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12篇
  免费   2972篇
  国内免费   1880篇
耳鼻咽喉   325篇
儿科学   439篇
妇产科学   230篇
基础医学   1912篇
口腔科学   322篇
临床医学   3500篇
内科学   2464篇
皮肤病学   256篇
神经病学   654篇
特种医学   1225篇
外科学   2424篇
综合类   8626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3480篇
眼科学   319篇
药学   3739篇
  47篇
中国医学   3456篇
肿瘤学   1344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421篇
  2022年   931篇
  2021年   1238篇
  2020年   1041篇
  2019年   549篇
  2018年   566篇
  2017年   823篇
  2016年   631篇
  2015年   1195篇
  2014年   1620篇
  2013年   2088篇
  2012年   2839篇
  2011年   3068篇
  2010年   2841篇
  2009年   2404篇
  2008年   2526篇
  2007年   2329篇
  2006年   2044篇
  2005年   1565篇
  2004年   1056篇
  2003年   851篇
  2002年   627篇
  2001年   599篇
  2000年   443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 毫秒
131.
螺旋CT多层面容积重建在腰椎峡部裂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层面容积重建对腰惟峡部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行腰椎螺旋CT检查的50例腰痛患者资料,根据椎弓有无峡部裂分成峡部裂组(25例,有峡部裂)和对照组(25例,无峡部裂),所得数据资料行t检验。结果:峡部裂主要发生在L5(18例,占72%),腰椎峡部裂常导致腰椎前滑脱(24例,占96%)。峡部裂组椎管矢状径明显大于对照组椎管矢状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峡部裂组峡部高小于对照组峡部高,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螺旋CT扫描MPVR重建图像可以从骨性和软组织两个方面为临床提供更多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探讨胸部双能量DR骨骼像在筛查冠脉钙化中的意义。方法35例患者分别行右前斜位胸部双能量DR检查及多排螺旋CT(MDCT)冠状动脉扫描并记录照射后射线的体表入射剂量ESD(mGy)。2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及2位低年资医师分析双能量胸片骨骼像,对LAD、LCX、RCA共105条血管的钙化情况进行评估。CT扫描图像进行钙化积分分析。以钙化积分>300为金标准,对双能量DR的结果进行ROC分析。结果DR胸片平均阳性率27.6%(29/105),其中LAD阳性率48.5%(17/35);LCX22.8%(8/35);RCA 11.4%(4/35)。4位医师的ROC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6、0.854、0.725、0.642。胸部DR照射平均体表入射剂量为(0.469±0.22)mGy;多排CT入射剂量为(12.29±1.40)mGy。两者经配对t检验有显著差异。结论DR骨骼片可以检出较明显的冠状动脉钙化,对冠心病的筛查和病情的检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3.
目的研究心理训练对高特质焦虑新兵考核时生理指标和成绩的影响。方法采用个人评价问卷(PEI)、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参加考核的新兵实施团体测试。将被试者分为对照组、低特质焦虑组、高特质焦虑组和干预组,对干预组进行自我评价、潜能开发、团队精神强化、应对方式的心理训练。测试考核前后生理指标差值及考核成绩的变化。结果干预组新兵军事考核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和脉搏三项生理差值与考核成绩明显优于高特质焦虑组(P〈0.05)。结论系统的心理训练可有效改善新兵对应激情景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提高作业绩效。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探讨胆囊鳞癌的发病情况、特点、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方法:结合有关文献复习分析6例胆囊鳞癌的病例。结果:5例行手术治疗,术后两月内死亡3例,另两例至今存活,分别为术后8个月,3个月。1例行B超引导穿刺活检,入院后两周死亡。结论:胆囊鳞癌早期无特异症状,诊断时多已属晚期,手术效果较差。早期诊断、根治性手术有助于胆囊鳞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术治疗肩袖撕裂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2月至2005年10月,对27例肩袖撕裂患者行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术,25例获得1年以上随访,其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35~67岁,平均54.3岁;左肩6例,右肩19例,涉及优势侧19例。10例滑囊侧部分撕裂,1例滑囊侧及关节侧均有部分撕裂,14例全层撕裂。术前均拍摄肩关节正位和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21例行B超检查,23例行MR或MRA检查。全部病例行肩峰下滑囊切除及前肩峰成形术。肩袖修复方式:1例直接行断端缝合,15例应用缝合锚钉行肩袖止点重建,9例联合应用断端缝合及缝合锚钉技术。分别在术前和最终随访时采用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随访时间1~3年,平均23个月。术后平均UCLA评分为(32.3±t2.3)分。手术前后疼痛评分平均为(2.6±t0.9)分和(8.6±1.4)分(P=0.000),功能评分平均为(5.0±1.8)分和(9.1±1.0)分(P=0.000),肩关节主动前屈评分平均为(3.6±1.5)分和(4.9±10.3)分(P=0.000),前屈肌力评分平均为(4.0±0.6)分和(4.7±0.5)分(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优8例、良17例,所有患者均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结论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术是治疗肩袖撕裂的有效方法。术中应有效地控制出血,适度进行肩峰成形,正确识别撕裂的形状,充分松解粘连并采用恰当的缝合方式。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其疗效可达到切开手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探讨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对移植肺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26只Wistar大鼠,供体鼠和受体鼠各13只,肺移植成功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和治疗组(n= 7)。对照组再灌注期间吸入50%N2-50%O2混合气体;治疗组再灌注期间吸入40%N2-60%O2- 100%CO2混合气体,调节吸入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流量,维持吸入氧浓度50%,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80~100 mm Hg。记录受体鼠机械通气15 min时平均动脉压(MAP)、PaC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作为基础值,再灌注期间每15分钟记录1次,直至实验结束。再灌注90 min时放血处死大鼠,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蛋白浓度;取左肺组织,计算湿/干重比;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Bax、Bcl-2的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基础值比较,再灌注期间对照组MAP和PaO2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再灌注期间治疗组MAP、PaCO2和PaO2升高,BALF蛋白浓度、肺组织W/D、Bax表达和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Bcl-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可抑制大鼠移植肺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下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7.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硝酸甘油包合物中硝酸甘油与β-环糊精(β-CD)的比例、包合温度、搅拌时间、搅拌强度进行研究,筛选出最佳包合工艺。线衍射分析、薄层色谱等证明该包合物质量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8.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米力农治疗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左西孟旦组、多巴酚丁胺组、米力农组,各28例,对比总有效率、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soluble myeloid cell trigger receptor-1,sTREM-1)、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olubl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14,sCD14)、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63(solubl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163,sCD163)、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TnI)、脑肽钠(brain natriupeptide, 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 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 index, LVESVI)、左心室射血分数(le...  相似文献   
139.
韩婷婷  崔小川  韩芳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20):2447-2451
全科医学和睡眠医学作为国内目前新兴的两个临床学科,两者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交集,互补性强,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上存在一定的交叉融合。中国专科医师培训认证制度在人才培养方面为全科医师从事睡眠医学工作开辟了道路,使其有良好的协同发展的基础及必要性。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国全科医学与睡眠医学两者学科协同发展的基础及学科协同共建的必要性,介绍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在全科医学与睡眠医学学科共建方面取得的经验,并邀请相关专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0.
背景 大量证据表明抑郁障碍患者的躯体症状的风险比正常人高,但躯体易感性的机制尚不明确。部分研究认为前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ProBDNF)、炎性因子水平比正常人高,而这是否与伴随的躯体症状有关还没有明确的结论。目的 探讨重性抑郁障碍(MDD)患者躯体症状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炎性因子的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门诊或住院部MDD患者59例与同期社区招募的健康志愿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将MDD患者分为伴躯体症状抑郁障碍(SD)组37例(SSS总分>36分)和不伴躯体症状抑郁障碍(NSD)组22例(SSS总分≤36分),32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HC组)。收集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SSS评分、BDNF、ProBDNF与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8(IL-18)、白介素23a(IL-23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