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705篇 |
免费 | 4200篇 |
国内免费 | 251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79篇 |
儿科学 | 695篇 |
妇产科学 | 200篇 |
基础医学 | 2348篇 |
口腔科学 | 745篇 |
临床医学 | 4775篇 |
内科学 | 3415篇 |
皮肤病学 | 476篇 |
神经病学 | 854篇 |
特种医学 | 1642篇 |
外科学 | 3526篇 |
综合类 | 11218篇 |
现状与发展 | 15篇 |
预防医学 | 5062篇 |
眼科学 | 309篇 |
药学 | 4827篇 |
58篇 | |
中国医学 | 3938篇 |
肿瘤学 | 19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3篇 |
2023年 | 549篇 |
2022年 | 1368篇 |
2021年 | 1716篇 |
2020年 | 1546篇 |
2019年 | 799篇 |
2018年 | 876篇 |
2017年 | 1162篇 |
2016年 | 865篇 |
2015年 | 1619篇 |
2014年 | 2062篇 |
2013年 | 2540篇 |
2012年 | 3730篇 |
2011年 | 3994篇 |
2010年 | 3486篇 |
2009年 | 3127篇 |
2008年 | 3290篇 |
2007年 | 3244篇 |
2006年 | 2601篇 |
2005年 | 2023篇 |
2004年 | 1411篇 |
2003年 | 1233篇 |
2002年 | 971篇 |
2001年 | 837篇 |
2000年 | 645篇 |
1999年 | 268篇 |
1998年 | 48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30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观察 总被引:91,自引:5,他引:86
目的:评价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超声碎石术处理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9月~2004年4月采用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超声碎石术Ⅰ期治疗肾结石38例42侧。结果:平均手术时间85min,结石处理时间62min,结石清除率88.1%;5例多发性结石或铸形结石患者经皮通道小角度的肾盏内有直径小于1cm结石残留,辅助施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随访1~3个月,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超声碎石术处理大的复杂性肾结石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结石清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11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11β-HSD1)基因敲除对小鼠整体代谢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为遗传背景的野生对照组及11β-HSD1基因敲除组各15只小鼠高脂喂养20周,代谢笼评估能量代谢,行为学评估观察小鼠认知功能,电镜评估海马体的线粒体结构,免疫荧光及PCR确定其认知功能、线粒体功能相关基因及炎症基因的变化。结果:11β-HSD1基因敲除能够提高高脂喂养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改善握力,改善海马体的微结构、线粒体含量变多,认知相关基因、线粒体呼吸功能相关基因上调,炎症相关基因改变。结论:11β-HSD1敲除后高脂饮食喂养小鼠认知功能显著改善,握力显著提高,可能是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科多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诱因、临床诊断及处理。方法对16例MOD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MODS的主要因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产后出血,器官功能障碍以肾功能衰竭为最多见。结论及时处理MODS的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产后出血,早期诊断及治疗肾功能衰竭及凝血功能障碍,是减少产科MODS患者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测量不同滤过条件下,体模入射剂量随滤过条件的变化确定高千伏X线摄影时的最佳附加滤过。材料与方法:利用X线剂量仪测量不同Al滤过时对应体模表面剂量的变化。结果与结论:通过适当增加附加滤过可以合理降低被检者皮肤剂量,120kV摄影时,附加滤过2.5mmAl是恰当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趋化性细胞因子在体外对人Tc1和Tc2亚群细胞内Ca2 + 浓度变化的影响 ,从PBMC中分离纯化CD8+ T细胞 ,在特定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抗体作用下 ,体外定向诱导出能长期培养的Tc1和Tc2细胞系 ,用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后 ,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在趋化性细胞因子刺激前后 ,细胞内Ca2 + 浓度的变化。发现受SDF 1作用后 ,Tc1及Tc2细胞内Ca2 + 浓度变化均不明显 ,而IP 10刺激后 ,Tc1及Tc2细胞内Ca2 + 水平在短时间内明显上调 ,且在Tc1胞内的上升幅度远高于Tc2细胞 ,在MIP 1β刺激后 ,也观察到类似趋势 ;受Eotaxin刺激后 ,Tc1及Tc2细胞内Ca2 + 水平均有微小上升 ,在Tc2细胞内的上升幅度略高于Tc1细胞。说明Tc1和Tc2细胞受趋化性细胞因子作用后 ,细胞内Ca2 + 浓度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且与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的表达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探讨过继转输胚胎抗原耐受T细胞对小鼠自然流产模型妊娠预后及宿主孕鼠免疫细胞对父系抗原免疫耐受状态的影响。以CBA/J×BALB/c为正常妊娠模型 ,CBA/J×DBA/ 2为自然流产模型 ,将自然流产模型CBA/J孕鼠于孕 4d (着床期 )分别腹腔注射大鼠抗小鼠CD80和CD86mAb或大鼠同型IgG。于孕 9d ,应用免疫磁珠阴性分选三组孕鼠的脾脏T细胞 ,并将三组T细胞分别转输至孕 4d的CBA/J×DBA/ 2孕鼠。于宿主孕鼠孕第 9天 ,采用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分析宿主孕鼠脾脏免疫细胞对父系抗原的增殖能力 ,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经父系抗原刺激的宿主孕鼠脾脏T细胞内IL 2表达水平。于孕 1 4d分别观察宿主孕鼠的胚胎吸收率。结果显示 ,过继转输胚胎抗原耐受T细胞和转输正常妊娠模型孕鼠的T细胞均可诱导宿主孕鼠脾脏免疫细胞对父系抗原的增殖能力及IL 2的表达显著下降 (P <0 0 5 ) ,孕 1 4d胚胎吸收率也显著下降 (P <0 0 5 )。这些结果表明 ,于孕早期过继转输胚胎抗原耐受T细胞和转输正常妊娠模型孕鼠的T细胞能诱导宿主孕鼠母 胎免疫耐受 ,防止母体对胚胎的免疫排斥 ,从而使自然流产模型的妊娠预后达到正常妊娠水平。 相似文献
18.
人缺血脑组织中IP-10和IFN-γ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IP-10和细胞因子IFN-γ是否参与人缺血脑损伤过程。方法:将21例脑梗死死亡病例按发病持续时间分为〈7天、7~14天和15~21天3组,以非缺血侧半球做对照,用HE染色法观察炎性细胞浸润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缺血半球脑组织与非缺血半球脑组织中趋化因子IP-10和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结果:在〈7天组和7~14天组中,缺血脑组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在〈7天组、7~14天组和15~2l天组中,趋化因子IP-10在缺血半球脑组织中的表达高于非缺血半球(分别是1.74倍增高,P〈0.01;1.41倍增高,P〈0.05和1.52倍增高,P〈0.01)。在对细胞因子IFN-γ的检测中发现〈7天和7~14天组中,IFN-γ在缺血半球脑组织中的表达高于非缺血半球(分别是1.65倍增高,P〈0.05和1.32倍增高,P〈0.05);在15~21天组中,IFN-γ在缺血半球与非缺血半球中的表达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人缺血脑组织中观察到IP-10和IFN-γ的表达,提示IP-10和IFN-γ参与了炎症反应对脑组织的损伤过程。同时也提示IP-10可能参与后期对损伤脑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严重的破坏性并发症,致残率及致死率逐年增高,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注重辨证论治与整体观念相结合,不仅能改善中医证候,更能在加速创面愈合的同时减少创面的复发,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糖尿病足溃疡的进一步恶化,降低其致残率及致死率。现代研究发现,糖尿病足溃疡难以愈合与各种细胞因子如炎症因子、生长因子、趋化因子等分布异常密切相关;随着现代医学对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单体及复方调控细胞因子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已成为研究热点,该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得出以下总结:(1)芝麻酚、栀子苷、当归补血汤、紫朱软膏等调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IL-10等炎症因子,抑制创面炎症。(2)白芷、丹酚酸B、四效散、壮药拔毒生肌膏等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TGF)、表皮生长因子(EGF)等生长因子,促进创面胶原沉积及血管新生。(3)芍药苷、隐丹参酮、蜂毒、回阳生肌汤等调节CXC趋化因子配体(CXCL)1、CXCL2、CC趋化因子配体(CCL)2、CCL3、基质细胞衍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试图解决论文作者署名中通信作者与末位作者谁是最重要的作者的问题。【方法】 以Science期刊为研究对象,收集该刊论文的作者署名信息和作者贡献声明信息,提取贡献要素并进行规范化分类,结合作者贡献声明和作者署名位置、署名角色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论文作者署名位置的分布中,末位作者通常同时是通信作者。在论文研究中,通信作者往往比末位作者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对于不是通信作者的末位作者,其对研究的贡献往往较低。【结论】 结合作者贡献声明能够合理地判断作者的重要性。学术界对于作者署名位置应该有更加统一的认识,建议在科技期刊中推行作者贡献声明政策,完善学术期刊作者贡献声明规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