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55篇
  免费   6500篇
  国内免费   4259篇
耳鼻咽喉   731篇
儿科学   793篇
妇产科学   654篇
基础医学   5631篇
口腔科学   1359篇
临床医学   7439篇
内科学   7385篇
皮肤病学   563篇
神经病学   2441篇
特种医学   22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5724篇
综合类   13151篇
现状与发展   12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4971篇
眼科学   1270篇
药学   7124篇
  93篇
中国医学   4494篇
肿瘤学   4166篇
  2024年   257篇
  2023年   1056篇
  2022年   2490篇
  2021年   3392篇
  2020年   2617篇
  2019年   1925篇
  2018年   2012篇
  2017年   2000篇
  2016年   1797篇
  2015年   2954篇
  2014年   3558篇
  2013年   3646篇
  2012年   5135篇
  2011年   5386篇
  2010年   4152篇
  2009年   3485篇
  2008年   3717篇
  2007年   3695篇
  2006年   3329篇
  2005年   2754篇
  2004年   2203篇
  2003年   1994篇
  2002年   1725篇
  2001年   1273篇
  2000年   942篇
  1999年   654篇
  1998年   358篇
  1997年   347篇
  1996年   256篇
  1995年   206篇
  1994年   192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6篇
  1975年   5篇
  1973年   9篇
  1968年   4篇
  196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目的探讨荷瘤大鼠60Co γ射线局部照射时血液学氧化损伤以及复合抗氧化剂抗损伤作用. 方法采用Walker-256肿瘤细胞株接种大鼠皮下,得到实体瘤,摘除实体瘤分割成小块植入大鼠的右后腿皮下,制成大鼠荷瘤模型,将荷瘤大鼠分成3组,分别为肿瘤组、照射组和抗氧化剂保护组,同时选取正常大鼠作为阴性对照组. 抗氧化剂保护组每日给予复合抗氧化剂ig,分次对照射组和抗氧化剂保护组的荷瘤大鼠进行60Coγ射线局部照射4次,每次间隔1 wk,累计剂量为47 Gy,最后一次照射后7 d,活杀大鼠,取全血和血清测定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总蛋白. 结果照射组的MDA含量显著高于非照射组和抗氧化剂保护组(347 μmol*g-1 vs 292, 305和196 μmol*g-1, P<0.05),复合抗氧化剂显示出良好的保护作用. 而照射组的抗氧化酶类如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低于非照射组和抗氧化剂保护组(3.65 μkat*g-1 vs 4.05, 4.82和4.70 μkat*g-1, P<0.05),CAT的活性在照射组显著低于肿瘤组和抗氧化剂保护组(362 K*g-1 vs 677和672 K*g-1, P<0.05). 结论 60Co γ射线局部照射可以产生自由基引发的全身氧化损伤,高效的复合抗氧化剂可以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2.
目的:探讨线粒体呼吸链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活性异常在老年性聋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老年性聋大鼠耳蜗COX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老年性聋大鼠耳蜗中COX活性降低.结论:耳蜗组织中COX活性降低在老年性聋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的培养方法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由骨髓血中分离出来并加以纯化,进一步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研究其增殖及生长特征,从而为探讨后续利用组织工程学方法修复肌肉骨骼系统组织缺损的可能性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从骨髓血中提取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再以相差显微镜、电镜观察并绘制生长曲线。结果:(1)通过离体培养,可以使体内环境下低丰度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现数目扩增。(2)体外培养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成纤维细胞的生长特性。(3)体外单层培养条件下贴壁生长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会出现“返祖现象”。(4)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细胞器与其生物活性变化相一致。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成功为今后利用自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组织工程学方法修复肌肉骨骼系统的组织缺损提供功能细胞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4.
目的应用荧光显微镜及新型荧光探针H2DCF-DA检测在光源照射过程中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内活性氧的产生情况。方法将ECV304细胞接种于35mm培养皿中,24h后加入H2DCF-DA,使其终浓度为10μmol/L,孵育30min。利用荧光显微镜的激发光源作为照射光源,在采集荧光图像的同时完成光源照射,光源输出波长范围为460~490nm,功率密度约为100mW/cm2。连续采集DCF的荧光图,观察细胞内DCF荧光的变化情况,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求得细胞内不同照射时间点DCF平均荧光强度,进而得到平均荧光强度-时间曲线。另外,使用线粒体特异标记探针MitoFluorRed589与H2DCF-DA共同孵育细胞,分别采集同一细胞的DCF的荧光图和MitoFluorRed589的荧光图,并利用像素-荧光强度分析方法来确定DCF荧光在细胞内的分布位置。结果在光源照射的开始阶段,ECV304细胞内的DCF荧光强度迅速增加,在第10s时便上升至第2s时的2.2倍,但是随着照射时间逐渐延长,荧光强度增幅逐渐变小,到第60s时上升至第2s时的4.7倍。观察时间进一步延长,DCF的荧光强度的变化似乎进入平台期,继而开始出现下降。考察DCF荧光在ECV304细胞内的分布位置主要通过比较细胞内不同区域的I1/I2值,通过图像分析与计算得到线粒体区、细胞核区以及细胞质非线粒体区内I1/I2值分  相似文献   
195.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在羊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间接创伤后骨关节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用自制撞击装置造成山羊双侧颞下颌关节间接性创伤,分别于伤后1周、1,3,6个月取TMJ髁突软骨,并以正常TMJ作为对照,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MMP-3的表达。结果 TMJ髁突软骨中MMP-3伤后1个月表达开始增强,后期进一步增强;荧光着色于软骨破坏区及增生的滑膜样组织、软骨肥大带及骨髓内较强,正常对照组基本呈阴性反应。结论 MMP-3参与了TMJ创伤所致TMJ骨关节病过程,并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6.
医院融资经营提高资本利用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从资本运作中最主要的手段——融资,去剖析医院以融资方式实现医疗规模迅速扩张的全过程。介绍了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及其优缺点,并附案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97.
AmpC酶在主要肠杆菌科和非发酵菌中的携带率及耐药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修礼  刘晓宇  孙怡群  樊新 《医学争鸣》2003,24(23):2150-2153
目的:调查主要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菌产AmpC酶和ESBLs的状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TTEK微生物自动分析仪和API鉴定系统鉴定病原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AmpC酶检测采用三维试验法;ESBLs检测采用双纸片确认试验。结果:主要肠杆菌科细菌产AmpC酶和ESBLs的阳性率分别为18.9%,52.8%,其中以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产酸克雷伯、阴沟肠杆菌为主,同时产2种酶的菌株占15.4%;绿脓杆菌产AmpC酶和ESBLs酶的阳性率分别为18.2%,,42.0%,同时产2种酶的菌株占13.6%;不动杆菌的产酶率均在8.0%以下,产酶菌的耐药率高于非产酶菌,除绿脓杆菌外,产AmpC酶菌株的耐药率高于产ESBLs菌株.主要肠杆菌科细菌对泰能(IMP)的敏感性为99.5%,而对舒普深(CPZ)的耐药率平均为13.8%;非发酵菌对IMP,马斯平(FEP)、CPZ的耐药率平均分别为20.4%,44.3%,18.6%.结论:主要肠杆菌科细菌的产酶率高于非发酵菌,产AmpC酶的菌株已近20.0%,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绿脓杆菌产ES-BLs的菌株也较高,也应该加强监控.对产酶菌引起感染的治疗应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联合治疗;对重症感染患的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重点应用泰能或舒普深治疗。  相似文献   
198.
8-硝基白杨素的合成及其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 8-硝基白杨素的抗肿瘤活性。方法 荷Lewis肺癌雄性小鼠 5 0只 ,随机分为5组 (NS对照组 ,环磷酰胺组 ,低、中、高剂量 8-硝基白杨素组 ) ,每组 1 0只 ,均采用腹腔注射给药。末次给药 2 4h后 ,颈椎脱位处死小鼠 ,观察各组瘤重减轻情况及转移结节数。结果 低、中、高剂量 8-硝基白杨素均能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肿瘤转移结节的数 (阳性药对照组和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 ,P均<0 .0 1 ) ,高剂量 ( 5 0mg kg) 8-硝基白杨素与 1 0 0mg kg的环磷酰胺的抗肿瘤作用相当 (P >0 .0 5 )。结论  8-硝基白杨素作为一种新黄酮衍生物 ,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99.
目的 观察犬热缺血供体同种异体肺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肺功能情况。方法 采用室温下热缺血 3 0min、LPD液灌注后 4℃保存 2 5h时的供肺 ,行右肺同种异体移植手术 7例 ,术前及监测恢复灌注 0 5 ,1,2及 4h的动脉血氧分压 (PaO2 )、肺动态顺应性 (Cdyn)、平均肺动脉压 (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和心输出量的变化 (CO)。结果 所有受体犬在观察期间均存活。恢复灌注 4h内的肺功能各指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或者虽然有统计学差异 ,但仍有较好的绝对水平。结论 热缺血 3 0min低温保存 2 5h的供肺可以维持生命 ,恢复灌注后 ,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在灌注后一段时间内 ,供肺功能下降 ,但仍可较好支持生命。  相似文献   
200.
目的:用目的基因随机表位库方法寻找葡激酶(straphylokinase SAK)的显性表位。方法:①SAK免疫BALB/C小鼠,免疫亲和层析纯化抗血清后,抗SAK抗体用生物素标记;②构建SAK随机表位肽库,随机挑取12个独立克隆测序,分析库DNA片段的分布和碱基含量情况;③以多抗为靶蛋白用克隆原位杂交法筛选肽库;④构建SAK的缺失突变体mSAK,Western blot分析mSAK的免疫反应性。结果:①筛选肽库得到一个由19个氨基酸组成的免疫显性表位区,命名为A1区;②mSAK不能与抗SAK多抗反应。结论:用简便、有效的方法筛选得到了SAK的一个表位A1区,初步确定A1区是SAK引起免疫反应的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