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064篇
  免费   36507篇
  国内免费   27244篇
耳鼻咽喉   2964篇
儿科学   5025篇
妇产科学   4385篇
基础医学   42938篇
口腔科学   6315篇
临床医学   55122篇
内科学   52881篇
皮肤病学   4275篇
神经病学   19026篇
特种医学   143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0篇
外科学   34571篇
综合类   72742篇
现状与发展   91篇
一般理论   32篇
预防医学   28722篇
眼科学   11107篇
药学   42527篇
  449篇
中国医学   25524篇
肿瘤学   30531篇
  2024年   1310篇
  2023年   5708篇
  2022年   14994篇
  2021年   18993篇
  2020年   15017篇
  2019年   12148篇
  2018年   12662篇
  2017年   12172篇
  2016年   11254篇
  2015年   17562篇
  2014年   21864篇
  2013年   19849篇
  2012年   29446篇
  2011年   33246篇
  2010年   22339篇
  2009年   18247篇
  2008年   22248篇
  2007年   21978篇
  2006年   20991篇
  2005年   20093篇
  2004年   13258篇
  2003年   12781篇
  2002年   10455篇
  2001年   8936篇
  2000年   8750篇
  1999年   8838篇
  1998年   5549篇
  1997年   5364篇
  1996年   4151篇
  1995年   3911篇
  1994年   3290篇
  1993年   2116篇
  1992年   2533篇
  1991年   2193篇
  1990年   1869篇
  1989年   1621篇
  1988年   1348篇
  1987年   1237篇
  1986年   1000篇
  1985年   696篇
  1984年   378篇
  1983年   279篇
  1982年   147篇
  1981年   173篇
  1980年   117篇
  1979年   158篇
  1978年   73篇
  1977年   53篇
  1974年   42篇
  1972年   3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目的 为了解氯喹敏感和抗性株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琥酯、克林霉素及其二联用的敏感性。方法 运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定原虫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氯喹敏感株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琥酯、克林霉素及青/克联用的ID50分别为2.8、3784.7及6.4/2046.6nmol/L;抗性株原虫对上述药物的ID50分别为8.1、1652.1及2.35/1409.4nmol/L。结论 抗氯喹恶性疟原虫对克林霉素无交叉抗性。青蒿琥酯与克林霉素联用在体外测定中,其抗疟作用对抗性株明显优于敏感株。  相似文献   
972.
AmpC酶在主要肠杆菌科和非发酵菌中的携带率及耐药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修礼  刘晓宇  孙怡群  樊新 《医学争鸣》2003,24(23):2150-2153
目的:调查主要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菌产AmpC酶和ESBLs的状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TTEK微生物自动分析仪和API鉴定系统鉴定病原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AmpC酶检测采用三维试验法;ESBLs检测采用双纸片确认试验。结果:主要肠杆菌科细菌产AmpC酶和ESBLs的阳性率分别为18.9%,52.8%,其中以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产酸克雷伯、阴沟肠杆菌为主,同时产2种酶的菌株占15.4%;绿脓杆菌产AmpC酶和ESBLs酶的阳性率分别为18.2%,,42.0%,同时产2种酶的菌株占13.6%;不动杆菌的产酶率均在8.0%以下,产酶菌的耐药率高于非产酶菌,除绿脓杆菌外,产AmpC酶菌株的耐药率高于产ESBLs菌株.主要肠杆菌科细菌对泰能(IMP)的敏感性为99.5%,而对舒普深(CPZ)的耐药率平均为13.8%;非发酵菌对IMP,马斯平(FEP)、CPZ的耐药率平均分别为20.4%,44.3%,18.6%.结论:主要肠杆菌科细菌的产酶率高于非发酵菌,产AmpC酶的菌株已近20.0%,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绿脓杆菌产ES-BLs的菌株也较高,也应该加强监控.对产酶菌引起感染的治疗应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联合治疗;对重症感染患的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重点应用泰能或舒普深治疗。  相似文献   
973.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Tongkuaixiao Babu plaster (TKXBBP) in treating cancer pain.Methods: In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sixty-five patients with moderate or severe cancer pai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2 in the treated group (TKXBBP group) and 33 in the control group (Bucinnazine group).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in relieving pain, improving quality of life (QOL), and the rate of satisfaction the patients fel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pectively. Results: TKXBBP was effective in treating cancer pain. There wasn’t an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otal effective rate (P>0.05), but the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in obvious remission rate (P<0.05) between the treated and control group, and the effect on serious pain shown in the treated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 05). The difference in the initiation time of relieving cancer pain was insignificant (P>0.05), while in the remission period, the treated group showed its treatment was obviously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KXBBP showed better effect in the improvement of QOL (P<0.05) and satisfaction rate,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eated and the control groups (P<0.01).Conclusion: TKXBBPs effect in treating cancer pain was obvious, its application was safe and convenient. It was shown that the external treatment with this kind of Chinese medicine had great advantage in treating cancer pain.  相似文献   
974.
Adenophora polysaccharides (AP), is an active principle extracted from the root of Adenophorae Potaninii Korsh originated in Gansu Province and isolated with boiling water(1). AP is isolated and purified from the crude drug by DEAE-cellulose and Sephadex G-200 column, with a white powder and mean molecular weight of 8.3 × 104 , and [α]D20of AP is 68(1). AP is only composed of glucose judg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it with patina chromatography (PC)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GC-MS) methods.The methy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P is composed of (1→6) linked glucose residues. The measure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NMR) 1H NMR and 14C NMR techniques further proved that AP is α(l→6) linked by Dglucose. The structure of AP is as follows: -[→6]α-D-Glu(1-)n→ (2).  相似文献   
975.
松花粉对人肺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松花粉对人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探讨中药松花粉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松花粉作用于人肺成纤维细胞不同时间后观察细胞生长速度 ,应用台盼蓝对细胞进行染色 ,测定细胞死亡率。松花粉浓度分别为 10 0、2 0 0、40 0、80 0mg·L-1,以未经松花粉处理的细胞为对照。结果 :松花粉作用于人肺成纤维细胞能够明显促进细胞群体倍增水平 ,降低死亡细胞数目 ,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松花粉可通过促进细胞生长而影响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76.
目的:通过相应的测定对自动化血库系统适用性和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价,并对输血相容性检测方法与常规手工方法进行全面对比.方法:使用人工设计的各种样本对仪器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及抗干扰试验的对比评估,以及对临床常规9108例标本进行ABO正反定型,Rh(D)测定及抗体筛检测定,并对相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人工设置的各种测定标本,在特异性、灵敏度和抗干扰试验中,测定结果均能达到设计要求,并优于手工Polybrene方法.ABO血型测定9108份,除正反定型不符.228份,报告NTD给予提示外,其它测定血型全部与报告血型相符;Rh(D)所测结果为4份NTD,9104份结果全部相符.抗体筛检测定9108份,抗筛阳性383份,使用同一种抗筛细胞进行手Polybrene方法抗筛测定阳性仅为228份,统计学有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ABS2000应用的固项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能检测出较弱的IgG类的不规则及自身抗体,以上检测结果及统计情况与国外相关报道情况相符,此仪器在临床检测中使用可以达到保证安全检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977.
骨骼肌钝挫伤后愈合质量的肌电评价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观察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 ,不同干预方法对骨骼肌修复过程中肌电信号的影响 ,研究肌电图在骨骼肌损伤愈合过程中的评价作用。方法 :10 8只雄性SD大鼠 ,利用自制的重物坠落打击装置造成右侧腓肠肌钝挫伤。随机分成 3组 ,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IGF - 1)组、中药组和自然愈合组 ,分别于损伤局部注射IGF - 1、黄芪丹参注射液、不作处理。于伤后第 2、5、7、10、14、2 1、2 8、35、5 6天观察并比较双侧腓肠肌的肌电图变化 ,记录纤颤电位和正尖波等自发活动 ,分析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CMAP)并测量其潜伏期和波幅 ,观察伤后CMAP的变化。结果 :(1)各组大鼠均于伤后第 2~ 5天出现纤颤电位和正尖波 ,约至第 7~ 10天达到高峰 ,然后逐渐减少。以IGF - 1组最早消失 ,中药组次之。 (2 )各组大鼠的伤侧肌电图CMAP中的潜伏期逐渐缩短 ,波幅逐渐增高。以IGF - 1组最快 ,中药组次之 ,自然愈合组最慢。 (3)伤后第 8周 ,IGF - 1组和中药组大鼠损伤侧CMAP波幅接近正常 ,自然愈合组则显著低于其它两组。结论 :(1)肌电图检测证实 ,IGF - 1和黄芪丹参注射液均具有促进骨骼肌损伤愈合的作用 ,但以IGF - 1的作用更明显。 (2 )损伤肌肉局部肌电信号的变化 ,可以用来评价损伤骨骼肌的修复进程和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978.
伽玛刀治疗功能性垂体瘤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伽玛刀治疗分泌型垂体瘤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1997年9月至2001年11月,248例垂体瘤经伽玛刀治疗。其中.73例年龄在16至61岁的分泌型垂体瘤获得详细随访,53例为PRL型,11例GH型,2例为ACTH型,6例为PRL合并GH型,1例为PRL合并ACTH型。7例为术后复发和残留。23例曾接受过嗅隐亭治疗。平均肿瘤容积为5.83cm^3(0.14~25.20cm^3)。边缘剂量为8~35Gy。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21个月。36例(49.3%)内分泌恢复正常。内分泌恢复正常的比率3个月后1.4%,6个月后16.4%.1年后45.2%,2年后49.3%。3例(4、1%)发生垂体瘤功能低下。1例复发二次治疗。无病例发生视路受损。结论 伽玛刀治疗分泌型垂体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长期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仍需进一步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979.
保留胸背神经的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   总被引:30,自引:15,他引:15  
目的 为减少背阔肌皮瓣切取时供区的代价,尽可能保留肌皮瓣切取后背阔肌的功能。方法 通过了解胸背神经、血管的解剖特点,切取肌皮瓣时不将胸背神经完全切断,保留部分或全部神经的支配。手术前后对背阔肌的神经肌肉动作电位进行检查,了解术后保留的背阔肌功能。临床应用20例修复下肢或前臂软组织缺损或伴骨外露。结果 19例移植皮瓣成活良好,保留的背阔肌有收缩功能存在。结论 在切取一定大小的背阔肌皮瓣时,保留胸背神经的支配,可减小背阔肌的功能损失,使供区的代价降低,符合皮瓣切取原则。  相似文献   
980.
岳焕勋  刘小章  张志红  李顺强 《四川医学》2004,25(11):1194-1195
目的 对使用新型聚氨酯(Pu)男用避孕套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进行初步观察。方法 对30对健康已婚夫妇为期6周360次使用国产PU避孕套的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避孕套总破裂率(临床破裂 非临床破裂)为2.22%,临床滑脱率为16.5%,使用观察期间无意外妊娠发生。结论 新型PU避孕套的破裂率和滑脱率分别相近于和高于报道的乳胶避孕套使用情况,感官指标反映PU避孕套具有良好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