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468篇 |
免费 | 2939篇 |
国内免费 | 159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42篇 |
儿科学 | 435篇 |
妇产科学 | 106篇 |
基础医学 | 1624篇 |
口腔科学 | 402篇 |
临床医学 | 3226篇 |
内科学 | 2151篇 |
皮肤病学 | 287篇 |
神经病学 | 564篇 |
特种医学 | 892篇 |
外科学 | 2852篇 |
综合类 | 8004篇 |
现状与发展 | 7篇 |
预防医学 | 3371篇 |
眼科学 | 232篇 |
药学 | 3322篇 |
28篇 | |
中国医学 | 3005篇 |
肿瘤学 | 125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87篇 |
2023年 | 399篇 |
2022年 | 866篇 |
2021年 | 1107篇 |
2020年 | 954篇 |
2019年 | 539篇 |
2018年 | 540篇 |
2017年 | 696篇 |
2016年 | 554篇 |
2015年 | 982篇 |
2014年 | 1353篇 |
2013年 | 1764篇 |
2012年 | 2621篇 |
2011年 | 2607篇 |
2010年 | 2513篇 |
2009年 | 2123篇 |
2008年 | 2269篇 |
2007年 | 2149篇 |
2006年 | 1953篇 |
2005年 | 1546篇 |
2004年 | 1071篇 |
2003年 | 878篇 |
2002年 | 631篇 |
2001年 | 606篇 |
2000年 | 471篇 |
1999年 | 194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8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193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妇女的中医证候分布及影响妇女健康状态的因素,为中医药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采用证素辨证的方法,设计统一科研调查表,采用改良Kupperman Index(KI)及四诊信息采集表为每一例观察对象建立档案。结果:情绪波动、疲乏、失眠为围绝经期女性主要临床表现。影响改良Kupperman Index积分的病位证素是肝、脾,病性证素是湿、阴虚、阳虚、血瘀、血虚。结论:综上所述,围绝经期女性病性多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肝郁”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病理变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13.
14.
【摘要】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评价三种C2~C3前路内固定方式治疗枢椎椎体横行骨折合并Hangman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手术方式选择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择1位35岁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16排螺旋CT对枕骨底(C0)~C3节段进行层厚0.5mm的薄层扫描,利用Mimics 10.01、Hypermesh V 10.0及ABAQUS 6.11软件,建立正常颈椎C0~C3节段三维六面体网格有限元模型(FE/Intact)并进行有效性验证。在已验证的C0~C3节段模型上通过弱化网格单元强度的方法模拟建立枢椎椎体横行骨折合并Hangman骨折模型(FE/Fracture)并进行验证;在FE/Fracture上分别建立三种C2~C3前路内固定模型:前路C2/3椎间盘切除、cage植骨融合+长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FE/cage+ACFLP);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C2/3椎间盘切除、cage植骨融合+短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FE/AOSF+cage+ACFSP);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C2/3椎间盘切除、cage植骨融合+长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FE/AOSF+cage+ACFLP),对FE/Intact、FE/Fracture和三种内固定模型进行边界约束后分别施加前屈、后伸、侧屈、旋转四种生理载荷,比较各模型在不同工况下三维活动的角位移(ROM)及骨折端节点位移变化。结果:建立的FE/Intact外观逼真,几何相似性好,经验证有效。在相同条件下FE/Fracture模型三维活动度较FE/Intact模型明显增大,在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方向上的ROM分别增加至FE/Fracture模型的244.7%、203.3%、188.9%、200%;FE/AOSF+cage+ACFLP在前屈、后伸、侧屈、旋转方向上的ROM分别为FE/Intact的60.5%、70%、66.7%、62.5%;FE/AOSF+cage+ACFSP在各方向的ROM分别为FE/Intact的118.4%、123.3%、148.1%、175%;FE/cage+ACFLP在各方向上的ROM分别为FE/Intact的123.7%、143.3%、122.2%、137.5%。FE/AOSF+cage+ACFLP稳定性最强,骨折端位移最小;FE/AOSF+cage+ACFSP稳定性较差,其在侧屈和旋转方向上ROM及骨折端位移最大;FE/cage+ACFLP在前屈及后伸方向上提供的稳定性最差,骨折端的位移最大。结论:FE/AOSF+cage+ACFLP固定可为枢椎椎体横行骨折合并Hangman骨折提供较强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达到固定融合C2~C3节段和骨折断端以重建上颈椎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以Lentivirus为载体,构建同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的基因工程化鼠胚神经干细胞(NSC)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鼠胚NSC,用同时携带NT-3和GFP的lentivirus转染构建工程化NSC:用荧光显微镜、鼠胚背根神经结培养(Dorsal Root Ganglion,DRG)、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基因工程NSC的转基因表达.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几乎100%的工程化NSC表达GFP;DRG培养和Western blot检测到基因工程化NSC能高效分泌NT-3蛋白.结论:以Lentivirus为载体,构建同时携带并稳定表达GFP和NT-3的基因工程化鼠胚NSC是可行的,可为脊髓损伤基础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细胞资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干扰素(interferon-α2b,IFN-α2b)联合沙利度胺(Thalidomid,THD)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HEL)增殖、凋亡及JAK2V617F突变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IFN-α2b、THD、IFN-α2b联合THD处理HEL细胞24、48、72 h后,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药物处理48 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定量PCR检测JAK2V617F突变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IFN-α2b联合THD作用24、48 h及72 h比单用IFN-α2b及THD对HEL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强,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α2b与THD联合应用比单用促HEL凋亡作用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α2b与THD联合作用于JAK2V617F阳性的HEL细胞,可使JAK2V617F突变基因表达下降,作用比单用IFN-α2b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N-α2b联合THD能抑制HEL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比单用IFN-α2b作用显著,但对JAK2V617F突变基因表达与单用IFN-α2b的作用并无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托吡酯、丙戊酸钠单药及联合用药对幼鼠慢性癫痫脑损伤的影响。方法将3~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B、C、D、E组为慢性癫痫组,C、D、E组于戊四氮(PZT)腹腔注射后给予TPM40mg/kg、VPA200mg/kg、TPM40mg/kg+VPA200mg/kg,A、B组给予等量的蒸馏水,连续用药2个月,观察癫痫发作后幼鼠的体重改变、行为学表现及海马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了解脑损伤的发生情况及药物的情况保护。结果①TPM使体重增长降低,VPA使体重增长增加;②TPM、VPA均使发作持续时间缩短(P〈0.05),联合用药组使发作持续的时间长(P〈005);③TPM组、VPA组的NSE水平降低显著(P〈0.05);④TPM组、VPA组神经元的退行性变和胶质细胞的反应性增生较阳性组减少。TPM+VPA组神经元变性坏,胞浆浓缩,出现红色神经元。结论TPM、VPA单药均对癫痫脑损伤有保护作用,但2者联合可能削弱其单药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腰椎椎管狭窄症(LSS)是骨科常见病之一。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速,老年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DLSS)的发生率逐年增加,腰腿痛和间歇性跛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DLSS往往由椎间盘突出或合并钙化、小关节骨赘增生及黄韧带肥厚等原因引起,部分患者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2-3]。临床上根据解剖部位将LSS分为中央管狭窄(椎管中央型狭窄)、关节下管狭窄(神经根管的关节下段,包括侧隐窝)和椎间管狭窄(椎弓根及椎间孔段)[4-5]。老年DLSS患者一般病史较长,影像学资料提示多节段的椎间盘膨出或突出、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侧隐窝狭窄,有时神经根病变的定位诊断也不明确,是否需要将所有狭窄的间隙部位减压,是否需要广泛的融合固定一直是临床争论的问题[6]。传统腰椎减压融合术治疗DLSS效果明显,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感染、切口愈合不良、植骨区不融合、内固定松动断裂、邻椎病等手术并发症使得此类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7]。近年来,经皮内窥镜技术在治疗DLSS方面优势明显,通过术前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相关影像学资料的反复研究,并根据病情需要可结合椎间盘造影,最终精准定位责任椎间隙及椎管狭窄部位行靶向穿刺,达到定点精准减压。2014年5月-2017年8月,本院采用经皮内窥镜下减压术并射频消融术治疗老年单节段DLSS患者40例,现将诊疗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微小RNA-31(microRNA-31,miR-31)和微小RNA-1322(microRNA-1322,miR-1322)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特征,分析其临床意义,探讨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5例口腔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肿瘤组织作为观察组,选取距肿物边缘>3 cm的正常口腔鳞状上皮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中miR-31和miR-1322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Ki67表达的增殖指数。结果:观察组中miR-31和miR-1322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miR-31和miR-1322的表达在不同分化程度、肿物最大径、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的表达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存分析显示二者的表达与生存时间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miR-31和miR-1322的表达均与增殖指数呈正相关性。结论:口腔鳞癌中miR-31和miR-1322高表达是肿瘤形成的促进因素。miR-31和miR-1322均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检测组织miR-31和miR-1322的表达对判断预后可能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