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809篇
  免费   10909篇
  国内免费   7104篇
耳鼻咽喉   868篇
儿科学   1298篇
妇产科学   793篇
基础医学   9659篇
口腔科学   1947篇
临床医学   13000篇
内科学   12896篇
皮肤病学   1086篇
神经病学   4352篇
特种医学   38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2篇
外科学   9780篇
综合类   22070篇
现状与发展   34篇
一般理论   5篇
预防医学   8983篇
眼科学   2162篇
药学   11551篇
  91篇
中国医学   7276篇
肿瘤学   7040篇
  2024年   327篇
  2023年   1580篇
  2022年   3242篇
  2021年   5049篇
  2020年   4050篇
  2019年   2967篇
  2018年   3076篇
  2017年   3218篇
  2016年   2795篇
  2015年   4547篇
  2014年   5713篇
  2013年   5659篇
  2012年   8547篇
  2011年   9193篇
  2010年   6536篇
  2009年   5471篇
  2008年   6570篇
  2007年   6393篇
  2006年   5711篇
  2005年   5100篇
  2004年   3411篇
  2003年   3183篇
  2002年   2583篇
  2001年   2221篇
  2000年   2070篇
  1999年   1897篇
  1998年   1044篇
  1997年   993篇
  1996年   726篇
  1995年   664篇
  1994年   673篇
  1993年   416篇
  1992年   581篇
  1991年   439篇
  1990年   395篇
  1989年   328篇
  1988年   322篇
  1987年   260篇
  1986年   226篇
  1985年   183篇
  1984年   101篇
  1983年   63篇
  1982年   47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42篇
  1978年   15篇
  1977年   14篇
  1964年   7篇
  193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91.
Toll-like receptor 9 (TLR9) is highly expressed in B cells, and B cells are important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ype 1 diabetes (T1D)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intrinsic effect of TLR9 in B cells on β-cell autoimmunity is not known. To fill this knowledge gap, we generated NOD mice with a B-cell–specific deficiency of TLR9 (TLR9fl/fl/CD19-Cre+ NOD). The B-cell–specific deletion of TLR9 resulted in near-complete protection from T1D development. Diabetes protection was accompanied by an increased proportion of interleukin-10 (IL-10)–producing B cells. We also found that TLR9-deficient B cells were hyporesponsive to both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stimuli. This suggested that TLR9 in B cells modulates T1D susceptibility in NOD mice by changing the frequency and function of IL-10–producing B cells. Molecular analysis revealed a network of TLR9 with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 and CD40, all of which are interconnected with IL-10. Our study has highlighted an important connection of an innate immune molecule in B cells to the immunopathogenesis of T1D. Thus, targeting the TLR9 pathway, specifically in B cells, may provide a 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T1D treatment.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寻找中药复方发明专利创造性审查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分析原因,为完善相关审查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筛选驳回依据为创造性的中药复方发明专利复审决定,建立数据库,通过分类和单因素逻辑(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中药复方专利创造性的审查标准受年度变化的影响明显。按要求补充实验数据、区别技术特征数量、复方的发明类型、审查员所引用的对比文件及公知常识情况均能提高专利复审的撤驳率。结论 我国尚未建立合理、统一、清晰的中药复方发明专利创造性审查标准,仍有待从多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建立湿热内蕴证候大鼠模型,研究具有降血尿酸作用的清利湿热方的中医功效,以证测效揭示清利湿热降血尿酸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四妙丸组以及清利湿热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饲喂高脂高糖饲料,自由饮用蜂蜜水,并隔天灌胃猪油脂或酒,建立湿热内蕴证候大鼠模型,观察清利湿热方对大鼠一般状态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热激蛋白70(HSP7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促胃液素(GAS)、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以及血浆胃动素(MTL)、肝脏组织Na+-K+-ATP酶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肠组织水孔蛋白3(AQP3)、水孔蛋白4(AQP4)含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肠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p65表达量。结果:模型组体质量下降(P<0.05,P<0.01),HSP70、TNF-α、IL-1β升高(P<0.05,P<0.01,P<0.001),胃肠组织中AQP3表达量下降(P<0.05),AQP4表达量上升(P<0.01,P<0.001),GAS含量下降(P<0.01),IgM含量升高(P<0.01),结肠组织TLR4表达量增加(P<0.01)。清利湿热方能增加大鼠体质量,降低HSP70、TNF-α、IL-1β含量(P<0.05,P<0.01,P<0.001),升高胃肠组织AQP3表达量(P<0.05,P<0.01,P<0.001),降低AQP4表达量(P<0.05),升高GAS、Na+-K+-ATP酶含量(P<0.05,P<0.001),降低IgM含量(P<0.05,P<0.01)。结论:饲喂高脂高糖饲料,自由饮用蜂蜜水,并隔天灌胃油脂/酒,可以成功建立高尿酸血症湿热内蕴证候模型,清利湿热方可以从大鼠一般状态、体质量、热激蛋白以及炎症介质、水孔蛋白、胃肠激素、免疫等多方面改善大鼠湿热状态,发挥清利湿热功效。清利湿热方具有降血尿酸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LR4,核因子κBp65有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川陈皮素(NOB)保护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分为5组(n=6):假手术组、模型组、NOB组(50 mg/kg)、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抑制剂EX527组(5 mg/kg)、NOB+EX527组(50 mg/kg的NOB+5 mg/kg EX527)。在建模前24 h对小鼠进行药物处理。通过阻断小鼠左肾动静脉血流建立RIRI模型。建模24 h后检测肾组织中氧化应激标志物含量。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评价肾组织病变和纤维化。通过TUNEL染色检测肾细胞凋亡。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SIRT1、叉头框蛋白O3a(FOXO3a)、细胞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组织中SIRT1和FOXO3a mRNA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NOB组小鼠肾脏病变程度减轻,肾脏纤维化面积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NOB组肾组织抗氧化作用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NOB组肾组织中细胞凋亡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NOB组肾组织中SIRT1和FOXO3a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微管相关蛋白轻链(LC)3Ⅱ/LC3Ⅰ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而p62降低(均P<0.05)。此外,EX527逆转了NOB对肾脏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NOB通过激活SIRT-1/FOXO3a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来减轻RIRI。  相似文献   
995.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白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是目前糖尿病肾病诊断的重要临床指征。DN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质量,尽早地干预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纠正胰岛素代谢障碍导致的长期高血糖因素影响下的肾脏损伤,是有效阻止其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的关键。中医药秉持其特色理论取得了独特的治疗优势,随着中医药对于DN的认识与研究的加深,实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总结了中医研究DN动物模型的常用构建方法,同时从中医药调节免疫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纠正糖脂代谢紊乱等机制方面列举分析中医药辨治糖尿病实验研究进展,探讨中医药防治DN的机制,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96.
李巧玲  韩凤  曹然  谭秋生  任明波 《中草药》2023,54(2):641-651
目的 通过分析箭叶淫羊藿Epimediumsagittatum不同生育期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主要药用有效成分累积之间的相关性,探讨箭叶淫羊藿根际土壤微生物对其药材有效成分的影响,为箭叶淫羊藿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三年生箭叶淫羊藿的根际土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根际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同时测定根际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不同生育期药材总黄酮、淫羊藿苷等有效成分含量,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探究土壤生态因子与有效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箭叶淫羊藿根际细菌优势菌属包括Candidatus_Solibacter、苔藓杆菌属、嗜酸栖热菌属、芽单胞菌属等,其中,Candidatus_Solibacter属在5个生长时期的平均丰度值最高。根际真菌优势菌属中被孢霉属相对丰度占比最大,在花蕾期样品中的丰度值高达44.27%。UPGMA聚类和非度量多维标定法(NMDS)分析表明,花蕾期、盛花期、果实膨大期及盛果期的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结构相似,而药材质量稳定期与前4个时期的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同时,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黄酮含量与有效磷呈显著正...  相似文献   
997.
丁锐  王奎龙  沈梦丹  吴鑫  吴国清  曹岗 《中草药》2023,54(3):798-807
目的 采用代谢组学的方法探究商陆Phytolacca acinosa醋制前后正丁醇部位肝肾毒性的差异及减毒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UPLC-Q-TOF/MS的方法对商陆醋制前后正丁醇部位的成分变化进行研究。小鼠ig商陆生醋品正丁醇部位低、高剂量(27、54 mg/kg)28 d后,通过血清生化指标和病理切片评价商陆醋制前后的肝肾毒性差异;采用UPLC-Q-TOF/MS对血清进行数据采集;通过QI、HMDB及MetaboAnalyst 5.0寻找与商陆炮制减毒相关的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结果 商陆醋制后部分皂苷类成分含量下降显著,并能够明显降低生品导致的肝肾功能指标的异常升高。病理切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生品组的肝、肾组织病变明显;醋制后病变程度显著减轻。通路富集分析发现胆汁酸代谢可能与商陆醋制减毒密切相关;进一步对胆汁酸进行半定量分析发现,商陆醋制后能够改善生品导致的结合型胆汁酸含量的下降及次级胆汁酸含量的升高,从而改善胆汁酸代谢紊乱。结论 商陆生品具有肝肾毒性,醋制后皂苷类成分含量下降,毒性显著降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胆汁酸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8.
槲皮素是蔬菜、水果、中药中常见的黄酮类化合物,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抗癌、抗糖尿病、抗菌、抗炎、抗病毒等生物活性。由于槲皮素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通过各种方法设计和合成新的槲皮素衍生物,以改善其缺点,进而发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通过对槲皮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抗糖尿病、抗炎、抗菌和抗病毒活性进行综述,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分析,为天然化合物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比较研究黄芪蜜炙后多糖、单糖、寡糖及非糖类小分子成分的整体变化。方法 结合糖组学和代谢组学,运用超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photodiode array detector,UPLC-PDA)、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HPLC-ELSD)、高效凝胶渗透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igh performance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HPGPC-ELSD)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electrostatic field orbit-trap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UHPLC-Q-Orbitrap...  相似文献   
1000.
曹梦珍  黄倩  牛明  赵旭  肖小河 《中草药》2023,54(10):3150-3157
目的 从鳖甲临床抗肝纤维化功效出发并结合近红外光谱,探索建立关联抗肝纤维化活性的鳖甲质量生物活性评价方法。方法 建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的LX-2肝纤维化细胞模型,采用qRT-PCR检测鳖甲对I型胶原(type I collagen,COL1)mRNA表达的影响,计算鳖甲对COL1 mRNA相对表达量的抑制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鳖甲对COL1蛋白表达的影响,以评价鳖甲在细胞模型上的抗肝纤维化生物活性。采集并处理不同批次鳖甲药材的近红外光谱数据,通过谱-效相关分析探究鳖甲药材近红外光谱数据与其抗肝纤维化活性的相关性,筛选活性波段,建立鳖甲的效应近红外谱,以效应近红外谱下面积评价鳖甲药材的质量。结果 体外实验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鳖甲水提物(water extract of Trionycis Carapax,WECT)处理组细胞中COL1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0.01);基于谱-效相关分析,共筛选得到R>0.6、P<0.05且波数大于8 cm−1的活性波段3个,分别为5226~5235 cm−1、5943~6071 cm−1与6379~6396 cm−1,以3个活性波段下面积为指标,建立鳖甲药材的效应近红外谱,计算各特征波段下面积和,并分析其与生物活性的相关性,两者相关系数R为0.813 53。结论 WECT可抑制LX-2细胞外基质的产生来治疗肝纤维化;效应波谱下面积和(5226~5235 cm−1、5943~6071 cm−1与6379~6396 cm−1)作为鳖甲药材的质量评价系数,用于评价鳖甲药材的质量,可区分不同批次鳖甲药材的抗肝纤维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