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26篇
  免费   1710篇
  国内免费   1360篇
耳鼻咽喉   137篇
儿科学   507篇
妇产科学   129篇
基础医学   1185篇
口腔科学   287篇
临床医学   2294篇
内科学   1677篇
皮肤病学   220篇
神经病学   321篇
特种医学   733篇
外科学   1741篇
综合类   5106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120篇
眼科学   200篇
药学   2132篇
  14篇
中国医学   1553篇
肿瘤学   939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488篇
  2021年   628篇
  2020年   541篇
  2019年   319篇
  2018年   383篇
  2017年   477篇
  2016年   374篇
  2015年   633篇
  2014年   828篇
  2013年   1140篇
  2012年   1599篇
  2011年   1770篇
  2010年   1595篇
  2009年   1513篇
  2008年   1520篇
  2007年   1500篇
  2006年   1340篇
  2005年   1091篇
  2004年   795篇
  2003年   666篇
  2002年   524篇
  2001年   505篇
  2000年   425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检测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和P-Smad2/3的表达情况,探讨上述细胞因子对瘢痕产生的重要性及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上述3种细胞因子在3种不同组织共36例标本中的表达,ImagePro-Plus6.0软件进行阳性面积测量和细胞计数。结果TGF-β1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均为增强高表达,而在正常皮肤中几乎不表达;Smad3在三组标本间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Smad2/3在瘢痕疙瘩中表达最强,增生性瘢痕次之,正常皮肤组织中最低。结论TGF-β1表达增强是病理性瘢痕产生的重要原因,P-Smad2/3的表达水平则可认为与瘢痕增生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2.
血管移植搭桥治疗巨大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高流量血管搭桥方法对颅内巨大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8例巨大和颅底复杂动脉瘤患者,主要表现头痛发病者5例,视力减退者2例,面部麻木者1例。未破裂动脉瘤6例,2例患者发生动脉瘤破裂,Hunt-Hess分级分别为Ⅰ级和Ⅱ级。血管造影证实:动脉瘤体位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C4段)4例、床突上段(C1段)2例、大脑中动脉M2~M1段者2例动脉瘤大小为2.5~6.0cm,平均直径3.7cm。其中6例动脉瘤为梭形,2例为宽颈动脉瘤。8例患者均采用额颞开颅,骨瓣要尽可能低到颅底,以缩短搭桥移植血管在颅外走行长度。通常用7-0显微缝线吻合移植血管与颈外动脉,用8-0缝线吻合移植血管与颅内段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4例患者利用大隐静脉移植搭桥,4例患者利用桡动脉移植搭桥。颅内、外搭桥完毕后将动脉瘤近心端和远端的供血动脉结扎和夹闭,阻断动脉瘤的全部血供。对3例有压迫脑神经或颅内占位引起颅压高的患者,将动脉瘤切除。结果5例术后头痛消失,1例视力减退者明显改善,1例动眼神经麻痹恢复。5例术后行脑血管造影检查,3例行CT血管造影检查,7例搭桥吻合血管全部畅通,动脉瘤消失。2例术后出现暂时性一侧肢体力弱,肌力在Ⅱ~Ⅲ级之间,术后1个月完全恢复。结论中、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可作为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3.
侧脑室注射链脲霉素引起大鼠脑Aβ1-40和Aβ1-42表达增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褚文政  钱采韻 《医学争鸣》2005,26(15):1356-1358
目的:探讨大鼠侧脑室注射链脲霉素(Streptozotocin,STZ)阻断脑内胰岛素信号传导与Aβ表达的关系.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手术组和对照组(n=12),手术组双侧侧脑室注入STZ 3 mg/kg,第3日重复此剂量,对照组只手术操作但不注射药物.21 d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测各组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区的Aβ1-40和Aβ1-42阳性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皮层、海马Aβ1-40和Aβ1-42阳性细胞明显增多.结论:侧脑室注射STZ可以引起脑内Aβ表达增多,提示胰岛素/胰岛素受体系统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4.
王晓华  毛薇  钱大宁  王佳华 《浙江医学》2002,24(5):270-271,278
目的:了解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总抗氧化能力(TAO)、维生素E(VitE)水平的变化在银屑病患者病理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对4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期36例,静止期12例)、30名健康对照者分别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分光光度法、比色法检测血清NO、NOS、TAO、VitE水平。结果:患者组的血清NO、NOS、TA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组血清Vit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进行期患者NO、NOS水平高于静止期患者(P<0.05),而TAO、VitE水平在进行期与静止期患者间无差异(P>0.05)。结论:NO、NOS、VitE、TAO在银屑病的病理过程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5.
云南金铁锁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保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金铁锁的生物学特征、适应性及其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金铁锁具有旱生植物的结构和特征,耐旱、耐贫瘠能力较细。同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为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金铁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6.
乳腺良性病变术后并发Mondor病27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ondor病的发病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对15年来收治的1012例乳腺良性病变术后并发Mondor病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因和临床表现分析,总结有效的诊治方法。结果27例患者均为女性,与乳腺手术有关,主要表现为术侧胸腹壁皮下痛性条索状物,质硬韧,长度不等。3例随诊观察治愈,19例服用强的松和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治愈,3例经局部封闭治愈,2例经手术切除治愈。结论乳腺手术创伤可能是Mondor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诊断不难,但需排除恶变。  相似文献   
37.
脑创伤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而继发性脑损伤是影响脑创伤发展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当的治疗可以减轻或避免某些继发性损伤的病理变化,提高患者的疗效,改善预后。近年来,随着对基质金属蛋白基质系(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的不断深入研究,金属蛋白酶系在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基质金属蛋白酶系在脑创伤方面的研究概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胃癌根治术病人围手术期异体输血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CD40L)表达的变化。方法 胃癌根治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A组围术期不输血,B组围术期输入去白细胞的全血,C组围术期输入异体全血。另选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分别在手术前、术后2、5、10 d采外周静脉血5 ml,用Ficoll分离液梯度离心法分离出PBMCs和血浆,将PBMCs置于自身血浆环境中,并在植物血凝素(PHA,20 mg/L)的刺激下进行培养,48 h后收获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0L表达。结果 健康人外周血未受PHA刺激时检测不到CD40L的表达,经PHA刺激后CD40L 细胞占CD4 T细胞的百分数为1.7%±0.4%,与三组胃癌病人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术前比较,B组术后2 d PBMCs CD40L表达升高(P<0.05),C组术后各时点升高(P<0.05);与A组比较,B组术后2 d升高(P<0.05),C组术后各时点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术后各时点升高(P<0.05)。结论 围手术期异体输血可造成免疫抑制,输异体血后CD40L表达增加,且输全血比输去白细胞的全血更明显。围手术期成分输血优于输注全血。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糖尿病早期(2周)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中一氧化氮合酶(nNOS、iNOS、eNOS)的表达变化以及胰岛素对其的影响。方法:按6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大鼠模型(16只),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2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于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给予胰岛素治疗,正常对照组(8只)与模型组予皮下注射同样体积的生理盐水。2周后取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Trizol法提取总RNA,应用RT—PCR法测定3种NOS mRNA的表达。结果:在糖尿病早期大鼠DRG中,iNOS表达明显上调,胰岛素能有效逆转此变化。而nNOS和eNOS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在早期糖尿病DRG中iNOS基因表达异常,可能与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0.
多沙唑嗪与特拉唑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甲磺酸多沙唑嗪和特拉唑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试验,将符合条件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6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多沙唑嗪)和对照组(特拉唑嗪).试验剂量从2 mg开始逐渐递增至2~8 mg/d,疗程4周.治疗前后分别行心电图、常规体检、血尿常规和生化检查.结果:①治疗4周后,多沙唑嗪组降压总有效率80.7%,特拉唑嗪组降压总有效率70.0%.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②多沙唑嗪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的下降幅度分别为10.81%、10.70%,特拉唑嗪组为10.01%、11.47%.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③多沙唑嗪组有效剂量2~6 mg/d,平均3.04 mg/d,特拉唑嗪组有效剂量2~8 mg/d,平均4.19 mg/d.④每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多沙唑嗪组25.8%,特拉唑嗪组33.3%(P>0.05).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晕、头痛、心悸、体位性低血压等,多为轻度,可迅速缓解,多沙唑嗪组未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结论:甲磺酸多沙唑嗪2~6 mg/d,一天一次口服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