状膨胀性改变 ,瘤壁硬化 ,无钙化及骨膜反应是该病的主要X线表现 ,而“根须”状肿瘤性骨小梁形成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