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70篇 |
免费 | 315篇 |
国内免费 | 25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8篇 |
儿科学 | 59篇 |
妇产科学 | 16篇 |
基础医学 | 228篇 |
口腔科学 | 45篇 |
临床医学 | 449篇 |
内科学 | 336篇 |
皮肤病学 | 41篇 |
神经病学 | 87篇 |
特种医学 | 136篇 |
外科学 | 400篇 |
综合类 | 1118篇 |
现状与发展 | 2篇 |
预防医学 | 486篇 |
眼科学 | 41篇 |
药学 | 426篇 |
9篇 | |
中国医学 | 327篇 |
肿瘤学 | 1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103篇 |
2021年 | 136篇 |
2020年 | 107篇 |
2019年 | 58篇 |
2018年 | 64篇 |
2017年 | 93篇 |
2016年 | 81篇 |
2015年 | 129篇 |
2014年 | 173篇 |
2013年 | 259篇 |
2012年 | 377篇 |
2011年 | 336篇 |
2010年 | 339篇 |
2009年 | 320篇 |
2008年 | 318篇 |
2007年 | 350篇 |
2006年 | 290篇 |
2005年 | 224篇 |
2004年 | 159篇 |
2003年 | 115篇 |
2002年 | 97篇 |
2001年 | 79篇 |
2000年 | 53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2篇 |
1983年 | 5篇 |
1977年 | 3篇 |
1965年 | 4篇 |
1963年 | 5篇 |
1962年 | 3篇 |
1959年 | 2篇 |
1957年 | 10篇 |
1956年 | 2篇 |
1954年 | 2篇 |
1948年 | 1篇 |
1944年 | 1篇 |
1939年 | 2篇 |
1935年 | 2篇 |
1934年 | 1篇 |
193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的不良反应及其与疗效的相关性. 方法 晚期肾癌患者51例,有可测病灶,其中T1Nx,0,1M1 26例、T2Nx,0 M112例、T3NxM1 8例、T4NxM1 5例,46例T1~T3患者原发灶已手术切除,5例T4NxM1患者原发灶未切除.51例患者均采用索拉非尼治疗,400 mg每日2次口服,不间断治疗.每2个月复查CT评效,根据疗效及不良反应调整索拉非尼用量.2例患者由于不良反应减量为200 mg每日2次,16例患者病情进展后予以增量治疗,其中12例患者增至600 mg每日2次,4例增至800 mg每日2次.详细记录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并按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通用毒性标准3.0版进行分级,实体瘤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观察客观反应率及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其与疗效的相关性. 结果 51例患者发生手足皮肤反应35例(68.6%),腹泻20例(39.2%),皮疹13例(25.5%),黏膜炎12例(23.5 0A),高血压9例(17.6%),骨髓抑制7例(13.7%);发生3~4级不良反应患者的有效率33.3%(12/36),无3~4级不良反应患者12.0%(3/25).患者手足皮肤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不良反应(P<0.01),黏膜炎及皮疹发生与疗效具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048及0.045),3~4级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疗效具有相关性(P=0.008).中位PFS为15.0个月(95%CI 5.64~24.37个月),PFS与不良反应无相关性. 结论 晚期肾癌患者接受索拉非尼治疗后出现相关不良反应可作为疗效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52.
股骨远端复杂类型骨折微侵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微侵袭接骨板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治疗股骨远端复杂类型骨折的治疗效果. 方法 2005年7月-2006年12月,通过MIPO联合股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治疗41例高能量创伤所致的股骨远端复杂类型骨折.其中男31例,女10例;平均年龄38岁(17-65岁).AO/OTA 33-A311例,C222例,C38例.开放性骨折16例.以临床功能和X线检查评定治疗效果. 结果 41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2-18个月).41例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3周(7~16周).未发生内固定失败和骨不愈合,浅表感染1例.膝关节活动度45°~135°,平均110°.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36例,优良率88%.术后第2天与最后一次随访时相比,股骨下端轴线与股骨远端关节面切线夹角变化没有大于5°者. 结论 通过MIPO联合股骨远端LCP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复杂类型骨折创伤小,对软组织干扰少,能够获得并维持稳定固定,有利于骨折早期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3.
桡骨头切除对肘关节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目的:探讨桡骨头粉碎性骨折不同治疗方法对肘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10个尸体标本,分别测定在其它组织无损伤时,肘内侧副韧带切断时,肘内侧副韧带和前臂骨间膜均切断时的力-位移曲线(纵向位移)及肘外翻角。结果:肘内侧副韧带切断时的纵向位移及肘外翻角均大于其它组织无损伤时;肘内侧副韧带和前臂骨间膜均切断时的纵向位移及肘外翻角均大于其它组织无损伤时和肘内侧副韧带切断时,两两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在其它组织无损伤时,单纯桡骨头切除是安全的;合并肘内侧副韧带损伤时,可在有效修补韧带的同时作单纯头切除,必要时行假体置换;合并肘内侧副韧带和前臂骨间膜均损伤时,最好作假体置换。 相似文献
54.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小切口和常规正中切口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后疼痛的影响差异,并对其处理措施作简要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作者所在科室2012-06/2013-07月行微创小切口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ABG,MID-CABG)的20例患者(M组)和随机抽取的同期正中切口行OP-CABG的40例患者(N组)的病历资料,统计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于患者麻醉清醒后2、8、12、24、48、72 h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测评,出院后回访患者对术后切口疼痛的感知,依据剧痛、疼痛、微痛、无痛四个等级来评定。结果 M组患者止痛药物使用量较N组增加,术后各时间段VAS疼痛评分较N组高,术后将切口疼痛感受评定为剧痛的患者比例较N组升高。结论 MID-CABG加重了患者切口疼痛,经过积极处理可增加微创外科优势。 相似文献
55.
目的建立基于药物体系的肉桂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方法,全面评价肉桂饮片质量。方法采用HPLC-PDA法建立肉桂饮片特征图谱,筛选7个特征峰并通过相对保留时间表征其质的关联性;同时测定6个主要有效指标性成分(原儿茶酸、表儿茶素、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肉桂醛)的含量并表征主要酚类成分和主要苯丙素类成分的含量,通过关联度等概念表征其量的关联性。结果以批号13为基准,基于质的表征模式及关联分析,肉桂饮片特征图谱中筛选的7个特征峰中有酚类成分2个、苯丙素类成分5个,15批肉桂饮片色谱图中均含有此7个特征峰。基于量的表征模式及关联分析,批号14有效指标性成分总体含量高于基准批号13,批号4、6、8、10含量与基准批号13关联性较高,综合评价得出批号14、13、4、6、8、10优良度居前。结论在定性的基础上进行定量表征,可全面评价肉桂饮片质量优次,为肉桂饮片资源筛选、药物原料质量控制及应用提供依据,同时为中药质量评价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
小肠虽占胃肠道总长的70%~80%,但小肠肿瘤仅占胃肠道所有肿瘤的5%,恶性肿瘤的1%~2%。常规的胃镜和结肠镜检查不能探及小肠病变,推进式小肠镜、小肠造影、放射性核素扫描、血管造影以及胶囊内镜又都因其一定的局限性使小肠肿瘤始终成为临床诊断的盲点和难点。随着各种现代检查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小肠肿瘤患者术前即得到明确诊断并接受了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7.
58.
59.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IPL)治疗浅表(皮肤)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浅表(皮肤)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535nm、580nm强脉冲光治疗皮损,每三周治疗一次,三次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波长为532nm的Q开关Nd:YAG激光治疗,每两周治疗一次,三次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皮损的治愈率、并发症等情况,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皮损三次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处瘢痕形成及炎症性色素沉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强脉冲光(IPLTM)治疗浅表(皮肤)血管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